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茶水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8873发布日期:2019-04-05 19:4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茶水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茶水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杯子,由杯体和杯盖构成,杯体有透明玻璃的,也有塑料的或不锈钢的,杯盖通过螺纹连接在杯体的上端。也有杯子,在杯体上套有外套,外套上设有提手,有的杯子还在杯体的上口处设有过滤网。这些杯子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能一个人使用,两个人用的话就显得不卫生;如果杯子的一个部分损坏,就要全部更换,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适合一人或两人使用,如果组件损坏,可以单独更换的组合式茶水杯子。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组合式茶水杯子,包括大杯体和小杯体,其特征在于:大杯体的口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连接体的下端,小杯体的口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连接体的上端。

所述的连接体,由连接体本体、中隔板和密封圈构成,连接体本体的腔内中部固定设有中隔板,中隔板的中部设有通孔,连接体本体的内腔上部为上接口,连接体本体的内腔下部为下接口,上接口和下接口的内壁上都设有螺纹,在中隔板的上、下板面上都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通孔内设有过滤网。

所述的通孔的侧壁上设有楔形凸起。

所述的连接体的外壁上设有弧形凹槽。

所述的连接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台,在环形凸台上套设有压圈,压圈由环状本体和下凸沿构成,下凸沿固定设置在环状本体的外边沿上,下凸沿上设有两个提手压紧通孔,提手的内侧部套设在连接体上,并用压圈压紧,提手的外侧部穿过两个提手压紧通孔。

所述的密封圈上设有凸出沿,连接体的中隔板上设有相对应的环槽,密封圈的凸出沿嵌入环槽内。

所述的大杯体的下部套设有下护套,所述的小杯体的顶部套设有上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方便,适合一人或两人使用,如果组件损坏,可以单独更换,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体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体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圈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圈的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的沿中心轴线的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大杯体;2、连接体;21、连接体本体;22、通孔;23、上接口;24、下接口;25、密封圈;26、中隔板;27、过滤网;28、楔形凸起;29、弧形凹槽;3、小杯体;4、压圈;41、环状本体;42、下凸沿;43、提手压紧通孔;5、提手;6、下护套;7、上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组合式茶水杯子,包括大杯体1和小杯体3,其特征在于:大杯体1的口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连接体2的下端,小杯体3的口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连接体2的上端。

所述的连接体2,由连接体本体21、中隔板26和密封圈25构成,连接体本体21的腔内中部固定设有中隔板26,中隔板26的中部设有通孔22,连接体本体21的内腔上部为上接口23,连接体本体21的内腔下部为下接口24,上接口23和下接口24的内壁上都设有螺纹,在中隔板26的上、下板面上都设有密封圈25。上接口23与小杯体3连接,下接口24与大杯体1连接,这样,可以在大杯体1中泡茶,倒入小杯体3中饮用,也可两人同时使用。

所述的通孔22内设有过滤网27。在大杯体1中泡茶后,可以阻挡茶叶流出。

所述的通孔22的侧壁上设有楔形凸起28,以利于过滤网27的放置和取出。

所述的连接体2的外壁上设有弧形凹槽29,以利于使用者握紧,防止滑脱。

所述的连接体2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台,在环形凸台上套设有压圈4,压圈4由环状本体41和下凸沿42构成,下凸沿42固定设置在环状本体41的外边沿上,下凸沿42上设有两个提手压紧通孔43,提手5可以做成环状的,提手5的内侧部套设在连接体2上,并用压圈4压紧,提手5的外侧部穿过两个提手压紧通孔43。这样,不管是压圈4损坏,还是提手5损坏,都可以单独更换。

所述的密封圈25上设有凸出沿,连接体2的中隔板26上设有相对应的环槽,密封圈25的凸出沿嵌入环槽内,以防止密封圈25脱落。

所述的大杯体1的下部套设有下护套6,以便对大杯体1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的小杯体3的顶部套设有上护套7,以便对小杯体3起到保护作用,大杯体1和小杯体3采用透明玻璃制成,上护套7采用不锈钢制成,下护套6采用塑料制成,以增加其美观实用性。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两个密封圈25分别安装到中隔板26的上、下板面上,再把过滤网27安装到通孔22内,把提手5套设在连接体2上,用压圈4压紧,并使提手5的外端部从两个提手压紧通孔43内穿出,再将连接体2的下接口24旋紧在大杯体1的口部,连接体2的上接口23旋紧在小杯体3的口部,即可携带使用,大杯体1中的水可以倒入小杯体3中,即可一人使用,也可两人同时使用,方便卫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