一种多功能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131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咖啡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咖啡机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多功能咖啡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咖啡机往往只能制作热咖啡,饮用者需饮用冰咖啡时,一般通过往热咖啡中加入冰块来制作,而现有的咖啡机一般不会配备与咖啡机集成为一体的冰桶,这就导致冰咖啡制作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配备制冷单元的咖啡机,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1243946a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多功能咖啡机》(申请号:cn200810007860.2)所披露,该类咖啡机一般是将制冷系统与咖啡机集成为一体,虽然能够制备出冰咖啡,但是,其在制备冰咖啡时,是直接将咖啡液冰冻成冰块,这样制备的冰咖啡无法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温度调节,且需要将咖啡冰块解冻才能引用,制备效率低,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申请公开号为cn161578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咖啡机》(申请号:cn200410092336.1)也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利用加热器加热水罐中的水,引导加热了的水进入到容纳着咖啡粉的咖啡漏斗中,并且收集从咖啡漏斗滴落的咖啡液,咖啡机还包括一个冰咖啡罐、一个冰水罐和一个驱动装置,冰咖啡罐用于收集从咖啡漏斗中滴落的咖啡液;冰水罐中容纳着冰水,冰水可通过冰咖啡罐的壁来冷却冰咖啡罐内的咖啡液;驱动装置则在冰咖啡罐与冰水罐内的冰水之间提供相对转速差,使冰咖啡罐内的咖啡液充分与冰水传递热量,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上述结构的咖啡机也可以制备出冰咖啡,但是,其只能通过冰水对咖啡液进行冷却,而无法直接将冰块加入咖啡液中,不仅制备效率较为低下,也不容易控制咖啡液的温度,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对于目前的咖啡机,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控制液体温度、制备效率高的多功能咖啡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咖啡机,包括具有出液口的咖啡制作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供冰块的冰桶组件,该冰桶组件至少包括有

桶体,具有用于放置冰块的内腔,顶部或侧壁上开有用以将冰块放入的端口,底部开有落冰口;

盖体,能开合的盖置在桶体的端口上;以及

控制组件,设于所述的桶体上并用于控制落冰口的出冰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转盘,能转动的设于桶体内腔的下部并开有与落冰口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以及

驱动机构,设于桶体下方并与第一转盘连接,用以驱动第一转盘在桶体内沿周向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冰桶组件还包括能进一步控制出冰量的冰块保护组件,该冰块保护组件设于桶体内并位于第一转盘上方,以便于更加精确的控制出冰量。

具体的,所述的冰块保护组件包括第二转盘及保护套筒,所述第二转盘间隔设于第一转盘上方并与第一转盘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转盘上开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保护套筒上下贯通并连接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上述第二转盘设置后与第一转盘之间预留出了一定的空间,该空间中设置了保护套筒,该保护套筒可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储存定量的冰块,以达到定量出冰的需求。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冰块保护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挡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桶体的内壁上并用以安装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接板设于第二转盘上方,且该挡板的顶部成形为能将第二通孔遮盖的平板,该平板的一侧向下弯折并与第二转盘、桶体内壁及连接板共同围合成防止冰块落入保护套筒中的保护腔。由于保护套筒与落冰口对齐出冰时,桶体内的冰块可能会在落冰时间段内再次进入保护套筒内,造成出冰量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本发明设置了上述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当保护套筒与落冰口对齐出冰时,第二转盘上的第二通孔被挡板挡住,从而可以防止桶体内的冰块进入保护套筒,以精确出冰量。

再进一步,所述的冰块保护组件还包括刮板、连接轴及扭簧,靠近所述平板下表面的连接板上开设有一安装口,所述刮板通过连接轴及扭簧能转动的设于该安装口中,且所述刮板的下表面与第二转盘的上表面相贴近布置。一般冰块都具有较大的体积,当冰块小部分高出于保护套筒上表面时,采用上述结构,刮板可在遇到凸起的冰块时转动让位,以使第一、第二转盘转动顺畅,从而确保出冰顺畅。

