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3266发布日期:2019-01-05 10:0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灶,尤其涉及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然而市面上现有的电饭煲功能单一,未设置有自动净米、送水等功能,人们在使用前往往需要通过人工水洗的方式对大米表面进行清洁,再将洗净大米置于烹饪器皿当中,最后配之以适量的水进行烹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通过人工洗米的方式无法有效的保证对米粒表面的粉尘进行完全清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此作出改进。虽然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电饭煲,通过将净米、送水装置集成在一起以实现自动净米、送水的功能,但是该类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不便于运输,具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饭煲功能单一,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及集成灶空间使用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还包括饭煲装置、动力传输装置,所述饭煲装置设置于所述集成灶本体上,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米箱组件、碾米组件、集尘组件、送水组件,所述米箱组件上设置有出米口,所述碾米组件上设置有进米口、出尘口,所述集尘组件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米箱组件位于所述碾米组件上方,所述米箱组件出米口与所述碾米组件进米口相连,所述碾米组件出尘口与所述集尘组件进气口相连,所述送水组件位于所述米箱组件下方,所述饭煲装置上设置有水管、米管、气管,所述水管、米管、气管与所述饭煲装置内部相连通,所述水管与所述送水组件相连接,所述米管与所述碾米组件相连接,所述气管与所述集尘组件进气口相连接。

饭煲装置用于烹饪米饭等其它谷物,动力传输装置用于实现米粒的除尘、碾压等处理,同时用于向饭煲装置中传输大米和水,实现对大米的烹饪,其中米箱组件用于存储大米实现进米功能,碾米组件用于对大米进行碾压,调节大米的精细度,满足使用者的不同喜好,集尘组件用于对大米进行除尘,保证大米的清洁度,同时集尘组件还与气管进行配合,使饭煲装置处于负压状态,实现将大米输送入饭煲装置内的功能,送水组件用于向饭煲装置内输送水,水管用于连接送水组件和饭煲装置并将水输送到饭煲装置内部,米管用于将大米输送到饭煲装置内部,本发明通过动力传输装置与饭煲装置的配合,实现了饭煲装置的自动化进米、洗米及进水的操作,节省了人力,提高了饭煲使用的智能化程度,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大米的食用口感。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所述饭煲装置包括盖体组件、煲体组件,所述集成灶本体上设置有滑动组件与容纳空间,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集成灶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煲体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动组件上并受所述滑动组件驱动与所述容纳空间形成闭合状态,所述盖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盖合所述煲体组件。

盖体组件用于盖合煲体组件,煲体组件用于放置大米,设置有滑动组件是为了带动煲体组件与容纳空间相配合,从而形成打开状态、闭合状态,在打开状态下,使用者可以轻松的将煲体组件取出,在闭合状态下,使用者对煲体组件进行加热烹煮,改变了旧有电饭煲的上开盖结构,采用侧拉式的取放结构,更加快速便捷。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所述盖体组件包括固定盖、浮动盖、传动连接装置、驱动装置、阀门组件、传动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盖上并与所述传动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固定盖与所述浮动盖并带动所述浮动盖上下移动,所述浮动盖上移时形成上浮位置,所述浮动盖下移时形成下浮位置,所述阀门组件、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浮动盖上,所述浮动盖上还设置有进米通道,所述进米通道一端与所述煲体组件内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米管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阀门组件与所述进米通道相配合,所述阀门组件与所述进米通道抵触时形成关闭状态,所述阀门组件与所述进米通道分离时形成打开状态。

浮动盖用于与固定盖相连接,并通过传动连接装置实现浮动盖相对于固定盖的上下浮动,传动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浮动盖与固定盖,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动连接装置的运转,从而带动浮动盖的上下浮动,浮动盖通过上下浮动的方式打开或闭合电饭煲,避免盖体组件打开不便,影响饭煲装置的盖合效果,阀门组件用于与传动组件相配合实现进米通道的打开和闭合,保证饭煲装置的进米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所述浮动盖上还设置有进水通道、进气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一端与所述煲体组件内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水管相连接,所述进气通道一端与所述煲体组件内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气管相连接。

