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绝缘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97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绝缘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绝缘凳,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打开后工作人员可踩踏、折叠后可形成手提箱形状的便携式绝缘凳。



背景技术:

根据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范,安装在用户处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用户,应配置符合GB/T16934规定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而GB/T16934中电能表安装高度规定距地面不应低于600mm,但未对高度上限做出统一要求。目前,客户所用的不同厂家的计量柜高度不尽相同,据调查,大约50%以上的高压计量柜中电能表安装高度在1800mm-2000mm左右,该高度非常不利于工作人员站在地面上对计量装置进行更换和消缺等工作。而可借助的绝缘梯体积大,重量沉,不方便2人工作小组携带,因此影响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如果能有一种便携式绝缘装置,既能实现绝缘和登高,又便于携带,将会极大方便工作人员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绝缘凳。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包括上绝缘板、下绝缘板、左伸缩杆、右伸缩杆和中央伸缩杆,左伸缩杆、右伸缩杆的下端铰接于下绝缘板上表面的一侧,中央伸缩杆的下端铰接于下绝缘板的另一侧;其特征在于:左伸缩杆、右伸缩杆的上端均固定于上绝缘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左伸缩杆、右伸缩杆和中央伸缩杆均由位于下部的外杆和位于上部的内杆组成,外杆中开设有用于容纳内杆的内腔;所述左伸缩杆和右伸缩杆的外杆通过连杆相连接,中央伸缩杆的内杆上端铰接于连杆的中央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所述内杆位于外杆的内腔中,内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中等间距分布有固定于外杆上的若干弧形牙,内杆上固定有伸出于条形槽的限位柱;外杆上固定有1个或1个以上的弹簧座,弹簧座的内部为圆柱形空腔,弹簧座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外端设置有对内杆进行压持的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所述外杆上的弧形牙位于条形槽的左上侧或右上侧,弹簧座固定于外杆的右下侧或左下侧,以便支撑弹簧对内杆的压持下,迫使限位柱位于弧形牙上。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所述下绝缘板上固定有把手,上绝缘板的上表面上均匀固定有防滑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上绝缘板与下绝缘板通过左、右伸缩杆相连接,且下绝缘板上设置有对左、右伸缩杆进行支撑的中央伸缩杆,不仅实现了上绝缘板相对于下绝缘板的高度升高,而且还保证了下绝缘板升高后的稳定性,便于工作人员踩踏在上绝缘板上进行电能表的维修、更换或者其他作业,而且上绝缘板下降至紧贴下绝缘板的位置时,可形成便于携带的“手提箱”形状,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杆与内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中:1上绝缘板,2下绝缘板,3左伸缩杆,4右伸缩杆,5中央伸缩杆,6连杆,7外杆,8内杆,9内腔,10转轴,11把手,12弹簧座,13支撑弹簧,14圆柱体,15条形槽,16弧形牙,17限位柱,18连接螺栓,19防滑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的主视图、左视图和剖视图,所示的便携式绝缘凳由上绝缘板1、下绝缘板2、左伸缩杆3、右伸缩杆4和中央伸缩杆5组成,上绝缘板1和下绝缘板2具有绝缘材料构成,左伸缩杆3和右伸缩杆4的下端均通过转轴10铰接于下绝缘板2上表面的一侧,中央伸缩杆5的下端通过转轴10铰接于下绝缘板2上表面的另一侧,左伸缩杆3和右伸缩杆4的上端固定于上绝缘板1的下表面上,上绝缘板1相对于下绝缘板2可上下移动。

所示的左伸缩杆3、右伸缩杆4和中央伸缩杆5均由外杆7和内杆8组成,外杆7的内部为内腔9,内杆8位于外杆7的内腔9中,内杆8沿内腔可上下滑动,以实现上绝缘板1相对于下绝缘板2的上、下升降。左伸缩杆3、右伸缩杆4和中央伸缩杆5的外杆7的下端均铰接于下绝缘板2的上表面上,左伸缩杆3和右伸缩杆4的内杆8的上端通过连接螺栓18固定于上绝缘板1的下表面上。左伸缩杆3的外杆7与右伸缩杆4的外杆7通过连杆6相连接,中央伸缩杆5的内杆8的上端铰接于连杆6的中央位置处。

如图4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外杆与内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为了实现左伸缩杆3、右伸缩杆4和中央伸缩杆5伸长后的定位,所示外杆7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槽15,条形槽15与外杆7的内腔9相通,条形槽15左上侧或右上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弧形牙16,弧形牙16固定于外杆7上。外杆7的右下侧或左下侧固定有2个弹簧座12,弹簧座12的内部为与内腔9相通的圆柱形空腔,弹簧座12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支撑弹簧13,支撑弹簧13的外端设置有圆柱体14,在支撑弹簧13的作用下会迫使圆柱体14对内杆8进行压持。

所示内杆8上固定有限位柱17,限位柱17伸出于条形槽15,限位柱17用于与弧形牙16相配合,弧形牙16朝向右上或左上方。在内杆8受到向上的拉力作用时,由于弧形牙16对限位柱17的限位和阻挡作用,会迫使内杆8对支撑弹簧13进行压持,进而使内杆8在内腔9向外运动,实现上绝缘板1的上升。当停止对内杆8的拉伸后,在支撑弹簧13的作用下,会迫使限位柱17压向弧形牙16所在一侧,限位柱17最近的弧形牙16实现对其支撑和限位,限制了内杆8在内腔9的移动,进而使得上绝缘板1上移后的限位。

当需要上绝缘板1下移时,用手迫使内杆8压向支撑弹簧13所在一侧,即可使限位柱17移动至弧形牙16不对其进行阻挡的位置处,此时的内杆8可伸入内腔9中,实现了上绝缘板1的下降调整。

当左伸缩杆3和右伸缩杆4的内杆8向上伸出后,此时的上绝缘板1不再位于下绝缘板2的正上方,为了对上绝缘板1的位置进行调整,可调节中央伸缩杆5的内杆8的伸缩长度,以保证上绝缘板1位于下绝缘板2的正上方,同时中央伸缩杆5还实现了对左伸缩杆3和右伸缩杆4的支撑作用,以实现对上绝缘板1的稳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绝缘凳折叠后的示意图,所示下绝缘板2侧侧面上设置有把手11,上绝缘板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防滑突起19,以保证工作人员稳定地踩踏在上绝缘板1上。当上绝缘板1下降至靠近下绝缘板2的位置后,可形成整体为箱体的形状,工作人员手提把手11即可,大大方便了携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