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76438发布日期:2019-12-10 23:5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厨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厨房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人们在厨房烹饪出各种美味的食物,以供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同时也丰富人们的生活。

厨房烹饪离不开各种的厨房用具,比如烹调用具、洗涤用具、储藏用具、调理用具、进餐用具等。借助各种厨房用具,再配合各种的食材,则在人们的精心制作下,才能得到各种美味的食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条件不断的丰富,人们对于各个方面的要求不断趋向更加舒适化、更加人性化,以及追求更加精细的用户使用体验,对于厨房内设备的配置的追求更是如此。

对于厨房内设备大多都是由不同类型的厂商生产制造,大多关注的都是对于各种独立设备的性能的改进,比如对于独立灶具、水槽、炉具、储藏用具、调理用具等等这些器具的各自功能的改进,因此比较少关注这些用具之间的关系,因此使得各种设备之间配合性能比较差,使得用户在选购或者配置的时候,总是需要考虑不同类型各种用具之间如何更好地配合。

其次,对于一个实际使用厨房的用户,比如厨师、家庭主妇等经常需要进行烹饪活动的用户来说,可能在厨房这个空间内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内的各种体验,如愉悦感、幸福感、舒适感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外部的环境,如各种厨具的配置在无形中形成的。而对于现有的厨房设置来说,通常都是通用型设置,因此很容易忽略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的需求以及感受,因此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较低。

第三,对于现代厨房,各种厨具设备都在不断改进,各种功能不断丰富,人们厨房配置的物品也越来越多,但是随着厨房环境复杂性的提高,在另一方面,占用了较多空间,同时用户使用时的复杂性以及混乱性也增加。比如在烹饪的时候,需要各种的调理用具,比如刀、铲、调料等方便烹调,有时同时需要抹布等这些清洁用具,但是这些不同类型的物品通常都是被放置于不同位置,因此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及其不方便,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使用焦虑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将多个功能相互融合地设置,从而使得用户在操作范围很小的情况下,完成需要的烹饪相关操作,提供更加精细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根据用户的烹饪体位设置空间形态结构,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烹饪条件。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将多个具有较大关联性的功能融合地设置,为用户预先设置较佳的烹饪条件,从而减少用户后期选择困难。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灶台装置、洗涤装置即形成方法,其将多个空间相互配合地设置,从而在为用户提供及较佳烹饪体验的同时,充分利用厨房空间,减少不必要的空间占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功能部和一第二功能部,所述第一功能部和所述第二功能部比邻地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第一功能部时,第二功能部相应地进行配合。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厨房用具支承职装置、灶台装置、洗涤装置及其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和所述第二功能部各自形成对应的第一工作空间和一第二工作空间,所述第一工作空间和所述第二工作空间与用户的烹饪操作相关。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形成一安装位,用于安装厨房用具,以供用户进行相应的烹饪操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适于安装一灶具,从而形成一灶台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适于安装一水槽,从而形成一洗涤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包括一第一主体以及具有一安装腔,所述第一主体形成所述安装腔,从而使得所述厨房用具被容纳于所述安装腔时被所述第一主体支承,被稳定地安装,且充分利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空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一延伸的第一顶面,所述第一顶面用于为用户提供一烹饪工作面或提供厨房用具放置平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内承载室,用于容纳厨房用具,从而使得用户在所述厨房用具支承位置邻近位置进行烹饪操作时,可以灵活使用所述厨房用具提供的功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可以与一油烟机配合形成一烹饪套件,所述第二工作空间延伸于所述油烟机外部,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烹饪位。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可以与一支承柜相配合形成一烹饪橱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承载部件,所述承载部件用于承载调理用具,所述承载部件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承载室,以使得用户不需要额外的身体移动,就可以获得所述调理用具。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外载体,所述外载体用于承载清洁用具,以便于用户触手可及地取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部设有一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的厨房用具和/或控制安装于所述第二功能部的所述厨房用具。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嵌和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部,表面平整且便于操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所述支承装置与所述支承柜相配合时,所述第二功能部自所述支承柜体向外延伸形成一遮蔽空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所述支承装置与所述支承柜相配合时,所述第二功能部向外延伸,与所述支承柜侧方形成至少一侧空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自所述第一功能部向外凸出延伸预定距离,为用户提供与第一功能部的适宜操作距离。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自所述第一功能部向外凸出延伸,从而提供一安全、适宜的厨房用具放置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至少一倾斜面,与所述支承柜呈预定角度,以适应用户处于所述烹饪位时,对下方部件的操作趋势。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烹饪橱柜、烹饪套件和洗涤装置,其中该不需要精密的部件和复杂的结构,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能够实现前述至少一目的和/或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包括:

一厨房用具支承装置,适于安装于一支承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功能部,所述第一功能部用于承载一厨房用具,所述第一功能部上方形成一第一工作空间;和

一第二功能部;所述第二功能部上方形成一第二工作空间,所述第二功能部比邻所述第一功能部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工作空间配合所述第一工作空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一第一顶面,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第二顶面,所述第二顶面自所述第一顶面向外延伸预定距离。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顶面所在平面呈预定角度地倾斜延伸。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转向面,所述转向面转向地连接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倾斜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转向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顶面所在平面形成一第一转向角,所述转向面与所述倾斜面所在平面形成一第二转向角。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向角的角度范围选自:80°~85°,85°~90°,90°~95°,95°~100°。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向角的角度范围选自: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至少两第一侧面,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以支撑所述第一顶面,形成预定高度。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当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承柜时,所述第二功能部凸出于所述支承柜形成一遮蔽空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三所述侧面,三所述侧面依次转向地连接形成一u型结构。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各所述第一侧面一体地转向连接所述第二顶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至少两第二侧面,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以支撑所述第二顶面,形成预定高度。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柜具有一前侧面,所述第二顶面凸出于所述支承柜的前侧面所在平面形成所述第二工作空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二侧面自所述第一侧面向外延伸。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柜具有一前侧面,当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柜时,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前侧面形成一侧空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两所述第一侧面垂直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两所述第二侧面垂直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两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自两所述第一侧面向外延伸。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连接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以封闭所述第二功能部。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至少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第一工作空间,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所述厨房用具,以使得所述厨房用具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时,所述厨房用具对应所述第一工作空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内承载室,所述内承载室连通所述安装腔。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至少一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安装腔与底侧外部空间,以便于所述厨房用具连接外部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至少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安装腔,以限位所述厨房用具的边缘。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顶面平面地延伸形成一放置平面,用于放置所述厨房用具。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第二主体和一承载部件,所述承载部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所述承载部件具有一内承载室。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承载部件可横向移动地连接于所述主体,形成一打开状态和一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显露于外部,适于放置至少一调理用具,在所述关闭状态时,内承载室被封闭。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承载部件可轴向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形成一打开状态和一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时,内承载室显露于外部,适于放置至少一调理用具,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被封闭。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承载部件可纵向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形成一打开状态和一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时,内承载室显露于外部,适于收纳厨余垃圾,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被封闭。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外载体,所述外载体用于承载一清洁用具。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第二功能部包括一外载体,所述外载体用于承载一清洁用具,所述外载体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厨房用具。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厨房用具,所述控制组件被设置于所述转向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部。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功能部。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厨房用具选自组合:储藏用具、洗涤用具、调理用具、烹调用具、进餐用具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厨房用具选自灶具、炉具、水槽、锅具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的横向尺寸范围选自:850mm~860mm,860mm~870mm,870mm~880mm,880mm~890mm,890mm~900mm,900mm~910mm,910mm~920mm,920mm~930mm,930mm~940mm,940mm~950mm,1050mm~1060mm,1060mm~1070mm,1070mm~1080mm,1080mm~1090mm,1090mm~1100mm,1110mm~1120mm,1120mm~1130mm,1130mm~1140mm,1140mm~1150mm,1250mm~1260mm,1260mm~1270mm,1270mm~1280mm,1280mm~1290mm,1200mm~1300mm,1300mm~1310mm,1310mm~1320mm,1320mm~1330mm,1330mm~1340mm,1340mm~1350mm。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处方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的纵向尺寸范围选自:685mm~690mm,690mm~695mm,695mm~700mm,700mm~705mm。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烹饪橱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承柜;和

一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柜。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支承柜的顶面和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的顶面一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凸出于所述支承柜,所述第二功能部侧方与所述支承柜形成一侧空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凸出于所述支承柜,所述第二功能部下方与所述支承柜形成一遮蔽空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被设置于所述支承柜的侧上方,当所述支承柜支撑于所述第一功能部时,所述第二功能部与所述第一功能部对接。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烹饪橱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承柜;和

