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2638发布日期:2018-12-11 20:04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肠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肠粉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肠粉机都是大型的商用类型,其占用空间大、操作难度高、能耗大,不适用于家庭使用,而且市面上的一种肠粉机只能针对肠粉制造,而不能实现多功能的加热煮食方式,功能单一;现提供一种小型肠粉机即可以实现蒸煮加热功能,也可以用其他烹饪方式去煮熟食物,可以实现蒸煮肠粉的功能,也可以实现蒸煮功能以及其他加热煮食方式,结构小巧玲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小巧玲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的肠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肠粉机,包括外壳体,外壳体顶端开设有开口,外壳体内构成外壳体内腔,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开口处设有延伸入外壳体内腔的储水桶,储水桶内构成加热腔,储水桶的底端设置有发热体;

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侧开口,侧开口与加热腔连通,侧开口处活动式设置有延伸入加热腔内或脱离出加热腔外的蒸盘。

具体地,使用时往储水桶内装水,然后通过储水桶底端设置的发热体加热,使储水桶内加热产生蒸汽,然后将粉浆装入蒸盘内送往加热腔内进行蒸煮加热,实现肠粉的蒸煮功能;

另一方面,取出蒸盘后,也可以在储水桶内加入食用油,对食品进行油炸或者煎煮,实现多功能的煮食方式,而且结构小巧玲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有效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所述储水桶包括上桶环和底盘,上桶环的底端边缘与底盘的顶端边缘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所述上桶环的顶端边缘向下翻折延伸有倒钩状的围板,对应外壳体的开口2处边缘开设有与倒钩状围板扣合的凹槽。

具体地,上桶环通过倒钩状的围板扣合在外壳体的开口处上进行连接安装,且上桶环的底端边缘与底盘的顶端边缘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避免加热腔5内的热量流失,从而保持热效率。

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座,连接座延伸入外壳体内腔,底盘的底端向下延伸有多支分别与多个连接座连接安装的连接柱。

具体地,通过该连接方式将底盘牢固地安装在外壳体内,且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维护方便。

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体。

所述发热体为发热管。

所述蒸盘对应侧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拉手。

具体地,拉手便于将蒸盘取出,避免烫手、方便使用。

所述外壳体的底端开设有散热腔,散热腔内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具体地,通过散热孔进行散热,以免热量过高而产生使用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肠粉机,具体地,使用时往储水桶内装水,然后通过储水桶底端设置的发热体加热,使储水桶内加热产生蒸汽,然后将粉浆装入蒸盘内送往加热腔内进行蒸煮加热,实现肠粉的蒸煮功能;

(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肠粉机,也可以在储水桶内加入食用油,对食品进行油炸或者煎煮,实现多功能的煮食方式,而且结构小巧玲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有效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肠粉机,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顶端开设有开口2,外壳体1内构成外壳体内腔3,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开口2处设有延伸入外壳体内腔3的储水桶4,储水桶4内构成加热腔5,储水桶4的底端设置有发热体6;

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侧开口7,侧开口7与加热腔5连通,侧开口7处活动式设置有延伸入加热腔5内或脱离出加热腔5外的蒸盘8。

具体地,使用时往储水桶4内装水,然后通过储水桶4底端设置的发热体6加热,使储水桶4内加热产生蒸汽,然后将粉浆装入蒸盘8内送往加热腔5内进行蒸煮加热,实现肠粉的蒸煮功能;

另一方面,取出蒸盘8后,也可以在储水桶4内加入食用油,对食品进行油炸或者煎煮,实现多功能的煮食方式,而且结构小巧玲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有效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所述储水桶4包括上桶环41和底盘42,上桶环41的底端边缘与底盘42的顶端边缘通过密封圈9密封连接;

所述上桶环41的顶端边缘向下翻折延伸有倒钩状的围板10,对应外壳体1的开口2处边缘开设有与倒钩状围板10扣合的凹槽11。

具体地,上桶环41通过倒钩状的围板10扣合在外壳体1的开口2处上进行连接安装,且上桶环41的底端边缘与底盘42的顶端边缘通过密封圈9密封连接,避免加热腔5内的热量流失,从而保持热效率。

所述外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座12,连接座12延伸入外壳体内腔3,底盘42的底端向下延伸有多支分别与多个连接座12连接安装的连接柱13。

具体地,通过该连接方式将底盘42牢固地安装在外壳体1内,且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维护方便。

所述开口2处设置有盖体14。

所述发热体6为发热管。

所述蒸盘8对应侧开口7的一侧设置有拉手15。

具体地,拉手15便于将蒸盘8取出,避免烫手、方便使用。

所述外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散热腔16,散热腔16内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7。

具体地,通过散热孔17进行散热,以免热量过高而产生使用危险。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