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吸尘口手持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2734发布日期:2018-08-28 22:3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电器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吸尘口手持吸尘器。



背景技术:

传统手持吸尘器多为单个吸尘口,较难适用于多重场合。且单口吸尘器吸尘方向单一,清理沙发底等死角时仅可吸附前方灰尘,但沿吸尘器侧面灰尘较难直接吸附,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因为吸尘器自身体积限制导致工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尘效率更高的双吸尘口手持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吸尘口手持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和前置集尘盖,所述前置集尘盖安装在吸尘器本体的前端,所述前置集尘盖包括集尘盖本体、第一吸尘口和第二吸尘口,所述第一吸尘口和第二吸尘口均在集尘盖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吸尘口设在集尘盖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二吸尘口设在集尘盖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吸尘口通过第一硅胶盖实现密封,所述第二吸尘口通过第二硅胶盖实现密封,通过打开和闭合第一硅胶盖或第二硅胶盖即可实现第一吸尘口或第二吸尘口的交替吸尘。

进一步,所述第一吸尘口包括一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的前端开有前豁口,所述管状本体的后端开有后豁口,所述第一硅胶盖和后豁口相适配,所述第一硅胶盖的固定转动端固定在后豁口的上端内侧边缘,所述第一硅胶盖绕所述固定转动端转动,所述第一硅胶盖转动至与所述后豁口平行时,所述第一硅胶盖处于封闭位置,所述第一硅胶盖转动至与所述后豁口垂直时,所述第一硅胶盖处于打开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硅胶盖的内侧设有凸点,所述后豁口的内侧边缘开有与凸点相适配的凹槽,通过凸点和凹槽的配合将第一硅胶盖固定在封闭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硅胶盖的外侧设有卡扣,所述管状本体的内侧上端面上设有与卡扣相适配的槽体,通过将卡扣卡入槽体内将第一硅胶盖固定在打开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吸尘口包括一容置凹槽,容置凹槽底部的一侧开设了一上豁口,所述第二硅胶盖和上豁口相适配,所述第二硅胶盖的固定转动端固定在容置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二硅胶盖绕固定转动端转动,所述第二硅胶盖转动至与所述上豁口平行时,所述第二硅胶盖处于封闭位置,所述第二硅胶盖转动至与所述上豁口垂直时,所述第二硅胶盖处于打开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硅胶盖的内侧设有凸点,所述上豁口的边缘开有与凸点相适配的凹槽,通过凸点和凹槽的配合将第二硅胶盖固定在封闭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硅胶盖的外侧设有卡扣,所述容置凹槽的底部设有与卡扣相适配的槽体,通过将卡扣卡入槽体内将第二硅胶盖固定在打开位置。

进一步,所述槽体的长度为4-5.5mm。

进一步,所述第一硅胶盖和第二硅胶盖采用无机硅胶,所述第一硅胶盖和第二硅胶盖的组成材料为软质硅胶,所述软质硅胶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进一步,所述集尘盖本体的后端安装在吸尘器本体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吸尘口的配合,能有效实现大面积除尘和死角的除尘,除尘的效率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有效利用硅胶良好的弹性与延展性,无需使用传统的螺栓、销钉等固定方式,便于实现硅胶盖的打开和闭合,方便实现两个吸尘口的交替使用,同时,借助硅胶材质的弹性和吸附性形成密闭空间,密封效果好,便于吸尘口集中吸力集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吸尘口手持吸尘器的一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前置集尘盖的一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吸尘口的一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二吸尘口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吸尘口手持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1和前置集尘盖2,前置集尘盖2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的前端,在一实施例中,集尘盖本体2的后端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的前端。

