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持续杀菌功能坐垫圈的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340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马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持续杀菌功能坐垫圈的马桶盖。



背景技术:

马桶,已经在公共场所、宾馆各类会所及家庭中所普及,但它也可能成为疾病之源。纽约大学菲利普·泰尔诺博士指出,如果冲水时打开,马桶内的瞬间气旋最高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6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进而落在墙壁和物品上,使得卫生间里的牙刷、漱口杯、毛巾等受到细菌污染。使马桶在给人带来生活方便的同事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目前,马桶每次使用过后都需要对马桶盖人工进行消毒,而人工消毒不仅操作工序繁琐,而且消毒不彻底;此外,人工消毒消毒液利用率低,环保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持续杀菌功能坐垫圈的马桶盖,使马桶盖能够自动对其表面的细菌进行持续性杀害,无需人工消毒的繁琐工序,且坐垫圈利用率高,使用更环保。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具有持续杀菌功能的马桶盖,包括连接基部、便桶盖和坐垫圈,便桶盖和坐垫圈均通过销轴铰接于连接基部上,连接基部的侧端安装有控制扶手,坐垫圈由脲醛树脂经过微孔发泡加工而成,坐垫圈上的微孔内填充有三丹油微胶囊和纳米远红外陶瓷粉。

进一步,坐垫圈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粉状脲醛树脂倒入混合容器内,加入0.5%~1%粉状脲醛树脂重量的纳米tio2粉末,于5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10~15min,得粉状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的粉状混合物加入模腔内,于140~150℃条件下的保温20min,得到混合物熔体,然后向熔融的混合物熔体中边搅拌边注入超临界co2,并使模腔内的气压达到10~30mpa,搅拌转速为150~200r/min,待气压稳定后保压5min,得到均匀一致的混合物熔体和co2的均相体系;

步骤三,缓慢释放模腔内的气压至常压,经降温成型,打开模具即得到具有微孔结构的马桶盖;

步骤四,按每升去离子水40~60g三丹油微胶囊、30~50g纳米远红外陶瓷粉、5~15gna2si03·9h20的比例,将三丹油微胶囊、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和na2si03·9h20加入去离子水中,用超声充分分散3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悬浊液,然后将步骤三得到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坐垫圈浸入悬浊液中1.5~2h,同时利用超声波进行间歇式搅拌;

步骤五,从步骤四中所述的悬浊液中取出经处理过后的坐垫圈,于常温下静置3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5次,充分干燥即可。

进一步,三丹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三丹油原液倒入容器内,然后加入10倍体积的乙醇,充分搅拌稀释,获得三丹油稀释液;取三丹油4.2倍体积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充分干燥,然后加入三丹油稀释液中,充分搅拌分散,获得悬浊液;取硫酸钠边搅拌边加入悬浊液中,添加完成后继续搅拌5~10min,获得三丹油微胶囊悬浊液;将三丹油微胶囊悬浊液于35℃~40℃,0.09mpa~0.1mpa的条件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即得到三丹油微胶囊。

进一步,步骤四所述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在加入去离子水前,先对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进行表面改性,其方法如下:先取偶联剂溶解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20min,用草酸调节ph至5~6,待搅拌稳定后,加入30~50g经干燥后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超声分散lomin,于70℃水浴30min,最后将混合溶液经干燥冷却研磨即得表面改性纳米远红外陶瓷粉。

进一步,步骤四所述间歇式搅拌的超声波强度为30~50w。

进一步,步骤二所述的模腔内的气压稳定于20~24mpa。

进一步,步骤五所述的干燥温度为55~65℃,干燥时间为1~2h。

进一步,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马桶盖在使用过程中,三丹油透过微胶囊的囊壁缓慢释放出来,对马桶盖表面的菌类进行持续杀害,在使用过后无需人工消毒马桶盖,操作工序简便,杀菌效果全面彻底,使马桶的使用更加方便,且消毒液利用率更高,马桶盖的消毒方式更加环保;

2.本发明制备的马桶盖经过微孔发泡,微孔发泡脲醛树脂材料质量轻,密度更丢,相比传统注射成型工艺原材料使用量更少,产品重量更轻,经过微孔发泡的脲醛树脂材料摆锤冲击强度、疲劳寿命和热稳定性高,耐水性、耐酸碱性强;

3.本发明制备的马桶盖在使用过程中,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能够辐射出比正常物体更多远红外线,使生物体的分子能够被激发而处于较高振动状态,激活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水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远红外作用于皮肤后,大部分能量被皮肤所吸收,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刺激皮肤内热感觉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连接基部1、便桶盖2、坐垫圈3、控制扶手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持续杀菌功能的马桶盖,包括连接基部1、便桶盖2和坐垫圈3,便桶盖2和坐垫圈3均通过销轴铰接于连接基部1上,连接基部1的侧端安装有控制扶手4,坐垫圈3由脲醛树脂经过微孔发泡加工而成,坐垫圈3上的微孔内填充有三丹油微胶囊和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坐垫圈的制备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本发明填充用的三丹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三丹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三丹油原液倒入容器内,然后加入10倍体积的乙醇,充分搅拌稀释,获得三丹油稀释液;取三丹油4.2倍体积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充分干燥,然后加入三丹油稀释液中,充分搅拌分散,获得悬浊液;取硫酸钠边搅拌边加入悬浊液中,添加完成后继续搅拌5~10min,获得三丹油微胶囊悬浊液;将三丹油微胶囊悬浊液于35℃~40℃,0.09mpa~0.1mpa的条件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即得到三丹油微胶囊。

