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0231发布日期:2019-02-12 21:26阅读:1172来源:国知局
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制作领域,尤其涉及到空气炸锅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一种能够利用热空气烹饪炸食品的器具,其原理在于用空气替代原本煎锅里的热油,用近似太阳热风的对流加热,以热风在密闭的锅内形成急速循环的热流,让食物变熟;同时热空气还吹走了食物表层的水分,令食材无需滚油也能达到近似油炸的效果。因为用空气炸锅烹饪食品所需要的油较常规的油炸方式要少很多,进而在现代人对于健康饮食的强烈需要下,空气炸锅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然而对于传统的空气炸锅来说,依然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说当使用者需要烹制不同的食物时,传统的空气炸锅仅提供一个炸篮给使用者使用。也就是说,使用者只能不同批次烹制不同的食物或者是将不同的食物同时放在一个炸篮当中烹饪,前一种做法对于使用者来说耗时较长,后一种做法对于使用者来说可能造成不同食物之间的相互串味,进而影响到口感。

进一步地,对于传统的空气炸锅来说,所述炸篮的作用是提供了一个安放食物的位置以及将食物在烹饪过程当中产生的油分引导至一预设的存储位置,以防止油分到处流动,进而影响到所述空气炸锅的内部其他部件。但是对于被放置在所述炸篮当中的食物来说,所述炸篮的存在一方面为所述食物提供了存放空间的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对于所述食物形成了阻挡,使得热空气无法畅通地到达位于所述炸篮内的食物,进而影响到了所述空气炸锅的工作效率,使得食物的烹制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炸篮的存在,使得热空气达到不同位置的食物的时间并不相同,这可能使得食物的受热时间和受热温度并不一致,影响到食物最终的口感。

更进一步地,炸篮被悬挂在一接油盆内,所述接油盆能够收集炸篮内食物在烹饪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油分。在传统的空气炸锅当中,所述炸篮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接油盆,以使所述炸篮内的食物被烹饪完成后可以通过直接拆下所述炸篮进而获得食物,同时也可以单独处理位于所述接油盆内的油分。然而,问题在于,在传统的空气炸锅中,所述所述炸篮和所述接油盆的拆卸通过一按钮控制,所述按钮的施力方向跟在所述空气炸锅完成食物烹饪操作,使用者操作在所述炸篮的使力方向一致,都是采用了朝下按的方式。也就是说,在使用者操作所述炸篮将其取出时,存在误触的可能,使得所述炸篮跟所述接油盆分离。以这样的方式,对于使用者来说存在着不便甚至是危险性,因为一旦使用者误触到按钮,所述接油盆脱落,在所述接油盆内的热油可能会伤害到使用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提供一炸篮,其中所述炸篮能够被分隔成多个空间使用以满足同时烹饪不同种类食物或者是不同风味食物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炸篮提供偶数个空间以烹饪食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炸篮提供奇数个空间以烹饪食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提供至少一分隔栏以将所述炸篮分隔成多个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分隔栏被设置有至少一通孔以使空气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炸篮的周边具有至少一通孔以促进空气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炸篮的周边具有至少二通孔,其中所述通孔被均匀设置在所述炸篮的周边以使空气均匀地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炸篮的周边具有至少二通孔,其中所述通孔被贯通地设置在所述炸篮的周边以使空气能够相对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炸篮的每一所述通孔具有一预设的位置和一预设的大小以使位于所述炸篮的食物受热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提供一接油盆,其中所述炸篮位于所述接油盆内并且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接油盆,其中所述接油盆跟所述炸篮之间的拆卸通过一操作件控制,其中所述操作件的操作施力方向跟使用者握持所述炸篮跟所述接油盆的方向并不一致,以防止使用者在移动所述炸篮跟所述接油盆的过程当中误触到所述操作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操作件被可横向推动地设置在所述炸篮以使使用者在握持所述炸篮跟所述接油盆时减少误触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操作件被可横向推动地设置在所述炸篮,进一步地,所述操作件被朝外推动时所述炸篮跟所述接油盆分离,进而减少在使用者握持所述炸篮跟所述接油碰的过程中误触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的所述炸篮被设置有一把手,使用者通过操作所述把手同时移动所述炸篮跟所述接油盆,其中所述操作件被设置在所述把手的侧面,以减少使用者握持在所述把手时误触动所述操作件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炸锅及其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炸篮提供一可拆卸的网状底座,以使所述炸篮能够被方便地清洗。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空气炸锅,以达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其中所述空气炸锅包括:

一供热部,和

一置物部,其中所述供热部具有一供热腔,其中所述置物部被可移动地容纳于所述供热腔,其中所述置物部包括一炸篮和一接油盆,其中所述炸篮被可拆卸地容纳于所述接油盆,其中所述炸篮包括一炸篮主体,一把手和一按钮,其中所述炸篮主体被容纳在所述接油盆,其中所述把手自所述炸篮主体的边缘延伸而成,并且部分被暴露在所述接油盆外,其中所述按钮被设置在所述把手以控制所述炸篮跟所述接油盆的连接,其中所述按钮具有一打开状态和一锁定状态,当所述按钮位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炸篮被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接油盆,当所述按钮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所述炸篮被固定地连接于所述接油盆,其中所述按钮沿着所述把手表面方向被移动以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把手包括一第一把手部和一第二把手部,其中所述第一把手部被设置为自所述炸篮主体的边缘朝外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二把手部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把手部的自由端朝下延伸而成,其中所述按钮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部的外侧,当所述按钮被朝内推动到一预设的位置,所述按钮位于所述打开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把手包括一第一把手部和一第二把手部,其中所述第一把手部被设置为自所述炸篮主体的边缘朝外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二把手部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把手部的自由端朝下延伸而成,其中所述按钮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部的外侧,当所述按钮被朝外推动到一预设的位置,所述按钮位于所述打开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把手包括一第一把手部和一第二把手部,其中所述第一把手部被设置为自所述炸篮主体的边缘朝外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二把手部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把手部的自由端朝下延伸而成,其中所述按钮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部的侧面,沿着所述第一把手部的侧面被移动以切换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锁死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按钮被设置在所述把手两侧,沿着所述把手朝内被移动以切换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炸篮包括一炸篮围壁和一炸篮底座,其中所述炸篮围壁围绕形成于所述炸篮底座,和所述炸篮底座共同形成了所述炸篮腔,其中所述炸篮底座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炸篮围壁。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空气炸锅,以达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其中所述空气炸锅包括:

一供热部,和

一置物部,其中所述供热部具有一供热腔,其中所述置物部被可移动地容纳于所述供热腔,其中所述置物部包括一炸篮和一接油盆,其中所述炸篮被可拆卸地容纳于所述接油盆,其中所述炸篮包括一炸篮围壁和一炸篮底座以及具有一炸篮腔,其中所述炸篮围壁围绕形成于所述炸篮底座,和所述炸篮底座共同形成了所述炸篮腔,其中所述炸篮底座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炸篮围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炸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弹性件,其中所述弹性件被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内侧的一预设位置,其中所述炸篮底座通过所述弹性件被固定并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炸篮围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弹性件是弹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弹性件是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炸篮围壁具有一第一开口和一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位于顶端,所述第二开口位于底端,其中所述炸篮围壁的横截面被设置为自上到下逐渐缩小,其中所述炸篮底座的大小被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开口并且小于所述第二开口以使所述炸篮底座被固定在所述炸篮围壁的一预设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炸篮包括至少一分隔栏,其中所述分隔栏位于所述炸篮腔以将所述炸篮腔分隔成多个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分隔栏被连接于所述炸篮围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分隔栏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炸篮围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分隔栏被插接于所述炸篮围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炸篮包括一炸篮围壁和一炸篮底座以及具有多个通孔,其中所述炸篮底座被设置在所述炸篮底端,所述通孔被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通孔的直径为5mm-1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通孔的直径为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供热部包括一供热单元和一电路单元,其中所述电路单元被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供热单元以传递电能至所述供热单元,其中所述电路单元包括多个电路和至少一连接件,其中至少二所述电路通过一所述连接件相互连通,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印刷电路板和至少一端子,其中所述端子被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以连接至少一所述电路于所述印刷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连接件进一步包括一端子套,其中所述端子套被连接于所述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连接件进一步包括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被覆盖在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端子套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外壳由防火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端子套由防火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空气炸锅进一步包括一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供热部,其中所述控制器是可控硅控制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可控硅控制器控制所述空气炸锅的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在1℃之内。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炸篮组件,以达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其中所述炸篮组件包括:

一炸篮主体;

一把手;

