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745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门窗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窗型材。



背景技术:

纱窗可以将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进行空气交换,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防止蚊虫进入。纱窗主要包括窗扇和纱网,将纱网固定在窗扇框体上需要满足连接牢固,接口密封性好的要求。随着新型纱网材料的不断出现,也对纱网在窗扇上的固定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传统方法中,纱网固定在窗扇上会出现连接不牢固,边缘密封性差的问题。纱网在窗扇上的固定,常需要一种塑料或橡胶制成的窗压线,随着纱窗的长时间使用,纱网边缘和窗压线会逐渐老化损坏,影响纱窗防蚊虫的效果。在实际使用中,纱窗会受到环境中的风雨侵蚀,在纱网和窗扇的固定位置容易堆积灰尘和雨水。这些灰尘和雨水会对纱网和型材造成破坏,降低纱窗的使用寿命。且需要频繁的更换纱网,造成资金投入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纱窗型材,以解决纱网在窗扇上连接不牢固,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纱窗型材包括窗扇,纱网固定条以及固定部件。

所述窗扇靠近纱网侧面设有纱网固定槽,所述窗扇室内侧面靠近所述纱网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两端设有凸起;所述纱网固定槽用来放置纱网,从而将纱网的位置进行固定。

所述纱网固定槽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在纱网固定槽的两个侧面,且在位置上同心。

所述纱网固定条包括:限位条和密封条,所述限位条设置在所述纱网的室内侧,所述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纱网的室外侧。

所述限位条上设有定位卡销,所述密封条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卡销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限位条和所述密封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纱网的两侧,并通过定位卡销和定位孔将纱网夹在中间。所述限位条和所述密封条可以使用较柔软的材料制成,以便将纱网边缘进行密封并且隔绝纱网边缘与外界环境,避免环境因素对纱网的侵蚀。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压盖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压盖上,所述压盖设有卡槽,所述压盖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凹槽槽口的凸起。

所述固定杆从所述凹槽贯穿所述限位条,所述密封条以及所述纱网。所述固定部件的压盖通过连接所述凹槽将固定部件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固定杆穿过纱网固定槽两侧面的安装孔,并贯穿所述限位条,密封条以及纱网,从而将纱网固定在窗扇的纱网固定槽中。

可选的,所述纱网固定槽的侧面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用于减少纱网边缘没有被固定杆穿过位置在纱网固定槽中的形变,提高纱网边缘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纱网固定槽位于所述窗扇靠近所述纱网侧面的中心,用以为固定部件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

可选的,所述窗扇远离所述纱网的室外侧依次设有组角槽和密封胶条槽,所述组角槽和所述密封胶条槽的槽口设在窗扇的室内侧。所述组角槽用来安装组角件和角码,以便型材在转角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所述密封胶条槽用来放置密封胶条,增加纱窗边缘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窗扇远离所述纱网的侧面还设有滑道槽,所述滑道槽的两侧面设有滑轮安装槽,所述滑轮安装槽用于将滑轮安装在所述滑道槽内,使窗扇可以在窗框上滑动,实现纱窗的开启和关闭。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纱窗型材用于制作一种连接牢固,纱网边缘不易损坏的纱窗。所述纱窗型材包括:窗扇,纱网固定条以及固定部件。所述窗扇上设有纱网固定槽和凹槽,所述纱网固定槽设置在窗扇靠近纱网侧面,且所述纱网固定槽的两侧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凹槽设置在窗扇室内侧面靠近所述纱网的位置,所述凹槽的槽口设有凸起。所述纱网固定条包括限位条和密封条,所述限位条和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纱网边缘的两侧,通过定位卡销和定位孔夹在所述纱网的边缘位置。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压盖和固定杆,所述压盖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凹槽槽口的凸起,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压盖上,并贯穿所述安装孔,限位条,密封条以及纱网。本申请提供的纱窗型材通过所述固定杆将纱网固定在所述纱网固定槽内提高纱网在窗扇上连接的稳定性,并通过纱网固定条将纱网边缘进行保护,使纱网边缘避免环境因素的侵蚀,减轻纱网边缘的老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纱网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本申请提供的纱窗型材所制成纱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其中,1-窗扇;11-纱网固定槽;12-凹槽;13-安装孔;14-组角槽;15-密封胶条槽;16-滑道槽;17-滑轮安装槽;2-纱网固定条;21-限位条;22-密封条;23-定位卡销;24-定位孔;3-固定部件;31-压盖;32-固定杆;4-纱网;5-窗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一种纱窗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纱窗型材包括:窗扇1,纱网固定条2以及固定部件3。

