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鹅毛的蚕丝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2448发布日期:2019-01-02 21:53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鹅毛的蚕丝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上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鹅毛的蚕丝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同的功能或现状的枕头,其中枕头作为一种生活用品,通常是由枕套包裹枕芯构成的。

如图7所示是市场上常见的一种软枕,包括枕套1和鹅毛填充层2,其中枕套1包覆在鹅毛填充层2外,而鹅毛填充层2内填充有鹅毛。由于鹅毛是羽毛的一种,是上皮的变形,与其他动物的羽毛、毛、爪等成分相似,也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纤维,密布无数细小气孔,具有比棉絮和羊毛更好的轻盈度和蓬松度,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特性,还具有一定的美肤作用。

但是鹅毛本身中具有一定的硬度,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钻绒现象,不仅会影响使用的舒适程度,同时还会影响整体美观程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鹅毛的蚕丝枕,能够减少钻绒现象的出现,提高使用的舒适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鹅毛的蚕丝枕,包括枕套、设置在枕套内的鹅毛填充层和蚕丝填充层,所述蚕丝填充层包覆在鹅毛填充层的周侧,所述鹅毛填充层与蚕丝填充层之间设有用于围合鹅毛填充层的丙烯酸酯防钻绒层,所述丙烯酸酯防钻绒层包括布基层和涂覆在布基层上的丙烯酸酯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鹅毛填充层的周边设置有丙烯酸酯防钻绒层,因为丙烯酸酯涂层是采用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以及乳化剂,引发剂为基本原料经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的。由该涂层制得的丙烯酸酯防钻绒层具有手感柔软,附着力强,耐洗涤以及防钻绒性能好的特点,由此有效的减少鹅毛从枕头表面钻出的现象,增加了枕头的整体的美观程度,同时减少了与鹅毛直接接触的机率,提高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鹅毛填充层与蚕丝填充层之间设有至少两层相互缝合的丙烯酸酯防钻绒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此能够有效减少鹅毛从缝合的线孔内钻出的现象,有效减少了鹅毛从枕头表面钻出的现象,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层丙烯酸酯防钻绒层之间经缝纫线分隔成若干空腔,所述空腔内均填充有鹅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鹅毛更加均匀的填充在枕头内,使得整个枕头的形状更加的规整和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丙烯酸酯防钻绒层上设有若干牛筋绳,所述牛筋绳的一端固定缝制在丙烯酸酯防钻绒层边沿处,其另一端固定缝制在枕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减少了鹅毛填充层挤压某一侧蚕丝填充层,并使得蚕丝填充层内的蚕丝出现相互聚拢的现象,由此使得整个枕头的形状更加规整和美观,同时还能提高枕头整体的舒适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丙烯酸酯防钻绒层边缘处设有至少两个盘扣,枕套的内侧上设有与盘扣相适配的纽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减少了鹅毛填充层挤压某一侧蚕丝填充层,并使得蚕丝填充层内的蚕丝出现相互聚拢的现象,由此使得整个枕头的形状更加规整和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枕套一侧上设有用于开合枕套的拉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人们在更换蚕丝填充层或鹅毛垫层时更加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枕套一侧上设有用于遮挡拉链的翻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枕头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枕套的边沿上设有方便晾晒的按扣带,所述按扣带上间隔设有相互配合的按扣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枕头需要经常晾晒以减少枕头上螨虫和细菌,由此操作者通过按扣组件将枕头固定在晾衣架上,能够有效减少风或者其他因素将枕头吹翻在地,进一步提高了枕头晾晒时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鹅毛的蚕丝枕,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枕头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富有弹性和舒适美肤的优点,同时还能有效减少钻绒现象的出现,提高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鹅毛填充层和蚕丝填充层的相关位置;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1中由丙烯酸酯防钻绒层构成的内置有鹅毛填充层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施例1中丙烯酸酯防钻绒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牛皮筋结构;