请参考图2,前置集尘盖2包括集尘盖本体21、第一吸尘口22和第二吸尘口23,所述第一吸尘口22和第二吸尘口23均在集尘盖本体21的内部,所述第一吸尘口22设在集尘盖本体21的前端,所述第二吸尘口23设在集尘盖本体21的底部,第一吸尘口22通过第一硅胶盖3实现密封,所述第二吸尘口23通过第二硅胶盖4实现密封,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硅胶盖3和第二硅胶盖4采用无机硅胶,所述第一硅胶盖3和第二硅胶盖4的组成材料为软质硅胶,所述软质硅胶优选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请参考图3,第一吸尘口22包括一管状本体221,所述管状本体221的前端开有前豁口222,所述管状本体221的后端开有后豁口223,所述第一硅胶盖3和后豁口223相适配,所述第一硅胶盖3的固定转动端33固定在后豁口223的上端内侧边缘,所述第一硅胶盖3绕所述固定转动端33转动,所述第一硅胶盖3转动至与所述后豁口223平行时,所述第一硅胶盖3处于封闭位置,所述第一硅胶盖3转动至与所述后豁口223垂直时,所述第一硅胶盖3处于打开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硅胶盖3的内侧设有凸点31,所述后豁口223的内侧边缘开有与凸点31相适配的凹槽224,通过凸点31和凹槽224的配合将第一硅胶盖3固定在封闭位置,所述第一硅胶盖3的外侧设有卡扣32,所述管状本体221的内侧上端面上开有与卡扣32相适配的槽体225,在一最佳实施例中,槽体225的长度为5mm,通过将卡扣32卡入槽体225内将第一硅胶盖3固定在打开位置。

请参考图4,第二吸尘口23包括一容置凹槽231,容置凹槽231的底部的一侧开设了一上豁口233,所述第二硅胶盖4和上豁口233相适配,所述第二硅胶盖4的固定转动端41固定在容置凹槽231的底部,所述第二硅胶盖4绕固定转动端41转动,所述第二硅胶盖4转动至与所述上豁口233平行时,所述第二硅胶盖4处于封闭位置,所述第二硅胶盖4转动至与所述上豁口233垂直时,所述第二硅胶盖4处于打开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硅胶盖4的内侧设有凸点42,所述上豁口233的边缘开有与凸点42相适配的凹槽235,通过凸点42和凹槽235的配合将第二硅胶盖4固定在封闭位置,所述第二硅胶盖4的外侧设有卡扣43,所述容置凹槽231的底部设有与卡扣43相适配的槽体236,在一最佳实施例中,槽体236的长度为4.5mm,通过将卡扣43卡入槽体236内将第二硅胶盖4固定在打开位置。

通过打开和闭合第一硅胶盖3或第二硅胶盖4即可实现第一吸尘口22或第二吸尘口23的交替吸尘。

工作过程:通过凸点31和凹槽224的配合将第一硅胶盖3固定在封闭位置,同时,利用第一硅胶盖3的弹性和延展性保证密封效果良好,通过将卡扣43卡入槽体236内将第二硅胶盖4固定在打开位置,即第一吸尘口22不工作,第二吸尘口23工作,第二吸尘口22集中吸力大面积除尘;通过将卡扣32卡入槽体225内将第一硅胶盖3固定在打开位置,通过凸点42和凹槽235的配合将第二硅胶盖4固定在封闭位置,同时,利用第二硅胶盖4的弹性和延展性保证密封效果良好,即第一吸尘口22工作,第二吸尘口23不工作,第一吸尘口22集中吸力清理死角;通过将卡扣32卡入槽体225内将第一硅胶盖3固定在打开位置,通过将卡扣43卡入槽体236内将第二硅胶盖4固定在打开位置,即第一吸尘口22和第二吸尘口23均工作,能同时实现大面积除尘和死角除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吸尘口的配合,能有效实现大面积除尘和死角的除尘,除尘的效率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有效利用硅胶良好的弹性与延展性,无需使用传统的螺栓、销钉等固定方式,便于实现硅胶盖的打开和闭合,方便实现两个吸尘口的交替使用,同时,借助硅胶材质的弹性和吸附性形成密闭空间,密封效果好,便于吸尘口集中吸力集尘。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