在上述各优选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的下部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及转动盘,所述红外感应器与咖啡机的总控制系统相连接并能检测第一转盘相对于落冰口的转动情况,所述转动盘与第一转盘同步转动,且该转动盘的侧壁上开有能使红外感应器上的接收器露出的缺口。采用这样的结构,当转动盘的侧壁将红外感应器上的接收器挡住时,第一转盘上的第一通孔与落冰口相错位,红外感应器传达信号给总控制系统,冰块处于无法落下的状态;当需要冰块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盘转动,转动盘与第一转盘同步转动,转动盘侧壁上的缺口将红外感应器上的接收器露出时,第一转盘上的第一通孔与落冰口相对齐或部分对齐,红外感应器传达信号给总控制系统,冰块处于可落下的状态,当转动盘转动至侧壁将红外感应器上的接收器阻挡时,再次属于不可落冰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控制出冰量,避免了冰块添加过多影响口感的问题,且可以根据消费者需要选择加冰次数,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口感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转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能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传动的蜗杆,所述第一齿轮的下部设置有能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传动的小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转轴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向上穿过桶体底部与第一转盘锁紧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节约驱动机构的装配面积,使咖啡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优选地,所述桶体下方设置有与落冰口相连通的落冰管道,该落冰管道的下部设置有能使冰块顺利落下的搅拌棒,该搅拌棒竖直布置于落冰管道中并下端与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落冰管道的中部形成有自上而下内径逐渐减小的收缩区,以便于冰块顺利滑落。采用上述结构,以使冰块能顺利落下。

在上述各优选方案中,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供冰块溶化形成的冰水流出的出水管,所述咖啡机中设置有能接纳冰水的冰水箱。该冰水箱与咖啡机的废水箱相连接,便于将废水清除。设置上述结构,可将新鲜牛奶、糖浆等放置在冰水箱中进行保鲜,对溶化的冰水进行充分利用,有效利用资源。

优选地,所述咖啡机内设置有能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第一管路,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能将水源直接输出或输往水源加热机构的第一电磁泵,所述咖啡机的出液口处设置有热水和/或常温水出口。其中,外部水源可以是自来水管,也可以是桶装矿泉水。所述咖啡机中可选择的放置有糖浆罐,所述咖啡机内设置有与该糖浆罐相连接的第二管路,该第二管路上设置有能将糖浆输出的第二电磁泵,所述咖啡机的出液口处设置有糖浆出口。所述咖啡机中可选择的放置有牛奶罐,所述咖啡机内设置有与该牛奶罐相连接的第三管路,该第三管路上设置有能将牛奶直接输出或输往牛奶发泡器的第二电磁泵,所述咖啡机的出液口处设置有奶泡和/或常温牛奶出口。采用上述结构,使咖啡机同时具备了饮水机、饮料机功能,不仅可以制备咖啡,也可以直接获得常温水、热水、常温奶、奶泡、糖浆,或者将通过与咖啡配伍的牛奶或奶泡更换为糖浆,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将一冰桶组件与咖啡机集成为一体,冰桶组件的桶体可采用保温结构,以防止冰块溶化;咖啡机中配备有咖啡制作组件,该咖啡制作组件可以是自动磨豆机构,咖啡制作组件制作完成咖啡液之后,可利用本发明的控制组件自动控制冰块的出冰量,从而根据消费者的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冰块添加量,不仅提高了冰咖啡的制备效率,也便于控制咖啡液的温度,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冰桶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1例冰桶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6为发明实施例1中搅拌棒与第二电机安装结构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非落冰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落冰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转动盘与红外感应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红外感应器露出);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转动盘与红外感应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红外感应器阻挡);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咖啡机包括具有出液口的咖啡制作组件及用于提供冰块的冰桶组件,其中,咖啡制作组件为常规自动磨豆机构,冰桶组件包括桶体1、盖体2及控制组件3,桶体1采用保温结构,桶体1具有用于放置冰块的内腔11,桶体1顶部开有用以将冰块放入的端口,桶体1底部开有供冰块落下的落冰口12。盖体2能开合的盖置在桶体1的端口上。控制组件3设于桶体1上并用于控制落冰口12的出冰量。

