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煮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239发布日期:2018-11-09 20:3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炖煮锅。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煮食用的锅炉大都是锅体和炉体分离式设置的,煮食时需要在锅体内加入水,然后座设在炉体上进行加热使水沸腾,才能进行煮食,需要加热时间久,热效率慢,同时容易出现干烧现状。蒸汽锅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20280117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蒸汽锅,其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为通孔管,进气管的下端固定在锅体上,其上端开口低于锅沿或与锅沿平齐,进气管上方安装有将进气管罩住的管盖,所述管盖的内壁与进气管的外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管盖的下端与锅体的内壁间形成间隙。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气管,将高温蒸汽通过进气管流入进气通道,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采用蒸汽加热,避免了烟气燃烧的污染,使用卫生、安全。但存在以下不足,由于锅体较大,当用蒸汽锅对肉类食材用热水浸烫后,浸烫后的水不便倾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炖煮锅,锅体能够转动倾斜,便于倒出锅体内的汤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炖煮锅,包括机架和转动支撑于机架上且顶部敞口的锅体,锅体内部中空并连接有蒸汽管,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带动锅体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锅体敞口处滑移连接有半月形的过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蒸汽管向锅体内部通入蒸汽炖煮食物,炖煮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使得锅体向前转动倾斜,以便倒出锅体中的汤汁。若需要汤汁与固体食物分离,则将过滤板转动到锅体敞口下方,汤汁透过过滤板流出,固体食物被阻挡留在锅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一侧的防护罩,蒸汽管转动支撑于防护罩上,蒸汽管通过设置在防护罩内的传动组件连接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管同时起到转轴作用,使得炖煮锅结构紧凑。摇动手轮,手轮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蒸汽管转动,与蒸汽管连接的锅体转动,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蒸汽管同轴固定连接的蜗轮,蜗轮连接有与其配合且轴向垂直的的蜗杆,蜗杆端部转动支撑于防护罩上,蜗杆的一端通过传动轴与手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直接站在做饭位置摇动手轮,手轮通过传动轴带动蜗杆转动,与蜗杆配合的蜗轮转动并控制锅体转动,不必绕到机架侧方进行操作,做饭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上设有矩形口,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相对其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的限位件,限位件与矩形口配合卡固,限位件靠近矩形口的一端设有限位槽,传动轴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限位件使得限位槽与限位杆错开时,可以通过手轮自由转动传动轴使得锅体发生转动;当锅体转动位置合适后,移动限位件并使得限位槽与限位杆卡固,此时限位件卡入矩形口内,矩形口限制限位件转动,限位件限制转动轴转动,从而能够防止锅体在外力作用下意外晃动,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有限制锅体转动的安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机构对锅体前后进行固定限位,进一步防止锅体发生晃动的可能性,提高做饭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块,在固定块上穿设有与其相对移动的拉杆,拉杆靠近锅体的一端设有抵至锅体的限位块,拉杆的另一端设有拉环,限位块与固定块之间设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拉环使得限位块与锅体分离,锅体可以转动,松开拉环,限位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重新卡入到锅体表面,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锅体轮廓贴合的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抵至锅体上后贴合性更好,限位块对锅体限位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拉杆上与导向槽相适应的凸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动拉环使得凸柱运动到固定块外侧后,转动拉杆使得凸柱与导向槽错开,则拉杆被固定块限制向锅体移动,便于控制安全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体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连接有控制其启闭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组件关闭排水管时,做饭过程中蒸汽冷凝产生的液态水不会外流,保持地面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排水管上的控制阀和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控制阀连接,另一端拉动安装在锅体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连杆,连杆带动控制阀打开排水管以便液态水集中排出,控制阀打开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摇动手轮操作控制锅体转动倾斜,操作方便,锅体倾斜后便于汤汁倾倒,并且过滤板根据需要转动到适当位置将汤汁与固态食物分离;

2. 安全机构防止做饭过程中锅体发生晃动,使用安全;

3.驱动机构上通过限位件的限位槽与传动轴上的限位杆配合起到限制传动作用,与安全机构配合起到双重保险,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炖煮锅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显示锅盖与锅体之间的连接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显示锅盖打开后的轴测图;