浮动盖上设置的进水通道用于将水导入煲体组件内部,进气通道用于与集尘组件相配合,吸出饭煲组件内的气体,实现饭煲组件的负压状态,将大米通过进米通道导入饭煲组件内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所述煲体组件底部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滑动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加热凸盘。

在煲体组件底部设置有限位凹槽是为了与滑动组件上设置的限位加热凸盘相配合,起到了限位固定的作用,防止煲体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任意移动,提高使用体验,限位加热凸盘用于实现饭煲装置的加热功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所述滑动组件内设置有伸缩式电源线,所述伸缩式电源线一端连接于电源上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加热凸盘上,所述伸缩式电源线上设置有活动线圈。

滑动组件内设置的缩式电源线用于在闭合状态转成打开状态时,拉伸伸缩式电源线,使得伸缩式电源线一端随滑动组件移动,避免出现因拉动伸缩式电源线一端而断电的情况,使得电饭煲内部线路的设置更加合理、灵活,活动线圈用于实现伸缩式电源线的拉伸和缩回,在滑动组件向外拉出时,活动线圈打开,在滑动组件闭合时,活动线圈收回。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所述米箱组件包括箱体、箱盖,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相互盖合,所述出米口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碾米组件进米口相连接,所述出米口上设置有出米控制组件,所述出米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出米口与进米口的连通。

出米控制组件自动控制出米口与进米口的连通与错开,避免了手动打开米箱封堵阀才能下米的繁复操作,提高了米箱的下米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所述碾米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搅拌组件、筛网、挡米调节装置,所述搅拌组件一端为进米端且另一端为出米端,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搅拌组件进米端相连并带动所述搅拌组件转动,所述筛网周向设置在所述搅拌组件外侧并与所述搅拌组件相配合,所述挡米调节装置与所述搅拌组件出米端连接并调节所述挡米调节装置与所述搅拌组件出米端的间距。

设置有驱动电机为搅拌组件提供动力来源,使搅拌组件可以保持匀速转动。搅拌组件与周向设置的筛网相配合,对进入碾米组件中的米粒进行表面处理,使大米与米壳、灰尘能够充分分离以达到净米的目的,同时通过挡米调节装置调节挡米调节装置与所述搅拌组件出米端的间距,能够调节碾米强度,从而满足使用者不同碾米强度的需求。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所述送水组件包括水泵、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与所述水泵相连接,所述水管连接于所述水泵上。

水泵用于将水压入水管并通过水管导入饭煲装置中,实现饭煲装置的自动加水。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所述集尘组件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集尘组件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集尘组件出气口相连。

过滤组件用于过滤出杂质,使得过滤后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更加清洁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动力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动力传输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集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饭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浮动盖处于上浮位置时盖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浮动盖处于下浮位置时盖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进米通道闭合时盖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进米通道打开时盖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浮动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带全自动饭煲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1,还包括饭煲装置6、动力传输装置2,所述饭煲装置6设置于所述集成灶本体1上,所述动力传输装置2包括米箱组件21、碾米组件22、集尘组件24、送水组件23,所述米箱组件21上设置有出米口,所述碾米组件22上设置有进米口、出尘口,所述集尘组件24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米箱组件21位于所述碾米组件22上方,所述米箱组件21出米口与所述碾米组件22进米口相连,所述碾米组件22出尘口与所述集尘组件24进气口相连,所述送水组件23位于所述米箱组件21下方,所述饭煲装置6上设置有水管3、米管4、气管5,所述水管3、米管4、气管5与所述饭煲装置6内部相连通,所述水管3与所述送水组件23相连接,所述米管4与所述碾米组件22相连接,所述气管5与所述集尘组件24进气口相连接。

使用时,启动动力传输装置2,米箱组件21将大米通过出米口、进米口导入碾米组件22中,碾米组件22对大米进行清洁和碾压,集尘组件24通过碾米组件22的出尘口将杂质吸入集尘组件24中,同时集尘组件24通过气管5抽吸饭煲装置6中的气体,使饭煲装置6处于负压状态,使得大米经过米管4被吸入饭煲装置6中,送水组件23将水通过水管3送入饭煲装置6中,饭煲装置6开始工作,蒸煮米饭。