具体的,控制组件3包括第一转盘31及驱动机构33,第一转盘31能转动的设于桶体1内腔11中并位于桶体的底部,第一转盘31上开有与落冰口12相对应的第一通孔311。驱动机构33设于桶体1下方并与第一转盘31相连接,驱动机构33用以驱动第一转盘31周向转动,从而使第一转盘31上的第一通孔311与落冰口12相对齐或错位,当第一通孔311与落冰口12相对齐或部分对齐时,冰块可自落冰口12落下,当第一通孔311与落冰口12相错位时,冰块无法自落冰口12落下。

在本实施例中,桶体1下方设置有与落冰口12相连通的落冰管道13,该落冰管道13的下部设置有能使冰块顺利落下的搅拌棒14,该搅拌棒14上连接有第二电机15。具体的,咖啡机的落冰管道13下方设置有一出冰通道19,该出冰通道19的底部设置有用以安装第二电机15的支撑板191,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朝上布置并通过一减速齿轮组500与搅拌棒14的下端相连接,安装完成后,搅拌棒14的上部竖直设于落冰管道13中。落冰管道13的中部形成有自上而下内径逐渐减小的收缩区131,以便于冰块顺利滑落。桶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机构33的支撑架34,该支撑架34上开有供落冰管道13穿过的第三通孔341。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33包括第一电机331、第一齿轮332、第二齿轮333及转轴334,支撑架34的下部安装有靠近落冰管道13布置的传动箱35,第一齿轮332设置在该传动箱35中,传动箱35的一侧开有供第一齿轮332的部分齿部露出的开口,第一电机331设于传动箱35的一侧,第一电机33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能穿过开口与第一齿轮332相啮合传动的蜗杆3311,第一齿轮332的下部设置有一小齿轮3321,第二齿轮333靠近第一齿轮332布置并与小齿轮3321相啮合传动,第二齿轮333与转轴334的下端相连接,转轴334的上端向上穿过桶体1底部与第一转盘31锁紧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节约驱动机构的装配面积,使咖啡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驱动机构33的底部设置有红外感应器4及转动盘5。具体的,传动箱35的底部设置有能将第二齿轮333遮盖的底盖351,该底盖351的底部成形有环向布置的安装槽3511,红外感应器4设于该安装槽3511中,该红外感应器4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接收器,当两个接收器的中间被阻挡时,可反馈给单片机一个信号。本实施例中的红外感应器4与咖啡机的总控制系统相连接并能检测第一转盘31相对于落冰口12的转动情况。传动箱35底部开有供第二齿轮333上的端面轴3331露出的第四通孔,转动盘5与第二齿轮333上的端面轴3331相连接并随第一转盘31同步转动。转动盘5的侧壁上开有一缺口51,当转动盘5的侧壁将红外感应器4上的接收器挡住时,第一转盘31上的第一通孔311与落冰口12相错位,红外感应器4传达信号给总控制系统,冰块处于无法落下的状态;当需要冰块时,驱动机构33驱动第一转盘31周向转动,转动盘5与第一转盘31同步转动,转动盘5侧壁上的缺口51将红外感应器4上的接收器露出时,第一转盘31上的第一通孔311与落冰口12相对齐或部分对齐,红外感应器4传达信号给总控制系统,冰块处于可落下的状态,当转动盘5再次转动至侧壁将红外感应器4上的接收器阻挡时,再次处于不可落冰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桶体1底部设置有供冰块溶化形成的冰水流出的出水管16,咖啡机中设置有能与该出水管16连接并接纳冰水的冰水箱17,该冰水箱17与咖啡机的废水箱18相连接,便于将废水清除。