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式吸尘器的绕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752发布日期:2019-04-03 00:2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桶式吸尘器的绕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桶式吸尘器的绕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桶式吸尘器中,电源线通常都缠绕在位于桶体上的绕线钩体上。而桶式吸尘器的电源线较长,一般都在10米以上。因此,为了使得电源线能够牢牢的缠绕在绕线钩体上,绕线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气。在缠绕电源线时或缠绕后绕线钩体的受力很大,长此以往,绕线钩体就会损坏,使用寿命较短。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强度较大的绕线钩体,使其不容易因缠绕电源线而损坏,使用寿命较长。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桶式吸尘器的绕线组件,从而克服桶式吸尘器在缠绕电源线时绕线体容易损坏的问题,延长绕线体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桶式吸尘器的绕线组件,该绕线组件包括上绕线体,其设置在桶式吸尘器的盖体的后端,上绕线体包括第一横向部,其一端固定在盖体上,上钩部,其从第一横向部的另一端向上延伸,以及两个第一夹片,其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横向部的两侧;以及下绕线体,其设置在桶式吸尘器的底座的后端,下绕线体位于上绕线体的正下方,下绕线体包括第二横向部,其一端固定在底座上,下钩部,其从第二横向部的另一端向下延伸,以及两个第二夹片,其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横向部的两侧。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夹片与第一横向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层。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缓冲层为海绵、橡胶垫或间隙。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夹片与第二横向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层。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缓冲层为海绵、橡胶垫或间隙。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上钩部与第一横向部是一体成型的。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下钩部与第二横向部是一体成型的。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上钩部与第一横向部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和/或下钩部与第二横向部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上钩部与第一横向部的夹角为圆角,和/或下钩部与第二横向部的夹角为圆角。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上钩部具有挂槽,该挂槽用于挂设桶式吸尘器的地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第一、第二横向部两侧增设第一、第二夹片,增加了绕线体的强度,以避免缠绕电源线对绕线体的直接损坏,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2.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都是可以拆卸的,并且可以方便更换。

3.第一、第二横向部与第一、第二夹片之间设置缓冲层,能够进一步保护绕线体,减少绕线磨损。

4.上钩部的挂槽方便挂设吸尘器地刷。

5.上钩部与第一横向部之间的夹角、下钩部与第二横向部之间的夹角设计使得绕线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上述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桶式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桶式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桶式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桶式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风道的立体图。

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风道的侧视图。

图5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风道的剖视图。

图5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风道的剖视图,其中箭头示意气体在过滤风道中的流向。

图5e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风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剖视图,其中箭头示意气体在过滤风道中的流向。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的立体图,其中隐去了部分分离腔。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的分解图。

图6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的分解图,其中示出了出风口。

图7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排风组件的装配立体图,示出了部分盖体。

图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排风组件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与排风组件连接的部分排风导管。

图7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排风组件的剖视分解图,其中示出了与排风组件连接的部分排风导管。

图8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绕线体的装配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与上绕线体相连接的桶式吸尘器局部。

图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绕线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8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下绕线体的装配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与下绕线体相连接的桶式吸尘器局部。

图8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下绕线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9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9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刷头卡位。

图9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底座的侧视图。

图9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行走轮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第二减振环。

图9e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轮的分解示意图。

图9f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行走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0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隐去了旋风分离器。

图10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侧视示意图,其中隐去了旋风分离器。

图10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后视示意图,其中隐去了旋风分离器。

图1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提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1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提手的分解示意图。

图11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提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11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提手的正视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桶盖组件,100-盖体,11-进气口,11a-进气导管,12-旋风分离器,12a-导风部,120-分离腔,121-端盖,121a-进风口,121b-导风口,122-出风口,123-锥形过滤网罩,13-过滤组件,14-吸风电机,14a-排风导管,141-电机散热排孔,142-电机进风排孔,15-排风组件,151-外罩,151a-排风通孔,152-装饰端面,153-HEPA过滤件,153a-装配部,154-顶抵部,155-螺纹,16-隔板,17-卡扣部,

20-桶体,

30-底座,300-座体,32-转向轮,32a-第一装配销,32b-安装座,312-第一轮罩,33-行走轮,33a-第二装配销,313-第二轮罩,313a-刷头卡位,331-第二减振环,320-安装柱,

