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蒸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04518发布日期:2019-06-25 23:13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蒸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蒸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蒸锅是一种在传统的木蒸笼、铝蒸笼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利用蒸汽原理来直接清蒸各种美食的厨房生活电器。电蒸锅能均匀加热,保持蒸锅内温度一致,使食物受热均匀,不会发生夹生现象。电蒸锅采用叠层食物蒸架设计,可同时做多道菜,节省空间和时间。

传统电蒸锅通常应用在家庭或餐馆,使用人员固定,利用率不高,容易形成资源浪费。迫切需要一种可多用户共同使用的电蒸锅,使用户不必投资一个电蒸锅即可以使用,例如放置在单位,中午大家可以根据各自所需付费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电蒸锅专人专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方便多用户共同使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蒸锅及其使用方法,用户通过手机app识别序列号并自动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判断,用户身份可以使用则发送可以使用指令至网络模块,网络模块将接收到的可以使用指令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打开,电蒸锅开始工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电蒸锅,包括蒸箱、水槽、加热器,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络模块,用于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指令,并根据指令控制所述电蒸锅;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数据;当用户使用所述电蒸锅的时候,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电蒸锅的序列号,用户通过手机app识别序列号并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判断,用户身份可以使用则发送可以使用指令至所述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将接收到的可以使用指令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关打开,所述电蒸锅开始工作。

如上所述的电蒸锅,还包括用于用户输入指令的按键,用户可以通过按键输入指令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通过所述网络模块将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如上所述的电蒸锅,还包括标签,所述的标签上印有该电蒸锅的序列号。

如上所述的电蒸锅,所述的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的第一加热器位于所述水槽中,所述的第二加热器位于所述蒸箱的顶部。

如上所述的电蒸锅,所述的蒸箱内具有双层格栅,用于放置待蒸物品。

如上所述的电蒸锅,所述的蒸箱具有向上或侧向开闭的门。

如上所述的电蒸锅,还包括温度控制器和/或水位指示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蒸锅的使用方法,包括: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判断,如果用户身份可以使用则发送可以使用指令至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将接收到的可以使用指令传输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开关打开,电蒸锅开始工作。

如上所述的电蒸锅使用方法,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包括:显示装置显示电蒸锅的序列号;用户通过手机app识别序列号并自动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

如上所述的电蒸锅使用方法,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包括:用户通过按键输入指令发送使用请求;网络模块将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如上所述的电蒸锅使用方法,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判断包括如下步骤:

a)判断用户身份是否属于已付押金用户,如果是,进入步骤d,如果否,进入步骤b;

b)提示用户不是押金用户,如需要使用,需支付租金;

c)如果用户支付租金,则进入步骤d,如果用户不支付租金,则进入步骤e;

d)用户身份可以使用;

e)用户身份不可以使用。

如上所述的电蒸锅使用方法,用户支付的租金由电蒸锅的拥有者和支付该电蒸锅押金的用户分享。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蒸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蒸箱、水槽、加热器,开关,还包括网络模块,控制单元,显示装置,当用户使用电蒸锅的时候,显示装置显示电蒸锅的序列号,用户通过手机app识别序列号并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判断,如果用户身份可以使用则发送可以使用指令至网络模块,网络模块将接收到的可以使用指令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开关打开,电蒸锅开始工作。通过本发明的一种电蒸锅及其使用方法,方便多用户共同使用电蒸锅,可以大大提高电蒸锅的利用率,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电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电蒸锅的硬件框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中电蒸锅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中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流程图。

图5是第三实施例中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流程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中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判断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电蒸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电蒸锅的硬件框图。在本实施例中,电蒸锅包括:蒸箱101、水槽102、加热器103、开关109、网络模块108、控制单元107和显示装置106。蒸箱101内置待蒸物品,水槽102位于蒸箱下部,加热器103位于蒸箱101内部,当开关109开启后,加热器103加热水槽102中的水,产生蒸汽,蒸制蒸箱101内的待蒸物品。开关109与控制单元107连接,由控制单元107控制开关109的打开与关闭。网络模块108与控制单元107连接,用于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显示装置106与控制单元107连接,用于显示数据。控制单元107用于接收指令,并根据指令控制电蒸锅。

