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5848发布日期:2018-09-21 19:4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密封条,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门窗密封条在建筑装饰门窗中应用广泛,是各种门窗安装必不可少的附件,能起到防水防尘、隔音隔热、防冻保暖等作用。但目前多数密封条密封效果不理想,容易风化变硬、变脆,抗老化性能差,且回弹力度差、不环保。例如申请号为:CN200720138220.6,专利名称为:百叶窗密封条的实用新型专利,描述的百叶窗密封条,回弹性能差,且需要安装在特定的卡槽内,安装不方便。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特别需要一种门窗密封条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合理设计密封条的结构形状,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回弹力度大且方便安装的密封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窗密封条,其包括固定板条、纤维网格胶带、密封管带、筋及空腔;所述纤维网格胶带设置在所述固定板条一侧,所述密封管带设置在所述固定板条另一侧,所述密封管带的横断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且有一定厚度,所述密封管带两侧均与所述固定板条之间形成锐角,所述固定板条和所述密封管带一体成型;所述密封管带内侧均匀分布着对密封管带有支撑作用,且能加强密封管带回弹力度的筋,所述筋沿所述密封管带轴向设置;所述密封管带内侧为可调节密封管带形状、增强其密封性能的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管带内侧均匀分布的筋数为6-10个,所述纤维网格胶带均匀分布在所述固定板条轴线两侧,所述密封条的材料为硅胶或橡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密封管带内侧设置多个筋,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增强了整个密封管带的回弹力度,增强密封条的耐老化和密封性能;由于密封管带内侧设置有空腔,可调节密封管带的形状,使其密封效果更好;所采用的材料弹性好,能增强了门窗密封条的密封性能,且该材料耐老化,环保无毒,不污染环境。圆形或椭圆形的密封管带与固定板条直接固定连接并在两侧形成锐角夹角,乙方保证了密封性能和回弹力度,形变的幅度能够保障,并且受压变形时密封管带直接与固定板条挤压接触,密封性能好。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密封条,不仅具有密封性好、回弹力度高等效果,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封条的缺陷,制造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市场推广空间巨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管带为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管带为椭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板条;2.纤维网格胶带;3.密封管带;4.筋;5.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门窗密封条,其包括固定板条1、纤维网格胶带2、密封管带3、筋4及空腔5。所述固定板条1一侧设置所述纤维网格胶带2,所述纤维网格胶带2用来固定密封条,所述纤维网格胶带2具有结构强度好、粘结牢固的优点,能够保证密封条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所述固定板条1的另一侧与所述密封管带3相连接;固定板条1和密封管带3同向延伸,且一体成型。

如图1和2所示,所述密封管带3为圆形或椭圆形,有一定厚度,且密封管带3内侧均匀分布着所述的筋4,密封管带3内侧为所述空腔5;所述筋4对所述密封管带3有支撑作用,加强密封管带3的回弹力度;所述密封管带3内侧的空腔5,可调节密封管带3的形状,使其密封效果更好。所述密封管带3两侧均与所述固定板条1之间形成锐角,即所述密封管带3外壁直接与固定板条1连接,保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保证弹性和回弹力度,所述筋4沿所述密封管带3轴向设置。

所述密封管带3内侧均匀分布的筋4数为6-10个,本实施例优选8个,所述纤维网格胶带2均匀分布在所述固定板条1轴线两侧,所述一种门窗密封条的材料为硅胶或橡胶。

密封管带3内侧设置的筋4起到支撑作用,增强了整个密封管带3的回弹力度;密封管带3内侧的空腔5,可调节密封管带3的形状,使其密封效果更好;所采用的材料弹性好,能增强了门窗密封条的密封性能,且该材料耐老化,环保无毒,不污染环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