一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柜具有一安装槽,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包括一第一功能部和一第二功能部,所述第一功能部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功能部自所述支承柜向外延伸预定距离,所述第二功能部下方与所述支承柜形成一遮蔽空间,以形成一适应用户烹饪体位的空间形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支承柜的顶面和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的顶面一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凸出于所述支承柜,所述第二功能部侧方与所述支承柜形成至少一侧空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一第一顶面,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第二顶面,所述第二顶面自所述第一顶面向外延伸预定距离。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与所述支承柜的顶面高度一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顶面所在平面呈预定角度地倾斜延伸。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承柜的前侧面所在平面形成预定角度地倾斜延伸。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转向面,所述转向面转向地连接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倾斜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转向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承柜前侧面所在平面平行。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转向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顶面所在平面形成一第一转向角,所述转向面与所述倾斜面所在平面形成一第二转向角。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一转向角的角度范围选自:80°~85°,85°~90°,90°~95°,95°~100°。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所述第二转向角的角度范围选自: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至少一第二侧面,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以支撑所述第二顶面,形成预定高度,其中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支承柜的前侧面形成一侧空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至少两第一侧面,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以支撑所述第一顶面,形成预定高度。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三所述侧面,三所述侧面依次转向地连接形成一u型结构。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各所述第一侧面一体地转向连接所述第一顶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侧面自所述第一侧面向外延伸。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两所述第一侧面垂直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两所述第二侧面垂直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两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自两所述第一侧面向外延伸。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以封闭所述第二功能部。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至少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连通上侧外空间,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所述厨房用具。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内承载室,所述内承载室连通所述安装腔。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至少一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安装腔与底侧外部空间,以便于所述厨房用具连接外部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具有至少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安装腔,以限位所述厨房用具的边缘。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一顶面平面地延伸形成一放置平面,用于放置所述厨房用具。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第二主体和一承载部件,所述承载部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所述承载部件具有一第二承载室。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承载部件可横向移动地连接于所述主体,形成一打开状态和一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时,内承载室显露于外部,适于放置至少一调理用具,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被封闭。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承载部件可轴向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形成一打开状态和一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时,内承载室显露于外部,适于放置至少一调理用具,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被封闭。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承载部件可纵向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形成一打开状态和一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时,内承载室显露于外部,适于收纳厨余垃圾,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被封闭。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第二功能部包括一外载体,所述外载体用于承载一清洁用具,所述外载体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厨房用具。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所述第二功能部包括一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厨房用具,所述控制组件被设置于所述转向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部。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第一功能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功能部。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调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凸出于所述支承柜的纵向延伸距离选自:80mm~90mm,90mm~100mm,100mm~110mm。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调橱柜,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凸出于所述支承柜的横向延伸距离选自:700mm~800mm,800mm~900mm,900mm~1000mm,1000mm~1100mm,1100mm~1200mm,1200mm~1300mm,1300mm~1400mm,1400mm~1500mm。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调橱柜,其中所述厨房用具选自组合:储藏用具、洗涤用具、调理用具、烹调用具、进餐用具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所述的烹调橱柜,其中所述厨房用具选自:灶具、炉具、水槽、锅具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灶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灶具;和

一所述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所述灶具被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烹饪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灶具;

一所述烹饪橱柜,其中所述灶具被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的烹饪套件,其中所述烹饪套件包括一油烟机,所述油烟机被设置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上方。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的烹饪套件,其中所述第二功能部凸出于所述油烟机边缘预定距离。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水槽;和

一所述烹饪橱柜,其中所述水槽被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和一支承柜形成的烹饪橱柜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烹饪橱柜侧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和一灶具形成的灶台装置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和所述灶具以及一油烟机配合形成的一烹饪套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和所述灶具以及一油烟机配合形成的一烹饪套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的形成的烹饪套件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打开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灶台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灶台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灶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烹饪套件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套件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烹饪套件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烹饪套件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洗涤装置示意图。

图2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洗涤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23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洗涤装置的一变形实施方式。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烹饪橱柜分解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烹饪橱柜的剖视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一变形实施方式。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另一变形实施方式。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的又一变形实施方式。图3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烹饪橱柜立体示意图。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烹饪橱柜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烹饪套件立体示意图。

图3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烹饪套件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整体厨房配置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厨房作为人们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厨房配置的厨房用具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使用厨房的体验。而如前所述,现代厨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用户的精细体验得不到满足,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一定程度的焦虑感,而这些主观的感受,却是由具体的厨房用具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等因素所影响的。而在本发明中,提供一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其以基本的厨房用具功能为基础,配合其它厨房用具而设置,其将多个空间相互配合的设置,使得用户在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对应的烹调位进行烹调操作时,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操作空间,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进一步,其扩展需求的操作空间,使得用户更加顺畅地进行烹调操作;进一步,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与其它厨房用具,如灶具、水槽等相结合,为所述厨房用具提供支持、承载功能的同时,使得用户在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所在烹调位更加顺畅地操作厨房用具,且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进一步,其将多个功能,如烹调、洗涤、收纳、清洁等在空间上布置上融合为一体,从而使得用户不需要额外的移动,就可以完成需要的烹调操作,比如在炒菜的同时便利地获取调味品、快速地对烹调区域进行清洁整理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中的所述厨房用具可以包括各种用于厨房的器具或装置,如储藏用具、洗涤用具、调理用具、烹调用具以及进餐用具等。也就是说,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可以是厨房用具中的一种,为其它的厨房用具提供支承作用。更具体地,所述储藏用具可以包括食品储藏和器物用品储藏。洗涤用具可以包括洗物盆、洗物柜、水槽、消毒柜等。调理用具可以包括调理的台面,整理、切菜、配料、调制的工具和器皿等。烹调用具可以包括炉具、灶具和烹调时用的相关的工具和器皿,如电磁炉、微波炉、微波烤箱等。所述进餐用具可以包括各种进餐时的用具和器皿等。

如图1至图8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打开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其包括一第一功能部10和一第二功能部20,所述第二功能部20配合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功能部20和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功能相互配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功能部10上方形成一第一工作空间101,以供用户进行烹调工作,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上方形成一第二工作空间201,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连通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以调制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

进一步,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自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向外延伸,以扩展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并且在用户身体和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之间形成一间隔区。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定义一烹饪位,即,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前方供烹饪操作的位置。也就是说,当用户处于所述烹饪位进行烹饪操作时,用户的身体部位被所述第二工作部所间隔阻挡,从而不会过度靠近所述第一功能部10。

所述第二功能部20比邻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邻接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即,使得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连通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地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有一安装位,用于安装一厨房用具,以支承所述厨房用具,供用户通过厨房用具所述进行烹调工作。也就是说,在使用所述厨房用具时,将所述厨房用具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以便于为用户提供适宜的烹调条件。

所述第一功能部10包括一第一主体11,以及具有一安装腔102,所述第一主体11形成所述安装腔102。所述安装腔102适于容纳安装所述厨房用具。也就是说,所述安装腔102提供所述安装位,以便于将所述厨房用具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更具体地,当所述厨房用具被容纳于所述安装腔102时,所述厨房用具的边缘被支承于所述第一主体11。也就是说,所述厨房用具被承托于所述第一主体11。所述安装腔102连通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以便于当所述厨房用具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02时,所述厨房用具对应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

进一步,所述安装腔102限位所述厨房用具,从而使得当所述厨房用具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时,所述厨房用具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相对位置确定,从而使得所述厨房用具被稳定地安装。也就是说,所述安装腔102的设置与所述厨房用具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至少一连接通道112,所述连接通道112连通所述安装腔102与底侧外空间,以便于配合所述厨房用具,比如灶具401、水槽404等,方便厨房用具连接相关的设备,比如电路,管路等。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还可以是通过其它的结构形态形成,比如平面、安装槽、凸台等,本发明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厨房用具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对应的所述厨房用具的功能,比如,当所述灶具40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时,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所述灶具401对应的功能。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为用户提供对所述厨房用具操作而进行烹调工作的空间。比如,为用户提供通过所述灶具401进行炒菜的烹饪空间。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包括一第二主体21和一承载部件22,所述承载部件22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21。所述第二承载部件22具有一内承载室202,所述内承载室202用于承载至少一调理用具402。所述调理用具402举例地但不限于刀、铲、勺或者调味品。也就是说,所述内承载室202适于承载所述调理用具402,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承载所述调理用具402的功能。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承载功能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的烹调功能相关联。换句话说,根据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的烹调功能设置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承载功能。更具体地,更加所述第一功能部10安装的所述厨房用具设置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所述承载部件22,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功能相互配合、相互融合,从而为提供更加精细的用户体验。