一按钮;以及

一控制组件,其中所述把手被连接于所述炸篮主体,其中所述按钮通过控制所述控制组件的方式控制所述把手在一锁定状态和一打开状态切换,其中所述按钮沿着所述把手表面方向被移动以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把手包括一第一把手部和一第二把手部,其中所述第一把手部被设置为自所述炸篮主体的边缘朝外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二把手部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把手部的自由端朝下延伸而成,其中所述按钮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部的外侧,当所述按钮被朝内推动到一预设的位置,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打开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活动件和一固定件,其中所述活动件被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把手部,其中所述活动件包括一拨动部,一连接部和一钩接部,其中所述拨动部被可带动地连接于所述按钮,所述连接部被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当所述按钮被移动时,所述拨动部被所述按钮带动进而带动所述钩接部移动以使所述把手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所述炸篮组件进一步包括一接油盆,其中所述接油盆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控制组件的所述活动件,当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接油盆被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活动件,当所述把手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所述接油盆被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空气炸锅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空气炸锅的一炸篮和一接油盆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炸篮的一控制组件以及一把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炸篮的立体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炸篮的立体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炸篮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空气炸锅的一电路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将被揭露和阐述。

所述空气炸锅包括一供热部10和一置物部20,其中所述置物部20用于放置待烹饪的食物,其中所述供热部10用于提供热量以加热位于所述置物部20的食物,其中所述供热部10具有一供热腔11,其中所述置物部20被容纳于所述供热腔11,所述供热部10能够产生提供热空气以加热所述置物部20内的食物。所述置物部20被可移动地容纳于所述供热腔11以使所述置物部20能够被取出或放入所述供热腔11。

进一步地,所述供热部10包括一供热单元12和一电路单元13,其中所述供热单元12被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电路单元13,以使所述供热单元12能够通过所述电路单元13被供电。所述置物部20进一步包括一炸篮21和一接油盆22,其中所述炸篮21被用于放置食物,

所述炸篮21被容纳在所述接油盆22,以使食物被放置在所述炸篮21当中因为受到热空气作业进而产生的油分能够被所述接油盆22容纳,从而油分能够被保持在所述接油盆22当中,不会污染到所述空气炸锅的其他的部件。

所述炸篮21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接油盆22以使所述炸篮21能够跟所述接油盆22分离。也就是说,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所述炸篮21时,可以单独将所述炸篮21取出用于放置食物或者是清洗,再完成这一操作后重新将所述炸篮21放置回所述接油盆22。

具体地,所述炸篮21包括一炸篮主体211和一把手212,其中所述把手212被设置在所述炸篮21的一边缘,使用者藉由所述把手212可方便地操作所述炸篮21。所述炸篮主体211被容纳在所述接油盆22。所述把手212被设置自所述炸篮21的边缘朝外并且朝下延伸而成,以暴露在所述炸篮21跟所述接油盆22的外部以供使用者操作。也就是说,所述把手212被设置为跟所述炸篮21的边缘具有一预设的距离,以提供一容纳空间,供所述接油盆22通过所述容纳空间被套在所述炸篮21外侧。

所述炸篮21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接油盆22。具体地说,所述炸篮21包括一按钮213,其中所述按钮213被设置在所述把手212以控制所述炸篮21跟所述接油盆22的连接,当所述按钮213被使用者执行一预设的操作时,所述炸篮21跟所述接油盆22分离,当所述炸篮21被按照一预设的操作安放在所述接油盆22时,所述炸篮21能够跟所述接油盆22能够保持一稳定的连接状态。所述把手212包括一第一把手部2121和一第二把手部2122,其中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被设置为自所述炸篮主体211的边缘朝外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二把手部2122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的自由端朝下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和所述第二把手部2122界定了一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容纳空间形成于所述把手212的内侧跟所述炸篮主体211的外壁之间,此处所述把手212的内侧是指跟所述炸篮主体211的外壁相对的一侧,或者说是所述把手212侧面靠近所述炸篮主体211的一侧,相应地,所述把手212的外侧是远离所述炸篮主体211的一侧,或者说是朝向使用者的一侧。

当使用者握持所述把手212,使用者的手掌穿过所述容纳空间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部2122,使用者的大拇指被放置在所述把手212的外侧并且覆盖部分所述把手212外侧。使用者的大拇指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把手部2122自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延伸。所述按钮213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的外侧,以使使用者可以移动大拇指来操作所述按钮213。所述按钮213在被操作的过程当中,能够改变所述接油盆22跟所述炸篮21的连接状态,进而使得所述接油盆22能够跟所述炸篮21分离。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所述按钮213将所述接油盆22跟所述炸篮21分离进而单独操作所述接油盆22。

