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423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坐垫。



背景技术:

坐垫使用舒适并具有装饰作用形状多为方形、圆形和椭圆形,材料为棉布、绒布、锦缎、尼龙或麻布最舒适材质是记忆棉材质,其作用为能让座椅长期处于干净的状态,放在凳子上面具有保暖和舒适的效果,一般和靠垫配套,是房间内、车厢内不可缺少的织物制品,它使用舒适并且具有其他物品不可替代的装饰作用。

随长时间需要坐在椅子上办公的人来说,坐具直接影响到人员坐用的舒适度以及健康,普通座椅可以分为软面和硬面,硬面座椅不适合长期坐用,软面座椅虽然能提供比较舒适的坐面,但是长期使用后会造成坐面的凹陷,影响使用舒适度,同时由于普通的座椅不具备保健的功能,往往需要购买专用的保健椅,不仅携带不便也导致保健成本较高,并且坐垫弄脏以后需要进行清洗,由于坐垫体积较大,导致清洗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硬可调、清洗方便并且具有保健功能的坐垫。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和坐垫套,所述坐垫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呈正方形,其它四个侧面均呈长方形,所述坐垫套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外表面,所述坐垫本体侧边沿设置有空腔;

所述坐垫套包裹整个坐垫本体,坐垫套上和坐垫本体背面贴合的部分设有套接开口,套接开口呈正方形,坐垫套在套接开口边缘的内表面上连接有主粘片,坐垫本体背面上连接有和主粘片一一对应的副粘片,主粘片和副粘片连接在一起,套接开口四个边缘的主粘片连接在一起呈正方形,坐垫本体背面上的副粘片连接在一起呈正方形,主粘片和副粘片分别为魔术贴的母片和公片,坐垫套上套接开口边缘的一周连接有橡皮筋,橡皮筋具有弹性,坐垫套套接到坐垫本体上后,橡皮筋拉紧套接开口的边缘,使坐垫套和坐垫本体的连接更加可靠,坐垫套不易从坐垫本体上脱落下来,坐垫本体外面套接上坐垫套,坐垫套和坐垫本体可拆卸连接,坐垫使用的时候仅仅是会弄脏坐垫套,而不会弄脏坐垫本体,要清洗时只要拆卸下坐垫套,对坐垫套进行清洗,而不需要对坐垫本体进行清洗,清洗方便,而且通过主粘片和副粘片将坐垫套连接在坐垫本体上,连接简单,装配和拆卸方便;

所述坐垫本体包括坐垫框架、坐垫绷带、坐垫调节螺柱、调节管、调节螺母和支撑框架,两坐垫框架平行相对设置,平行设置的多根坐垫绷带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坐垫框架上,两坐垫框架下方均设有两根相向的平行于坐垫绷带的坐垫调节螺柱,相向两根坐垫调节螺柱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旋接有调节螺母,一调节管的两端接于相向的两根坐垫调节螺柱上且分别抵紧两调节螺母,两坐垫框架下方连接有支撑框架,坐垫平面的坐垫绷带连接于坐垫框架上,通过旋动调节管,螺纹驱动调节管螺纹旋转驱动两相向或对应的坐垫调节螺柱带动相向或对应的坐垫框架相背移动,两坐垫框架间距离扩大由此张紧坐垫绷带,反之两坐垫框架间距离缩小由此扩松坐垫绷带,坐垫平面软硬度可调,满足长期坐用要求;另外,在坐垫框架下方设置垂直于坐垫调节螺柱方向的支撑框架,在该坐垫放置于任意坐椅上使用时,支撑框架和坐垫调节螺柱能满足坐椅平面横纵方向的支撑,螺纹调节管旋接坐垫框架的坐垫调节螺柱,驱动坐垫调节螺柱的相向或背向移动带动坐垫框架间距离扩大张紧或缩小扩张坐垫绷带,实现坐垫平面软硬度可调,其结构简单、紧凑,调节方便,能满足长坐工作人员对坐椅软硬度不同要求的调节使用;

所述坐垫本体侧边沿的空腔内设置有隔板和封条,所述封条与坐垫本体的侧边沿形状大小均匹配,所述封条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坐垫本体侧边沿可拆卸地相连,所述隔板互相交叉将空腔分隔成一个个小空腔,所述坐垫本体的上表面与小空腔对应处设置有若干气孔,小空腔内可以塞入药物,药物可以通过坐垫本体表面的气孔散发出来,达到治疗保健的作用。

上述的坐垫,所述主粘片和副粘片分别为魔术贴的母片和公片。

上述的坐垫,所述坐垫本体上设置有若干按摩柱,所述按摩柱均匀地分布在坐垫本体上表面,按摩柱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提高舒适性。

上述的坐垫,所述调节管两端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以配合于调节螺母。

上述的坐垫,所述坐垫套两侧设置有系带,通过系带可以将坐垫与椅子固定,同时该坐垫也可单独置于地面上使用,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坐垫本体外面套接上坐垫套,坐垫套和坐垫本体可拆卸连接,坐垫使用的时候仅仅是会弄脏坐垫套,要清洗时只要拆卸下坐垫套,对坐垫套进行清洗,而不需要对坐垫本体进行清洗,清洗方便,而且通过主粘片和副粘片将坐垫套连接在坐垫本体上,连接简单,装配和拆卸方便,通过旋动调节管,螺纹驱动调节管螺纹旋转驱动两相向或对应的坐垫调节螺柱带动相向或对应的坐垫框架相背移动,两坐垫框架间距离扩大由此张紧坐垫绷带,反之两坐垫框架间距离缩小由此扩松坐垫绷带,坐垫平面软硬度可调,满足长期坐用要求,药物可以通过坐垫本体表面的气孔散发出来,达到治疗保健的作用,按摩柱均匀地分布在坐垫本体上表面,按摩柱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提高舒适性,坐垫套两侧设置有系带,通过系带可以将坐垫与椅子固定,同时该坐垫也可单独置于地面上使用,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坐垫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