40-提手,41-纵向部,42-横向部,43-第一连接部,44-护套,

51-上绕线体,511-上钩部,511a-挂槽,512-第一横向部,513-第一夹片,52-下绕线体,521-下钩部,522-第二横向部,523-第二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他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他元件或其他组成部分。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桶式吸尘器,其由上至下包括桶盖组件10、桶体20和底座30。桶盖组件10可以拆卸地气密盖扣在桶体20的上部,例如,通过设置在桶盖组件10的盖体100两侧的卡扣部17和密封件(图中未示出)将桶盖组件10卡扣在桶体20上并实现密封连接。应理解的是,具体的盖扣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桶体20可以拆卸地固定在底座30上,底座30具有转向轮32和行走轮33,便于操作时整体移动桶式吸尘器。应理解的是,转向轮和行走轮可以直接设置在桶体底部,即无独立的底座部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桶盖组件10的盖体100俯视来看大致为圆形(请参见图2),盖体100前端具有进气口11。进气口11后方的盖体100具有凸起的容仓,即,该容仓大致位于盖体100的中部,容仓两侧的盖体100上大致对称地装配有旋风分离器12和排风组件15。示例性地,旋风分离器12是横向设置的,其轴线水平。横向设置旋风分离器12一方面可以与排风组件15形成对称布置,另一方面使桶盖组件10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容仓内部设置有吸风电机14,在吸风电机14的下方设有过滤组件13(请参见图5a)。含尘气体可以通过外接尘管(图中未示出)经由进气口11进入桶盖组件10内部。旋风分离器12对进入桶盖组件10的含尘气体中的大颗粒灰尘与气体进行旋风分离,即一级过滤。经分离后的大颗粒灰尘直接落入桶体20中,经一级过滤的气体在吸风电机14的作用下被导入过滤组件13进行二级过滤,过滤小颗粒灰尘。经二级过滤的气体被吸风电机14吸入并通过排风组件15排出。优选地,排风组件15中可以设置过滤结构,例如,过滤棉或HEPA过滤件(高效微粒空气过滤件),使本实用新型的桶式吸尘器在排风的同时进行三级过滤,过滤气体中的微粒。吸风电机14设置在位于盖体100中部的容仓内,两侧的旋风分离器12和排风组件15设置在盖体100上,过滤组件13设置在吸风电机14的下方,这样整个桶盖组件10的布置紧凑,并且具有对称的美感。本实用新型的桶式吸尘器的一级过滤是通过旋风分离器12完成的,先将含尘气体中的大颗粒灰尘过滤,因此减小了其下游的过滤组件13的过滤压力,从而延长过滤组件13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旋风分离器12、过滤组件13和排风组件15(具有过滤结构的情况)可以对含尘气体进行三次过滤,从而提高了桶式吸尘器的过滤效果。

如图5a~5e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桶式吸尘器的过滤风道包括三次过滤,含尘空气经由进气口11及与其气密连接的进气导管11a,进入旋风分离器12中进行一级过滤。经一级过滤的大颗粒灰尘顺着与旋风分离器12连通的导风部12a直接落入桶体(图中未示出)中,经一级过滤的气体在导风部12a的引导和吸风电机14的吸力共同作用下进入过滤组件13,进行二级过滤,过滤含尘气体中的小颗粒灰尘。过滤组件13中的过滤结构可以是过滤棉、过滤网和/或HEPA过滤件,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过滤组件13中的过滤结构和材料进行选择。经二级过滤的小颗粒灰尘直接落入桶体(图中未示出)中,经二级过滤的气体通过吸风电机14的出风口进入排风导管14a,排风导管14a将经二级过滤的气体导向排风组件15,进行三级过滤,过滤含尘气体中的微粒。排风组件15中的过滤结构可以是过滤棉、过滤网和/或HEPA过滤件,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排风组件15中的过滤结构和材料进行选择。可以理解的是,三级过滤中的过滤结构一般需要比二级过滤中的过滤结构过滤更细小的颗粒,如PM2.5微粒,因此,排风组件15中的过滤结构优选为HEPA过滤件,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经三级过滤的气体通过排风组件15排出桶式吸尘器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的排风组件包括过滤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对气体排放的具体要求来选择是否需要三级过滤。