比如,当所述第一功能适于安装所述灶具401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配合设置所述灶具401的承载功能,比如承载调理用具402,从而当用户处于所述厨房用具承载装置对应的烹调位时,通过所述灶具401进行烹调操作,当需要调理用具402时,就可以在所述烹饪位所在位置由所述第二功能部20获得调理用具402料,而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移动,从而使得用户以舒适的姿势完成烹调工作,并且由于避免各种不必要的移动而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感,从而获得更加愉悦的烹调体验。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件22与所述第一主体11以及所述承载空间形成一抽屉式结构,以便于形成一打开和一关闭状态。在所述抽屉式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承载部件22显露于外部,方便用户从所述承载部件22获取调理用具402。当所述抽屉式结构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承载部件22被完全容纳于所述内承载室202内部,所述调理用具402被稳定地保持于所述承载部件22内部。

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件22被横向延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21,从而为用户提供横向的操作动作。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要站在所述烹调位所在的位置,仅仅通过一个手部左右移动的动作,就可以完成所述调理用具402的取放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体21还可以设有一滑轨,沿所述内承载室202横向地延伸,以供所述承载部件22进行移动。所述承载部件22还可以设有一把手,供用户的手部移动操作动作。当用户横向地向外抽动所述承载部件22时,所述承载部件22向远离所述第二主体21的方向移动而进入打开状态,此时用户可以方便获取所述承载部件22内承载的所述调理用具402,而当用户向内推动所述承载部件22时,所述承载部件22向靠近第二主体21的方向移动而进入关闭状态,此时调理用具402被稳定收纳于所述承载部件22。

更具体地,所述承载部件22设有至少一承载槽,适于限位地承载所述调理用具402。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需要承载的所述调理用具402的形状设置所述承载槽的形状。更具体地,所述承载槽被设置于所述内承载室202内。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21自所述第一主体11向外延伸,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体11一致的表面。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一第一顶面12。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二顶面212自所述第一顶面12向外延伸预定距离,所述第一顶面12上方对应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所述第二顶面212上方对应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

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的第二顶面212与所述第一主体11的第一顶面12处于同一平面,从而提供一平整的延伸支撑平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的橱柜中,厨具和台面的设置都是线性延伸的方式,也就是说,边缘都是处于同一条直线,不管是在布置厨具的位置还是未布置厨具的位置都是相同的台面宽度,由于厨具所在位置的边缘较窄,只能在厨具的侧方提供延伸的台面,从而提供支撑、放置的位置,从而配合烹调操作,但是这种布局方式并不适宜人们的烹调操作。比如在进行烹饪炒菜结束时,在灶具401侧方的台面上放置餐盘,用户在操作时,需要端着较重的锅,并且转动一个较大的角度才能将锅中的食物放置于餐盘内,或者需要移动一段距离才能完成需要的操作动作,这样对于一些家庭妇女来说,尤其对于没有较大臂力的妇女来说,会带来困难或者说带来烹饪的不愉悦感。而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主体21的顶面自所述第一主体11的顶面向外延伸,即向靠近用户操作的方向延伸,从而在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外侧,即靠近用户身体的一侧,提供一平整的承载平面,从而安全放置用户烹饪时需要的物品,比如碗盘,从而使得用户不需要进行转动身体或者不需要大范围的移动,就可以完成预期的烹饪动作,从而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烹饪操作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生活中,房屋空间越来越宝贵,尤其对于厨房这样较小的空间范围,更需要合理的配置各种空间,才能为用户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提供更加舒适的用户体验。比如,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功能部20配合所述第一功能部10向外凸出延伸,而并不是整体加大传统台面,从而有目标地利用空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倾斜面211,所述倾斜面21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的靠近下方位置。

进一步,参照图3至图8,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支承柜200配合形成一烹饪橱柜。也就是说,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支承柜200具有一安装位,用于安装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支承柜200。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功能部20自所述支承柜200向外延伸预定距离d。

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下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一遮蔽空间203,以形成一适应用户烹饪体位的空间形态。

所述支承柜200具有一顶面210和一前侧面220,所述支承柜200的顶面210和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顶面高度一致。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与所述支承柜200的前侧面220所在平面形成所述遮蔽空间203。

所述第二功能部20使得用户与所述第一支承柜200的保持一定的接触距离。具体地,当用户在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对应烹饪位进行烹饪操作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突出的向外延伸,因此用户身体最先抵靠或者靠近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而由于人体的双脚是向前延伸的方向,因此当用户身体抵靠或者靠近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时,双脚可以延伸至所述遮蔽空间203所对应的位置,即,使得用户稳定站立的同时,使得用户和所述第一功能部10保持预定的距离,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即适应用户烹饪体位的空间形态。

进一步,所述倾斜面211倾斜地向所述支承柜200所在方向延伸,从而为用户提供方便操作所述支承柜200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当用户进行烹饪操作时,有时需要操作所述支承柜200,比如打开所述支承柜200、从所述支承柜200中取放物品等,而当用户站立在所述烹饪位时,手部需要从上方向下伸,因此容易形成一个倾斜的趋势,而所述倾斜面211设置适应用户的手部倾斜趋势,使得用户更容易触及所述柜体,而不需要大幅度弯曲胳膊,从而提供更加舒适的操作体验。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灶具401形成的灶台装置示意图。所述第一主体11的所述安装腔102配合所述灶具401的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灶具401被稳定地支承于所述第一主体11。更具体地,所述灶具401的边缘被搭载于所述第一主体11,使得所述灶具401被支撑。所述第一主体11的下方连通外部,从而方便连接所述灶具401关联的设备,比如电路、管路。也就是说,所述灶具401通过所述第一主体11的下方连接外部设备。所述灶具401举例地但不限于煤气灶、天然气灶。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主体11的下方具有至少一所述连接通道112,所述连接通道112连通所述安装腔102和外部空间,以使得当所述灶具40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主体11时,外部设备穿过所述连接通道112连接于所述灶具401。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所述灶具401以及一油烟机300配合形成的一烹饪套件示意图。参照图6和图7,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灶具401被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一抽油烟机300被设置于所述灶台装置上方,从而形成所述烹饪套件。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至少部分地凸出于所述抽油烟机300边缘所在位置,从而形成一安全空间。也就是说,第二功能部20上方空间至少部分向上持续地延伸,而不被所述抽油烟机300遮挡,从而使得用户在低头时,不会碰触所述抽油烟机30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尺寸设置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所述灶具401和/或所述抽油烟机300的尺寸相关。举例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横向延伸尺寸w大于所述灶具401的横向尺寸,使得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覆盖所述灶具401的横向延伸范围。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以及所述灶具401的纵向尺寸相配合,比如,当所述灶具401被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功能部10内边缘的位置时,即,被设置于靠近依靠位置,如墙壁一侧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较小,当所述灶具401被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功能部20外侧边缘的位置时,即,远离墙壁的一侧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较大,从而通过这样的配置方式,使得用户距离所述灶台位置具有更加舒适的操作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尺寸设置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上方配置的设备尺寸相关,如与所述抽油烟机300的尺寸相关。举例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外延伸边缘凸出于所述上方设备的外延伸边缘。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横向延伸距离w大于所述上方设备的横向延伸尺寸。

举例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的尺寸范围为80mm~11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的尺寸范围选自80mm~90mm,90mm~100mm,100mm~110mm。

举例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横向延伸距离w的尺寸范围为:700mm~150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横向延伸距离w的尺寸范围选自:700mm~800mm,800mm~900mm,900mm~1000mm,1000mm~1100mm,1100mm~1200mm,1200mm~1300mm,1300mm~1400mm,1400mm~1500mm。

举例地,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整体横向尺寸范围为:700mm~1500mm。进一步地,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整体横向尺寸范围选自:700mm~800mm,800mm~900mm,900mm~1000mm,1000mm~1100mm,1100mm~1200mm,1200mm~1300mm,1300mm~1400mm,1400mm~1500mm。