一种坐垫,包括坐垫本体1和坐垫套2,所述坐垫本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呈正方形,其它四个侧面均呈长方形,所述坐垫套2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1外表面,所述坐垫本体1侧边沿设置有空腔;

所述坐垫套2包裹整个坐垫本体1,坐垫套2上和坐垫本体1背面贴合的部分设有套接开口21,套接开口21呈正方形,坐垫套2在套接开口21边缘的内表面上连接有主粘片22,坐垫本体1背面上连接有和主粘片22一一对应的副粘片11,主粘片22和副粘片11连接在一起,套接开口21四个边缘的主粘片22连接在一起呈正方形,坐垫本体1背面上的副粘片11连接在一起呈正方形,坐垫套2上套接开口21边缘的一周连接有橡皮筋,橡皮筋具有弹性,坐垫套2套接到坐垫本体1上后,橡皮筋拉紧套接开口的边缘,使坐垫套2和坐垫本体1的连接更加可靠,坐垫套2不易从坐垫本体1上脱落下来,坐垫本体1外面套接上坐垫套2,坐垫套2和坐垫本体1可拆卸连接,坐垫使用的时候仅仅是会弄脏坐垫套2,而不会弄脏坐垫本体1,要清洗时只要拆卸下坐垫套2,对坐垫套2进行清洗,而不需要对坐垫本体1进行清洗,清洗方便,而且通过主粘片22和副粘片11将坐垫套2连接在坐垫本体1上,连接简单,装配和拆卸方便;

所述坐垫本体1包括坐垫框架12、坐垫绷带13、坐垫调节螺柱14、调节管15、调节螺母16和支撑框架17,两坐垫框架12平行相对设置,平行设置的多根坐垫绷带13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坐垫框架12上,两坐垫框架12下方均设有两根相向的平行于坐垫绷带13的坐垫调节螺柱14,相向两根坐垫调节螺柱14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旋接有调节螺母16,一调节管15的两端接于相向的两根坐垫调节螺柱14上且分别抵紧两调节螺母16,两坐垫框架12下方连接有支撑框架17:坐垫平面的坐垫绷带13连接于坐垫框架12上,通过旋动调节管15,螺纹驱动调节管15螺纹旋转驱动两相向或对应的坐垫调节螺柱14带动相向或对应的坐垫框架12相背移动,两坐垫框架12间距离扩大由此张紧坐垫绷带13,反之两坐垫框架12间距离缩小由此扩松坐垫绷带13,坐垫平面软硬度可调,满足长期坐用要求;另外,在坐垫框架12下方设置垂直于坐垫调节螺柱14方向的支撑框架17,在该坐垫放置于任意坐椅上使用时,支撑框架17和坐垫调节螺柱14能满足坐椅平面横纵方向的支撑,螺纹调节管15旋接坐垫框架12的坐垫调节螺柱14,驱动坐垫调节螺柱14的相向或背向移动带动坐垫框架12间距离扩大张紧或缩小扩张坐垫绷带13,实现坐垫平面软硬度可调,其结构简单、紧凑,调节方便,能满足长坐工作人员对坐椅软硬度不同要求的调节使用;

所述坐垫本体1侧边沿的空腔内设置有隔板和封条,所述封条与坐垫本体的侧边沿形状大小均匹配,所述封条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坐垫本体侧边沿可拆卸地相连,所述隔板互相交叉将空腔分隔成一个个小空腔,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与小空腔对应处设置有若干气孔,小空腔内可以塞入药物,药物可以通过坐垫本体1表面的气孔散发出来,达到治疗保健的作用。

所述主粘片22和副粘片11分别为魔术贴的母片和公片。

在本发明中,所述坐垫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按摩柱,所述按摩柱均匀地分布在坐垫本体上表面,按摩柱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提高舒适性。

所述调节管15两端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以配合于调节螺母1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坐垫套2两侧设置有系带,通过系带可以将坐垫与椅子固定,同时该坐垫也可单独置于地面上使用,适用范围广。

该坐垫本体外面套接上坐垫套,坐垫套和坐垫本体可拆卸连接,坐垫使用的时候仅仅是会弄脏坐垫套,要清洗时只要拆卸下坐垫套,对坐垫套进行清洗,而不需要对坐垫本体进行清洗,清洗方便,而且通过主粘片和副粘片将坐垫套连接在坐垫本体上,连接简单,装配和拆卸方便,通过旋动调节管,螺纹驱动调节管螺纹旋转驱动两相向或对应的坐垫调节螺柱带动相向或对应的坐垫框架相背移动,两坐垫框架间距离扩大由此张紧坐垫绷带,反之两坐垫框架间距离缩小由此扩松坐垫绷带,坐垫平面软硬度可调,满足长期坐用要求,药物可以通过坐垫本体表面的气孔散发出来,达到治疗保健的作用,按摩柱均匀地分布在坐垫本体上表面,按摩柱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提高舒适性,坐垫套两侧设置有系带,通过系带可以将坐垫与椅子固定,同时该坐垫也可单独置于地面上使用,适用范围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