当用户使用电蒸锅的时候,显示装置106显示电蒸锅的序列号,用户通过手机app识别序列号并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判断,用户身份可以使用则发送可以使用指令至所述网络模块108,网络模块108将接收到的可以使用指令传输给控制单元107,控制单元107控制开关109打开,电蒸锅开始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电蒸锅还可以包括按键105,用于用户输入指令,用户可以通过按键105输入使用请求并输入自身的身份,例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或注册用户号等等,由网络模块108发送给服务器,从而使用户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使用电蒸锅。

在本实施例中,电蒸锅可以不通过显示装置106显示的序列号,而是通过印有序列号的标签来使用户可以获得电蒸锅的序列号。序列号可以用二维码的形式印在标签上,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式印在标签上。标签可以粘贴在电蒸锅上,也可以采用丝印或其它方式印在电蒸锅上。用户通过app识别序列号并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判断,用户身份可以使用则发送可以使用指令至所述网络模块108,网络模块108将接收到的可以使用指令传输给控制单元107,控制单元107控制开关109打开,电蒸锅开始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103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第一加热器位于水槽102中,用于加热水槽中的水产生蒸汽。第二加热器位于蒸箱101的顶部,用于使蒸箱101的顶部保持一个接近100摄氏度的温度,使水蒸气在蒸箱101的顶部不易凝结成水滴,这样可以提高电蒸锅的效能。

在本实施例中,电蒸锅还包括格栅104,用于放置待蒸物品。格栅104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每层可以放置1个或多个待蒸物品。

在本实施例中,蒸箱101具有向上或侧向开闭的门,门关闭时通过门栓固定在蒸箱101上。

在本实施例中,电蒸锅还包括温度控制器110和水位指示器111。温度控制器110用于控制温度,当温度达到阈值时发信号给控制单元107,控制单元107关闭开关109,电蒸锅停止工作。水位指示器111用于监控水槽102的水位,当水位低于阈值时发信号给控制单元107,控制单元107关闭开关109,电蒸锅停止工作。

如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蒸锅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s201: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

s202: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判断。

s203:如果用户身份可以使用,则服务器发送可以使用指令至网络模块108。

s204:网络模块108将接收到的可以使用指令传输给控制单元107,控制单元107控制开关109打开,电蒸锅开始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1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是通过如图4所示步骤完成的:

s301:显示装置106显示电蒸锅的序列号。

s302:用户通过手机app识别序列号并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6为lcd显示屏。电蒸锅的序列号以二维码的形式显示在显示装置106上。用户通过手机app扫描该二维码后,手机app识别出电蒸锅的序列号,连同用户身份信息一起发送至服务器请求使用该电蒸锅。用户身份信息可以为电话号码、身份证号或注册用户号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2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判断是通过如图6所示步骤完成的:

s501:判断用户身份是否属于已付押金用户,如果是,进入s504,如果否,进入s502。

s502:提示用户不是押金用户,如需要使用,需支付租金。

s503:如果用户支付租金,则进入s504,如果用户不支付租金,则进入s505。

s504:用户身份可以使用。

s505:用户身份不可以使用。

在本发明中,用户可以通过为某一序列号的电蒸锅支付押金成为押金用户,从而可以使用该电蒸锅。当用户不是某一序列号的电蒸锅的押金用户时,如果想使用该电蒸锅,则需要为该次使用支付租金从而获得使用权。该租金由电蒸锅的拥有者和支付该电蒸锅押金的用户分享。服务器后台收到用户支付的租金后,将其中的一部分打入该电蒸锅的押金用户的账户中。

如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01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是通过如图5所示步骤完成的:

s401:用户通过按键105输入指令发送使用请求。

s402:网络模块108将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本发明的一种电蒸锅及其使用方法在上述所举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此种种依据本发明或现有技术的等效变换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地得知,理应在本发明所公开保护的范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