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测绘档案用数字化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3810发布日期:2018-08-04 11:1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理测绘档案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地理测绘档案用数字化柜。



背景技术:

我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我国的面积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我国具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而且我国的地理地貌种类多,因各种工程要求,需要对这些地理地貌进行测绘并留档,这使得地理测绘档案数量巨大而且种类分支较多。

针对上述情况,目前的做法是将地理测绘档案进行初步分类,然后分别放在不同格子中,但是,地理测绘档案的数量多、区别小,加上人为的疏忽容易将地理测绘档案放错地方,使得后续的管理查询十分费劲,不方便寻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归档分类方便清楚的地理测绘档案用数字化柜。

本方案中的地理测绘档案用数字化柜,包括双层铝板制成的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内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柜体内分隔成多个格子,所述柜门铰接在柜体的侧壁上,所述柜门的外侧上安装有能读取电子标签的第一阅读器,所述柜门外侧上安装有能在档案放置在柜体内时点亮的第一指示灯,在所述每个格子的左侧壁上安装有能读取电子标签的第二阅读器,所述第二阅读器能阅读的电子标签编码范围小于第一阅读器,各个第二阅读器能阅读的电子标签编码范围均不同,所述每个格子的底侧面上均设有用于在档案放置在格子内时点亮的第二指示灯。

本方案的使用方法及有益效果是,使用时,一个柜体用于同一类别的地理测绘档案进行存储,每个格子对不同区域的地理测绘档案进行存储;在归类存储时,先由第一阅读器对地理测绘档案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读取,当该地理测绘档案应该放入本柜体时,第一指示灯亮,然后由第二阅读器对地理测绘档案上的电子标签进行读取,当该地理测绘档案应该放入本格子时,第二指示灯亮。

将各个第二阅读器设置在左侧的内壁上以及使用铝制的柜体,由于铝制的格子构成了封闭屏蔽室,并且相邻的第二阅读器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能防止相邻格子中阅读器相互干扰,让各个第二阅读器间不会干扰相互的工作。

将同一类别地理测绘档案放在同一个柜体中,不同区域的地理测绘档案放入不同的格子中,实现了将地理测绘档案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档,归档分类更方便清楚,避免了将多种地理测绘档案堆叠在一起而造成的信息混乱,使各种不同的地理测绘档案分类更规范,方便后续管理查找。

解释:格子的左侧是指当柜门正对人的视线时,人的左手所在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阅读器和第二阅读器的读取距离均为0-5cm。

读取距离为0-5cm的阅读器为近距离阅读器,避免相邻柜体之间信号干扰,避免相邻格子之间的信号干扰。

进一步,所述柜体的双层铝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柜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可充入暖气的气孔。

在柜体内的空腔中填充暖气,暖气中的热量通过柜体的侧壁传导入柜体内部,保持地理测绘档案的干燥性,减小地理测绘档案受潮的几率,减小地理测绘档案因为潮湿而损坏的几率。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空腔内的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阅读器的信号向第一指示灯发送点亮信号。

当地理测绘档案应该放入该柜体时,第一阅读器将读取的电子标签编码发送给微控制器,然后微控制器向第一指示灯发送点亮信号,第一指示灯亮起表示该地理测绘档案应该放入本柜体,使同一类别的地理测绘档案放在一起,避免地理测绘档案放入错误的柜体中而找不到。

进一步,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各个第二阅读器的信号向对应的第二指示灯发送点亮信号。

当应该放入本柜体内的地理测绘档案放置在某一个格子内时,第二阅读器将读取到的电子标签编码发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向第二指示灯发送点亮信号,指示该地理测绘档案应该放入本格子,将各个区域的地理测绘档案放在对应的格子中,方便查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柜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柜体1、柜门2、隔板3、第二指示灯4、格子5、第二阅读器6、气孔7、第一阅读器8、第一指示灯9。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地理测绘档案用数字化柜,柜体1采用双层铝板制成,柜门2也采用双层铝板制成,柜体1的双层铝板之间为空腔,在柜体1的顶面上开设供暖气充入的气孔7,气孔7与空腔连通,暖气可通过气泵泵入,使暖气进入柜体1的空腔中,暖气保持了柜体1的温度,通过暖气来避免柜体1内的地理测绘档案受潮。

在柜体1内固定连接隔板3,本实施例中隔板3将柜体1内部分隔成了四个格子5,将柜门2铰接在柜体1的侧壁上,在柜门2的外侧上安装第一阅读器8,在柜门2外侧第一阅读器8的旁边安装第一指示灯9,在每个格子5的左侧壁上安装第二阅读器6,在每个格子5的底侧面上安装第二指示灯4,第一阅读器8和第二阅读器6的读取距离均为0-5cm,这种读取距离的阅读器为近距离阅读器,近距离阅读器可采用现有的YX7036阅读器。

让各个第二阅读器6位于左侧的内壁上及使用铝制的柜体1,由于铝制的格子5构成了封闭屏蔽室,电磁信号被限制在了格子5内,而且相邻的第二阅读器6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能防止相邻格子5中阅读器相互干扰。

如图3所示,在柜体1的空腔内设置微控制器,第一阅读器8对地理测绘档案的电子标签的编码进行读取,第一阅读器8将读取到的编码发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向第一指示灯9发送点亮信号,指示该地理测绘档案应该放置在该柜体1内。

第二阅读器6对地理测绘档案的电子标签编码进行读取,并将编码发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向对应的第二指示灯4发送点亮信号,指示该地理测绘档案应该放入该格子5内。

各个第二阅读器6能阅读的电子标签编码范围均不同,第二阅读器6能阅读的电子标签编码范围小于第一阅读器8。

电子标签为现有的RFID电子标签,第一阅读器8和第二阅读器6使用现有的RFID阅读器,微控制器可使用现有的STC系列的单片机,电子标签的编码为每个电子标签的编号,每个阅读器只能识别一定范围编号的电子标签,都是利用现有硬件来实现的,本方案易于实现。

在测绘后进行档案的整理归档时,用一个柜体1存放同一类别的地理测绘档案,在每个格子5存放不同区域的地理测绘档案,实现了将地理测绘档案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档,使归档分类更方便清楚,避免了将多种地理测绘档案堆叠在一起而造成的档案混乱,使各种不同的地理测绘档案分类更规范,方便后续管理查找。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