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框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2052发布日期:2019-01-16 06:4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窗框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安装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窗框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安装玻璃的安装框架一般包括位于室内的内安装框、位于室外的外安装框及连接于内安装框和外安装框之间起隔热作用的隔热条。制作安装框架时,首先分别制作出呈框型的内安装框、外安装框,然后再分别对内安装框和外安装框进行表面处理后做色,即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分别对内安装框和外安装框的外表面涂刷上客户定制的颜色,最后再将隔热条压入内安装框和外安装框上对应的安装槽中。

由于隔热条直接压入内安装框和外安装框上设置的安装槽中,隔热条压入过程中挤压安装槽变形,进而不仅导致由隔热条连接的内安装框和外安装框两者之间连接不牢靠,使位于内安装框和外安装框之间的玻璃容易在风力或其它作用力的作用下松动,产生噪音,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还不能有效的防止热量在内、外安装框之间的传递,使玻璃窗保温效果差;由于隔热条在整个制作工艺的最后才压入安装框中,故而不方便将隔热条的颜色做成与内安装框和/或外安装框相同的颜色,影响整体的美观;隔热条的材质为树脂或塑料,强度差、力学性能差,进而进一步影响内、外安装框之间的连接强度,使连接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窗框架制作工艺,以解决采用现有的制作工艺制作出的安装框架存在的隔热条与内安装框和外安装框之间连接不牢靠、安装框架整体美观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窗框架制作工艺,窗框架包括复合框架,复合框架包括呈框型的第一安装框、呈框型且与第一安装框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框、连接于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之间的隔热条,复合框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成型用于围合出第一安装框的第一框条、用于围合出第二安装框的第二框条;将隔热条沿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的长度方向同时穿入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上对应设置的安装槽中,以使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及隔热条三者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复合框条;辊压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与隔热条相连接的部位;根据复合框架的结构特征采用复合框条制作出复合框架。

进一步地,成型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后,且在将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及隔热条连接成复合框条前,还包括步骤:在构成安装槽槽口的两条棱边上分别加工出沿棱边的长度方向布设的形变齿。

进一步地,棱边上的形变齿沿棱边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采用辊压设备的辊压轮辊压棱边与隔热条之间的接触部位,以使棱边上的形变齿形变以咬紧隔热条。

进一步地,安装槽的截面形状为由安装槽的槽底至槽口方向逐渐收拢的燕尾形或喇叭形;隔热条的截面形状与安装槽的截面形状匹配。

进一步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凸结构,隔热条上对应设有与凹凸结构配合作用的凸凹结构。

进一步地,根据复合框架的结构特征采用复合框条制作出复合框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复合框架的形状特征将复合框条对应切割出多段;根据复合框架的结构特征将多段复合框条焊接成复合框架;对相连两段复合框条的焊合处进行打磨、抛光。

进一步地,窗框架还包括呈框型且与复合框架扣接的第三安装框,制作第三安装框包括以下步骤:成型用于围合出第三安装框的第三框条;根据第三安装框的结构特征采用第三框条制作出第三安装框;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第三安装框整体上色。

进一步地,第三框条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在第三安装框的制作过程中安装定位片,以使定位片同时插入相连的第三框条的定位槽中,并对相连的第三框条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窗框架还包括压条,压条扣接于复合框架或第三安装框的卡槽中,以与复合框架上的卡壁配合构成用于安装玻璃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隔热条的材质为尼龙。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复合框架的制作工艺中,由于隔热条由穿条设备沿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的长度方向穿入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上对应设置的安装槽中,相比于隔热条由安装槽的槽口处直接压入安装槽中,由于隔热条穿入安装槽的过程中,不会挤压安装槽扩宽,从而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两者与隔热条之间连接可靠,进而由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及隔热条三者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复合框条的整体结构稳定、连接强度好,采用该复合框条制作而成的复合框架的整体结构稳定、连接强度好,位于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之间的玻璃不易在风力或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下松动、产生噪音,且使用安全性好,还能有效防止热量在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之间传递,使玻璃窗整体的保温效果好。进一步地,还采用辊压设备辊压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与隔热条相连接的部位,以使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上的安装槽形变以贴紧隔热条,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两者与隔热条之间的连接强度。当复合框架制作完成后,最后再根据客户的要求对复合框架整体上色,以使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及隔热条三者同色,从而使复合框架的整体美观性好,且复合框架可一次性上色,无需分别对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分别上色,提高上色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窗框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辊压设备辊压第一框条、第二框条及隔热条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第一框条;20、第二框条;30、隔热条;40、安装槽;401、形变齿;50、辊压轮;60、第三框条;601、定位槽;70、压条;80、卡壁;90、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框架制作工艺,窗框架包括复合框架,复合框架包括呈框型的第一安装框、呈框型且与第一安装框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框、连接于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之间的隔热条30,复合框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成型用于围合出第一安装框的第一框条10、用于围合出第二安装框的第二框条20;