所述窗扇1靠近纱网4侧面设有纱网固定槽11,所述窗扇1室内侧面靠近所述纱网4位置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槽口两端设有凸起;所述纱网固定槽11用来放置纱网4,将纱网4的位置进行固定。

所述纱网固定槽11设有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设置在纱网固定槽11的两个侧面,在位置上同心。

所述纱网固定条2包括:限位条21和密封条22,所述限位条21设置在所述纱网4的室内侧,所述密封条22设置在所述纱网4的室外侧。

所述限位条21上设有定位卡销23,所述密封条22上设有定位孔24,所述定位卡销23固定在所述定位孔24内。所述限位条21和所述密封条22分别设置在所述纱网4的两侧,并通过定位卡销23和定位孔24将纱网4夹在中间。所述限位条21和所述密封条22可以使用较柔软的材料制成,以便对纱网4边缘进行密封并且隔绝纱网4边缘与外界环境,减轻环境的灰尘和雨水对纱网4边缘的侵蚀。

所述固定部件3包括压盖31和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固定在所述压盖31上,所述压盖31设有卡槽,所述压盖31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凹槽12槽口的凸起。

所述固定杆32从所述凹槽12贯穿所述限位条21,所述密封条22以及所述纱网4。所述固定部件3的压盖31通过连接所述凹槽12将所述压盖31和所述固定杆32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固定杆32穿过纱网固定槽11两侧面的安装孔13,并贯穿所述限位条21,密封条22以及纱网4,从而将纱网4固定在窗扇1的纱网固定槽11中。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纱窗型材通过纱网固定槽11来限定纱网4的位置,并使用固定杆32作为纱网4和窗扇1的连接部件,代替传统方法中使用窗压线进行纱网4固定的方法,提高纱网4在窗扇1连接的稳定性;通过纱网固定条2中限位条21和密封条22上分别设置的定位卡销23和定位孔24将所述纱网4的边缘进行保护,减轻纱网4边缘受环境因素的侵蚀,延长纱网4的使用寿命,并且增加纱网4边缘的密封性,避免蚊虫通过边缘缝隙进入室内环境中。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纱网固定槽11的侧面还设置防滑纹。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固定在压盖31上的固定杆32需要间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固定杆32之间没有对纱网4边缘进行固定,当纱网4是柔软材质时,可能出现间隔区域的纱网4向外滑移或产生形变的现象,而这种滑移和形变会产生影响纱网4边缘密封性的缝隙。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纱网固定槽11的侧面设置防滑纹,通过在侧面设置的多个凸起条纹,限制纱网4边缘从纱网固定槽11中向外移动,从而提高纱网4边缘的密封效果。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纱网固定槽11位于所述窗扇1靠近所述纱网4侧面的中心。本申请提供的纱窗型材,实现纱网4在窗扇1上的固定,主要依靠固定杆32穿过安装孔13,并贯穿所述限位条21,密封条22以及纱网4。由于固定杆32在凹槽12中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且纱网4两侧的限位条21和密封条22也有位置要求,为了使纱窗的整体结构稳定,固定杆32不至于过长或过短,本实施例将纱网固定槽11设置在窗扇1靠近所述纱网4侧面的中心位置,以提高稳定性。另外,将纱网固定槽11设置在中心位置也平衡了纱网固定槽11两侧型材的使用量,简化了制造工艺并提升了设计感。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窗扇1远离所述纱网4的室外侧依次设有组角槽14和密封胶条槽15,所述组角槽14和所述密封胶条槽15的槽口位于所述窗扇1的室内侧。