举例地,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整体横向尺寸范围为:850mm~1350mm。进一步地,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整体横向尺寸范围选自:850mm~860mm,860mm~870mm,870mm~880mm,880mm~890mm,890mm~900mm,900mm~910mm,910mm~920mm,920mm~930mm,930mm~940mm,940mm~950mm,1050mm~1060mm,1060mm~1070mm,1070mm~1080mm,1080mm~1090mm,1090mm~1100mm,1110mm~1120mm,1120mm~1130mm,1130mm~1140mm,1140mm~1150mm,1250mm~1260mm,1260mm~1270mm,1270mm~1280mm,1280mm~1290mm,1200mm~1300mm,1300mm~1310mm,1310mm~1320mm,1320mm~1330mm,1330mm~1340mm,1340mm~1350mm。

举例地,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整体纵向尺寸范围为:680mm~710mm,进一步地,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整体纵向尺寸选自680mm~690mm,690mm~700mm,700mm~710mm。

更具体地,所述厨房支承装置的整体纵向尺寸范围为:685mm~705mm,进一步地,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整体纵向尺寸选自685mm~690mm,690mm~695mm,695mm~700mm,700mm~705mm。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形成的烹饪套件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参照图8,当用户使用所述烹饪套件进行烹饪操作,如进行炒菜的烹饪操作时,用户适于站立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对应烹饪位的位置,身体中部靠近所述第二功能部20,而双脚延伸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所述第二遮蔽空间203对应位置,使得用户的双脚稳定的站立,而上方头部在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第二工作空间201延伸位置,当用户进行炒菜烹调时,双手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操作锅具,通过锅铲进行搅动,且所述第二功能部20使得用户身体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预定距离,从而使得用户的身体的不会过度靠近所述灶具401,即不会过度靠近火源,防止烹调材料在烹调过程中飞溅至用户身体,降低烫伤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操作更加安全。进一步,当进行完炒菜烹调之后,将餐盘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部20,此时,用户只需要收回手臂就可以将锅中的实物盛放于餐盘中,从而顺畅地完成整个炒菜烹饪操作。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打开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9至图10,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部20包括一第二主体21和一承载部件22,所述承载部件22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21。所述第二承载部件22具有一内承载室202,所述内承载室202用于承载至少一调理用具402。所述调理用具402举例地但不限于刀、铲、勺或者调味品。也就是说,所述内承载室202适于承载所述调理用具402,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承载所述调理用具402的功能。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承载功能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的烹调功能相关联。换句话说,根据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的烹调功能设置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承载功能。更具体地,更加所述第一功能部10安装的所述厨房用具设置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所述承载部件22,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功能相互配合、相互融合,从而为提供更加精细的用户体验。

比如,当所述第一功能适于安装所述灶具401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配合设置所述灶具401的承载功能,比如承载调味料,从而当用户处于所述厨房用具承载装置对应的烹调位时,通过所述灶具401进行烹调操作,当需要调味料时,就可以在所述烹调位所在位置由所述第二功能部20获得调味料,而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移动,从而使得用户以舒适的姿势完成烹调工作,并且由于避免各种不必要的移动而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感,从而获得更加愉悦的烹调体验。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件22与所述第一主体11形成一打开状态和一关闭状态。在第二功能部2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承载部件22的所述内承载室202连通于外部空间,以便于用户取放调理用具402。当所述第二功能部20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202被封闭于所述第二主体21内部,所述调理用具402被稳定地保持于所述承载部件22内部。

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件22被可轴向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21,从而为用户提供转动操作动作。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要站在所述烹调位所在的位置,仅仅通过一个手部转动的动作,就可以完成所述调理用具402的取放动作。更具体地,为用户提供沿圆弧面的轴向转动动作打开所述第二功能部20,比如,当用户需要将所述第二功能部20由关闭状态转动至打开状态时,用户的手部沿着所述第二承载部件22的转动圆弧面的较高位置,沿弧面向下转动预定角度,即打开所述第二功能部2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体21还可以设有至少一轴向转动部件,以供所述承载部件22相对所述主体轴向地转动。所述承载部件22还可以设有一把手,供用户的手部移动操作动作。当用户轴向地向外转的转动所述承载部件22时,所述承载部件22向远离所述第二主体21的方向移动而进入打开状态,此时用户可以方便获取所述承载部件22内承载的所述调理用具402,而当用户向靠近所述第二主体21的方向转动所述承载部件22时,所述承载部件22向靠近第二主体21的方向转动而进入关闭状态,此时调理用具402被稳定收纳于所述承载部件22。

更具体地,所述承载部件22设有至少一承载槽,适于限位地承载所述调理用具402。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需要承载的所述调理用具402的形状设置所述承载槽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21自所述第一主体11向外延伸,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体11一致的表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的第二顶面212与所述第一主体11的第一顶面12处于同一平面,从而提供一平整的延伸支撑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倾斜面211,所述倾斜面211被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件22。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件22的外侧面倾斜地向下延伸。

进一步,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支承柜200配合形成一烹饪橱柜。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下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一遮蔽空间203。

所述第二功能部20使得用户与所述第一支承柜200的保持一定的接触距离。具体地,当用户在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对应烹饪位进行烹饪操作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突出的向外延伸,因此用户身体最先抵靠或者靠近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而由于人体的双脚是向前延伸的方向,因此当用户身体抵靠或者靠近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时,双脚可以延伸至所述遮蔽空间203所对应的位置,即,使得用户稳定站立的同时,使得用户和所述第一功能部10保持预定的距离,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更具体地,所述把手可以被设置于所述倾斜面211,以便于用户沿所述倾斜面211到达所述把手,从而操作所述第二功能部20。也就是说,所述倾斜面211具有引导作用,引用用户的手部操作,使得用户不需要视线观察,沿着所述倾斜面211的方向就可以到达所述把手,从而快速方便地完成对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操作过程,以配合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使用过程。

进一步,所述倾斜面211倾斜地向所述支承柜200所在方向延伸,从而为用户提供方便操作所述支承柜200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当用户进行烹饪操作时,有时需要操作所述支承柜200,比如打开所述支承柜200、从所述支承柜200中取放物品等,而当用户站立在所述烹饪位时,手部需要从上方向下伸,因此容易形成一个倾斜的趋势,而所述倾斜面211设置适应用户的手部倾斜趋势,使得用户更容易触及所述柜体,而不需要大幅度弯曲胳膊,从而提供更加舒适的操作体验。同样地,当用户期望操作所述第二功能部20时,用户只需要手部向下倾斜,即可以触及所述倾斜面211,更具体地,可以方便触及所述把手。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打开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参照图11-13,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部20包括一第二主体21和一承载部件22,所述承载部件22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21。所述第二承载部件22具有一内承载室202,所述内承载室202用于承载厨余垃圾。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承载功能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的烹调功能相关联。换句话说,根据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的烹调功能设置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承载功能。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功能部10安装的所述厨房用具设置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所述承载部件22,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功能相互配合、相互融合,从而为提供更加精细的用户体验。

比如,当所述第一功能适于安装所述灶具401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设置配合所述灶具401的承载功能,比如承载厨余垃圾,从而当用户处于所述厨房用具承载装置对应的烹调位时,通过所述灶具401进行烹调操作,当需要进行清洁整理时,就可以在所述烹调位所在位置将所述灶具401周围的厨余垃圾方便地收纳于所述承载部件22,而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移动,从而使得用户以舒适的姿势完成烹调工作,并且由于避免各种不必要的移动而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感,从而获得更加愉悦的烹调体验。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件22与所述第一主体11形成一打开状态和一关闭状态。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打开状态和一关闭状态。

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202显露于外部。也就是说,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202连通于外部,方便外部物体的进入。换句话说,当所述第二功能部2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用户可以方便地将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顶面以及周边的厨余垃圾转移至所述内承载室202,更具体地,可以借助抹布,将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周边的厨余垃圾推入所述内承载室202,而不会遗落于地面。

当所述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202被封闭于所述第二主体21内部,也就是说,所述内承载室202被遮盖于内部,从而使得所述内承载室202中承载的厨余垃圾不会显露于外部,保持整体环境的清洁,且减少厨余垃圾味道的扩散。

