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531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餐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餐饮业中,主要依靠人工将装盘菜品从传菜间传送至客人餐桌,需要服务员往来奔走,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容易在传菜过程中发生泼洒、跌落等意外情况,尤其对于规模较大的餐厅来说,为满足上菜速度,必须采用大量的人工,导致人力成本上升,利润下滑。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传菜装置,以便于菜品从传菜间到客人餐桌的传递,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节约人力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菜装置,以便于菜品从传菜间到客人餐桌的传递,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菜装置,包括:

滑轨;

支架托盘,用于与装菜容器配合,所述支架托盘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件。

优选地,所述滑动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托盘上。

优选地,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支架托盘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滑套以及形成于所述滑套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周向分布的卡片,至少两个所述卡片远离所述滑套的一端设置有楔形配合部且保证所述楔形配合部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支架托盘的一侧插入至所述楔形配合部与所述支架托盘的另一侧表面配合以将所述滑套连接于所述支架托盘。

优选地,所述滑套的横截面为优弧形。

优选地,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动部件的配合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滚轮。

优选地,所述滚轮至少设置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动部件的配合面中的一个的主受力面上。

优选地,所述滚轮设置有多组,且各组所述滚轮中至少两个沿轴向分布于所述滑动部件和/或所述滑轨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主受力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并排设置的所述滚轮。

优选地,所述支架托盘上形成有与所述装菜容器配合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径可调。

本发明提供的传菜装置,包括滑轨以及支架托盘,其中,滑轨用于铺设在传菜间与客人餐桌之间,支架托盘用于与装菜容器配合,支架托盘底部设置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件,装菜容器可与支架托盘采用一体式结构,也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在应用时,预先将滑轨铺设在传菜间与客人餐桌之间,然后将菜品放入支架托盘上的装菜容器中,推动支架托盘使其沿滑轨滑向客人餐桌以完成菜品的传递,由此可见,通过上述装置,传菜过程不再依靠人力,能够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避免人员来回走动所造成的干扰,且通过上述支架托盘与滑轨配合的方式,传菜过程平稳且快速,不易发生意外,能够在不影响传菜速度的同时,缩减人力,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菜装置的爆炸图。

图1中:

1为滑轨;2为支架托盘;2a为凹槽;2b为通孔;3为装菜容器;4为滑动部件;401为滑套;402为滚轮;403为连接部;404为楔形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菜装置,该传菜装置的结构设计能够便于菜品从传菜间到客人餐桌的传递,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菜装置的爆炸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菜装置,包括滑轨1以及支架托盘2。

其中,滑轨1用于铺设在传菜间与客人餐桌之间,支架托盘2用于与装菜容器3配合,支架托盘2底部设置有与滑轨1滑动配合的滑动部件4,装菜容器3可与支架托盘2采用一体式结构,在取菜时将支架托盘2整体从滑轨1上取下,也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将装菜容器3从支架托盘2上取下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传菜装置,在应用时,预先将滑轨1铺设在传菜间与客人餐桌之间,然后将菜品放入支架托盘2上的装菜容器3中,推动支架托盘2使其沿滑轨1滑向客人餐桌以完成菜品的传递,由此可见,通过上述装置,传菜过程不再依靠人力,能够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避免人员来回走动所造成的干扰,且通过上述支架托盘2与滑轨1配合的方式,传菜过程平稳且快速,不易发生意外,能够在不影响传菜速度的同时,缩减人力,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滑动部件4可采用多种方式与滑轨1配合,比如可采用较为常见的型面配合结构,具体地,滑轨1上可形成t形滑槽(t形滑块),滑动部件4上对应形成t形滑块(t形滑槽),或者,如图1所示,滑轨1为圆柱形(套状结构),滑动部件4为与之配合的套状结构(圆柱形),当然,上述结构仅仅是本发明提出的几种优选实施例方案,实际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保证滑轨1与滑动部件4的稳定配合即可。

