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储档案用对开式密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7603发布日期:2018-08-14 17:4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存储档案用对开式密集架。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档案文件和合同文件等,需要归类放置到办公桌的相应位置,便于在使用时及时查找到;然而,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用于归类放置财务档案的办公桌,常见的档案放置桌通常包括一个桌面以及位于桌面下方的若干个抽屉,对于一些经常使用到的文件则平铺放置在桌面上,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文件则放置在抽屉中,然而,由于抽屉的不可视性,在办公人员查找相应的文件时,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到相应的抽屉中查找,经常会出现忘记文件存放位置的问题,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现有的办公桌空间有限,在需要将某类文件平铺开放置在桌面上核对某些数据时,现有技术中的办公桌无法满足上述需求。基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现有技术中用于放置纸质文件的办公桌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存储档案用对开式密集架,密封性好,对档案进行分类存储,快速方便查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存储档案用对开式密集架,包括箱体Ⅰ、箱体Ⅱ、导轨、限位柱、支撑座、旋转轮、同步带、同步带轮、轨道轮、传动轴,所述箱体Ⅰ、箱体Ⅱ侧壁分别设有旋转轮,旋转轮中心轴轴端设有同步带轮,箱体Ⅰ、箱体Ⅱ底部分别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同步带轮,旋转轮中心轴轴端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传动轴上同步带轮,支撑座上传动轴轴端设有轨道轮,轨道轮搭接在导轨上,导轨两端设有限位柱,使用时,通过转动旋转轮,从而带动同步带轮转动,从而使得支撑座上传动轴轴端轨道轮转动,从而使得箱体Ⅰ、箱体Ⅱ对向打开;所述箱体Ⅰ端面口部设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设有密封条,箱体Ⅱ端面口部设有密封凸块,箱体Ⅰ侧壁设有固定座,箱体Ⅱ侧壁设有固定座,箱体Ⅱ侧壁固定座上设有丝杠,丝杠穿过箱体Ⅰ侧壁固定座,所述丝杠轴端设有手轮,通过手轮旋紧丝杠,使得箱体Ⅰ、箱体Ⅱ之间紧密配合,使得密封凹槽内设有密封条挤压密实,从而更好的完成密封;

所述箱体Ⅰ、箱体Ⅱ内分别设有若干竖向隔板和横向隔板,竖向隔板和横向隔板组成若干储物箱和储物格,所述横向隔板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有储物盒,储物盒用于放置密封档案,储物盒与储物盒之间设有目录放置区,通过目录放置区对储物箱、储物格、储物盒进行登记造册,使得使用者对档案进行分类存储,快速方便查阅;所述目录放置区下部设有储物平台,储物平台下部设有若干密码箱,储物平台可以放置较大档案或物品,密码箱用于放置重要档案。

优选的,所述密封条高于箱体Ⅰ端面口部,通过箱体Ⅰ与箱体Ⅱ之间的相互挤压,使得存储于箱体Ⅰ、箱体Ⅱ中的档案更好的实现密封,防止档案受潮、虫蛀等危害。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对射箱体Ⅰ、箱体Ⅱ侧壁,若箱体Ⅰ与箱体Ⅱ之间没有对向打开,箱体Ⅰ与箱体Ⅱ在导轨上自由移动,箱体Ⅰ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与箱体Ⅱ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总和不变,进一步的证明密集架内档案没有被打开,档案安全;若箱体Ⅰ与箱体Ⅱ之间对向打开,箱体Ⅰ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与箱体Ⅱ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总和减小,进一步的证明密集架内档案被打开,这样每次的打开时间、次数就会被记录在案,档案管理使用安全。

优选的,所述同步带一侧设有密封门,密封门一方面可以对传动系进行检修,一方面防止传动过程中的灰尘进入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通过手轮旋紧丝杠,使得箱体Ⅰ、箱体Ⅱ之间紧密配合,使得密封凹槽内设有密封条挤压密实,从而更好的完成密封,密封性好;目录放置区对储物箱、储物格、储物盒进行登记造册,使得使用者对档案进行分类存储,快速方便查阅;

2)密封条高于箱体Ⅰ端面口部,通过箱体Ⅰ与箱体Ⅱ之间的相互挤压,使得存储于箱体Ⅰ、箱体Ⅱ中的档案更好的实现密封,防止档案受潮、虫蛀等危害;