进一步,所述内承载部件22适于设置一垃圾收纳袋,从而使得进入所述内承载室202的厨余垃圾被收纳于所述垃圾收纳袋,方便及时进行更换清理。

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件22被纵向地延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21,从而为用户提供纵向的操作动作。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要站在所述烹调位所在的位置,仅仅通过一个手部前后移动的动作,就可以完成对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操作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体21还可以设有一滑轨,沿所述内承载室202纵向地延伸,以供所述承载部件22进行纵向移动。所述承载部件22还可以设有一把手,供用户的手部移动操作动作。当用户纵向地向外抽动所述承载部件22时,所述承载部件22向远离所述第二主体21的方向移动而进入打开状态,此时外部物体可以方便进入所述内承载室202,而当用户向内推动所述承载部件22时,所述承载部件22向靠近第二主体21的方向移动而进入关闭状态,此时厨余垃圾被封闭于所述承载部件22。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21自所述第一主体11向外延伸,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体11一致的表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的第二顶面212与所述第一主体11的第一顶面12处于同一平面,从而提供一平整的延伸支撑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承载室202的开口方向靠近所述第二主体21的第二顶面212,并且沿所述第二主体21的第二顶面212边缘方向延伸,从而使得所述内承载室202可以完全地接收由所述第二主体21进入所述内承载室202的厨余垃圾,从而减少厨余垃圾洒落于地面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清洁、卫生是厨房重要的关注方面,在烹饪过程中,比如炒菜烹饪过程中,很容易在所述灶具401周围产生处于厨余垃圾,对于传统的台面,用户只能借助抹布等清洁用具403,将台面上的垃圾转移至独立的垃圾桶,清理很不方便,且容易将垃圾洒落于地面,从而污染地面,而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功能部20顶面一体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二功能部20设有所述内承载室202,且当所述第二功能部2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内承载室202的开口比邻所述第二主体21的第二顶面212,从而使得处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周围的处于垃圾可以被沿着所述第二主体21的第二顶面212顺利被推入所述承载部件22的所述内承载室202,从而使得用户方便地保持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顶面以及周边的清洁。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倾斜面211,所述倾斜面21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的靠近下方位置。

进一步,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支承柜200配合形成一烹饪橱柜。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下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一遮蔽空间203。

所述第二功能部20使得用户与所述第一支承柜200的保持一定的接触距离。具体地,当用户在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对应烹饪位进行烹饪操作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突出的向外延伸,因此用户身体最先抵靠或者靠近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而由于人体的双脚是向前延伸的方向,因此当用户身体抵靠或者靠近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时,双脚可以延伸至所述遮蔽空间203所对应的位置,即,使得用户稳定站立的同时,使得用户和所述第一功能部10保持预定的距离,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进一步,所述倾斜面211倾斜地向所述支承柜200所在方向延伸,从而为用户提供方便操作所述支承柜200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当用户进行烹饪操作时,有时需要操作所述支承柜200,比如打开所述支承柜200、从所述支承柜200中取放物品等,而当用户站立在所述烹饪位时,手部需要从上方向下伸,因此容易形成一个倾斜的趋势,而所述倾斜面211设置适应用户的手部倾斜趋势,使得用户更容易触及所述柜体,而不需要大幅度弯曲胳膊,从而提供更加舒适的操作体验。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形成的灶台装置立体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灶台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灶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烹饪套件示意图。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套件应用场景示意图。

参照图14至18,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灶具401形成一灶台装置,以及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一所述灶具401和一支承柜200形成一烹饪套件。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所述第二功能部20包括一控制组件24,所述控制组件24用于控制所述灶具401工作。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包括一第二主体21以及具有一内承载室202,所述第二主体21形成所述内承载室202。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24的至少部分被容纳于所述内承载室202。所述第一主体11具有至少一第一顶面12,所述第一顶面12上方对应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

所述第二主体21具有至少一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二顶面212对应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

所述第二顶面212自所述第一主体11的第一顶面12向外延伸,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体11一致的表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的第二顶面212与所述第一主体11的第一顶面12处于同一平面,从而提供一平整的延伸支撑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倾斜面211,所述倾斜面21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的靠近下方位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具有所述倾斜面211。

进一步,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支承柜200配合形成一烹饪橱柜。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下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一遮蔽空间203。

所述第二功能部20使得用户与所述第一支承柜200的保持一定的接触距离。具体地,当用户在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对应烹饪位进行烹饪操作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突出的向外延伸,因此用户身体最先抵靠或者靠近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而由于人体的双脚是向前延伸的方向,因此当用户身体抵靠或者靠近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时,双脚可以延伸至所述遮蔽空间203所对应的位置,即,使得用户稳定站立的同时,使得用户和所述第一功能部10保持预定的距离,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进一步,所述倾斜面211倾斜地向所述支承柜200所在方向延伸,从而为用户提供方便操作所述支承柜200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当用户进行烹饪操作时,有时需要操作所述支承柜200,比如打开所述支承柜200、从所述支承柜200中取放物品等,而当用户站立在所述烹饪位时,手部需要从上方向下伸,因此容易形成一个倾斜的趋势,而所述倾斜面211设置适应用户的手部倾斜趋势,使得用户更容易触及所述柜体,而不需要大幅度弯曲胳膊,从而提供更加舒适的操作体验。

进一步,所述第二主体21具有一转向面214,所述转向面214自所述顶面转向地延伸连接所述倾斜面211。也就是说,所述转向面214的一侧转向地连接于所述顶面,所述转向面214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倾斜面211。

所述转向面214按预定角度转向连接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倾斜面211。所述转向面214与所述形成一第一转向角α,所述转向面214与所述倾斜面211形成所述一第二转向角β。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面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转向面214沿竖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所述转向面214自所述顶面转向直角转向地连接于所述顶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转向角α可以是90°。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向角α可以是其它范围。举例地,所述第一转向角的范围选自80°~85°,85°~90°,90°~95°,95°~100°。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24被设置于所述转向面214,调整所述第一转向角α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所述控制组件24,具体地如观察所述控制面板241的角度,在本发明的预定角度范围,可以使得用户更加清楚地进行观察,避免所述转向面214过度向内延伸二导致用户看不到,或者避免所述转向面214过度向外延伸而增大不必要的空间占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顶面的纵向延伸距离d、所述转向面214的竖向延伸高度h,以及所述倾斜面211的延伸距离的尺寸相互配合设置,以便于在上方为用户提供适宜大小的第二工作空间201,且在下方为用户提供适宜的倾斜角度。具体地,当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和所述倾斜面211的延伸距离一定时,通过所述转向面214的竖向延伸高度h来调节所述倾斜面211的倾斜程度,即,调节所述第二转向角β的大小,从而为用户提供适宜处于所述烹饪位时,从上方向下伸展手臂操作所述第二功能部20或所述支承柜200的操作趋势的角度。所述第二转向角的取值范围是:100°~160°。更具体地,所述第二转向角β的取值范围是: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24被设置于所述转向面214。更具体地,所述控制组件24包括一控制面板241和至少一电子元件242,所述控制面板241被嵌入所述转向面214,所述电子元件242被容纳于所述内承载室202。进一步,所述控制面板241的表面和所述转向面214的表面一致,以提供平整的外表面。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面板241被设置于所述转向面214,从而使得所述控制面板241远离所述灶具401所在平面,从而减少烹饪过程中对所述控制面板241的污染,使得所述控制面板241保持清洁,且减少对所述控制组件24的电气功能的影响。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241还可以被设置于其它位置,举例地,所述控制面板24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所述顶面。

当然,所述转向面214还可以通过弧形角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倾斜面211,减少凸出的棱角,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使用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可以是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主体21的所述顶面、所述转向面214以及所述倾斜面211一体地延伸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

参照图18,当用户使用所述烹饪套件进行烹饪操作,如进行炒菜的烹饪操作时,用户适于站立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对应烹饪位的位置,身体中部靠近所述第二功能部20,而双脚延伸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所述第二遮蔽空间203对应位置,使得用户的双脚稳定的站立,而上方头部在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第二工作空间201延伸位置,当用户进行炒菜烹调时,手臂向下即可触及位于竖直方向的控制组件24,操作开启所述灶具401,进一步,双手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操作锅具,通过锅铲进行搅动,且所述第二功能部20使得用户身体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预定距离,从而使得用户的身体的不会过度靠近所述灶具401,即不会过度靠近火源,防止烹调材料在烹调过程中飞溅至用户身体,降低烫伤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操作更加安全。进一步,当进行完炒菜烹调之后,手臂向下即可触及位于竖直方向的控制组件24,操作关闭所述灶具401,进而将餐盘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所述第二顶面212,此时,用户只需要收回手臂就可以将锅中的实物盛放于餐盘中,从而顺畅地完成整个炒菜烹饪操作。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示意图。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形成的烹饪套件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烹饪套件应用场景示意图。

