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双层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0437发布日期:2019-02-12 22:4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双层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热水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保温双层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属于西式小家电产品,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在中国国内,很早就开始电水壶的生产,生产时间大概有15年的时间,但主要以出口为主,电水壶最大的市场在欧洲,而中国国内销售电水壶只有10年的时间。电水壶具有结构简单、加热迅速、节省能源、操作方便、安全卫生、使用寿命较长等特点。

随着电水壶的普及率的提高,人们对电水壶的应用范围有了新的要求,电水壶不仅仅只用来烧开水,也需要被用来泡茶、冲咖啡等,而传统的电水壶功能单一,基本上都只有烧水的功能。市场上也偶尔能见过电子水壶,但其控温不准、功能选择不多、能源浪费过大等不足,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保温双层电热水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保温双层电热水壶,包括:大水壶组件、小水壶组件和电源底座,所述大水壶组件包括大水壶煲身、大水壶底座,所述大水壶底座内设置加热器,该大水壶底座的底端设置用于控制加热器电路通断的上连接器,所述电源底座上设置下连接器,以使所述电源底座的下连接器插入所述上连接器时,加热器可以被通电加热;所述大水壶煲身的底壁设置凹槽,以使所述大水壶煲身与大水壶底座固定相连后所述加热器置于所述凹槽内,用于向大水壶煲身加热;所述大水壶煲身的顶端设置大水壶环槽;所述小水壶组件包括小水壶煲身、小水壶壶盖和泡茶过滤壶,所述小水壶煲身的底端凸出设置与所述大水壶环槽相适配的小水壶环台,以使所述小水壶煲身底端的小水壶环台可插入所述大水壶煲身顶端的大水壶环槽内,由小水壶煲身的底壁对大水壶煲身顶端的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小水壶煲身的顶端设置小水壶环槽,所述泡茶过滤壶的顶端向外凸出设置过滤壶卡沿,以使所述泡茶过滤壶置于所述小水壶煲身内时,过滤壶卡沿卡在小水壶环槽内,用于对泡茶过滤壶进行限位,所述小水壶壶盖的底端设置与所述小水壶环槽相适配的壶盖环台,以使所述过滤壶卡沿、小水壶壶盖的壶盖凸台可同时卡接在所述小水壶环槽上,由小水壶壶盖对小水壶煲身进行密封。

进一步,所述小水壶壶盖的顶端设置壶盖提手,便于提起小水壶壶盖。

进一步,所述大水壶组件还包括置于所述大水壶煲身侧壁上的水条组件,水条组件包括透明水条,所述大水壶煲身的侧壁上设置镂空槽,该镂空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插接孔,所述透明水条的上下两端设置与所述插接孔插接配合的插接柱,该透明水条的插接柱插入所述插接孔后,透明水条用于密封所述镂空槽,便于观察大水壶煲身内的水深;所述插接柱与插接孔之间设置密封垫,防止大水壶煲身内的水流出。

进一步,保温双层电热水壶还包括大水壶壶盖,该大水壶壶盖的底端设置与所述大水壶环槽相适配的大水壶环台,以使所述大水壶煲身单独使用时,可使用大水壶壶盖对大水壶煲身进行密封。