继续参考图5a~5e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进气导管11a为曲线圆管,旋风分离器12为圆筒状结构,导风部12a为曲面,排风导管14a为曲线管,排风组件15为圆筒状结构,这样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风道中所有壁面均为曲面,气体与过滤风道碰撞降低,从而减小了桶式吸尘器工作时的噪音。优选而非限制性地,旋风分离器12的内侧壁与轴向截面的交线为弧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过滤风道的各个部件合理布置在隔板16上。具体地,吸风电机14安装在隔板16之上的中间位置,过滤组件13安装在隔板之下的中间位置,过滤组件13位于吸风电机14的下方。进气口11、旋风分离器12和排风组件15都设置在隔板16之上,其中进气口11位于前端,旋风分离器12位于吸风电机14的一侧,排风组件15位于吸风电机14的另一侧,进气导管11a由进气口11大致沿着吸风电机14曲线延伸至旋风分离器12,旋风分离器12朝下的出风口122向下延伸有导风部12a。导风部12a为曲面,其位于隔板16之下。排风导管14a由吸风电机14的出风口大致沿着吸风电机14曲线延伸至排风组件15。进气导管11a和排风导管14a形成了大致围绕吸风电机14的半圆弧,进气口11位于该半圆弧的顶点处。本实用新型的过滤风道设计紧凑合理,节省空间,还兼具美感。

结合图6a~6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旋风分离器12被固定在盖体100(请参见图1)上。旋风分离器12包括横向设置的圆筒状的分离腔120,分离腔120的一端的内径略大于第二端的内径。分离腔120的一端设有端盖121,端盖121外侧具有与进气导管11a(请参见图5a)密封连接的进风口121a,端盖121内侧(分离腔120内部)具有导风口121b。导风口121b导入的含尘气体能够大致沿分离腔120的内壁切线方向进入,使得含尘气体绕分离腔120的轴线朝向分离腔120的第二端螺旋形旋转,从而达到较好的旋风分离效果。经旋风分离的大颗粒灰尘由出风口122滑过导风部12a(请参见图5a)直接落入桶体内被收集。通过在桶式吸尘器的盖体100(请参见图1)上设置旋风分离器12,使得在含尘气体被导入下游的过滤组件前可以先通过旋风分离进行一级过滤,从而过滤掉含尘气体中大颗粒灰尘,以减轻过滤组件的压力。

优选而非限制性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分离腔120的具有端盖121的一端略高于第二端,即分离腔120的轴线略微倾斜,例如,倾斜角度大于0°且小于5°。

优选而非限制性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旋风分离器12还包括锥形过滤网罩123,其底面设置在分离腔120的第二端,并沿着分离腔的轴线向端盖延伸。