本发明填充用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在加入去离子水前,先对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进行表面改性,其表面改性的方法如下:先取偶联剂溶解在乙醇和水(体积比为1:1~2:1)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20min,用草酸调节ph至5~6,待搅拌稳定后,加入30~50g经干燥后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超声分散lomin,于70℃水浴30min,最后将混合溶液经干燥冷却研磨即得表面改性纳米远红外陶瓷粉。

坐垫圈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取粉状脲醛树脂倒入混合容器内,加入0.5%粉状脲醛树脂重量的纳米tio2粉末,于5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10~15min,得粉状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的粉状混合物加入模腔内,于140~150℃条件下的保温20min,得到混合物熔体,然后向熔融的混合物熔体中边搅拌边注入超临界co2,并使模腔内的气压达到20mpa,搅拌转速为150~200r/min,待气压稳定后保压5min,得到均匀一致的混合物熔体和co2的均相体系;

步骤三,缓慢释放模腔内的气压至常压,经降温成型,打开模具即得到具有微孔结构的马桶盖;

步骤四,按每升去离子水40g三丹油微胶囊、30g纳米远红外陶瓷粉、5gna2si03·9h20的比例,将三丹油微胶囊、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和na2si03·9h20加入去离子水中,用超声充分分散3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悬浊液,然后将步骤三得到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坐垫圈浸入悬浊液中1.5~2h,同时利用30~50w强度的超声波进行间歇式搅拌;

步骤五,从步骤四中所述的悬浊液中取出经处理过后的坐垫圈,于常温下静置3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5次,于55~65℃充分干燥1~2h即可。

任取5件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具有持续杀菌功能的坐垫圈分别编号1、2、3、4、5,将其分别切割成1cm×1cm的坐垫圈片材,采用日本jisz2801:2010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检测,每片坐垫圈片材分别平行检测三次,并依照标准取其对数值,当抗菌值大于等于2时,说明抗菌率大于等于99%。检测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二

本发明填充用的三丹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三丹油原液倒入容器内,然后加入10倍体积的乙醇,充分搅拌稀释,获得三丹油稀释液;取三丹油4.2倍体积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充分干燥,然后加入三丹油稀释液中,充分搅拌分散,获得悬浊液;取硫酸钠边搅拌边加入悬浊液中,添加完成后继续搅拌5~10min,获得三丹油微胶囊悬浊液;将三丹油微胶囊悬浊液于35℃~40℃,0.09mpa~0.1mpa的条件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即得到三丹油微胶囊。

本发明填充用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在加入去离子水前,先对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进行表面改性,其表面改性的方法如下:先取偶联剂溶解在乙醇和水(体积比为1:1~2:1)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20min,用草酸调节ph至5~6,待搅拌稳定后,加入30~50g经干燥后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超声分散lomin,于70℃水浴30min,最后将混合溶液经干燥冷却研磨即得表面改性纳米远红外陶瓷粉。

坐垫圈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粉状脲醛树脂倒入混合容器内,加入1%粉状脲醛树脂重量的纳米tio2粉末,于5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10~15min,得粉状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的粉状混合物加入模腔内,于140~150℃条件下的保温20min,得到混合物熔体,然后向熔融的混合物熔体中边搅拌边注入超临界co2,并使模腔内的气压达到24mpa,搅拌转速为150~200r/min,待气压稳定后保压5min,得到均匀一致的混合物熔体和co2的均相体系;

步骤三,缓慢释放模腔内的气压至常压,经降温成型,打开模具即得到具有微孔结构的马桶盖;

步骤四,按每升去离子水60g三丹油微胶囊、50g纳米远红外陶瓷粉、15gna2si03·9h20的比例,将三丹油微胶囊、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和na2si03·9h20加入去离子水中,用超声充分分散3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悬浊液,然后将步骤三得到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坐垫圈浸入悬浊液中1.5~2h,同时利用30~50w强度的超声波进行间歇式搅拌;

步骤五,从步骤四中所述的悬浊液中取出经处理过后的坐垫圈,于常温下静置3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5次,于55~65℃充分干燥1~2h即可。

任取5件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具有持续杀菌功能的坐垫圈分别编号6、7、8、9、10,将其分别切割成1cm×1cm的坐垫圈片材,采用日本jisz2801:2010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检测,每片坐垫圈片材分别平行检测三次,并依照标准取其对数值,当抗菌值大于等于2时,说明抗菌率大于等于99%。检测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三

