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浴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8533发布日期:2019-02-15 20:2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浴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婴幼儿洗浴的浴盆,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浴盆。



背景技术:

供婴幼儿洗浴的浴盆或浴桶,相比于家里使用的浴缸而言,具有轻便、可移动等特点。由于居住面积等限制,人们希望浴盆所占空间较小,但又不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出现了可折叠式浴盆。一般意义上的可折叠浴盆,在使用时可以打开使其空间变大,使用结束后折叠起来,以便于节约摆放所需空间。

市面上出现几种折叠式浴盆,第一种折叠浴盆包括一个可折叠的支架,以及柔性材料制成的盆体,依靠支架将盆体撑开;此种浴盆的部件多,折叠和展开操作不便;第二种折叠浴盆,其包括硬质塑料部分和柔性塑料部分,其折叠方向为横向压缩折叠,该折叠浴盆的加工工艺相对复杂,且浴盆内装水后,其牢固性不足。上述两种都是使用时打开,待使用结束后折叠起来,节约空间。

第三种折叠浴盆,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630149B的一种可折叠浴盆,其包括支撑部件、底板和面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面板之间的可折叠的环形盆壁,底板和面板由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形成,环形盆壁由热塑性弹性体二次注塑成型形成,其采用纵向压缩的方式进行折叠。

该折叠浴盆有两种使用状态,第一种为折叠浴盆的盆体展开时,需要用支撑部件进行支撑,同时浴盆的底板坐落在地面上,其深度变大后相当于浴桶,给大概2-5岁的婴幼儿站立式洗浴,大人可以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给婴幼儿洗浴;此时浴盆内的水以及人体的重量大部分都支撑在浴盆的底板上,而支撑部件所起的作用是防止浴盆形变。

当折叠浴盆的盆体向上折叠收拢时,由于浴盆的盆体整体高度变低,同时对支撑部件也进行相应的折叠,浴盆的底板坐落在地面上,适合于刚出生不久(0-2岁)的婴幼儿躺式洗浴,此时由于浴盆的高度不够,大人需要采用跪着姿势或斜向坐在地面上给孩子洗澡,大人会比较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两种状态下使用的可折叠浴盆,当浴盆纵向向下展开时,盆体变深可作为浴桶使用,给婴幼儿站立式洗浴;当浴盆纵向向上收拢时,盆体变浅处于躺浴状态下,由于支撑部件的高度不变且盆体处于展开状态相同的高度下,以方便大人坐在凳子上给孩子洗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折叠浴盆,包括可纵向展开和折叠的盆体及位于所述的盆体两侧的支承脚,所述的盆体纵向向下展开时,盆体的底部与支承脚的底部大致齐平以致所述的盆体的底部坐落于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体纵向向上折叠使所述的盆体底部离开地面一段距离,在盆体的底部增加支承部件以使盆体在负载状态下仍能保持在折叠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承部件为支承在盆体底部的挡板,所述的挡板的两端可拆卸式地连接于两支承脚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承部件为可拆卸地连接于盆体上边沿的绑带,所述的绑带托住盆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承部件为下端立于地面上、上端顶在盆体底部的支承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承脚包括两个竖档、底档和横档,所述的底档连接于两个竖档之间的底部位置,横档连接于两个竖档之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挡板的端部分别架在两个横档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挡板的中间包括有可单向对折结构,所述的挡板在浴盆底部的向下压力时不可折叠,而所述的挡板可朝上对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挡板沿着浴盆底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挡板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挡部和第二挡部,所述的第一挡部包括第一挡面和两个第一挡脚,所述的第二挡部包括第二挡面和两个第二挡脚,第一挡面和第二挡面相互轴接可转动,所述的两个第一挡脚之间的宽度小于两个第二挡脚的宽度,当所述的挡板折叠时,两个第一挡脚位于两个第二挡脚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两个第一挡脚之间设置有第一联接档,两个第二挡脚之间设置有第二联接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第一挡脚和第二挡脚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向下的槽口,所述的槽口扣在所述的横档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可纵向展开和折叠的盆体包括底部和环形盆壁,所述的环形盆壁包括与上边沿相连的上环壁、与底部相连的下环壁以及上环壁与下环壁之间的柔性连接壁,折叠状态的盆体的结构为:下环壁位于最内侧,上环壁位于最外侧,柔性连接壁位于下环壁与上环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承脚轴接在盆体的侧部,所述的支承脚可收纳与盆体的下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浴盆,包括可纵向展开和折叠的盆体、位于盆体两侧的支承脚以及支承部件,当盆体纵向向下展开时,盆体的底部与支承脚的底部大致齐平,两者受力均衡稳定;当盆体纵向向上折叠时,在盆体的底部设置的支承部件可以使盆体在负载状态下仍能保持在折叠状态,且此时支承脚的高度不变,方便大人坐在凳子上给孩子洗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实施例一中折叠状态浴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实施例一中折叠状态浴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实施例一中折叠状态浴盆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实施例一中折叠状态浴盆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0为实施例二中折叠状态浴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实施例二中折叠状态浴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实施例三中折叠状态浴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实施例三中折叠状态浴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实施例一中直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实施例二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三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一中的挡板扣在支撑脚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9为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0为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可纵向展开或折叠的盆体1,包括底板2和面板3以及连接在底板2和面板3之间的可折叠的环形盆壁4,与CN102630149B公开的折叠浴盆相同的是,底板2和面板3由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环形盆壁4由热塑性弹性体二次注塑成型形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盆壁4分为与面板3连接的上环壁41,与底板2连接的下环壁42,以及连接于上环壁41与下环壁42之间的柔性连接壁43;在盆体展开时,上环壁41、下环壁42以及柔性连接壁43大致处于一个环形面;如图3所示,当盆体1折叠收拢时,上环壁41、柔性连接壁43以及下环壁42由外往内分布,在使用时,下环壁42内盛装洗浴水以及婴幼儿位于内部。关于盆体1的结构以及制造工艺可以参考CN102630149B中的文献公开,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阐述,该公开文献与本实用新型的区别在于,公开文献中的环形盆壁为两次折叠,而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盆壁4为一次折叠所形成。