图4为显示连接机构和安全机构结构在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显示安全机构各部件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显示锅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显示驱动机构结构在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图8为显示锅体转动后用过滤板过滤的轴测图;

图9为显示限位件结构在图8中C部的放大图。

图中:1、机架;11、固定板;12、底板;2、锅体;21、滑槽;22、过滤板;23、夹层;24、排水管;25、蒸汽管;3、锅盖;4、连接机构;41、连接板;411、耳板;412、缓冲弹簧;42、铰接轴;43、支撑板;44、省力弹簧;5、安全机构;51、限位块;511、弧面;52、弹性件;53、固定块;531、导向槽;54、拉杆;541、凸柱;55、拉环;6、驱动机构;61、防护罩;611、矩形口;62、蜗轮;63、蜗杆;64、传动轴;641、限位杆;65、限位件;651、限位槽;652、平口部;66、手轮;7、控制组件;71、控制阀;7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炖煮锅,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和两端转动支撑于机架1上的锅体2,在锅体2顶部盖合有锅盖3,锅盖3与锅体2的一侧通过连接机构4连接,在机架1上设有防止锅体2摆动的安全机构5以及带动锅体2转动倾倒的驱动机构6。打开锅盖3,进行炖煮做饭,安全机构5将锅体2的位置限定以防止摆动导致汤汁溅出,使用安全。需要将锅体2内部的汤汁倒出时,移去安全机构5与锅体2分离,通过驱动机构6带动锅体2转动向一侧倾斜,则锅体2内部的汤汁很容易就可倒出。

参考图2和图3,机架1呈长方体骨架,可以采用不锈钢方钢或方管焊接而成,强度高且耐锈蚀,便于清洁维护。锅体2两端铰接在机架1上,在锅体2的顶部沿周向设有滑槽21,滑槽21上设有半月形的过滤板22,过滤板22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板22的弧度值可以是π/3,防止过滤板22占用锅体2敞口面积过大影响做饭。过滤板22的弧形边缘设有与滑槽21配合的滑块,滑块能够在滑槽21中滑移。为了防止过滤板22从滑槽21中脱落,滑槽21可以是内大外小的T形。

参考图2和图3,在机架1一端的顶部位于锅体2铰接位置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竖直设置的固定板11,两个固定板11底部之间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底板12。连接机构4安装在固定板11上。连接机构4包括两端通过销轴铰接在固定板11上的支撑板43、一端与支撑板43通过铰接轴42铰接且另一端与锅盖3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41和设置在支撑板43与底板12之间的省力弹簧44,锅盖3盖合时省力弹簧44处于拉伸状态并对支撑板43产生拉力。连接板41和支撑板43的横截面呈U形,以提高连接板41和支撑板43的强度。在连接板41上靠近支撑板43的一端外侧固定有耳板411,耳板411通过缓冲弹簧412与固定板11底部连接。

参考图3和图4,打开锅盖3时,支撑板43绕销轴转动,由于省力弹簧44对支撑板43产生拉力,打开锅盖3时更省力。然后使得锅盖3绕铰接轴42在竖直平面上转动到锅体2后侧,减少占用空间。缓冲弹簧412被拉伸并对连接板41产生拉力,防止锅盖3在重力作用下突然下落,锅盖3转动平稳。根据需要,锅盖3可以是对开呈两片设置并用合页连接。

参考图4和图5,安全机构5有两个并分布在机架1上位于固定板11的两侧,以便对锅体2前后进行限位,防止锅体2晃动。安全机构5包括固定在机架1顶部的固定块53,固定块53上设有穿孔,穿设于固定块53的穿孔设置有相对移动的拉杆54,在拉杆54靠近锅体2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51,另一端设置有拉环55,固定块53与限位块5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2,弹性件52可以是套设在拉杆54上的弹簧。限位块51靠近锅体2一面设有与其形状相适应的弧面511,以便限位块51抵至锅体2上后贴合性更好。