结合图7a~7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排风组件15具有过滤功能,并且能够拆卸,以方便清洗和/或更换。排风组件15包括圆筒状的外罩151,外罩151的侧壁上排布有多个排风通孔151a。外罩151的一端与排风导管14a可拆卸地气密连接,另一端密封。外罩151内设有过滤件,从而实现排风组件15的过滤功能。具体地,该过滤件可以是HEPA过滤件153,其为圆筒状结构,可拆卸地同轴设置在外罩151的内部,经过滤组件过滤的气体从排风导管14a导入排风组件15中,经过HEPA过滤件153的过滤从排风通孔151a排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外罩151与排风导管14a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即外罩151与排风导管14a上设有相匹配的多重螺纹155(如图7c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将排风组件15的外罩151装配在排风导管14a上,便于对其进行拆装、更换、清理。可以理解的是,螺纹连接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HEPA过滤件153的一端或两端设有装配部153a,装配部153a的外壁面上分布有多个能够与外罩151的内壁上的安装键位相匹配的键槽(图中未示出),从而方便更换和/或清理HEPA过滤件153。本实用新型采用HEPA过滤件153作为过滤件,一方面是考虑到含尘气体在经过之前的过滤后此阶段需要过滤的是微粒,另一方面是HEPA过滤件容易简单清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者可以将HEPA过滤件拆卸下来拍打或震动,以使其上附着的灰尘微粒掉落,达到清理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过滤结构、过滤结构的安装方式等,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进一步地,在排风导管14a的末端内壁上还设有顶抵部154,顶抵部154能够将HEPA过滤件153抵靠在外罩151的端部以将其固定。可以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固定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外罩151密封的端部可以设置装饰端面152,其上可以设置图案、结构等具有装饰作用,例如,设有环形装饰,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排风通孔151a为圆形通孔,从而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结构相协调,达到整体设计美感。当然,可以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通孔的形状和排列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排风通孔可以设计为方形、三角形、菱形和/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结合图8a~8d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桶式吸尘器包括用于缠绕电源线的绕线组件。该绕线组件包括位于盖体100后端的上绕线体51和位于底座30后端的下绕线体52,下绕线体52位于上绕线体51的正下方(请参见图3)。上绕线体51的第一横向部512的一端固定在盖体100上,另一端延伸有上钩部511。上钩部511向上延伸,上钩部511与第一横向部512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优选而非限制性地,上钩部511与第一横向部512的夹角为45°。优选而非限制性地,上钩部511与第一横向部512的夹角为圆角。优选地,上钩部511与第一横向部512是一体成型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优选而非限制性地,上钩部511上具有挂设吸尘器地刷的挂槽511a。第一夹片513设置在第一横向部512的两侧,第一夹片513的一端固定在盖体100上。下绕线体52的第二横向部52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30上,另一端延伸有下钩部521。下钩部521向下延伸,下钩部521与第二横向部522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优选而非限制性地,下钩部521与第二横向部522的夹角为45°。优选而非限制性地,下钩部521与第二横向部522的夹角为圆角。优选地,下钩部521与第二横向部522是一体成型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第二夹片523设置在第二横向部522的两侧,第二夹片523的一端固定在底座30上。通过在第一横向部512的两侧增加第一夹片513,在第二横向部522的两侧增加第二夹片523,可以增加上绕线体51和下绕线体52的强度,以避免绕线过程中对绕线体的直接损坏,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片513和第二夹片523是方便拆卸的,并且可以替换。这样使用者可以根据第一夹片513和第二夹片523的磨损程度来自行更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片513与第一横向部512之间设置有缓冲层。具体地,缓冲层可以是软体层,如海绵、橡胶垫等等,缓冲层也可以是间隙,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夹片523与第二横向部522之间设置有缓冲层。具体地,缓冲层可以是软体层,如海绵、橡胶垫等等,缓冲层也可以是间隙,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增加缓冲层能够进一步保护上绕线体51和下绕线体52,减少绕线损坏。

结合图9a~9f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底座30包括座体300,底座30上还设有两个转向轮32和两个行走轮33。座体300包括圆环状的环板以及由其外沿向上延伸的壁板,壁板的内径由底部向顶部逐渐增加,以使得桶体的底部能够座入座体300中。底座30的壁板前端设有两个第一轮罩312,壁板后端设有两个第二轮罩313。优选而非限定性地,底座30的环板、壁板、两个第一轮罩312和两个第二轮罩313为一体成型的。优选而非限定性地,壁板的高度为38mm~42mm。优选而非限定性地,在第二轮罩313的外壁面上设有刷头卡位313a,其用于放置桶式吸尘器的刷头。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刷头卡位313a为内凹状结构,例如,弧形槽。但是应了解的是,刷头卡位313a的样式与刷头上的卡件(图中未示出)相匹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刷头的需要来设计刷头卡位,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优选而非限定性地,环板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桶体进行安装的安装组件,例如,多个安装柱320。优选而非限定性地,第二轮罩313的内部设有加强筋和行走轮容腔(图中未示出),从而增加第二轮罩313的强度,以更好地保护容纳于其中的行走轮33。优选地,行走轮33的直径大于转向轮32的直径。行走轮33的直径优选为80~86mm,特别优选为84.23mm。转向轮32的直径优选为25~34mm,特别优选为29.55mm。行走轮33与第二轮罩313之间的间距优选为8~10mm。转向轮32与第一轮罩312之间的间距优选为3~5mm。行走轮和转向轮的直径增加、行走轮和转向轮与各自的轮罩之间的间距增加使得桶式吸尘器的移动更加顺畅,不易因颗粒、杂物卡住影响使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转向轮32外侧包覆有第一减振环(图中未示出),行走轮33外侧包覆有第二减振环331(请参见图9d所示),减振环为桶式吸尘器行走提供减振效果,同时减小噪音。可以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一减振环和第二减振环的材料,例如,橡胶,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转向轮32通过第一装配销32a固定在安装座32b上,并通过安装座32b固定在第一轮罩312内,转向轮32可以在第一轮罩312内部进行滚动和转向。示例性地,转向轮32可以为万向轮。行走轮33通过第二装配销33a固定在第二轮罩313中,行走轮33可以在第二轮罩313内部滚动。