参照图19-21,所述第二功能部20包括一外载体23,所述外载体23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以便于承载厨房用具。更具体地,所述外载体23用于可悬挂地承载所述厨房用具。举例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载体23用于可悬挂的承载清洁用具403,如抹布,清洁刷。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载体23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侧方位置。

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支承柜200配合形成一烹饪橱柜。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下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一遮蔽空间203。所述第二功能部20侧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至少一侧空间204,所述侧空间204用于容纳所述外载体23承载的厨房用具。

所述第二主体21具有至少一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一顶面12自所述第一主体11的第一顶面12向外延伸,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体11一致的表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的顶面与所述第一主体11的第一顶面12处于同一平面,从而提供一平整的延伸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倾斜面211,所述倾斜面21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的靠近下方位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具有所述倾斜面211。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至少一第二侧面213,所述第二侧面213自所述第二顶面212侧转向地延伸,并且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所述侧空间204。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21形成所述第二侧面213。

所述外载体23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213,以使得被所述外载体23承载的所述厨房用具被容纳于所述侧空间204。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载体23还可以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其它位置,如前方位置或者下方位置。

参照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烹饪套件应用场景示意图。烹饪操作是一种需要多个动作配合的操作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操作习惯,但是保持烹饪环境的整洁,却是大部分用户希望达到的,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对于一些用户,在烹饪的过程中,一边烹饪,一边会及时清理烹饪环境中的杂物或者临时产生的垃圾。当用户提供本发明提供所述烹饪套件时,将清洁用具403承载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所述外载体23,即靠近烹饪位的侧方位置,当用户进行烹饪时,比如炒菜烹饪,部分食材遗落在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表面,此时用户向侧方伸手,即可以获取位于所述侧空间204的所述清洁用具403,及时将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表面以及周边清洁干净,从而保持一个清洁、卫生的工作环境,且用户在清洁的过程中,不需要移动较大距离,即可以完成清洁过程,从而保持舒缓的烹饪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厨房用具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使得厨房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使得各种用具混乱的放置,从而在需要使用需要用具时不容易找到。比如在烹饪的过程中,清洁用具403是最常用的用具之一,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物品遮挡而不容易找到,而使用需求大多都是临时而短暂的,也就是说,期望达到随用随取,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第二功能部20设置所述外载体23,为清洁用具403提供稳定的放置位置,用户在烹饪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获取清洁用具403,且藉由所述第二功能部20和所述支承柜200形成的所述侧空间204承载所述清洁用具403,充分利用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周边空间。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示意图。图2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形成的洗涤装置剖视示意图。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参照图22-24,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水槽404以及一支承柜200体形成一洗涤装置。本发明提供一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其包括一第一功能部10和一第二功能部20,所述第二功能部20配合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功能部20和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功能相互配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功能部10上方形成一第一工作空间101,以供用户进行洗涤工作,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上方形成一第二工作空间201,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连通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以调制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

进一步,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自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向外延伸,以扩展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并且在用户身体和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之间形成一间隔区。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定义一烹饪位,即,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前方供烹饪操作的位置,如进行洗涤烹饪操作。也就是说,当用户处于所述烹饪位进行烹饪操作时,用户的身体部位被所述第二工作部所间隔阻挡,从而不会过度靠近所述第一功能部10。

所述第二功能部20比邻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邻接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即,使得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连通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地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有一安装位,用于安装一厨房用具,以支承所述厨房用具,供用户进行烹调工作。也就是说,在使用所述厨房用具时,将所述厨房用具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以便于为用户提供适宜的烹调条件。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中,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所述安装位安装所述水槽404。

所述第一功能部10包括一第一主体11,以及具有一安装腔102,所述第一主体11形成所述安装腔102。所述安装腔102适于容纳安装所述厨房用具。也就是说,所述安装腔102提供所述安装位,以便于将所述厨房用具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更具体地,当所述厨房用具被容纳于所述安装腔102时,所述厨房用具的边缘被支承于所述第一主体11。也就是说,所述厨房用具被承托于所述第一主体11。

进一步,所述安装腔102限位所述厨房用具,从而使得当所述厨房用具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时,所述厨房用具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相对位置确定,从而使得所述厨房用具被稳定地安装。也就是说,所述安装腔102的设置与所述厨房用具的形状相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提供所述安装位的所述安装腔102是上下连通的腔体,以便于配合所述厨房用具,如水槽404,方便厨房用具连接相关的设备,比如水管管路等。而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还可以是通过其它的结构形态形成,比如平面、安装槽、凸台等,本发明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厨房用具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对应的所述厨房用具的功能,比如,当所述灶具40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时,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所述水槽404对应的功能。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为用户提供对所述厨房用具操作而进行烹调工作的空间。比如,为用户提供通过所述水槽404进行洗涤的烹饪空间。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主体向外延伸,所述第二主体21形成所述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二顶面212自所述第一主体11的第一顶面12向外延伸,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体11一致的表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的第二顶面212与所述第一主体11的第一顶面12处于同一平面,从而提供一平整的延伸支撑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倾斜面211,所述倾斜面21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的靠近下方位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具有所述倾斜面211。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至少一第二侧面213,所述第二侧面213自所述第二顶面212侧转向地延伸,并且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所述侧空间204。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21形成所述第二侧面213。

所述第二主体21具有一转向面214,所述转向面214自所述顶面转向地延伸连接所述倾斜面211。也就是说,所述转向面214的一侧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所述转向面214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倾斜面211。

所述转向面214按预定角度转向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和所述倾斜面211。所述转向面214与所述形成一第一转向角α,所述转向面214与所述倾斜面211形成所述一第二转向角β。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面212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转向面214沿竖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所述转向面214自所述第二顶面212转向直角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转向角α可以是90°。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向角α可以是其它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顶面的纵向延伸距离d、所述转向面214的竖向延伸高度h,以及所述倾斜面211的延伸距离的尺寸相互配合设置,以便于在上方为用户提供适宜大小的第二工作空间201,且在下方为用户提供适宜的倾斜角度。具体地,当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和所述倾斜面211的延伸距离一定时,通过所述转向面214的竖向延伸高度h来调节所述倾斜面211的倾斜程度,即,调节所述第二转向角β的大小,从而为用户提供适宜处于所述烹饪位时,从上方向下伸展手臂操作所述第二功能部20或所述支承柜200的操作趋势的角度。所述第二转向角的取值范围是:100°~160°。更具体地,所述第二转向角β的取值范围是: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包括一外载体23,所述外载体23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以便于承载厨房用具。更具体地,所述外载体23用于可悬挂地承载所述厨房用具。举例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载体23用于可悬挂的承载清洁用具403,如抹布,清洁刷。

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支承柜200配合形成一烹饪橱柜。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下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一遮蔽空间203。所述第二功能部20侧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至少一侧空间204,所述侧空间204用于容纳所述外载体23承载的厨房用具。所述外载体23被设置于所述侧面,以使得被所述外载体23承载的所述厨房用具被容纳于所述侧空间204。

所述水槽404可以包括至少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于外部供水管路,以便于获取水源,所述出水口用于连接出水管路。更进一步,所述水槽404可以通过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底部连接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更具体地,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可以通过所述连接通道112连接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

参照图24,当用户使用所述洗涤套件进行洗涤操作,如进行清洗食材操作时,用户适于站立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对应烹饪位的位置,身体中部靠近所述第二功能部20,而双脚延伸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所述第二遮蔽空间203对应位置,使得用户的双脚稳定的站立,而上方头部在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第二工作空间201延伸位置,当用户进行清洗操作时,手臂向下即可通过所述水槽404进行清洗操作,且所述第二功能部20使得用户身体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预定距离,从而使得用户的身体的不会过度靠近所述水槽404,即不会过度靠近水槽404,防止在清洗过程中水飞溅至用户身体。当用户需要使用清洁用具403时,向侧方伸手即可获取位于所述侧空间204的所述清洁用具403,从而更加顺畅地完成清洗工作。

图23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洗涤装置的一变形实施方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所述第二功能部具有一置物槽205,所述置物槽205连通外部空间,以方便用户处于邻近所述洗涤装置操作时放置物品。

