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管路测量与维修的下井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615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地下管路测量与维修的下井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路测量与维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路测量与维修的下井梯。



背景技术:

地下管线是指安装于地下的管道和地下电缆,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缆等,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测量以及维修工作时,工作人员利用安装在下水井口的梯子进入地下。

现有技术中下井梯如图1所示,下井梯8的顶部焊接于下水井口9的底部。

但是,下水井内的环境比较潮湿,梯子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以及腐蚀,生锈以及被腐蚀的下井梯与下水井口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工作人员进入下水井使用梯子时容易出现梯子脱落的危险情况发生,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地下管路测量与维修的下井梯,具有供工作人员安全进入下水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地下管路测量与维修的下井梯,包括可放置于下水井口内且由横杆以及竖杆组成的主梯,所述竖杆顶端设有架于下水井口的支撑杆且支撑杆两端距离竖杆顶端的距离均长于下水井口的直径,所述支撑杆两端设有支撑于地面的三脚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进入下水井对地下管线进行测量以及维修操作时,将主梯通过下水井口放置于下水井内,竖杆顶端的支撑杆架于下水井口周围的地面上,支撑杆的一端距离较远竖杆顶端的距离长于下水井口的直径,防止主梯脱落至井底,三角支撑架将支撑杆稳定的支撑于地面上,防止支撑杆相对于地面滑动而影响工作人员使用主梯时的稳定性,通过支撑杆的支撑以及三角支撑架的固定方式使工作人员通过主梯稳定进入下水井。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竖杆包括多段滑动套接的连接杆,且相邻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用于保持所述连接杆相互套接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下水井深度不同,伸长多段连接杆至接触下水井底,供操作人员顺利到达下水井底。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表面设有且卡接于上一段所述连接杆的跳豆弹簧以及供下一段所述连接杆的所述跳豆弹簧固定的卡槽;所述连接杆上端设有卡接于上一段所述连接杆且向外延伸的上卡板,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供下一段所述连接杆的所述上卡板固定且向内收缩的下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一段连接杆的跳豆弹簧卡嵌于上一段连接杆的卡槽内,需要伸长竖杆的长度时,向上一段连接杆内按入跳豆弹簧,使跳豆弹簧脱离上一段连接杆表面的卡槽,下一段连接杆即可伸出于上一段连接杆,下一段连接杆伸出至上一段连接杆底部时,下一段连接杆的上卡板卡接于上一段连接杆的下卡板,防止下一段连接杆脱落于上一段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竖杆底部设有供主梯支撑于下水井底的三角固定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固定架供主梯稳定的支撑于下水井底,使主梯不易与下水井底出现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杆表面设有增大摩擦力的摩擦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进入下水井时,需要扶持横杆向下移动,摩擦垫增大工作人员扶持横杆时的摩擦力,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竖杆顶端设有供操作人员扶持的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进入下水井以及回到地面时,需沿着下水井口的侧边缓慢踏上横杆,下水井口没有借力的把手,使工作人员踏上横杆时不仅费力,而且不安全,竖杆顶部的固定杆供工作人员扶持并踏上横杆,省力而且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之间的第一加强筋对两个支撑杆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强下井梯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竖杆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杆与支撑杆之间的第二加强筋防止竖杆相对于支撑杆出现偏转,增强竖杆与支撑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三角支撑架与三角固定架的底端呈尖状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支撑架底端的尖状布置使支撑杆更加稳定的固定于地面,三角固定架底端的尖状布置使主梯更加稳定的支撑于下水井底,二者均是提高下井梯的稳定性,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支撑杆架于下水井口的地面使主梯不会滑落至下水井底,三角支撑架与三角固定架增强主梯的稳定性,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竖杆的伸缩功能供工作人员在进入不同深度的下水井时使用,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使下井梯更加牢固。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上卡板与下卡板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梯;11、横杆;111、摩擦垫;12、竖杆;13、连接杆;131、上卡板;132、下卡板;14、固定组件;141、跳豆弹簧;142、卡槽;2、支撑杆;3、三角支撑架;4、三角固定架;5、固定杆;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下井梯;9、下水井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用于地下管路测量与维修的下井梯,如图2所示,包括可放置于下水井口内的主梯1,主梯1由两侧的竖杆12以及竖杆12之间的多个横杆11组成,两根竖杆12的顶端均焊接有水平架于地面上的支撑杆2,竖杆12顶端距离支撑杆2两端的距离均长于下水井口的直径,即使支撑杆2与地面相对滑动,主梯1也不会脱落至下水井底;竖杆12的顶端焊接有竖直的固定杆5,工作人员进入下水井时,扶持固定杆5可以稳定的踏上横杆11,经下水井出来时,扶持固定杆5可以稳定的踏上地面;横杆11表面套有增大摩擦力的摩擦垫111,工作人员进入下水井时,需扶持横杆11向下移动,摩擦垫111增大手握处的摩擦力,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进入下水井。

如图2所示,两根支撑杆2之间焊接有多个呈三角形的第一加强筋6,第一加强筋6增强两根支撑杆2之间的稳定性;支撑杆2与竖杆12的夹角设有三角形的第二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7增强支撑杆2与竖杆12之间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设置与其他形状相比,稳定性更强。

如图2所示,支撑杆2两端的底部焊接有支撑于地面上的三角支撑架3,三角支撑架3的三个支脚支撑于地面上,使支撑杆2稳定的固定于地面,不易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且支脚的的底部呈尖状设置,使三角支撑架3底部嵌入地面,增加下井梯的稳定性,工作人员进入下水井时更加安全。

如图2图3所示,竖杆12由多段相互套接的连接杆13组成,相邻连接杆13之间设有用于保持连接杆13相互套接状态的固定组件14,固定组件14包括表面安装在连接杆13的跳豆弹簧141以及供下一段连接杆13上的跳豆弹簧141卡嵌的卡槽142;连接杆13的上端焊接有向外侧延伸的上卡板133,底端焊接有向内收缩的下卡板134;需要进入不同深度的下水井时,向连接杆13内按入跳豆弹簧141,使跳豆弹簧141脱离上一段连接杆13表面的卡槽142,下一段连接杆13即可伸出于上一段连接杆13,下一段连接杆13伸出至上一段连接杆13底部时,下一段连接杆13的上卡板133卡接于上一段连接杆13的下卡板134,防止下一段连接杆13脱落于上一段连接杆13。

如图2所示,竖杆12的底部焊接有三角固定架4 ,三角固定架4供竖杆12抵接于下水井底时,竖杆12不易与下水井底发生相对滑动,增强主梯1的稳定,提高工作人员进入下水井的安全性。

工作过程及原理:工作人员需要进入下水井进行管线测量以及维修时,将主梯1经下水井口放置于下水井内,依次按下每节连接杆13的跳豆弹簧141直至三角固定架4接触下水井底,将支撑杆2与三角支撑架3架于地面上,工作人员扶持固定杆5踏上横杆11,缓慢向下移动直至到达下水井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