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餐饮的节能型高效电蒸柜炉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8453发布日期:2018-08-14 17:4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蒸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餐饮的节能型高效电蒸柜炉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各类酒店、宾馆、会所及食堂用的蒸柜大部份以柴油、煤气或天然气为燃料,这些蒸柜的炉胆其结构和形状各具特色,都配备一套为供柴油或煤气或天然气的装置(如喷嘴)及供油或供气管道。以柴油为燃料的炉胆的最大欠缺之处是污染环境,尤其在不完全燃烧状态下问题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餐饮的节能型高效电蒸柜炉胆,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餐饮的节能型高效电蒸柜炉胆,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内胆、水箱、储水盒、发热盘、加热组件以及排气风扇;其中,所述内胆在靠近其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发热盘密封嵌设于内胆的底部,并通过第一注水管与储水盒连通,所述储水盒通过第二注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第二注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二注水管的其中一部分穿过内胆的壁体后伸入到内胆的内部,形成预热段,并且所述预热段呈蛇形设置;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水盘的背面;所述内胆的上方安装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排气风气安装于排风管上;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通过供水管与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位于预热段与内胆的侧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内胆的侧壁上安装有挡罩,以将所述预热段罩在内部;所述出气口位于挡罩的内侧,且靠近挡罩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回水管与储水盒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水管上安装有节流阀。

优选地,所述水箱和储水盒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发热盘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安全可靠,不易出现缺水干烧的情况;

2、节能高效,利用蒸汽的温度,对冷水进行预热,从而减少了加热冷水需要消耗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电蒸柜炉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预热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内胆;3、加热盘;4、加热组件;5、第一注水管;6、出气口;7、排风管;8、水箱;9、供水管;10、排气风扇;11、供水组件;12、预热段;13、集水槽;14、回水管;15、第二注水管;16、节流阀;17、储水盒;18、温度传感器;19、液位传感器;20、液位传感器;21、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照图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餐饮的节能型高效电蒸柜炉胆,其主要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内胆2、水箱8、储水盒17、发热盘、加热组件4以及排气风扇10。其中,内胆2可由全不锈钢一体成型,在在靠近其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6;内胆2的上方安装有排风管7,排风管7的一端与出气口6连通,另一端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排气风气安装于排风管7上;

发热盘密封嵌设于内胆2的底部,具体可以采用焊接或利用耐高温密封圈压紧;发热盘通过第一注水管5与储水盒17连通,第一注水管5上安装有节流阀16,节流阀16与电蒸柜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发热盘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8与电蒸柜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8向控制电路实时地发热盘的温度信号;进而,控制电路可根据温度信号控制节流阀16的开度,当温度过高时,表示水量供给过慢,进而可以加大开度。

储水盒17通过第二注水管15与水箱8连通;进而,先由水箱8向储水盒17供水,再由储水盒17溢流至发热盘中。之后控制安装于发热盘底部的加热组件4工作,即可利用加热盘3对溢流的冷水进行加热,将其转变为水蒸汽。另外,在第二注水管15上安装有电磁阀21;储水盒17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9,当储水盒17的水位不足时,向电蒸柜的控制电路传递反馈信号,该控制电路立即控制电磁阀21开启,以向储水盒17供水。

另外,第二注水管15的其中一部分穿过内胆2的壁体后伸入到内胆2的内部,形成预热段12,并且预热段12呈蛇形设置;加热组件4安装于水盘的背面;如此一来,在内胆2中的蒸汽可对预热段12进行加热,使得由水箱8流到储水盒17内的水能够预先被加热。进一步地,出气口6位于预热段12与内胆2的侧壁之间,同时,内胆2的侧壁上安装有挡罩,以将预热段12罩在内部;出气口6位于挡罩的内侧,且靠近挡罩的顶部。如此一来,产生的蒸汽能够以较小的范围汇流到挡罩内,对预热段12进行加热。

另外,壳体1上安装有供水组件11,供水组件11通过供水管9与水箱8连通,水箱8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20,当水箱8的水位过低时,则向电蒸柜的控制电路传递反馈信号,控制电路再控制供水组件11向水箱8供水;其中,该供水组件11可以是电控阀。

另外,排风管7上设置有集水槽13,集水槽13通过回水管14与储水盒17连通。如此,可利用集水槽13收集排气风管内的冷凝水,重新排入到储水盒17中,实现回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