更具体地,所述置物槽205的开口向上,靠近所述水槽404的位置,以便于当所述用户藉由所述水槽404进行完清洗操作后,将物品放置于所述置物槽205。举例地但不限于,所述置物槽205可以用户防止蔬菜、水果或者清洁用具、以及进餐用具等,本发明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立体示意图。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形成的烹饪橱柜分解示意图。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烹饪橱柜的剖视示意图。

参照图25至图27,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功能部10和一第二功能部20,所述第二功能部20配合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功能部20和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功能相互配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功能部10上方形成一第一工作空间101,以供用户进行烹调工作,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上方形成一第二工作空间201,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连通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以调制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

进一步,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自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向外延伸,以扩展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并且在用户身体和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之间形成一间隔区。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定义一烹饪位,即,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前方供烹饪操作的位置。也就是说,当用户处于所述烹饪位进行烹饪操作时,用户的身体部位被所述第二工作部所间隔阻挡,从而不会过度靠近所述第一功能部10。

所述第二功能部20比邻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邻接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即,使得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连通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地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有一安装位,用于安装一厨房用具,以支承所述厨房用具,供用户进行烹调工作。也就是说,在使用所述厨房用具时,将所述厨房用具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以便于为用户提供适宜的烹调条件。

所述第一功能部10包括一第一主体11,以及具有一安装腔102,所述第一主体11形成所述安装腔102。所述安装腔102适于容纳安装所述厨房用具。也就是说,所述安装腔102提供所述安装位,以便于将所述厨房用具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更具体地,当所述厨房用具被容纳于所述安装腔102时,所述厨房用具的边缘被支承于所述第一主体11。也就是说,所述厨房用具被承托于所述第一主体11。

进一步,所述安装腔102限位所述厨房用具,从而使得当所述厨房用具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时,所述厨房用具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相对位置确定,从而使得所述厨房用具被稳定地安装。也就是说,所述安装腔102的设置与所述厨房用具的形状相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提供所述安装位的所述安装腔102是上下连通的腔体,以便于配合所述厨房用具,比如灶具401、水槽404等,方便厨房用具连接相关的设备,比如电路,管路等。而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还可以是通过其它的结构形态形成,比如平面、安装槽、凸台等,本发明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厨房用具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对应的所述厨房用具的功能,比如,当所述灶具40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时,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所述灶具401对应的功能。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为用户提供对所述厨房用具操作而进行烹调工作的空间。比如,为用户提供通过所述灶具401进行炒菜的烹饪空间。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包括一第二主体21以及具有一内承载室202,所述第二主体21围绕形成所述内承载室202。所述内承载室202连通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所述安装腔102。

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一第一顶面12,所述第一主体11形成所述第一顶面12,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二主体21形成所述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二顶面212自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第一顶面12向外延伸,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体11一致的表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的第二顶面212与所述第一主体11的第一顶面12处于同一平面,从而提供一平整的延伸支撑平面。

所述第二顶面212自所述第一顶面12向外延伸预定距离,以适当地扩展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工作区域,比如增大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边缘支撑表面。

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至少两第一侧面13,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12,以支撑所述第一顶面12,形成预定高度。特别地,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三所述侧面,三所述侧面依次转向地连接形成一u型结构。各所述第一侧面13一体地转向连接所述第二顶面212。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倾斜面211,所述倾斜面21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的靠近下方位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主体21形成所述倾斜面211。所述倾斜面21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顶面212所在平面呈预定角度地倾斜延伸。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至少两第二侧面213,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以支撑所述第二顶面212,形成预定高度。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21形成所述第二侧面213。更具体地,所述第二侧面213自所述第二顶面212在侧方垂直转向地向下延伸。

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两所述第一侧面13垂直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12,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两所述第二侧面213垂直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两所述第二侧面213分别自两所述第一侧面13向外延伸。更具体地,所述第二侧面213自所述第一侧面13一体地向外延伸。

所述第二主体21具有一转向面214,所述转向面214自所述第二顶面212转向地延伸连接所述倾斜面211。也就是说,所述转向面214的一侧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所述转向面214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倾斜面211。

所述转向面214按预定角度转向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和所述倾斜面211。所述转向面214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顶面212所在平面形成一第一转向角α,所述转向面214所在平面与所述倾斜面211所在平面形成所述一第二转向角β。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面212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转向面214沿竖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所述转向面214自所述第二顶面212转向直角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转向角α可以是90°。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向角α可以是其它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顶面的纵向延伸距离d、所述转向面214的竖向延伸高度h,以及所述倾斜面211的延伸距离的尺寸相互配合设置,以便于在上方为用户提供适宜大小的第二工作空间201,且在下方为用户提供适宜的倾斜角度。具体地,当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和所述倾斜面211的延伸距离一定时,通过所述转向面214的竖向延伸高度h来调节所述倾斜面211的倾斜程度,即,调节所述第二转向角β的大小,从而为用户提供适宜处于所述烹饪位时,从上方向下伸展手臂操作所述第二功能部20或所述支承柜200的操作趋势的角度。所述第二转向角的取值范围是:100°~160°。更具体地,所述第二转向角β的取值范围是: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二侧面213、所述转向面214、所述倾斜面211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内承载室202。当然,所述第二功能部2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表面,相互配合形成封闭的所述内承载室202。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还可以包括一连接面215,所述连接面215连接所述倾斜面211与所述第二侧面213,以封闭所述第二功能部20。

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支承柜200配合形成一烹饪橱柜。所述烹饪橱柜与一油烟机300形成一烹饪套件。所述油烟机300被设置于所述烹调橱柜上方。更具体地,所述油烟机300被设置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上方。

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支承柜200具有一安装槽230,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30,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功能部10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30。所述油烟机300位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上方,即所述第一功能与所述油烟机300形成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油烟机300边缘形成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柜200的顶面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顶面高度一致。更具体地,所述支承柜200的顶面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第一顶面12以及所述第二顶面212高度一致。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第二功能部20侧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至少一侧空间204。更具体地,所述第二侧面213与所述支承柜200的前侧面所在平面形成所述侧空间204。

所述第二侧面213自所述第二顶面212侧方转向地延伸,并且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所述侧空间204。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下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一遮蔽空间203,以形成一适应用户烹饪体位的空间形态。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下方与所述支承柜200的前侧面220所在平面形成所述遮蔽空间203。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油烟机300预定距离。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上方和下方都为用户提供身体可活动的空间,从而更加适应用户的烹饪体位。举例地,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位用户提供身体向前倾斜的活动空间,比如头部稍向前倾斜,所述遮蔽空间203为用户提供脚部向前延伸的空间,从而使得用户的脚部可以稳定的站立,且用户身体中部为所述第二功能部20阻挡,不会过度靠近所述第一功能部10,且提供身体依靠位置,从而适应用户从脚部位置开始、至身体中部以及身体头部整个有弯曲倾向的烹饪体位。

所述倾斜面211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承柜200的前侧面所在平面形成预定角度地倾斜延伸,以便于用户手部触及所述支承柜200。更具体地,所述倾斜面211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承柜200的前侧面所在平面形成一第三转角γ,所述第三转角γ的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一变形实施方式。在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至少一限位槽111,所述限位槽111连通于所述安装腔102,用于限位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厨房用具。更进一步,所述限位槽111的深度可以根据所述厨房用具的边缘厚度进行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顶面和所述厨房用具的边缘表面高度一致,即形成平整的表面。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功能部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以便于根据需求调整所述第一功能部10。

进一步,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包括一对接组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和所述第二功能部20,以便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和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稳定对接。更具体地,所述对接组件可以是一插销组件,以便于以插接的方式对接所述第一功能部10和所述第二功能部20。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组件还可以是其它连接方式,本发明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烹饪橱柜的又一变形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功能部10和所述第二功能部20分离地设置。所述第二功能部20被设置于所述支承柜200,以使得当所述支承柜200支承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下方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对接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从而形成完整的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被固定于所述支承柜200的侧上方。

进一步,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包括一对接组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和所述第二功能部20,以便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和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稳定对接。更具体地,所述对接组件可以是一插销组件,以便于以插接的方式对接所述第一功能部10和所述第二功能部20。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组件还可以是其它连接方式,本发明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图3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立体示意图。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形成的烹饪橱柜立体示意图。图3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烹饪橱柜应用场景示意图。

参照图31-33,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功能部10和一第二功能部20,所述第二功能部20配合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功能部20和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功能相互配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功能部10上方形成一第一工作空间101,以供用户进行烹调工作,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上方形成一第二工作空间201,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连通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以调制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

