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茶叶晃动的茶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522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茶叶晃动的茶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茶叶晃动的茶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茶水中含有的成份主要为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氨茶碱,经常饮用茶水能预防疾病,从而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茶壶装置是一种很重要的茶具,在现有的茶壶装置中,还都是类似于容器的一般茶壶,当吧茶叶放到茶壶中,只有在冲热水的过程中,才能使茶叶在水中上下翻腾,在饮茶过程中,只能使茶叶在热水中浸泡,不能使茶叶晃动与热水充分接触,释放茶叶的有效成份,同时随着茶叶的浸泡时间的延长,茶水的浓度也在改变。

现有基于茶叶晃动的茶壶装置中,对茶叶的晃动效果差,晃动完成后不能及时的对使用进行提醒,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茶叶晃动的茶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茶叶的晃动效果差,晃动完成后不能及时的对使用进行提醒,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茶叶晃动的茶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小型慢速电机、喇叭、开关、计时器、茶壶盖、圆环体、防水板、旋转板、筒体和凹槽,所述小型慢速电机镶嵌在装置主体的内腔中间,所述喇叭与计时器固定镶嵌在装置主体的底部,且喇叭的上端设置有开关,所述茶壶盖安装在装置主体的顶部,且茶壶盖的底部固定设有凹槽,所述圆环体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上部茶壶的内腔底部,且防水板固定镶嵌在圆环体的内侧,所述旋转板设在防水板的上端,且旋转板与小型慢速电机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筒体的底部设在圆环体的内侧,且筒体的顶部位于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由上部的茶壶与下部长方形的底部组成,且上部与下部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的顶部设有两组长方形凸块,且该两组长方形凸块以旋转板的横向中心轴为中心呈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两组与长方形凸块相嵌合的定位槽,且筒体的外壁上设有多组开孔。

优选的,所述圆环体的内径与凹槽的内径均大于筒体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底部镶嵌有微控制器,且微控制器与小型慢速电机、喇叭、开关、计时器均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茶叶晃动的茶壶装置设有小型慢速电机,可带动旋转板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筒体以及筒体内部的茶叶进行旋转,可使茶叶晃动与热水充分接触,释放茶叶的有效成份,镶嵌有计时器,可对小型慢速电机的工作时间以及间歇时间进行记录,并将记录的结果反馈到微控制器中,从而使茶叶每隔相同的时间进行晃动,并控制晃动的时间,避免茶叶一直处在晃动状态,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在茶叶晃动完成后,微控制器通过喇叭进行提醒,设有防水板,可有效阻止茶水进入到防水板底部,避免损坏小型慢速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旋转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小型慢速电机,3、喇叭,4、开关,5、计时器,6、茶壶盖,7、圆环体,8、防水板,9、旋转板,10、筒体,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茶叶晃动的茶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小型慢速电机2、喇叭3、开关4、计时器5、茶壶盖6、圆环体7、防水板8、旋转板9、筒体10和凹槽11,小型慢速电机2镶嵌在装置主体1的内腔中间,喇叭3与计时器5固定镶嵌在装置主体1的底部,且喇叭3的上端设置有开关4,茶壶盖6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顶部,且茶壶盖6的底部固定设有凹槽11,圆环体7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1上部茶壶的内腔底部,且防水板8固定镶嵌在圆环体7的内侧,旋转板9设在防水板8的上端,且旋转板9与小型慢速电机2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筒体10的底部设在圆环体7的内侧,且筒体10的顶部位于凹槽11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装置主体1由上部的茶壶与下部长方形的底部组成,且上部与下部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美观,放置更加稳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旋转板9的顶部设有两组长方形凸块,且该两组长方形凸块以旋转板9的横向中心轴为中心呈对称结构,便于对筒体10进行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筒体10的底部设有两组与长方形凸块相嵌合的定位槽,且筒体10的外壁上设有多组开孔,便于将筒体10定位在旋转板9的上端,从而带动筒体10进行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圆环体7的内径与凹槽11的内径均大于筒体10的外径,可将筒体10的下端放入到圆环体7的内部,扣上茶壶盖6时,可使筒体10的上端位于茶壶盖6底部的凹槽11内部,避免筒体10转动过程中发生倾斜或者歪倒,同时可避免内部的茶叶跑到筒体10的外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装置主体1的内腔底部镶嵌有微控制器,且微控制器与小型慢速电机2、喇叭3、开关4、计时器5均电性连接,计时器5可对小型慢速电机2的工作时间以及间歇时间进行记录,并将记录的结果反馈到微控制器中,需要说明的是,该微控制器型号为stc89c51,其具体的工作原理与结构为已有技术,不做累述。

工作原理:首先取下茶壶盖6将内部的筒体10取出,然后将茶叶倒入到筒体10的内部,然后将筒体10放入到圆环体7内侧的旋转板9的顶部,并使旋转板9顶部的两组长方形凸块与筒体10底部的两组定位槽嵌合在一起,之后加入热水并将茶壶盖6盖在装置主体1的顶部,并使筒体10的上端处在茶壶盖6底部的凹槽内,然后通过开关4启动小型慢速电机2,通过转轴带动旋转板9进行转动,由于旋转板9通过顶部的长方形凸块与筒体10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筒体10也随着旋转板9进行旋转,使茶叶晃动与热水充分接触,释放茶叶的有效成份,在此过程中计时器5对小型慢速电机2的工作时间进行记录,当小型慢速电机2的工作时间达到设定值时,计时器5将信号反馈到微控制器中,微控制器控制小型慢速电机2停止工作,同时微控制器控制喇叭3播放声音进行提醒,计时器5对小型慢速电机2的间歇时间进行记录,当小型慢速电机2的间歇时间达到设定值时,计时器5将信号反馈到微控制器中,微控制器控制小型慢速电机2开始工作,从而使茶叶每隔相同的时间进行晃动,避免茶叶一直处在晃动状态,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茶叶晃动的茶壶装置,包括小型慢速电机、喇叭、计时器、防水板、旋转板和筒体,所述小型慢速电机镶嵌在装置主体的内腔中间,所述喇叭与计时器固定镶嵌在装置主体的底部,且喇叭的上端设置有开关,所述茶壶盖安装在装置主体的顶部,且茶壶盖的底部固定设有凹槽,所述圆环体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上部茶壶的内腔底部,且防水板固定镶嵌在圆环体的内侧,所述旋转板设在防水板的上端,所述筒体的底部设在圆环体的内侧。该基于茶叶晃动的茶壶装置设有小型慢速电机,带动筒体内部茶叶进行旋转,镶嵌有计时器,使茶叶每隔相同的时间进行晃动,并控制晃动的时间,在茶叶晃动完成后,微控制器通过喇叭进行提醒。

技术研发人员:冉联;冉桂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沁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7
技术公布日:2017.0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