为便于滑动部件4与滑轨1配合,可将滑动部件4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托盘2上,具体地,滑动部件4的转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转动轴线与支架托盘2垂直,此种转动方式,可应用于大多种滑动部件4与滑轨1的配合结构,另一种是转动轴线与支架托盘2平行,此种转动方式适用的范围较窄,可用于如图1所示的结构,滑轨1呈圆柱形(套状结构),滑动部件4为套状结构(圆柱形)。当然,上述的两种转动方式可配合使用,效果更佳,配合使用指滑动部件4可同时做上述两个方向的转动,或者滑动部件4设置有多个,其中至少一个可绕垂直于支架托盘2的转动轴线转动,其余的可绕平行于支架托盘2的转动轴线转动,或者至少一个可同时绕垂直于支架托盘2的转动轴线及平行于支架托盘2的转动轴线转动,其余的固定设置或可转动设置。

滑动部件4可与支架托盘2固定连接,也可与支架托盘2可拆卸连接,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滑动部件4与支架托盘2可拆卸连接,在可拆卸连接的同时,滑动部件4与支架托盘2可周向固定,也可同时具备上述的可转动结构。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1提供了一种滑轨1为圆柱形,滑动部件4为套装结构的实施例,滑动部件4包括滑套401以及形成于滑套401上的连接部403,连接部403包括若干周向分布的卡片,至少两个卡片远离滑套401的一端设置有楔形配合部404且保证楔形配合部404沿周向均匀分布,连接部403从支架托盘2的一侧插入至楔形配合部404与支架托盘2的另一侧表面配合以将滑套401连接于支架托盘2。在使用时,首先要在支架托盘2上形成一通孔2b,该通孔2b直径与连接部403直径相仿,但略小于楔形配合部404处的直径,在安装滑动部件4时,仅需将连接部403对准支架托盘2上的通孔2b插入,在插入过程中,楔形配合部404的斜面与支架托盘2通孔2b端沿抵触配合,促使卡片弹性变形,连接部403径向收缩,从而穿过通孔2b至支架托盘2的另一侧,此时楔形配合部404与通孔2b脱离回弹,与支架托盘2的另一侧表面卡接配合将滑动部件4固定与支架托盘2,需要拆卸式,捏住楔形配合部404使连接部403径向收缩即可,操作简单。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滑套401的横截面为优弧形,以在保证滑套401不与滑轨1脱离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滑套401与滑轨1的接触位置,当然,滑套401也可以为周向封闭的套体,在此不做限定。

若滑轨1与滑动部件4之间为面接触,则滑轨1与滑动部件4之间为滑动摩擦,摩擦力较大,不利于支架托盘2的移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滑轨1与滑动部件4的配合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滚轮402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当然,若将滚轮402布置在滑轨1上,则整条滑轨1都需要布置滚轮402,会导致滑轨1制造难度及成本上升,为此,优选地可将滚轮402设置于滑动部件4上,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滚轮402设置于滑套401用于与滑轨1配合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在滑轨1与滑动部件4配合时,会存在一个主受力面,该主受力面随配合结构的不同,位置也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的配合结构中,由于支架托盘2主要受下压的力,因此主受力面位于滑轨1的顶部以及滑动部件4上与滑轨1顶部接触的位置,此处若发生接触,摩擦力最大,对于支架托盘2的滑动影响也最大,因此,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滚轮402至少设置在滑轨1与滑动部件4的配合面中的一个的主受力面上。

为便于滑动部件4与滑轨1的配合,同时保证滚轮402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滚轮402设置有多组,且各组滚轮402中至少两个沿轴向分布于滑动部件4和/或滑轨1的两端。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受力面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并排设置的滚轮40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托盘2上设置凹槽2a的方式,使之与装菜容器3配合,但装菜容器3可能会存在大小不一的问题,导致简单的凹槽2a结构无法适应装菜容器3尺寸的变化,适用范围较小,为此,进一步地,可将凹槽2a的内壁设置为可调结构,使其内径可调,以使其能够与不同尺寸装菜容器3匹配。具体地,可在凹槽2a内壁上设置若干周向分布的滑板以及用于推动滑板沿凹槽2a径向移动并锁紧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可以为丝杆,丝杆与滑板之间形成丝杆滑块机构,若干滑板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凹槽2a径向靠拢或散开,从而使凹槽2a内径可调。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