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离心分离排残渣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478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离心分离排残渣茶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过滤茶杯,特别涉及一种旋转离心分离式排残渣茶杯。



背景技术:

一般过滤杯对底部的残渣不进行处理,在二次加水冲起易直接喝入口中,易造成人得结石,目前的过滤残渣的茶杯,只是通过过滤棉将过滤的残渣保留在过滤棉内,吸喝过滤后的水,过滤棉容易滋生细菌,一般适合在野外缺少干净水时应急之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陷,在用自来水烧开泡茶叶及其他泡养生茶时,能通过快速旋转离心分离的原理排出残渣,不但水质口感更纯净,也能有效预防结石形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旋转离心分离排残渣茶杯,包括杯体、杯盖,过滤装置,所述杯盖活动连接的套装于杯体开口上方,其特征是杯体内还设有滤渣装置,所述滤渣装置包括漏斗式圆锥杯体、排水口密封装置,所述漏斗式圆锥杯体的大端为圆锥敞口,圆锥敞口的外壁面卡于杯体内壁面,所述漏斗式圆锥杯体的小端底部设有中心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密封装置与中心排水口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滤渣装置的漏斗式圆锥杯体设于杯盖上,所述漏斗式圆锥杯体的大端的圆锥敞口的外壁面匹配的卡于杯盖开口端的内壁面,漏斗式圆锥杯体的小端底部的排水口密封装置与中心排水口设于杯盖封闭一端的端面上;所述中心排水口伸出杯盖位于漏斗式圆锥杯体的空腔中部,中心排水口与密封装置相对应连接。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杯体空腔内,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杯、平行支架,挡板、所述平行支架固定于杯体内腔壁面,所述过滤杯置于平行支架上,所述挡板设于过滤杯杯底下方,所述挡板与平行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档板中间设有过滤孔。

进一步,所述漏斗式圆锥杯体大端的圆锥敞口与过滤杯的底部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滤渣装置包括助力转动装置,所述助力转动装置包括杯套旋转体、底座、手动转动装置和/或电动转动装置,所述杯套旋转体套装于杯体底部,所述杯套旋转体下设有底座,所述手动转动装置和或电动转动装置设于底座所围成的空腔内,与杯套旋转体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控制所述档板与过滤杯底部间隔距离为1-3mm,于所述过滤杯的周圈壁面与底壁面设有若干过滤通孔。

进一步,所述手动转动装置包括转轴、转齿、轴承、齿拉条或拉绳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杯套旋转体底部连接,所述杯套旋转体中心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齿拉条或拉绳与转齿连接,另一端置于杯体外壁;所述电动助力转动装置包括电机,轴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杯套旋转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外接有电源线。

进一步,所述杯套旋转体为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旋转离心分离排残渣茶杯,包括杯体、杯盖,过滤装置,所述杯盖活动连接的套装于杯体开口上方,其特征是杯体内还设有滤渣装置,所述滤渣装置包括漏斗式圆锥杯体、排水口密封装置,所述漏斗式圆锥杯体的大端为圆锥敞口,圆锥敞口的外壁面卡于杯体内壁面,所述漏斗式圆锥杯体的小端底部设有中心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密封装置与中心排水口相匹配,所述密封装置可用活动开关,打开排出水渣,所述滤渣装置还设有转动装置,本发明能将沉于杯底的残渣彻底清除,使要喝入人体内的水更纯净,口感好,能有效预防结石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手动助力转动);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滤渣装置设于杯盖中);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杯体底座设有蓄水腔);