图7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枕套;2、鹅毛填充层;3、蚕丝填充层;4、牛筋绳;41、空腔;5、丙烯酸酯防钻绒层;51、布基层;52、丙烯酸酯涂层;6、缝纫线;7、盘扣;8、纽绊;9、拉链;10、翻边;11、按扣带;12、按扣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鹅毛的蚕丝枕,整体呈长方体状,包括枕套1、鹅毛填充层2和蚕丝填充层3,枕套1也为长方体状,其具有八个角和十六条边,在枕套1上具有上下两个与人体头部直接接触的枕面。人们在使用时,由于鹅毛本身具有轻盈蓬松,吸湿透气且富有弹性的特性,同时蚕丝还具有丝滑柔软以及护肤养颜的作用,由此不仅能够支撑人体头部和颈部,使得人们在安睡时更加的舒适和健康。

为了方便操作者更换或晾晒鹅毛填充层2和蚕丝填充层3,如图1所示,在枕套1左侧上设有用于开合枕套1的拉链9,并且在枕套1外沿处设有翻边10,翻边10能够遮盖拉链9,并将拉链9隐藏在翻边10与枕套1之间。

如图2所示鹅毛填充层2和蚕丝填充层3均设置在枕套1内,并且鹅毛填充层2位于整个枕头的中心部位,并且上述蚕丝填充层3包覆在鹅毛填充层2的四周,同时在鹅毛填充层2内填充有鹅毛,而在蚕丝填充层3内填充有蚕丝。另外,在鹅毛填充层2与蚕丝填充层3之间设有上下两层丙烯酸酯防钻绒层5,两层丙烯酸酯防钻绒层5的相互缝合,能够围合鹅毛填充层2,并将上述鹅毛填充层2包裹在两层丙烯酸酯防钻绒层5内。其中丙烯酸酯防钻绒层5又包括布基层51和丙烯酸酯涂层52,丙烯酸酯涂层52涂覆在布基层51上,由此能够提高枕头整体的防钻绒作用。

为了提高整个枕头整体的规整程度,如图2和图4所示,操作者采用缝纫线6将包覆在鹅毛填充层2上下两层的丙烯酸酯防钻绒层5分隔成若干个连续的空腔41,在每个椭圆形状的空腔41内均为填充有大量的鹅毛,其中将多个空腔41和分别填充相对应的空腔41内的鹅毛构成一个完整的鹅毛填充层2。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少鹅毛填充层2挤压某一侧蚕丝填充层3,并使得蚕丝填充层3内的蚕丝出现相互聚拢的现象,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丙烯酸酯防钻绒层5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盘扣7,并且在枕套1的内侧对角处上缝制有两个与盘扣7相适配的纽绊8,其中纽绊8能够套住盘扣7的端部,使得鹅毛填充层2能够始终位于枕套1的中心部位,以用于支撑人体头部的作用,由此提高了人体在使用上述枕头时更加的舒适。

为了方便操作者晾晒,减少风或其他因素将枕头吹翻在地的可能性,如图1和图3所示,枕套1的边沿上设有方便晾晒的按扣带11,并且按扣带11上间隔设有按扣组件12,按扣组件12包括相互配合的按压部和扣合部,其中按扣组件为塑料暗扣。

实施例2:一种具有鹅毛的蚕丝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在丙烯酸酯防钻绒层5上设有若干牛筋绳4,牛筋绳4的一端固定缝制在丙烯酸酯防钻绒层5边沿处,其另一端固定缝制在枕套1上。使得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鹅毛填充层2挤压某一侧蚕丝填充层3,并使得蚕丝填充层3内的蚕丝出现相互聚拢的现象,有效提高了人体在使用上述枕头时的整体的舒适程度。

晾晒时,操作者可以将上述枕头放置在晾衣架上,同时将其两个对角上的按扣带11经按扣组件12扣合在晾衣架的支杆上即可。当完成晾晒时打开按扣组件12将其从晾衣架上取下即可。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