将隔热条30沿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的长度方向同时穿入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上对应设置的安装槽40中,以使第一框条10、第二框条20及隔热条30三者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复合框条;

辊压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与隔热条30相连接的部位;

根据复合框架的结构特征采用复合框条制作出复合框架。

采用本发明的复合框架制作工艺制作窗框架的复合框架时,首先成型用于围合出第一安装框的第一框条10、用于围合出第二安装框的第二框条20;具体地,采用挤压成型的方式成型出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然后将隔热条30沿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的长度方向同时穿入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上对应设置的安装槽40中,以使第一框条10、第二框条20及隔热条30三者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复合框条,穿条时可以手工穿条或采用穿条设备穿条。接着辊压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与隔热条30相连接的部位,以使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上的安装槽40形变以贴紧隔热条30;辊压时,采用辊压设备辊压。最后再根据复合框架的结构特征采用辊压后的复合框条制作出复合框架。优选地,最后可再根据客户的要求对复合框架整体上色,完成复合框架的制作步骤。

本发明中,当客户没有要求用于安装玻璃的外安装框和内安装框两者颜色不同时,则可直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窗框架制作工艺制作出用于安装玻璃的复合框架。本发明复合框架的制作工艺中,由于隔热条30由穿条设备沿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的长度方向穿入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上对应设置的安装槽40中,相比于隔热条由安装槽的槽口处直接压入安装槽中,由于隔热条穿入安装槽的过程中,不会挤压安装槽扩宽,从而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两者与隔热条30之间连接可靠,进而由第一框条10、第二框条20及隔热条30三者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复合框条的整体结构稳定、连接强度好,采用该复合框条制作而成的复合框架的整体结构稳定、连接强度好,位于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之间的玻璃不易在风力或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下松动、产生噪音,且使用安全性好,还能有效防止热量在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之间传递,使玻璃窗整体的保温效果好。进一步地,还采用辊压设备辊压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与隔热条30相连接的部位,以使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上的安装槽40形变以贴紧隔热条30,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两者与隔热条30之间的连接强度。当复合框架制作完成后,最后再根据客户的要求对复合框架整体上色,以使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及隔热条三者同色,从而使复合框架的整体美观性好,且复合框架可一次性上色,无需分别对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分别上色,提高上色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如图2所示,成型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后,且在将第一框条10、第二框条20及隔热条30连接成复合框条前,还包括步骤:在构成安装槽40槽口的两条棱边上分别加工出沿棱边的长度方向布设的形变齿401。进一步地,棱边上的形变齿401沿棱边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采用辊压设备辊压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与隔热条30相连接的部位,即采用辊压设备的辊压轮50辊压棱边与隔热条30之间的接触部位(辊压前,棱边上的形变齿401向外张开,不与穿入安装槽40中的隔热条30接触,避免对隔热条30的穿入造成干涉),以使棱边上的形变齿401形变以咬紧隔热条30,增强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与隔热条之间的咬合力和摩擦力,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两者与隔热条3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更进一步提高复合框条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及连接强度,最终使玻璃在风力或其它作用力作用下不松动、不产生噪音,使用安全性好,玻璃窗整体的保温效果好。