作为优选,所述饭煲装置6包括盖体组件61、煲体组件62,所述集成灶本体1上设置有滑动组件12与容纳空间11,所述滑动组件12与所述集成灶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煲体组件62设置在所述滑动组件12上并受所述滑动组件12驱动与所述容纳空间11形成闭合状态,所述盖体组件61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11内并盖合所述煲体组件62。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组件61包括固定盖611、浮动盖612、传动连接装置613、驱动装置614、阀门组件615、传动组件616,所述驱动装置614设置于所述固定盖611上并与所述传动连接装置613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装置613连接所述固定盖611与所述浮动盖612并带动所述浮动盖612上下移动,所述浮动盖612上移时形成上浮位置,所述浮动盖612下移时形成下浮位置,所述阀门组件615、传动组件616设置于所述浮动盖612上,所述浮动盖612上还设置有进米通道619,所述进米通道619一端与所述煲体组件62内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米管4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件616带动所述阀门组件615与所述进米通道619相配合,所述阀门组件615与所述进米通道619抵触时形成关闭状态,所述阀门组件615与所述进米通道619分离时形成打开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浮动盖612上还设置有进水通道617、进气通道618,所述进水通道617一端与所述煲体组件62内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水管3相连接,所述进气通道618一端与所述煲体组件62内部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气管5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煲体组件62底部设置有限位凹槽621,所述滑动组件12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621相配合的限位加热凸盘121。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组件12内设置有伸缩式电源线122,所述伸缩式电源线122一端连接于电源上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加热凸盘121上,所述伸缩式电源线122上设置有活动线圈123。

作为优选,所述米箱组件21包括箱体212、箱盖211,所述箱盖211与所述箱体212相互盖合,所述出米口设置于所述箱体212上并与所述碾米组件22进米口相连接,所述出米口上设置有出米控制组件213,所述出米控制组件213控制所述出米口与进米口的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碾米组件22包括驱动电机221、搅拌组件223、筛网222、挡米调节装置224,所述搅拌组件223一端为进米端且另一端为出米端,所述驱动电机221与所述搅拌组件223进米端相连并带动所述搅拌组件223转动,所述筛网222周向设置在所述搅拌组件223外侧并与所述搅拌组件223相配合,所述挡米调节装置224与所述搅拌组件223出米端连接并调节所述挡米调节装置224与所述搅拌组件223出米端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送水组件23包括水泵232、水箱组件231,所述水箱组件231与所述水泵232相连接,所述水管3连接于所述水泵232上。

作为优选,所述集尘组件24内设置有过滤组件241,所述集尘组件24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过滤组件241与所述集尘组件24出气口相连。

具体的,使用时,启动动力传输装置2,出米控制组件213连通出米口与进米口,米箱组件21将大米通过出米口、进米口导入碾米组件22中,通过挡米调节装置224调节碾米组件22的碾米强度,然后对大米进行清洁和碾压,集尘组件24通过碾米组件22的出尘口将杂质吸入集尘组件24中,过滤组件241对吸入其中气体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将气体从出气口排出,同时集尘组件24通过气管5抽吸饭煲装置6中的气体,使饭煲装置6处于负压状态,使得大米经过米管4被吸入饭煲装置6中,大米在运输过程中,使用者先通过传动组件616打开阀门组件615,进米通道619处于连通状态,米管4中的米通过进米通道619进入饭煲装置6中,水箱组件231中的水通过水泵232压入水管3中,水通过水管3送入饭煲装置6中,然后开启驱动装置614,将浮动盖612从上浮位置转至下浮位置,饭煲装置6开始工作,蒸煮米饭。

米饭蒸煮完毕后,拉动滑动组件12,将煲体组件62从集成灶本体1拉出,在滑动组件12向外拉开过程中,活动线圈123展开并延长伸缩式电源线122的长度,使得伸缩式电源线122的另一端随滑动组件12的移动而移动,使用者取出煲体组件62,从中盛出米饭。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