发明的技术效果:(1)本发明的保温双层电热水壶,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相互配合的大水壶煲身和小水壶煲身,同时在小水壶煲身内设置泡茶过滤壶,可实现大水壶烧水、小水壶保温、泡茶过滤壶内放置茶叶、咖啡等物料进行冲泡的多种功能,结构简单,一机多能;(2)大水壶煲身的底壁设置凹槽,使得电加热器可向煲身内延伸,利于提高加热效率;(3)大水壶煲身的顶端与小水壶煲身的底端插接配合后,小水壶煲身的底壁对大水壶煲身顶端的开口进行密封,同时热量由小水壶煲身的底壁传递至小水壶煲身内,对小水壶煲身进行保温;(4)还包括独立的大水壶壶盖,使得大水壶煲身单独使用时可进行封闭;(5)透明水条的设置,便于观察大水壶煲身内的水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保温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保温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小水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大水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大水壶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加热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电源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大水壶煲身1,大水壶壶嘴11,保温按钮12,电源开关13,大水壶环槽14,大水壶壶盖15,顶盖16,大壶盖环槽17,大壶盖环台18,小水壶煲身2,小水壶壶嘴21,小水壶环槽22,小水壶环台23,泡茶过滤壶24,过滤壶卡沿25,电子式电源底座3,电源底座30,下连接器31,底座装饰板32,装饰板通孔321,底座安装板33,安装板通孔331,按键密封板34,密封圈341,硅胶垫342,按键通孔343,按键35,控制电路板36,触发开关361,底盖37,绕线盖38,电源连接线39,电子式大水壶底座4,大水壶底座40,煲底盖壳体41,煲底盖42,加热器43,小水壶壶把5,小水壶手柄51,小水壶手柄盖52,小水壶壶盖6,壶盖提手61,壶盖凸台62,大水壶壶把7,大水壶手柄71,大水壶手柄盖72,水条组件8,插接柱81,密封垫8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温双层电热水壶包括大水壶组件、小水壶组件和电源底座30,大水壶组件包括大水壶煲身1、大水壶底座40,大水壶底座40和电源底座30采用机械式温控开关控制,大水壶底座40内设置加热器,大水壶底座40的底端设置与加热器电连接的上连接器,大水壶底座40上设置电源开关13和保温按钮12,上连接器与电源开关13和保温按钮12电连接,电源底座30上设置下连接器,以使电源底座3的下连接器31插入上连接器后,电源开关13单独打开时,加热器可以被通电对大水壶煲身1内的水进行加热,保温按钮12和电源开关13同时被打开时,加热器43通电将大水壶煲身1内的水加热至设定温度后进行保温;大水壶煲身1的底壁设置凹槽,以使大水壶煲身1与大水壶底座4固定相连后加热器置于凹槽内,用于向大水壶煲身1加热。

如图4所示,大水壶煲身1顶端的一侧设置用于出水的大水壶壶嘴11,该大水壶煲身1的另一侧设置大水壶壶把7和水条组件,大水壶壶把7包括大水壶手柄71和大水壶手柄盖72,大水壶手柄71经螺钉与大水壶煲身1侧壁固定相连,大水壶手柄盖72固定设置在大水壶手柄71的相对外侧;水条组件包括透明水条8,大水壶煲身1的侧壁上设置镂空槽,该镂空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插接孔,透明水条8的上下两端设置与插接孔插接配合的插接柱81,该透明水条8的插接柱81插入插接孔后,透明水条8用于密封镂空槽,便于观察大水壶煲身1内的水深;插接柱81与插接孔之间设置密封垫82,防止大水壶煲身1内的水流出。

大水壶煲身1的顶端设置大水壶环槽14;如图3所示,小水壶组件包括小水壶煲身2、小水壶壶盖6和泡茶过滤壶24,泡茶过滤壶24由不锈钢过滤网一体锻造成型;小水壶煲身2的底端凸出设置与大水壶环槽14相适配的小水壶环台23,以使小水壶煲身2底端的小水壶环台23可插入大水壶煲身1顶端的大水壶环槽14内,由小水壶煲身2的底壁对大水壶煲身1顶端的开口进行密封;小水壶煲身2的顶端设置小水壶环槽22,泡茶过滤壶24的顶端向外凸出设置过滤壶卡沿25,以使泡茶过滤壶24置于小水壶煲身2内时,过滤壶卡沿25卡在小水壶环槽22内,用于对泡茶过滤壶24进行限位,小水壶壶盖6的底端设置与小水壶环槽22相适配的壶盖环台62,以使过滤壶卡沿25、小水壶壶盖6的壶盖凸台62可同时卡接在小水壶环槽22上,由小水壶壶盖6对小水壶煲身2进行密封;小水壶煲身2顶端的一侧设置用于出水的小水壶壶嘴21,该小水壶煲身2的另一侧设置小水壶壶把5,小水壶壶把5包括小水壶手柄51和小水壶手柄盖52,小水壶手柄51经螺钉与小水壶煲身2侧壁固定相连,小水壶手柄盖52固定设置在小水壶手柄51的相对外侧。

作为优选,小水壶壶盖6的顶端设置壶盖提手61,便于提起小水壶壶盖6。

作为优选,保温双层电热水壶还包括大水壶壶盖15,如图5所示,大水壶壶盖15的顶端设置大壶盖环槽17,大水壶壶盖15还包括顶盖16,该顶盖16的底端扣合在大壶盖环槽17上;该大水壶壶盖15的底端设置与大水壶环槽14相适配的大水壶环台18,以使大水壶煲身1单独使用时,可使用大水壶壶盖15对大水壶煲身1进行密封。为便于观察,电源开关13、保温按钮12均设置相应的指示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保温双层电热水壶存在如下变形:本实施例中大水壶底座和电源底座采用电子式温控开关控制;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温双层电热水壶包括大水壶组件、小水壶组件和电子式电源底座3,大水壶组件包括大水壶煲身1、电子式大水壶底座4,如图6所示,大水壶底座4包括煲底盖壳体41、煲底盖42和一功率可调的加热器43,加热器43置于煲底盖42内,煲底盖42由煲底盖壳体41进行封装,煲底盖42和煲底盖壳体41的底端设置用于控制加热器43电路通断的上连接器,电源底座3上设置下连接器31。