如图2、图3以及图8至图13所示,在支承脚5高度不变的情况下,盆体1向上收拢折叠,盆体1底部离开地面,此时盆体1不受重,盆体1可自行保持在折叠状态,当下环壁42所形成的盛水容器中装入洗浴水以及供婴幼儿躺浴时,盆体1会因受重而向下展开,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介绍如何使盆体1在折叠状态并受重时,依然能保持稳定的折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盆体1的高度合适,大人无需跪着为婴幼儿洗浴,可以以坐姿方式给婴幼儿洗浴,这可以减轻大人的劳累程度以及更好地为婴幼儿洗浴。

实施例一:可折叠浴盆,包括可纵向展开和折叠的盆体1及位于盆体1两侧的支承脚5,如图1和图2所示,盆体1纵向向下展开时,盆体1的底部与支承脚5的底部大致齐平以致盆体1的底部坐落于地面上,如图3和图4所示,盆体1纵向向上折叠使盆体1底部离开地面一段距离,在盆体1的底部增加支承部件6以使盆体1在负载状态下仍能保持在折叠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承脚5设置在盆体1的两侧下部位置,直接支撑在地面上,使得盆体1被支撑起来,在盆体1向下展开时,盆体1的底部坐落于地面上形成浴桶状,具有较高的深度,婴幼儿可以站立在浴桶内洗浴,大人可坐在小凳子上帮助婴幼儿洗浴,适合2-5岁的孩子。如图3和图4所示,当盆体1向上折叠收拢时,此时支承脚5保持原始状态,在盆体1的底部增加支承部件6,当洗浴水和婴幼儿被放入到浴盆内时,由于支承部件6的阻挡可以防止盆体1向下展开,盆体1仍然保持在折叠收拢状态。适合刚出生的0-2岁的婴幼儿,以躺姿、大人坐在旁边帮助洗浴,负载包括盆体内的洗浴水和婴幼儿的体重。