3)限位柱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对射箱体Ⅰ、箱体Ⅱ侧壁,若箱体Ⅰ与箱体Ⅱ之间没有对向打开,箱体Ⅰ与箱体Ⅱ在导轨上自由移动,箱体Ⅰ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与箱体Ⅱ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总和不变,进一步的证明密集架内档案没有被打开,档案安全;若箱体Ⅰ与箱体Ⅱ之间对向打开,箱体Ⅰ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与箱体Ⅱ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总和减小,进一步的证明密集架内档案被打开,这样每次的打开时间、次数就会被记录在案,档案管理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存储档案用对开式密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存储档案用对开式密集架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存储档案用对开式密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存储档案用对开式密集架箱体Ⅰ或箱体Ⅱ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存储档案用对开式密集架中箱体Ⅰ、箱体Ⅱ连接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箱体Ⅰ,11-箱体Ⅱ,12-导轨,13-限位柱,14-竖向隔板,15-横向隔板,16-储物盒,17-支撑座,18-密封条,181-密封凹槽,182-密封凸块,19-旋转轮,20-密封门,101-轴承座,102-固定座,103-丝杠,104-手轮,105-固定板,106-光电传感器,201-储物箱,202-储物格,203-定位槽,204-目录放置区,205-储物平台,206-密码箱,301-同步带,302-同步带轮,303-轨道轮,304-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存储档案用对开式密集架,包括箱体Ⅰ10、箱体Ⅱ11、导轨12、限位柱13、支撑座17、旋转轮19、同步带301、同步带轮302、轨道轮303、传动轴304,所述箱体Ⅰ10、箱体Ⅱ11侧壁分别设有旋转轮19,旋转轮19中心轴轴端设有同步带轮302,箱体Ⅰ10、箱体Ⅱ11底部分别设有支撑座17,支撑座17上设有传动轴304,传动轴304上设有同步带轮302,旋转轮19中心轴轴端同步带轮302通过同步带301连接传动轴304上同步带轮302,支撑座17上传动轴304轴端设有轨道轮303,轨道轮303搭接在导轨12上,导轨12两端设有限位柱13;使用时,通过转动旋转轮19,从而带动同步带轮302转动,从而使得支撑座17上传动轴304轴端轨道轮303转动,从而使得箱体Ⅰ10、箱体Ⅱ11对向打开;所述箱体Ⅰ10端面口部设有密封凹槽181,密封凹槽181内设有密封条18,箱体Ⅱ11端面口部设有密封凸块182,箱体Ⅰ10侧壁设有固定座102,箱体Ⅱ11侧壁设有固定座102,箱体Ⅱ11侧壁固定座102上设有丝杠103,丝杠103穿过箱体Ⅰ10侧壁固定座102,所述丝杠103轴端设有手轮104,通过手轮104旋紧丝杠103,使得箱体Ⅰ10、箱体Ⅱ11之间紧密配合,使得密封凹槽181内设有密封条18挤压密实,从而更好的完成密封;

所述箱体Ⅰ10、箱体Ⅱ11内分别设有若干竖向隔板14和横向隔板15,竖向隔板14和横向隔板15组成若干储物箱201和储物格202,所述横向隔板15上设有定位槽203,定位槽203内设有储物盒16,储物盒16用于放置密封档案,储物盒16与储物盒16之间设有目录放置区204,通过目录放置区204对储物箱201、储物格202、储物盒16进行登记造册,使得使用者对档案进行分类存储,快速方便查阅;所述目录放置区204下部设有储物平台205,储物平台205下部设有若干密码箱206,储物平台205可以放置较大档案或物品,密码箱206用于放置重要档案。

所述同步带301一侧设有密封门20,密封门一方面可以对传动系进行检修,一方面防止传动过程中的灰尘进入箱体内。

所述密封条18高于箱体Ⅰ10端面口部,通过箱体Ⅰ10与箱体Ⅱ11之间的相互挤压,使得存储于箱体Ⅰ10、箱体Ⅱ11中的档案更好的实现密封,防止档案受潮、虫蛀等危害。

所述限位柱13一侧设有固定板105,固定板105上设有光电传感器106,光电传感器为BJ50-BDT-P远距离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对射箱体Ⅰ、箱体Ⅱ侧壁,若箱体Ⅰ与箱体Ⅱ之间没有对向打开,箱体Ⅰ与箱体Ⅱ在导轨上自由移动,箱体Ⅰ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与箱体Ⅱ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总和不变,进一步的证明密集架内档案没有被打开,档案安全;若箱体Ⅰ与箱体Ⅱ之间对向打开,箱体Ⅰ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与箱体Ⅱ一侧的光电传感器照射距离总和减小,进一步的证明密集架内档案别打开,这样每次的打开时间、次数就会被记录在案,档案管理使用安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