上述冰水箱17可用于放置牛奶罐、糖浆罐等,从而利用溶化的冰水对鲜牛奶、糖浆等进行低温保鲜,有效利用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咖啡机内设置有能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第一管路6,该第一管路6上设置有能将水源直接输出或输往水源加热机构的第一电磁泵61,咖啡机的出液口处设置有热水和/或常温水出口;其中,外部水源可以是自来水,也可以是桶装矿泉水。咖啡机中还可以放置有糖浆罐71,咖啡机内设置与该糖浆罐71相连接的第二管路7,该第二管路7上设置有能将糖浆输出的第二电磁泵72,咖啡机的出液口处设置有糖浆出口。咖啡机中还可以放置有牛奶罐81,咖啡机内设置与该牛奶罐81相连接的第三管路8,该第三管路8上设置有能将牛奶直接输出或输往牛奶发泡器的第二电磁泵82,咖啡机的出液口处设置有奶泡和/或常温牛奶出口。采用上述结构,使咖啡机同时具备了饮水机、饮料机功能,不仅可以制备咖啡,也可以直接获得常温水、热水、常温奶、奶泡、糖浆,或者将通过与咖啡配伍的牛奶或奶泡更换为糖浆,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及第二管路8可选择性的进行设置,根据进行调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冰桶组件还包括能进一步控制出冰量的冰块保护组件,该冰块保护组件设于桶体1内并位于第一转盘31上方,以便于更加精确的控制出冰量。具体的,冰块保护组件包括第二转盘32及保护套筒36,第二转盘32间隔设于第一转盘31上方并与第一转盘31同步转动,第一转盘31与第二转盘32之间形成有一隔腔30,该隔腔30的存在有利于将冰块与冰块溶化形成的冰水隔开,降低冰块的溶化速度。第二转盘32上开有与第一通孔31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321,保护套筒36上下贯通并连接于第一通孔311与第二通孔321之间,该保护套36可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储存定量的冰块,以达到定量出冰的需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2所示,冰块保护组件还包括连接板37、挡板38,连接板37连接于桶体1的内壁上并用以安装挡板38,挡板38设于第二转盘32上方,且挡板38的顶部边缘连接于连接板37上,挡板38的顶部成形为能将第二通孔321遮盖的平板381,该平板381的一侧向下弯折并与第二转盘32、桶体1内壁及连接板37共同围合成防止冰块落入保护套筒36中的保护腔300。保护套筒300与落冰口12对齐出冰时,桶体1内的冰块可能会在落冰时间段内再次进入保护套筒36内,造成出冰量存在一定的偏差,采用上述结构后,当保护套筒36与落冰口12对齐出冰时,第二转盘32上的第二通孔321被挡板38挡住,从而可以防止桶体1内的冰块进入保护套筒36,以精确出冰量。图12为非落冰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桶体1内的冰块落入保护套筒36内并将其充满,当需要落冰时,第一、第二转盘同时转动,当转动至保护套筒36与落冰口12对齐时,挡板38将第二通孔321遮盖从而防止冰块在该落冰的时间段内再次进入保护套筒36,从而精确出冰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3所示,冰块保护组件还包括刮板39、连接轴100及扭簧200,靠近平板381下表面的连接板37上开设有一安装口371,连接轴100横向设于该安装口371的上部,刮板39的上边缘能转动的连接于连接轴100上,刮板39的下表面与第二转盘32的上表面相贴近布置,扭簧200为两个并分别设于连接轴100的两端以使刮板39始终保持与安装口371相闭合的趋势。一般冰块都具有较大的体积,当冰块小部分高出于保护套筒36上表面时,采用上述结构,刮板39可在遇到凸起的冰块时转动让位,以使第一、第二转盘转动顺畅,从而确保出冰顺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