如图7所示,电源底座3包括底座安装板33、按键密封板34、7个按键35(分别为开关按键、保温按键、60℃按键、70℃按键、80℃按键、90℃按键、100℃按键)、控制电路板36、底盖37,控制电路板36固定设置在底盖37上,控制电路板36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加热器43功率的电路和控制电路状态的触发开关361,该电路与下连接器31电连接,以使上、下连接器31导通后可对加热器43的功率进行调整;按键密封板34上设置与触发开关361位置相适配的按键通孔343,各按键35可升降设置于相应的按键通孔343内,各按键35的底端悬空在控制电路板36相应的触发开关361上,且按键35与按键通孔343之间设置密封圈341,按键密封板34与控制电路板36之间设置硅胶垫342,用于隔热和缓冲,硅胶垫342上设有适于触发开关361和按键35通过的硅胶垫通孔,使得按键35可穿过硅胶垫通孔对触发开关361进行触发;控制电路板36的上方使用底座装饰板32进行封装,底座安装板33上设置适于各按键35穿过的安装板通孔331、底座装饰板32上设置适于各按键35穿过的装饰板通孔321,使得各按键35可凸出底座装饰板32设置。控制电路板36经电源连接线39与外置电源电连接,底盖37的底端设置用于缠绕电源连接线39的绕线盖38,便于收纳电源连接线39。

使用时,开关按键启动后其他按钮才可以使用,关闭时程序归零;具体包括三种状态,即烧水加保温状态、烧水状态、先烧水后保温状态。

烧水加保温状态,开关按键和保温按键同时开启,并选择相对应温度的按键35进行保温,即开关按键+保温按键+相对应的温度按键(60℃、70℃、80℃、90℃、100℃);例如:开关按键+保温按键+60℃按键(即烧水温度为60℃后进入保温温度60℃);开关按键+保温按键+70℃按键(即烧水温度为70℃后进入保温温度70℃);开关按键+保温按键+80℃按键(即烧水温度为80℃后进入保温温度80℃);开关按键+保温按键+90℃按键(即烧水温度为90℃后进入保温温度90℃);开关按键+保温按键+100℃按键(即烧水温度为100℃后进入保温温度95℃到100℃)。

烧水状态,同时启动开关按键和对应温度的按键35即可,即开关按键+60℃按键:烧水温度为60℃后过3分钟左右电源指示灯自动关闭;开关按键+70℃按键:烧水温度为70℃后过3分钟左右电源指示灯自动关闭;开关按键+80℃按键:烧水温度为80℃后过3分钟左右电源指示灯自动关闭;开关按键+90℃按键:烧水温度为90℃后过3分钟左右电源指示灯自动关闭;开关按键+100℃按键:烧水温度为100℃后过3分钟左右电源指示灯自动关闭。

先烧水后保温状态,例如需要将水烧到100℃然后在60℃保温,即可先打开开关按键+100℃按键,烧完水后开关按键和100℃按键复位,此时再将开关按键+保温按键+60℃按键按下,即可在60℃进行保温;其他温度的保温操作与之相同,保温温度不超过烧水温度即可。

大水壶煲身1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将大水壶壶盖15盖上,按照需要加热的温度按下相应按键35和电源开关后,加热器43对大水壶煲身1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将泡茶过滤壶24置于小水壶煲身2内,并加入相应物料,再将大水壶煲身1内的热水倒入小水壶煲身2内,对泡茶过滤壶24内的物料进行冲泡;然后将小水壶煲身2置于大水壶煲身1上,使得以使小水壶煲身2底端的小水壶环台23插入大水壶煲身1顶端的大水壶环槽14内,由小水壶煲身2的底壁对大水壶煲身1顶端的开口进行密封;通过按键35设定保温温度,对大水壶煲身1内的水进行保温,同时热量通过蒸汽等方式由大水壶煲身1传递至小水壶煲身2,对小水壶煲身2内的水同样进行保温。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