当向外拉动拉环55,拉环55通过拉杆54带动限位块51与锅体2分离,则锅体2能够转动;松开拉环55,限位块51在弹性件52的作用下复位并重新将锅体2卡固。在固定块53的穿孔内壁上设有导向槽531,在拉杆54上靠近限位块51的一端设有凸柱541,凸柱541可沿着导向槽531向拉环55一端移动。这样当拉动拉环55使得凸柱541运动到固定块53外侧后,转动拉杆54使得凸柱541与导向槽531错开,则拉杆54被固定块53限制向锅体2移动,便于控制安全机构5。

参考图6和图7,锅体2采用双层壁结构,在双层壁之间形成空心的夹层23,在锅体2底部设有与夹层23连通的排水管24。锅体2上部的支撑轴为中空管,支撑轴上同轴连接有蒸汽管25,蒸汽管25可以通过气管连接外部的蒸汽。蒸汽进入到夹层23中对锅体2内壁进行加热,为了避免高温蒸汽使得锅体2外壁温度较高烫伤人体,在锅体2的外壁内侧可以镀一层隔热层。冷却后的蒸汽形成的液态水可以从排水管24排出。

在排水管24上连接有控制组件7,控制组件7包括设置在排水管24上并控制其启闭的控制阀71和用于拉动控制阀71的连杆72,连杆72的一端与控制阀71铰接,另一端通过套管连接在锅体2底部。这样做饭时控制阀71关闭,液态水积存在锅体2的夹层23底部,避免水外流弄脏地面。做饭完毕后,在排水管24下方放置容器,用手拉动连杆72使得控制阀71打开,水排在容器中,保持地面清洁。

参考图6和图7,驱动机构6安装在蒸汽管25一侧的机架1上,驱动机构6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且内部中空的防护罩61,在防护罩61内部设有与蒸汽管25同轴固定连接的蜗轮62,蜗轮62上连接有与其轴向垂直设置的蜗杆63,蜗杆63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64,传动轴64的一端转动支撑在防护罩61上,另一端穿出防护罩61并固定有手轮66。结合图7和图8,用手摇动手轮66带动转动轴64转动,传动轴64通过蜗杆63带动与其配合的蜗轮62转动,则与蜗轮62通过蒸汽管25固定连接的锅体2向前倾倒,方便将锅体2中的汤汁倒出。如果需要将汤汁和固体食物分离,将过滤板22滑移到锅体2的敞口下方,则固体食物被过滤板22阻挡。

参考图8和图9,在防护罩61上位于传动轴64位置开设有矩形口611,矩形口611的宽度大于传动轴64的直径。在传动轴64上位于防护罩61的外侧套设有限位件65,限位件65可沿着传动轴64在长度方向上相对滑移和周向转动。限位件65整体呈圆柱体,限位件65上设有一对平行的平口部652,两个平口部652之间的距离与矩形口611的宽度一致,以便限位件65能够插入到矩形口611中。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多对平口部652使得限位件65呈棱柱形。在限位件65上靠近矩形口611的一端设有长条形的限位槽651,限位槽651的端部敞口,在传动轴64上位于矩形口611处对应限位槽651设有限位杆641,限位杆641与限位槽651配合。

这样当转动限位件65使得限位槽651与限位杆641错开时,可以通过手轮66自由转动传动轴64使得锅体2发生转动;当锅体2转动位置合适后,移动限位件65并使得限位槽651与限位杆641卡固,此时平口部652与矩形口611相抵,矩形口611限制限位件65转动,限位件65限制转动轴64转动,从而能够防止锅体2在外力作用下意外晃动,提高使用安全性。

该炖煮锅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将锅盖3通过连接机构4转动到锅体2侧后方,通过蒸汽管25通入蒸汽对锅体2内部的食物进行炖煮。炖煮完毕后拉动拉环55使得限位块51与锅体2分离,然后转动拉环55使得凸柱541与导向槽531错开后松开拉环,则限位块51保持与锅体2分离状态。

用手摇动手轮66使得锅体2向前缓慢倾斜,然后移动限位件65卡入到矩形口611中防止传动轴64转动,则锅体2保持倾斜状态不会晃动,盛取锅体2中的食物即可。

当需要将锅体2中的汤汁倒出时,移动限位件65与限位杆641分离,继续摇动手轮66使得锅体2向下倾斜,锅体2中的汤汁容易倒出。当需要将汤汁和固体食物分离时,将过滤板22转动到锅体2敞口处的下部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