优选地,如图2所示,安装槽40的截面形状为由安装槽40的槽底至槽口方向逐渐收拢的燕尾形或喇叭形,防止隔热条30在外力作用下由安装槽40的槽口脱出安装槽,从而进一步提高隔热条30与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样的,隔热条30的截面形状与安装槽40的截面形状匹配,也用于进一步提高隔热条30与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安装槽40的槽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凸结构,隔热条30上对应设有与凹凸结构配合作用的凸凹结构,以增强第一框条10和第二框条20与隔热条3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根据复合框架的结构特征采用复合框条制作出复合框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复合框架的形状特征将复合框条对应切割出多段;

根据复合框架的结构特征将多段复合框条焊接成复合框架;

对相连两段复合框条的焊合处进行打磨、抛光。

具体地,首先根据复合框架的形状特征将复合框条对应切割出多段,如复合框架由4段框条围合而成,则在复合框条上相应的切割出4段复合框条;然后再根据复合框架的结构特征将多段复合框条焊接成复合框架;最后对相连两段复合框条的焊合处进行打磨、抛光。由于焊合缝可能存在焊渣或不平整,对相连两段复合框条的焊合处进行打磨、抛光,以使焊合缝平整、光滑,为后续表面处理或其它处理做好准备。

可选地,如图1所示,窗框架还包括呈框型且与复合框架扣接的第三安装框,制作第三安装框包括以下步骤:

成型用于围合出第三安装框的第三框条60;

根据第三安装框的结构特征采用第三框条60制作出第三安装框;

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第三安装框整体上色。

具体地,当客户对位于室外的外安装框和位于室内的内安装框有不同颜色要求时,即要求内安装框和外安装框两者不同色时,这时,复合框架作为窗框架的内安装框或外安装框使用,则还需设置与复合框架配合作用起内安装框或外安装框作用的安装框架,故而本发明的窗框架还包括与复合框架扣接的第三安装框,制作第三安装框时,首先成型用于围合出第三安装框的第三框条60;具体地,采用挤压成型的方式成型出第三框条60。然后再根据第三安装框的结构特征采用第三框条60制作出第三安装框。具体地,首先根据第三安装框的形状特征将第三框条对应切割出多段;然后再根据第三安装框的结构特征将多段第三框条焊接成第三安装框;最后对相连两段第三框条的焊合处进行打磨、抛光。最后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第三安装框整体上色,以满足客户对内、外安装框不同颜色的需求。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安装框上朝向复合框架的连接面上设有扣脚,复合框架上朝向第三安装框的连接面上对应设有与扣脚扣接的扣位,第三安装框与复合框架通过扣脚和扣位进行扣接,从而第三安装框与复合框架连接简单、容易拆卸。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框条60上设有定位槽601,定位槽601用于在第三安装框的制作过程中安装定位片(图未示),以使定位片同时插入相连的第三框条60的定位槽601中,以对相连的第三框条60进行定位。即连接需相连的两段第三框条60时,采用定位片同时穿射于该两段第三框条60的定位槽601中,从而定位该两段第三框条60,然后再对该两段第三框条60进行焊接,焊后再将定位片由定位槽601中抽出。

可选地,如图1所示,窗框架还包括压条70,压条70扣接于复合框架或第三安装框的卡槽中,以与复合框架上的卡壁80配合构成用于安装玻璃90的安装槽。实际安装时,当窗框架仅包括复合框架时,压条70扣接于复合框架的卡槽中,且压条70与卡壁80分设于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上。当窗框架还包括第三安装框时,压条70和卡壁80分设于第三安装框和复合框架上,且第三安装框与第一安装框扣接时,则压条70和卡壁80分设于第三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上,且第三安装框与第二安装框扣接时,则压条70和卡壁80分设于第三安装框和第一安装框上,实际安装时压条70在第三安装框60与第二安装框和/或第一安装框扣接完成后单独安装。

可选地,隔热条30的材质为尼龙。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隔热条30为pa66尼龙条,该尼龙条强度高、力学性能好,从而可提高复合框条的整体强度及抗剪切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