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馒头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021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馒头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馒头生产线。



背景技术:

馒头,又称之为馍、蒸馍,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是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是中国主要的日常主食之一,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北方大部分地区馒头的消费量非常巨大。

馒头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和面、揉面、成型、醒发和蒸等步骤,目前的馒头生产基本都是通过人工手工完成上述步骤,生产效率低,工人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即使有采用机械装置生产馒头的设备,也都是小型的设备,或者仅涉及上述步骤的一两个步骤,生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巨大的馒头消费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人工生产效率低,机械设备小型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馒头生产线,从和面、揉面到最后的蒸所有步骤均由机械完成,生产效率高,能够满足大量的馒头生产需求。

具体的,本发明的馒头生产线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和面机、揉面机、成型机、醒发柜、汽蒸柜;

和面机包括和面桶,和面桶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及上下壁,和面桶设置有一个上搅拌器和两个下搅拌器,上搅拌器包括设置于上壁外侧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壁与上搅拌轴连接,上搅拌轴端部连接有上连杆,上连杆两端各设有一个上搅拌杆,两个上搅拌杆相互平行;

下搅拌器包括设置于下壁外侧的下电机,下电机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两个被动齿轮啮合,两个被动齿轮各与一个下搅拌轴连接,下搅拌轴穿过下壁与下连杆连接,下连杆两端各设有一个下搅拌杆,下搅拌杆相互平行并与上搅拌杆平行;

上壁上设有面粉投入口、酵母投入口和加水口,酵母加适量清水混合后从酵母投入口投入筒体;

筒体下部设有出料口,与出料口相对的筒体上设有推板,推板通过气缸驱动将和好的面从出料口推出,气缸设于筒体外部,活塞杆穿过筒体与推板连接;

和好的面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揉面机;

揉面机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筒体和上下盖,上下盖分别与筒体的一个侧壁铰接,上盖打开后作为进料口,下盖打开后作为出料口;筒体四个侧壁和上下盖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气缸,各个气缸的活塞杆穿过侧壁和上下盖后与挤压板连接,六个挤压板两两相对,三对挤压板依次动作对面团进行挤压;

揉好的面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成型机;

成型机包括锥形壳体及设置在锥形壳体内部的锥形绞龙,锥形壳体和锥形绞龙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锥形壳体一侧设有盖板,盖板外部设有电机,电机轴与绞龙轴连接,锥形壳体上部一侧设有进料口,锥形壳体下部一侧为圆柱形出口,圆柱形出口下部设有输送带,面团经锥形绞龙挤压后从圆柱形出口挤出,形成长条圆柱形面团落在输送带上,输送带右侧设有切刀支架,切刀支架上安装有切刀,切刀在气缸驱动下将长条圆柱形面团切分成一个个大小相等的馒头坯;

切好的馒头坯均匀摆放在托盘上,托盘底部布满气孔

托盘摆放满馒头坯后由输送带运送至醒发柜;

醒发柜侧壁上设置有多层轨道,用于将托盘推入醒发柜内,醒发柜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醒发完成后,将托盘转运至汽蒸柜进行汽蒸,汽蒸柜侧壁同样设置有多层轨道用于将托盘推入汽蒸柜内。

通过的本发明的馒头生产线,馒头制作的各个步骤均有机械设备完成,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的馒头,满足巨大的馒头消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馒头生产线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和面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和面机一个方向的内部视图;

图4是本发明和面机另一个方向的内部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揉面机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揉面机的内部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成型机的内部视图;

图8是本发明切刀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馒头生产线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和面机1、揉面机2、成型机3、醒发柜4、汽蒸柜5。

和面机1包括和面桶,和面桶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及上下壁,和面桶设置有一个上搅拌器和两个下搅拌器,上搅拌器包括设置于上壁外侧的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上壁与上搅拌轴7连接,上搅拌轴7端部连接有上连杆8,上连杆8两端各设有一个上搅拌杆9,两个上搅拌杆9相互平行。

下搅拌器包括设置于下壁外侧的下电机15,下电机15输出轴与主动齿轮14连接,主动齿轮14与两个被动齿轮13啮合,两个被动齿轮13各与一个下搅拌轴12连接,下搅拌轴12穿过下壁与下连杆11连接,下连杆11两端各设有一个下搅拌杆10,下搅拌杆10相互平行并与上搅拌杆9平行。

上壁上设有面粉投入口16、酵母投入口17和加水口18,酵母加适量清水混合后从酵母投入口17投入筒体。

筒体下部设有出料口19,与出料口19相对的筒体上设有推板21,推板21通过气缸22驱动将和好的面从出料口19推出,气缸22设于筒体外部,活塞杆穿过筒体与推板21连接。

和好的面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揉面机2;揉面机2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筒体和上下盖,上下盖分别与筒体的一个侧壁铰接,上盖打开后作为进料口,下盖打开后作为出料口;筒体四个侧壁和上下盖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气缸23,各个气缸23的活塞杆穿过侧壁和上下盖后与挤压板24连接,六个挤压板24两两相对,三对挤压板24依次动作对面团进行挤压。

揉好的面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成型机3;成型机3包括锥形壳体25及设置在锥形壳体25内部的锥形绞龙26,锥形壳体25和锥形绞龙26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锥形壳体25一侧设有盖板27,盖板27外部设有电机,电机轴与绞龙轴连接,锥形壳体25上部一侧设有进料口28,锥形壳体25下部一侧为圆柱形出口29,圆柱形出口29下部设有输送带,面团经锥形绞龙26挤压后从圆柱形出口29挤出,形成长条圆柱形面团落在输送带上,输送带右侧设有切刀支架30,切刀支架30上安装有切刀31,切刀31在气缸驱动下将长条圆柱形面团切分成一个个大小相等的馒头坯。

切好的馒头坯均匀摆放在托盘上,托盘底部布满气孔,托盘摆放满馒头坯后由输送带运送至醒发柜。

醒发柜侧壁上设置有多层轨道,用于将托盘推入醒发柜内,醒发柜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醒发完成后,将托盘转运至汽蒸柜进行汽蒸,汽蒸柜侧壁同样设置有多层轨道用于将托盘推入汽蒸柜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馒头生产线,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和面机、揉面机、成型机、醒发柜、汽蒸柜,各个设备之间通过传输带连接;馒头制作的各个步骤均通过机械设备完成,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的馒头,满足巨大的馒头消费量。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十知识产权服务(十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6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