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便于型材组合成纱窗,在转角位置通常利用组角件将型材组合成角。本实施例在窗扇1远离所述纱网4的室外侧设置组角槽14,在组角槽14内进行角码的固定,方便组角的同时也不影响到纱窗的美观。另外,由于窗扇1和窗框5之间存在缝隙,有些蚊虫可能通过这部分缝隙进入室内环境中,本实施例还在窗扇1上设置了密封胶条槽15,所述密封胶条槽15与所述组角槽14并列设置在窗扇1远离所述纱网4的室外侧伸出的伸长板上,在使用中,密封胶条槽15中安装密封胶条,填补窗扇1与窗框5之间的缝隙,阻止蚊虫进入。所述组角槽14和所述密封胶条槽15的槽口位于所述窗扇1的室内侧,所述密封胶条槽15的槽口位于室内侧可将密封胶条充分的接触窗框5,达到密封效果;所述组角槽14的槽口位于室内侧,可以将组角件安装在型材的内部,避免组角件受到环境中雨水和灰尘的侵蚀,且不破坏纱窗的美观性。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窗扇1远离纱网4的侧面还设有滑道槽16,所述滑道槽16的两侧面设有滑轮安装槽17。通常情况下,如图2所示,在纱窗的窗框5上会设置有滑道,纱窗的窗扇1可以在滑道上滑动实现纱窗的开启和关闭。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窗扇1远离纱网4的侧面设置了滑道槽16,所述滑道槽16的两侧面设有滑轮安装槽17,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滑道槽16位置设置滑轮,以便于窗扇1在窗框5上的安装和移动。减小纱窗开启和关闭时的阻力,并增加纱窗的适用范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纱窗型材包括:窗扇1,纱网固定条2以及固定部件3。所述窗扇1上设有纱网固定槽11和凹槽12,所述纱网固定槽11设置在窗扇1靠近纱网4的侧面,且所述纱网固定槽11的两侧面设有安装孔13;所述凹槽12设置在窗扇1室内侧面靠近所述纱网4的位置,并且所述凹槽12的槽口设有凸起。所述纱网固定条2包括限位条21和密封条22,所述限位条21和所述密封条22设置在所述纱网4边缘的两侧,通过定位卡销23和定位孔24夹在所述纱网4的边缘位置。所述固定部件3包括压盖31和固定杆32,所述压盖31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凹槽12槽口的凸起,所述固定杆32固定在所述压盖31上,所述固定杆32通过安装孔13并贯穿所述限位条21,所述密封条22以及所述纱网4。

本申请提供的纱窗型材,将纱网4固定在纱网固定槽11内,以固定杆32作为纱网4的固定部件,通过压盖31和安装孔13限定固定杆32的位置,使纱网4稳定的固定在窗扇1上。通过在纱网4两侧的边缘设置的限位条21和密封条22来增加纱网4与窗扇1连接的密封性。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传统方法中纱网4与窗扇1连接不牢固的,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纱网4边缘容易逐渐老化并损坏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系列可选的优化方案,即:在所述纱网固定槽11的两侧面设置防滑纹,用以防止纱网4边缘在固定杆32间隔区域出现向外滑移的现象,提高纱网4边缘的密封性;将所述纱网固定槽11设置在所述窗扇1靠近所述纱网4侧面的中心位置,用以为固定杆32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提高纱窗的稳定性并平衡纱网固定槽11两侧型材的使用量;所述窗扇1还设有组角槽14和密封胶条槽15,所述组角槽14和密封胶条槽15依次设置在所述窗扇1远离所述纱网4的室外侧,所述组角槽14用以安装角码件,方便型材组角,所述密封胶条槽15用以安装密封胶条,提高窗扇1与窗框5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窗扇1的远离纱网4的侧面设有滑道槽16,所述滑道槽16的两侧面设有滑轮安装槽17,用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安装滑轮,以实现纱窗的开启和关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