如图4所示,支承部件6为支承在盆体1底部的挡板61,如图4和图17所示,挡板61的两端可拆卸式地连接于两支承脚5上。当盆体1向下展开时,需要将挡板61卸掉;因此采用可拆卸式连接,当需要以折叠收拢状态时,在盆体1的底部增加挡板61。挡板61采用塑料材料制成,要保证足够的强度,足以支撑10-25公斤的洗浴水及婴幼儿的重量。

如图18至图20所示,支承脚5包括两个竖档51、底档52和横档53,底档52连接于两个竖档51之间的底部位置,横档53连接于两个竖档51之间的上部位置,如图17所示,挡板61的端部分别架在两个横档53上。底档52和横档53的设置,可以增加支承脚5的稳固性,当盆体1折叠收拢时,盆体、洗浴水及婴儿重量都通过支承脚5来承受,因此需要较大的稳固性。

如图6所示,挡板61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挡部7和第二挡部8,第一挡部7包括第一挡面71和两个第一挡脚72,第二挡部8包括第二挡面81和两个第二挡脚82,第一挡面71和第二挡面81相互轴接可转动,如图7所示,两个第一挡脚72之间的宽度小于两个第二挡脚82之间的宽度,如图5所示,当挡板61折叠时,两个第一挡脚72位于两个第二挡脚82的内侧。

如图6和图7所示,两个第一挡脚72之间设置有第一联接档73,两个第二挡脚82之间设置有第二联接档83,以在整体上加强挡板的强度。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挡脚72和第二挡脚82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向下的槽口9,如图17所示,槽口9扣在横档53上。挡板61连接在横档53上比较方便,直接摆放上去就可以,拆卸也非常方便。

另外,挡板61的中间包括有可单向对折结构,挡板61在浴盆底部的向下压力时不可折叠,挡板61能很好地起到支承的作用,当挡板61被卸掉时,如图6所示,挡板61可朝上对折,便于收纳以减少存储或摆放的空间。挡板61中间采用轴接结构,以方便对折,同时还要采用单向限位机构,以保证只可以单向对折。具体而言,第一挡面71和第二挡面81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限制第一挡部7与第二挡部8可单向收折。限位组件设置在轴接处的第一挡面71的圆形部件上,与第二挡面81的底面相互配合,以限制第一挡部7和第二挡部8处于一个平面而无法继续朝其中一个方向收折,在另一个方向上,如图5所示,第一挡部7和第二挡部8可以相互收折并叠靠在一起,以节省收纳空间。该单向收折结构,既能满足支承盆体底部的下压力,又能在卸掉挡板61后进行收折。

挡板61沿着浴盆底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足以覆盖盆体1底部的大部分区域,保证支承的面积足够大。

优选地,支承脚5轴接在盆体1的侧部,在包装或运输时,该支承脚5可收纳于盆体1的下部位置,减少体积,同时把挡板61折叠后,放入折叠后的浴盆内,以减少存储或运输所需的摆放空间。

当然此实施例中的支承部件6也可以设置成不可折叠的直板结构12,如图14所示,该直板结构12包括板面121和侧挡122,侧挡122可以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板面121的两侧,该侧挡122的末端也设置有向下的槽口,如图8和图9所示,通过该槽口直板结构12可以很方便地扣在横档53上。

实施例二:如图15所示,支承部件6为可拆卸地连接于盆体上边沿的绑带10,如图10和图11所示,绑带10托住盆体1的底部,盆体1上边沿为高强度的塑料材质,以使连接在盆体1上边沿的绑带10能够托住盆体1的重量。绑带10可以使用两条以上,增加绑带对盆体底部的支撑力,也可以宽度较大的一条绑带,但需要覆盖盆体的大部分面积,以避免盆体的底部向下塌陷。

实施例三:如图12、图13和图16所示,支承部件6为下端立于地面上、上端顶在盆体底部的支承物。例如可以采用四根立柱11支撑在盆体1的底部,或者一个方形的物体垫在盆体的底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折叠浴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