图4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电动助力转动)。

图中:1、杯体,2、杯盖,3、过滤杯,4、平行支架,5、漏斗式圆锥杯体,6、密封开关阀,6a、弹性密封开关阀,7、电机,8、轴承,9、拉绳,9a齿拉条10、杯体底座,11、密封圈,12、隔层板,13、提耳环,14、档板,15、转齿,16、转轴,17、杯套旋转体,18、中心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方式1,参阅图1、4,一种旋转离心分离排残渣茶杯,包括杯体1、杯盖2、过滤装置,滤渣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杯体1上部,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杯3,平行支架4,挡板14,所述平行支架4连接于杯体1内腔壁面,所述过滤杯3开口朝向杯盖2,所述过滤杯3支撑于平行架4上,所过滤装置设于杯体1空腔内,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杯3、平行支架4,所述网杯的固定平行支架放入杯体内腔,平行支架4贴近于杯体1内腔壁面,所述过滤杯3置于平行架4上,所述挡板14设于过滤杯3下方,所述挡板14与平行支架4活动连接,杯体1内腔壁面,所述挡板14中间设有过滤孔,调节挡板14与过滤杯底部间隔为1-3mm,本发明优选为3mm,所述过滤杯3周圈壁面及底壁面设有若干个过滤通孔,冲入热开水时,成片的饮品大都置于过滤杯中,一些细长的饮品置于档板14上,避免饮品沉入滤渣装置,堵塞中心排水口18,所述滤渣装置设于杯体1底部,所述滤渣装置包括漏斗式圆锥杯体5、排水口密封装置,助力转动装置,所述漏斗式圆锥杯体5为漏斗式圆锥敞口,所述漏斗式圆锥杯体5的敞口对应于过滤杯3底部,所述漏斗式圆锥杯体5大端外壁卡于杯体1内壁面或连体无缝对接,所述圆锥杯底5位于锥底端中部设有中心排水口18,所述中心排水口18伸出杯体1底面,所述排水口密封装置套于中心排水口18,本实施例排水密封装置为密封开关阀6。

使用方法1,手动法:通过手摇杯子使残质渣分离排出,具体使用时,将杯体容量不满80%茶水旋紧杯盖2,单手握住杯体1垂直大约随杯体外圈面积,画圆式由慢变快摇转十秒左右,放在桌上静置二至五分钟左右,打开杯体1底部密封开关阀6,放出渣质水,当有渣质水堵住出水口时只需杯体1直立由上往下快速的震抖两下,残渣基本都能排出来。

使用方法2,助力转动法:更容易轻松的将残渣通过快速旋转分离到中心排水口18处,然后打开密封开关阀将残渣排出,具体用法:

1)电动助力转动法:将杯体放入杯套旋转体17再插上电源线,电机7启动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轴承8带动杯套旋转体17旋转,杯套旋转体17与杯体1紧固连接,使的杯体1连动旋转,由于杯体1旋转茶水产生的旋转离心力将过滤网杯内的残渣彻底分离出来沉入到中心底部。2)手动助力转动法:拉动齿拉条9a或拉绳9,齿拉条9a或拉绳9带动转齿15、转轴16、轴承8、杯套旋转体17旋转,其它和电动助力转动法相同。

实施例2,详见图2,所述滤渣装置的圆锥形体也可设置在杯盖上,在杯盖上部设置有倒向圆锥形盖,圆锥形体的敞口朝向杯底,圆锥顶中心排水口在杯盖外中心,中心排水口对应有弹性密封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杯体内腔,过滤杯3杯口朝向杯体1底部,过滤杯3杯底外壁设有提耳环13,可用于提拿过滤装置,所述滤渣装置设于杯盖2中,将杯盖2与杯体1杯口旋紧时,漏斗式圆锥杯体5的敞口与杯口相对应,本实施例排水口密封装置使用弹性密封开关阀6a;使用时将杯盖2盖紧杯体1杯口,倒着拿杯体1,即杯盖2朝下,使用手动法,单手握住杯体1外壁围,画圆式循环由慢变快摇转十秒左右,静置杯体1二至五分钟左右,打开弹性密封开关阀6a,排出残渣,本实施例,可减少杯底密封不好漏水现象,特别适合真空杯排残渣,可节约杯体生产成本。

实施例3,详见图3,杯体1底部活动设有杯体底座10,本实施例中杯体底座10与杯体1为螺纹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1,在杯体底座10中部设有隔层板12,隔层板12与漏斗式圆锥杯体5背面之间空间形成蓄水腔,所述排水口密封装置固定设于隔层板12中,本实施例中排水口密封装置为弹性密封开关阀6a,使用时旋紧杯体底座10,及杯盖2,其他用法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便于在排水不方便时可存放几次残渣,旋开杯体底座倒出残渣,冲洗杯体底座10即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