结合图10a~10d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盖体100具有凸起的容仓,容仓内部设置有吸风电机。容仓两侧的盖体100上大致对称地留有装配位。例如,装配位可以装配旋风分离器12和排风组件15,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容仓的后壁面上开设有电机散热排孔141,电机散热排孔141几乎覆盖了盖体100的容仓的整个后壁面,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在容仓的其中一个侧壁面上开设有电机进风排孔142,该电机进风排孔142是向内凹陷的,以便于其所在一侧的装配位安装和拆卸相应部件,例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方便安装和拆卸旋风分离器12。应理解的是,电机进风排孔142与排风组件15位于容仓的不同侧。通过在吸风电机所对应的容仓壁面上开设电机散热排孔141,使得大功率吸风电机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大部分热量能够就近从电机散热排孔141尽快排出,小部分热量可以通过风道与排风组件15排出,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并延长了吸风电机的使用寿命。

优选而非限定性地,电机进风排孔142的长度为47~50mm,高度为47~52mm。电机进风排孔142由多个纵向条形孔排列而成,其中纵向条形孔的高度为47~52mm,宽度为8~9mm,相邻的两个纵向条形孔之间的距离为8~9mm。特别优选地,电机进风排孔142的长度为48.49mm,高度为50.82mm,纵向条形孔的高度为50.82mm,宽度为8.31mm,相邻的两个纵向条形孔之间的距离为8.31mm。

优选而非限定性地,电机散热排孔141的长度为102~110mm,高度为35~40mm。电机散热排孔141由多个横向条形孔排列而成,其中横向条形孔的长度为102~110mm,高度为4.5~6mm,相邻的两个横向条形孔之间的距离为2.5~4.5mm。特别优选地,电机散热排孔141的长度为104.53mm,高度为37.36mm,横向条形孔的长度为104.53mm,高度为5.34mm,相邻的两个横向条形孔之间的距离为3mm。

优选而非限定性地,电机进风排孔142的背面还设有多个横向加强筋,从而增加结构强度。横向加强筋设置为与纵向条形孔相垂直的条状结构,其长度与电机进风排孔142的长度相同,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电机散热排孔141的背面还设有多个纵向加强筋,从而增加结构强度。纵向加强筋可以设置为与横向条形孔相垂直的条状结构,其长度与电机散热排孔141的高度相同,宽度优选为1.5~2mm,相邻两个纵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2~25mm。

结合图11a~11d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桶式吸尘器的盖体上设有提手40,提手40包括横向部42及其两端的纵向部41,横向部42用于使用者握持。两个纵向部41顶端与横向部42相连接,两个纵向部41的底端相对的内侧表面的相应位置上设有第一连接部43。在盖体上设有第二连接部(图中未示出),其与第一连接部43能够拆卸地相配合,从而使得提手40能够拆卸地安装在盖体上。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3是卡柱,相应地,盖体上的第二连接部是小孔(图中未示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及其连接方式。两个纵向部41的底端面为圆弧状端面,以方便提手40绕第一连接部43所在的轴线转动。优选地,横向部42的水平截面和竖直截面均为弧状结构。优选地,提手40包括护套44,横向部42的表面设有与护套44形状相匹配的凹陷,当护套44安装在横向部42上,二者形成平滑的表面,使用者的手感更舒服。优选地,护套44的样式与手掌微弯的形状相同,即,护套44并非筒状结构,其仅包覆了手提时使用者的手与横向部42相接触的表面。这样的护套设计相对于筒状结构护套来说更换和维护更加方便。示例性地,护套44可以由橡胶、硅胶或海绵垫制成,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护套材料,从而提高使用者手提时的舒适感,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优选而非限制性地,桶式吸尘器的盖体上具有与提手40相匹配的收纳槽,不使用提手40时,提手40可以转到收纳槽中,使提手不再凸出于盖体表面,桶式吸尘器整体更加美观。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针对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