进一步,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自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向外延伸,以扩展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并且在用户身体和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之间形成一间隔区。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定义一烹饪位,即,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前方供烹饪操作的位置。也就是说,当用户处于所述烹饪位进行烹饪操作时,用户的身体部位被所述第二工作部所间隔阻挡,从而不会过度靠近所述第一功能部10。

所述第二功能部20比邻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邻接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即,使得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连通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地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部10设有一安装位,用于安装一厨房用具,以支承所述厨房用具,供用户进行烹调工作。也就是说,在使用所述厨房用具时,将所述厨房用具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以便于为用户提供适宜的烹调条件。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部10包括一第一顶面12和至少一第一侧面13,所述第一侧面13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12。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面12形成所述安装位,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顶面12提供放置所述厨房用具的位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顶面12平面地延伸形成平整的放置平面,以供放置所述厨房用具。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功能部10包括一第一顶面12和三第一侧面13,三所述第一侧面13依次转向地连接形成一u型结构。各所述第一侧面13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面12,以支撑所述第一顶面12。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部10还可以具有更少的所述第一侧面13或者没有所述第一侧面13,而通过一框体结构支撑所述第一顶面12,本发明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厨房用具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对应的所述厨房用具的功能,比如,当所述灶具40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时,所述第一功能部10提供所述灶具401对应的功能。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为用户提供对所述厨房用具操作而进行烹调工作的空间。比如,为用户提供通过所述灶具401进行炒菜的烹饪空间。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二顶面212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第一主体11向外延伸,所述第二主体21的顶面自所述第一主体11的顶面向外延伸,以形成与所述第一主体11一致的表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第一顶面12处于同一平面,从而提供一平整的延伸支撑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倾斜面211,所述倾斜面21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靠近下方位置。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至少一第二侧面213,所述第二侧面213自所述第二顶面212侧方转向地延伸,并且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所述侧空间204。更具体地,所述第二侧面213自所述第二顶面212在侧方垂直转向地向下延伸。

所述第二功能部20具有一转向面214,所述转向面214自所述第二顶面212转向地延伸连接所述倾斜面211。也就是说,所述转向面214的一侧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所述转向面214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倾斜面211。

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第二侧面213自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第一侧面13向外延伸。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第二侧面213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第二侧面213,从而形成一形状规则的结构,以便于安装使用。

所述转向面214按预定角度转向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和所述倾斜面211。所述转向面214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顶面212所在平面形成一第一转向角α,所述转向面214所在平面与所述倾斜面211所在平面形成所述一第二转向角β。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面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转向面214沿竖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所述转向面214自所述顶面转向直角转向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顶面212。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转向角α可以是90°。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向角α可以是其它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顶面212的纵向延伸距离d、所述转向面214的竖向延伸高度h,以及所述倾斜面211的延伸距离的尺寸相互配合设置,以便于在上方为用户提供适宜大小的第二工作空间201,且在下方为用户提供适宜的倾斜角度。具体地,当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和所述倾斜面211的延伸距离一定时,通过所述转向面214的竖向延伸高度h来调节所述倾斜面211的倾斜程度,即,调节所述第二转向角β的大小,从而为用户提供适宜处于所述烹饪位时,从上方向下伸展手臂操作所述第二功能部20或所述支承柜200的操作趋势的角度。所述第二转向角的取值范围是:100°~160°。更具体地,所述第二转向角β的取值范围是: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面212、第二侧面213、所述转向面214、所述倾斜面211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结构。当然,所述第二功能部2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表面,相互配合形成封闭结构。

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和一支承柜200配合形成一烹饪橱柜。所述第二功能部20凸出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下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一遮蔽空间203。所述第二功能部20侧方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至少一侧空间204。

参照图33,当用户使用所述烹饪橱柜进行烹饪操作时,可以将一厨房用具,如烹调用具,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位置,用户适于站立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对应的烹饪位的位置进行烹饪操作。当用户处于所述烹饪位时,用户身体中部靠近所述第二功能部20,而双脚延伸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所述第二遮蔽空间203对应位置,使得用户的双脚稳定的站立,而上方头部在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第二工作空间201延伸位置,当用户操作所述厨房用具时,双手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操作厨房用具,比如使用炖锅炖汤需要搅动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使得用户身体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预定距离,从而使得用户的身体的不会过度靠近所述厨房用具,防止烹调材料在烹调过程中飞溅至用户身体,降低烫伤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操作更加安全。进一步,当进行完烹调之后,将餐盘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所述顶面,此时,用户只需要收回手臂就可以将锅中的实物盛放于餐盘中,从而顺畅地完成整个烹饪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还可以作为独立的烹饪工作台,比如为用户提供制作面食或者调理食物的工作台。用户可以在所述第一功能部10进行烹饪制作,而所述第二功能部20配合所述第一功能部10,为用户提供适宜的制作体位,且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顶面扩展了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工作区间,从而更加方便用户的烹饪制作过程。比如,当用户通过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制作手工面时,所述第一功能部10和所述第二工作部的顶面一体的延伸连接,为用户提供较大的制作表面,且下方空间,用户脚步向前延伸,使得用户稳定地站立于所述烹饪位,从而使得用户更加方便地使用手部力量进行操作。

图3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形成的烹饪套件立体示意图。图3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烹饪套件应用场景示意图。

所述厨房支承装置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柜200,所述灶具401被安装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一抽油烟机300被设置于所述灶台装置上方,从而形成所述烹饪套件。

所述厨房用具支撑装置的顶面适于放置至少一厨房用具。

进一步,所述第二功能部20至少部分地凸出于所述抽油烟机300所在位置,从而形成一安全空间。也就是说,第二功能部20上方空间至少部分向上持续地延伸,而不被所述抽油烟机300遮挡,从而使得用户在低头时,不会碰触所述抽油烟机30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尺寸设置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所述灶具401和/或所述抽油烟机300的尺寸相关。举例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横向延伸尺寸w大于所述灶具401的横向尺寸,使得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所述第二工作空间201覆盖所述灶具401的横向延伸范围。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以及所述灶具401的纵向尺寸相配合,比如,当所述灶具401被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功能部10内边缘的位置时,即,被设置于靠近依靠位置,如墙壁一侧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较小,当所述灶具401被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功能部20外侧边缘的位置时,即,远离墙壁的一侧时,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纵向延伸距离d较大,从而通过这样的配置方式,使得用户距离所述灶台位置具有更加舒适的操作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尺寸设置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上方配置的设备尺寸相关,如与所述抽油烟机300的尺寸相关。举例地,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外延伸边缘凸出于所述上方设备的外延伸边缘。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横向延伸距离w大于所述上方设备的横向延伸尺寸。

当用户需要进行烹饪操作时,如进行炒菜的烹饪操作时,可以将一烹饪用具,如电磁炉放置所述第一功能部10的所述顶面,并且将锅具放置于所述烹饪用具,用户适于站立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对应烹饪位的位置,身体中部靠近所述第二功能部20,而双脚延伸至所述第二功能部20与所述支承柜200形成所述第二遮蔽空间203对应位置,使得用户的双脚稳定的站立,而上方头部在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第二工作空间201延伸位置,当用户进行炒菜烹调时,双手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工作空间101,操作锅具,通过锅铲进行搅动,且所述第二功能部20使得用户身体与所述第一功能部10具有预定距离,从而使得用户的身体的不会过度靠近所述烹饪用具,防止烹调材料在烹调过程中飞溅至用户身体,降低烫伤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操作更加安全。进一步,当进行完炒菜烹调之后,将餐盘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所述顶面,此时,用户只需要收回手臂就可以将锅中的实物盛放于餐盘中,从而顺畅地完成整个炒菜烹饪操作。

图3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整体厨房配置方案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可以配合多种厨房用具而设置,并且不同的厨房用具配合提供不同的功能,比如与灶具401配合形成灶台装置,与水槽404配合形成清洗装置。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还可以与支承柜200配合形成独立的烹调工作台面。且由于所述第一功能部10和所述第二功能部20的配合设置,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细的烹饪体验,且充分利用厨房空间。

比如,在整体厨房配置套件中,设置一带有所述厨房用具支撑装置的灶台装置,以及设置一带哟所述厨房用具支承装置100的倾斜装置,从而分别配合灶台装置烹饪区域的烹饪操作以及在所述清洗装置区域的清洗操作,从而使得当用户需要相对靠近橱柜进行长时间的操作时,可以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工作体位,有目标地进行空间扩展,使得需要的操作的空间增大,从而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