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3204发布日期:2019-01-05 10:08阅读:863来源:国知局
闷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子,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了一种闷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电炉加热原理都是采用电热丝来对物体进行加热的,几乎没有谁想过可以让物体接触热量烘烤和灯光照射的双管齐下的加热方法来对物体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在炉壳内安装有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凸字形绝缘圈,绝缘管,反光板和吸热锅,在炉壳上套有上罩盖。

炉壳的基本形状为三角形桶体,炉壳的底部中间位置处有半圆形体向下凸出,炉壳下面的半圆形体周围的三个角形凸出底面下分别各有一个凸字形体的上端被连接在上面,炉壳内的内壁面和底部的半圆形内凹面都为反光面。

上罩盖的整体形状呈三角形筒体状,上部面也呈三角形并向上凸出,上平面上的中心位置处有一个圆孔上下对穿。

前固定板的整体形状为长条形板,前固定板的两端中间位置上有一个半圆形凹槽与前固定板的长条体形状作十字形交叉形在上下面上,前凹后凸的呈现,前固定板的两个近两端处的圆形凹槽的左右两边的两个平面上各有一个圆孔前后对穿。

后固定板的整体形状和前固定板的整体形状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长度明显长于前固定板的长度,后固定板的左右两端的两个平面上各有两个圆孔对穿,靠近左右两个平面的两个近顶端处的那两个圆孔,孔中都有螺纹。

反光板的整体形状为长条形,两端截面为m字形,前侧面的四个近角处的相似位置上各有一个圆孔对穿,孔中都有螺纹,整个前侧面为反光面。

凸字形绝缘圈的整体形状为凸字形圆板,前后两个圆平面中心位置上有一个圆孔前后对穿。

绝缘管的整体形状为圆管形,两端的两个圆平面上的中心位置处有一个圆孔对穿。

吸热锅的整体形状为圆桶形,桶口的顶端部分全部向外弯折,弯折后形成的圆圈面与吸热锅的外圆弧面之间的内角角度小于90度,吸热锅的外圆弧面和外底部面上分别涂有黑色吸热和吸光涂层。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闷烧炉的正视图

图1b,图1c分别为本发明闷烧炉中的后固定板的前视图和正视图

图1d,图1e分别为本发明闷烧炉中的前固定板的前视图和正视图

图2a,图2b,分别为本发明闷烧炉中的吸热锅的俯视图和正视图

图2c为本发明闷烧炉中的炉壳俯视图

图3a,图3b分别为本发明闷烧炉中的绝缘管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3c,图3d分别为本发明闷烧炉中的凸字形绝缘圈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3e为本发明闷烧炉中的炉壳正视图

图3f为本发明闷烧炉中的上罩盖正视图

图4a为本发明闷烧炉中的上罩盖俯视图

图4b为本发明闷烧炉中的电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炉壳内环面上三个凹角3内把三块反光板12作竖直状后,各块反光板12后内凹面分别对准炉壳3内的内环面上三个凹形凹口中的后底面后贴上去,并连接固定在上面。

把一块后固定板8的前平面分别和一块前固定板4的前平面面对面后靠近,然后把一根碘钨灯7下端的那个接线柱从上往下插入进前后两块固定板4,8的前平面上的半圆形凹槽中,此后把两个凸字形绝缘管5上的有凸出头的一端分别对准一块前固定板4的后平面上左右两端的两个对穿孔口后串入,接着继续串入相应的一块后固定板8的前平面上相应的左右两端两个对穿孔口后,在两个凸字形绝缘圈5的前端凸出头上各套上一个绝缘管9,最后在两个凸字形绝缘圈5的后端平面上的对穿孔中分别各串入一个螺栓6,并且也分别串过两个绝缘管9的对穿孔中后拧入反光板12的前侧面近下端的左右两个近角处的相似位置上的两个对穿孔中后拧紧,碘钨灯7上端的那个接线柱的安装方法和碘钨灯7下端的那个接线柱的安装方法一样,也是如法炮制。

把两根接线条11两端的两个孔口分别对准炉壳3内下部三块后固定板8的左右各一端平面上的对穿孔口后贴上去,然后把两个相应的螺丝6从两个孔口中旋入后拧紧。

把一根接线条11两端平面上的两个孔口分别对准炉壳3内上部两个邻近的后固定板9的之间的左右两个一端平面上的对穿孔口后贴上去,然后把相应的两个螺丝6从两根接线条11两端的两个孔口中串入后继续旋入炉壳3内上部两个邻近的后固定板8之间的左右两个一端平面上的对穿孔口后拧紧。

然后把另一根接线条11上的一端平面上的对穿孔对准炉壳3内上部靠近开关的一块后固定板8平面上的一个对穿孔口后贴上去,然后把相应的一个螺栓6从两个孔口中分先后串入后拧紧,而这根接线条11上的另一端平面上的对穿孔则对准开关上的一个出线条上的对穿孔贴上去,并且串入螺栓6后套上螺帽拧紧。

把一根接线条11上的一端对穿孔对准炉壳内上部一根据独立发光管12后面的后固定板8平面上的其中靠近开关的一个有螺纹的对穿孔口后贴上去,然后把相应的一个螺栓6从这个对穿孔口后串入后拧紧,而这根接线条11上的另一端平面上的对穿孔则对准开关上的另一个出线条上的对穿孔后贴上去对准,并且串入螺栓6后套上螺帽拧紧。

把开关的进线条和炉壳内下部的接线盒中的相应的接线柱分别连接。

把上罩盖1的下部三角孔口从上往下对准炉壳3的上端三角孔口后套上去盖紧,

把吸热锅13从上往下放入上罩盖1的上部圆孔口中。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原理是充分利用,碘钨灯7管里面是真空的,灯丝在没有氧气助燃的条件下,通电时能够产生比电热管高得多的温度,而不会轻易被熔化的特点来发明的。

当通电时,三根碘钨灯7可以在耗去和电热管同等电能情况下而发出更高的热能量,所产生的大量光能和热能被闷置在吸热锅外周围狭小的空间中,而吸热锅13在处于这种条件下能够大量的吸入热量转传给锅体内的水体,水体温度会快速升高,从而达到对水体的进行快速加热的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现了一种闷烧炉,在炉壳内安装有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凸字形绝缘圈,绝缘管,反光板和吸热锅,在炉壳上套有上罩盖。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电炉加热原理都是采用电热丝来对物体进行加热的,几乎没有谁想过可以让物体接触热量烘烤和灯光照射的双管齐下的加热方法来对物体进行加热。本发明是充分利用,碘钨灯可以在耗去和电热管同等电能情况下而发出更高的热能量的特点,所产生的大量光能和热能被闷置在吸热锅外周围狭小的空间中,而吸热锅在处于这种条件下能够大量的吸入热量转传给锅体内的水体,水体温度会快速升高,从而达到对水体的进行快速加热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海水
技术研发日:2017.06.28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