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扑锅的汤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4215发布日期:2018-08-04 11:1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防止扑锅的汤勺。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煮粥汤时常会发生扑锅。因为粥汤粘稠,形成的泡沫未及时破裂,最终溢出汤锅。通常的处理办法是将锅盖打开,使泡沫快速冷却破裂。但是敞开的汤锅无法保持热量,无法做出满意的粥汤。

本方案通过设计一种汤勺,能够支撑锅盖打开一定角度,既能防止扑锅,又能保持锅内热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扑锅的汤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止扑锅的汤勺,包括勺碗和勺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由弧形弯曲部和S型弯曲部组成,所述S型弯曲部一端连接所述勺碗,另一端连接所述弧形弯曲部,所述弧形弯曲部内缘朝向勺碗开口方向,在弧形弯曲部上设置有搁板套,所述搁板套包括圆筒状柄套和设置于柄套上的隔板,所述隔板由柄套外表面朝向弧形弯曲部的圆心伸出;在勺柄背向勺碗开口方向一侧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是在勺柄上开槽形成的,所述挂钩设置于弧形弯曲部和S型弯曲部的连接部位。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搁板套上设置有不少于两个搁板。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搁板的末端向勺柄尾部方向翘起形成钩板。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S型弯曲部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圆板,所述聚四氟乙烯圆板紧靠挂钩下方设置。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勺柄的尾端设置有手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搁板套由塑料材质制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实用,与锅沿扣合牢固,方便调节开口角度,能够适应不同的烹饪环境;安全卫生,材料无毒无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搁板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防止扑锅的汤勺,包括勺碗1和勺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由弧形弯曲部21和S型弯曲部22组成,所述S型弯曲部22一端连接所述勺碗1,另一端连接所述弧形弯曲部21,所述弧形弯曲部21内缘朝向勺碗1开口方向,在弧形弯曲部21上设置有搁板套3,所述搁板套3包括圆筒状柄套32和设置于柄套32上的隔板,所述隔板由柄套32外表面朝向弧形弯曲部21的圆心伸出;在勺柄背向勺碗1开口方向一侧设置有挂钩6,所述挂钩6是在勺柄上开槽形成的,所述挂钩6设置于弧形弯曲部21和S型弯曲部22的连接部位。S型弯曲部22与弧形弯曲部21共同组成勺柄,能够将挂钩6置于最外端,恰好扣合于锅沿上,弧形弯曲部21上设置搁板套3,能够将锅盖7一端搁置与隔板上,使锅盖7打开一定角度;勺柄上开槽形成的挂钩6与勺柄一体,不会形成卫生死角,且挂钩6不易变形,能够保持汤勺与锅沿扣合的形态,保证锅盖7打开角度。

所述搁板套3上设置有不少于两个搁板31。在弧形弯曲部21上设置的搁板套3上有多个搁板31,能够方便调节锅盖7的打开角度,以适应不同的烹饪条件;弧形弯曲部21内缘朝向锅内,这样能够保持锅盖7与锅沿接触的一端不动就能够实现开口角度的调节,使得锅盖7放置更加稳定。

所述搁板31的末端向勺柄尾部方向翘起形成钩板33。钩板33能够固定锅盖7内缘,与勺柄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防止锅盖7滑落。

如在所述S型弯曲部22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圆板4,所述聚四氟乙烯圆板4紧靠挂钩6下方设置。由于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表面能很低,疏水性能很好,且对人体无害,泡沫在接触其表面时破裂后液体能够快速流回汤锅内,在勺柄下半部分上设置聚四氟乙烯圆板4能够有效防止泡沫快速上溢,结合搁板套3的设计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止扑锅的效果。

在勺柄的尾端设置有手柄5。所述搁板套3由塑料材质制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