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组和茶杯的组合收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657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茶道组和茶杯的组合收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收纳器,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茶道组和茶杯的组合收纳器。



背景技术:

茶道组是指进行茶道的一组器具,一般是木制的,是茶艺中不可缺少的茶具。茶道组包括:茶匙,茶针,茶夹,茶则,茶海。茶道组通常是插置或收纳在茶筒内。

茶杯是盛茶水的器具,茶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杯通常是置放和收纳在茶杯架上。

由于茶道组和茶杯分别采用不同的收纳器进行收纳,使得茶桌或茶盘上的器具过于繁多。而目前又缺少一种能够同时收纳茶道组和茶杯的收纳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道组和茶杯的组合收纳器。该组合收纳器能够同时收纳茶杯和茶道,使茶桌或茶盘上的器具变得更加简洁、整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茶道组和茶杯的组合收纳器,包括用于插置茶道的中心筒和用于插置茶杯的盘体,所述盘体上开设有茶杯插置孔,所述盘体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盘体的连接孔套在中心筒上。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以下几点补充方案。

进一步,所述中心筒是采用竹材制作而成的圆形筒状体。

进一步,所述中心筒的上部为空心圆锥台;所述中心筒的中部为与盘体中部相应配合的空心圆柱体;所述中心筒的下部为倒置的空心圆锥台,且所述倒置空心圆锥台的母线为弧线。

进一步,所述中心筒的底部配置有底座。

进一步,所述底座为圆形底座。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支撑面大于中心筒的底面面积且小于盘体的底面面积。

进一步,所述盘体是采用竹材制作而成的圆形盘体。

进一步,所述盘体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茶杯插置孔。

进一步,所述茶杯插置孔为腰果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茶道组和茶杯的组合收纳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富有特色。该组合收纳器能够同时收纳茶杯和茶道,使茶桌或茶盘上的器具变得更加简洁、整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组合收纳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视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组合收纳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盘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中心筒 1.1-内部空腔 2-盘体 2.1-茶杯插置孔 2.2-连接孔 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茶道组和茶杯的组合收纳器包括用于插置茶道的中心筒1和用于插置茶杯的盘体2。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中心筒1是采用竹材制作而成的圆形筒状体。茶道组可以插置在中心筒1的内部空腔1.1中。所述中心筒1的上部为空心圆锥台;所述中心筒1的中部为与盘体2中部相应配合的空心圆柱体;所述中心筒1的下部为倒置的空心圆锥台,且所述倒置空心圆锥台的母线为弧线。所述中心筒1的底部配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为圆形底座。所述底座的支撑面大于中心筒的底面面积且小于盘体的底面面积。

如图4所示,所述盘体2是采用竹材制作而成的圆形盘体。所述盘体2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茶杯插置孔2.1。所述茶杯插置孔为腰果形孔。所述盘体2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2.2,所述盘体2的连接孔套在中心筒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