本发明填充用的三丹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三丹油原液倒入容器内,然后加入10倍体积的乙醇,充分搅拌稀释,获得三丹油稀释液;取三丹油4.2倍体积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充分干燥,然后加入三丹油稀释液中,充分搅拌分散,获得悬浊液;取硫酸钠边搅拌边加入悬浊液中,添加完成后继续搅拌5~10min,获得三丹油微胶囊悬浊液;将三丹油微胶囊悬浊液于35℃~40℃,0.09mpa~0.1mpa的条件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即得到三丹油微胶囊。

本发明填充用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在加入去离子水前,先对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进行表面改性,其表面改性的方法如下:先取偶联剂溶解在乙醇和水(体积比为1:1~2:1)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20min,用草酸调节ph至5~6,待搅拌稳定后,加入30~50g经干燥后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超声分散lomin,于70℃水浴30min,最后将混合溶液经干燥冷却研磨即得表面改性纳米远红外陶瓷粉。

坐垫圈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粉状脲醛树脂倒入混合容器内,加入0.7%粉状脲醛树脂重量的纳米tio2粉末,于5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10~15min,得粉状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的粉状混合物加入模腔内,于140~150℃条件下的保温20min,得到混合物熔体,然后向熔融的混合物熔体中边搅拌边注入超临界co2,并使模腔内的气压达到22mpa,搅拌转速为150~200r/min,待气压稳定后保压5min,得到均匀一致的混合物熔体和co2的均相体系;

步骤三,缓慢释放模腔内的气压至常压,经降温成型,打开模具即得到具有微孔结构的马桶盖;

步骤四,按每升去离子水50g三丹油微胶囊、40g纳米远红外陶瓷粉、10gna2si03·9h20的比例,将三丹油微胶囊、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和na2si03·9h20加入去离子水中,用超声充分分散3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悬浊液,然后将步骤三得到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坐垫圈浸入悬浊液中1.5~2h,同时利用30~50w强度的超声波进行间歇式搅拌;

步骤五,从步骤四中所述的悬浊液中取出经处理过后的坐垫圈,于常温下静置3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5次,于55~65℃充分干燥1~2h即可。

任取5件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具有持续杀菌功能的坐垫圈分别编号11、12、13、14、15,将其分别切割成1cm×1cm的坐垫圈片材,采用日本jisz2801:2010标准进行抗菌性能检测,每片坐垫圈片材分别平行检测三次,并依照标准取其对数值,当抗菌值大于等于2时,说明抗菌率大于等于99%。检测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四

本发明填充用的三丹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三丹油原液倒入容器内,然后加入10倍体积的乙醇,充分搅拌稀释,获得三丹油稀释液;取三丹油4.2倍体积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充分干燥,然后加入三丹油稀释液中,充分搅拌分散,获得悬浊液;取硫酸钠边搅拌边加入悬浊液中,添加完成后继续搅拌5~10min,获得三丹油微胶囊悬浊液;将三丹油微胶囊悬浊液于35℃~40℃,0.09mpa~0.1mpa的条件下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即得到三丹油微胶囊。

本发明填充用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在加入去离子水前,先对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进行表面改性,其表面改性的方法如下:先取偶联剂溶解在乙醇和水(体积比为1:1~2:1)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20min,用草酸调节ph至5~6,待搅拌稳定后,加入30~50g经干燥后的纳米远红外陶瓷粉,超声分散lomin,于70℃水浴30min,最后将混合溶液经干燥冷却研磨即得表面改性纳米远红外陶瓷粉。

坐垫圈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粉状脲醛树脂倒入混合容器内,于500r/min的转速下充分搅拌10~15min,得粉状混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的粉状混合物加入模腔内,于140~150℃条件下的保温20min,得到混合物熔体,然后向熔融的混合物熔体中边搅拌边注入超临界co2,并使模腔内的气压达到22mpa,搅拌转速为150~200r/min,待气压稳定后保压5min,得到均匀一致的混合物熔体和co2的均相体系;

步骤三,缓慢释放模腔内的气压至常压,经降温成型,打开模具即得到具有微孔结构的马桶盖;

步骤四,按每升去离子水50g三丹油微胶囊、40g纳米远红外陶瓷粉、10gna2si03·9h20的比例,将三丹油微胶囊、纳米远红外陶瓷粉和na2si03·9h20加入去离子水中,用超声充分分散3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悬浊液,然后将步骤三得到的具有微孔结构的坐垫圈浸入悬浊液中1.5~2h,同时利用30~50w强度的超声波进行间歇式搅拌;

步骤五,从步骤四中所述的悬浊液中取出经处理过后的坐垫圈,于常温下静置3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3~5次,于55~65℃充分干燥1~2h即可。

将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制备得到的具有持续杀菌功能的坐垫圈,分别进行硬度和磨损量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由表4数据分析可知,在脲醛树脂中添加纳米tio2粉末后,模腔内气压在20~24mpa的范围内,经微孔发泡成型的坐垫圈的硬度显著提高,而磨损率也均低于1.50mm3/n·m。

本发明制备的坐垫圈在使用过程中,三丹油透过微胶囊的囊壁缓慢释放出来,对马桶盖表面的菌类进行持续杀害,在使用过后无需人工消毒马桶盖,操作工序简便,杀菌效果全面彻底,使马桶的使用更加方便,且消毒液利用率更高,马桶盖的消毒方式更加环保。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