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盘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4742发布日期:2018-12-18 21:00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茶盘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特别指一种新型茶盘接水装置。



背景技术:

茶盘又称茶船就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状可方可圆或作扇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单层以一根塑料管连接,排出盘面废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接废水桶连接;茶盘可用作摆放茶具,同时,茶盘采用漏水结构设计,以便使用者将清洗茶具的废水或喝完茶后的剩余茶水倒入,对于夹层式茶盘,其下部接水夹层的功能是将茶盘上倾倒的茶水收集,并将其导出至茶桌下的废水桶内;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倾倒的茶水往往残余有茶叶在内,在倒入夹层后,茶叶易堵塞夹层的出水孔,导致出水不畅;另外,现有茶盘夹层一般采用平底结构设计,其导水不彻底,往往会残留较多废水,长时间下,含有杂质的废水易发臭,需要不断地进行清洗,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茶叶过滤,防止出水管堵塞,且采用弧面结构设计,出水彻底,减少废水残留,减少清洗频率的新型茶盘接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茶盘接水装置,包括端板、弧形支板、支块、漏板、导水槽及出水管,其中,上述端板包括二块,两端板沿前后方向水平间隔设置;上述弧形支板设置于两端板之间,弧形支板由左右两侧至中部逐步向下凹陷,与两端板形成储水空间;上述支块包括至少二块,支块固定设置于端板的内侧壁上,并位于弧形支板的上方,形成支撑平面;上述漏板可拆卸地放置于支块上,茶盘向下滑落的茶水经漏板滑入储水空间内;上述导水槽沿前后方向开设于弧形支板的中部,经漏板下滑的水沿着弧形支板的左右内侧壁流至导水槽内;上述出水管设置于端板的外侧壁上,出水管的一端穿过端板延伸至导水槽内,出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端板的外部,以便将导水槽内的水导出储水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弧形支板的左右两侧的外沿分别设有嵌板,两嵌板分别延伸至弧形支板的左侧及右侧,嵌板可滑动地插设在茶盘底部的滑槽内,以便将储水空间放置于茶盘下方。

优选地,所述的支块包括六块,其中,前后两端板的内侧壁上分别均匀间隔地设置有三块支板,前后三块支板分别前后对应,支块的顶面与端板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大于漏板的厚度,以便放置漏板。

优选地,所述的漏板水平放置于上述支块上,漏板上均匀布设有至少二个漏孔,茶盘上滑落至漏板上的茶水经漏孔下落至储水空间内,茶水中的残余茶叶经漏板与茶水分离,以便茶叶堵塞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的出水管设置于前侧端板上,出水管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出水管的后端延伸至导水槽内,出水管的前端延伸至端板的前侧,出水管的前端连接有导水管,以便经导水管将导水槽内的水导出。

优选地,所述的出水管的底部与导水槽的槽底高度相等,以防止水份在导水槽内残留。

优选地,所述的出水管延伸出端板前侧部位连接有弹性支条,弹性支条的一端固定套设在出水管上,弹性支条的另一端设有孔塞,以便将出水管管口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或缺陷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具有茶叶过滤,防止出水管堵塞,且采用弧面结构设计,出水彻底,减少废水残留,减少清洗频率的新型茶盘接水装置;本实用新型针对茶盘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主研究,通过两端板及弧形支板相结合的结构形成用于接茶盘流下的废水的储水空间;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支板采用弧面结构设计,其弧面从左右两侧至中部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且在弧形支板的中部水平开设有沿前后方式设置的导水槽,该种结构设计可集中将滑落至弧形支板上的水向中部导入导水槽内,减少了水分在弧形支板上残留的情况,实现了出水彻底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导水槽的前侧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导水槽内及储水空间外部,出水管的管底与导水槽的槽底平齐,最大限度的实现导水效果,出水管的外部连接有孔塞,在不导水的情况下可通过孔塞将出水管封闭,经储水空间进行储水,在需要导水时,将孔塞拔下,将外部的水管接入出水管的前端即可;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弧形支板的上方设置有漏板,漏板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茶盘滑落的茶水可经漏板进行过滤,以防止茶叶进入储水空间,避免了出水管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2中0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茶盘接水装置,包括端板1、弧形支板2、支块4、漏板5、导水槽7及出水管8,其中,上述端板1包括二块,两端板1沿前后方向水平间隔设置;上述弧形支板2设置于两端板1之间,弧形支板2由左右两侧至中部逐步向下凹陷,与两端板1形成储水空间;上述支块4包括至少二块,支块4固定设置于端板1的内侧壁上,并位于弧形支板2的上方,形成支撑平面;上述漏板5可拆卸地放置于支块4上,茶盘向下滑落的茶水经漏板5滑入储水空间内;上述导水槽7沿前后方向开设于弧形支板2的中部,经漏板5下滑的水沿着弧形支板2的左右内侧壁流至导水槽7内;上述出水管8设置于端板1的外侧壁上,出水管8的一端穿过端板1延伸至导水槽7内,出水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端板1的外部,以便将导水槽7内的水导出储水空间。

弧形支板2的左右两侧的外沿分别设有嵌板3,两嵌板3分别延伸至弧形支板2的左侧及右侧,嵌板3可滑动地插设在茶盘底部的滑槽内,以便将储水空间放置于茶盘下方。

支块4包括六块,其中,前后两端板1的内侧壁上分别均匀间隔地设置有三块支板4,前后三块支板4分别前后对应,支块4的顶面与端板1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大于漏板5的厚度,以便放置漏板5。

漏板5水平放置于上述支块4上,漏板5上均匀布设有至少二个漏孔7,茶盘上滑落至漏板5上的茶水经漏孔7下落至储水空间内,茶水中的残余茶叶经漏板5与茶水分离,以便茶叶堵塞出水管8。

出水管8设置于前侧端板1上,出水管8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出水管8的后端延伸至导水槽7内,出水管8的前端延伸至端板1的前侧,出水管8的前端连接有导水管,以便经导水管将导水槽7内的水导出。

出水管8的底部与导水槽7的槽底高度相等,以防止水份在导水槽7内残留。

出水管8延伸出端板1前侧部位连接有弹性支条9,弹性支条9的一端固定套设在出水管8上,弹性支条9的另一端设有孔塞10,以便将出水管8管口封闭。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茶叶过滤,防止出水管堵塞,且采用弧面结构设计,出水彻底,减少废水残留,减少清洗频率的新型茶盘接水装置;本实用新型针对茶盘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主研究,通过两端板及弧形支板相结合的结构形成用于接茶盘流下的废水的储水空间;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支板采用弧面结构设计,其弧面从左右两侧至中部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且在弧形支板的中部水平开设有沿前后方式设置的导水槽,该种结构设计可集中将滑落至弧形支板上的水向中部导入导水槽内,减少了水分在弧形支板上残留的情况,实现了出水彻底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导水槽的前侧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导水槽内及储水空间外部,出水管的管底与导水槽的槽底平齐,最大限度的实现导水效果,出水管的外部连接有孔塞,在不导水的情况下可通过孔塞将出水管封闭,经储水空间进行储水,在需要导水时,将孔塞拔下,将外部的水管接入出水管的前端即可;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弧形支板的上方设置有漏板,漏板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茶盘滑落的茶水可经漏板进行过滤,以防止茶叶进入储水空间,避免了出水管堵塞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