在本实施例当中,当所述按钮213被朝内推动时,也就是说朝着靠近所述炸篮21的方向在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移动时,所述炸篮21跟所述接油盆22分离,当所述炸篮21被放置在所述接油盆22,通过朝外推动所述按钮213,所述炸篮21被固定在所述接油盆22,或者是当所述炸篮21被放置在所述接油盆22,所述按钮213自动复位到锁定位置。也就是说,所述按钮213具有一锁定状态跟一打开状态,当所述按钮213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炸篮21能够跟所述接油盆22分离,当所述按钮213位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炸篮21被固定连接于所述接油盆22。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按钮213被朝内推动时,所述按钮213能够达到一打开状态,当所述按钮213被朝外推动时,所述按钮213能够达到一锁定状态。

更加具体地说,所述空气炸锅的所述把手212进一步包括一控制组件2123,其中所述控制组件2123被设置在所述把手212的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被用于控制所述炸篮21和所述接油盆22的连接和分离。所述按钮213被设置于所述控制组件2123以使使用者通过操作所述按钮213来实现分离所述炸篮21和所述接油盆22。

在本示例中,所述控制组件2123包括一活动件21231,一复位弹簧21232,一固定件21233和一阻止弹簧21234,其中所述活动件212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钮21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油盆22,当所述活动件21231被所述按钮213的推动下朝内移动时,所述活动件21231的连接于所述接油盆22的一端能够跟所述接油盆22分离,其中所述固定件21233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其中所述活动件21231被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21233,也就是说,所述活动件21231相对于所述固定件21233可活动,所述活动件21231通过所述固定件21233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

所述阻止弹簧21234被设置在所述按钮213的朝内的一侧,以使所述按钮213在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来回运动时所述阻止弹簧21234能够使所述按钮213回复到原位。所述复位弹簧21232被设置在所述活动件21231以使所述活动件21231在移动后能够回复到原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21231呈一类倒L型结构。具体地说,所述活动件21231包括一拨动部212311,一钩接部212312和一连接部212313,其中所述拨动部212311位于所述钩接部212312上方,自所述连接部212313朝外水平延伸而成,其中所述钩接部212312位于所述连接部212313下方,自所述连接部212313朝下延伸而成。所述拨动部212311连接于所述按钮213,所述钩接部212312连接于所述接油盆22。所述拨动部212311通过所述连接部212313连接于所述钩接部212312。所述拨动部212311和所述钩接部212312之间呈一预设的夹角,优选地,是一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212313被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21233以使所述拨动部212311和所述钩接部212312相对于所述固定件21233相对位置可变化。

所述拨动部212311具有一内陷的按钮凹槽2123111,其中所述按钮213被设置于所述按钮凹槽2123111,当所述按钮213朝所述炸篮21方向移动时,所述活动件21231发生旋转,所述拨动部212311被所述按钮213带动朝下旋转,相应地,位于另一端的所述钩接部212312朝上旋转,进而远离所述接油盆22,从而和所述接油盆22分离。

所述固定件21233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12313,所述阻止弹簧21234被设置在所述按钮213的朝内的一侧以使当所述按钮213朝内推进时,所述阻止弹簧21234遇到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能够给所述按钮213带去阻力以停止所述按钮213和所述活动件21231的移动。所述复位弹簧21232被设置在所述拨动部212311的底面,并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把手部2122,当所述按钮213带动所述活动件21231朝内移动时,所述复位弹簧21232产生形变,给所述活动件21231带去阻力,当使用者松开所述按钮213时,在所述复位弹簧21232的作用下,所述活动件21231能够回到原始状态,同时带动所述按钮213复位。

因此,当使用者需要单独取下所述炸篮21时,向内也就是所述炸篮21的方向推动所述按钮213,所述活动件21231随着所述按钮213向内转动,使得所述活动件21231的所述钩接部212312和所述接油盆22相互分离,从而能够单独获得所述炸篮21;放开所述按钮213,所述活动件21231在所述复位弹簧21232和所述阻止弹簧21234的作用下回复到原始位置。

所述钩接部212312具有一钩状尖端,相应地,所述接油盆22提供了一固定结构220以使所述钩接部212312能够钩接于所述固定结构22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2123包括一活动件21231,一复位弹簧21232,一固定件21233和一阻止弹簧21234,其中所述活动件212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钮21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油盆22,当所述活动件21231被所述按钮213的推动下朝内移动时,所述活动件21231的连接于所述接油盆22的一端能够跟所述接油盆22分离,其中所述固定件21233被固定在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并且所述活动件21231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21233,所述阻止弹簧21234被设置在所述按钮213的朝内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21232被设置在所述活动件212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21231呈一类倒L型结构。具体地说,所述活动件21231包括一拨动部212311,一钩接部212312和一连接部212313,其中所述拨动部212311位于所述钩接部212312上方,自所述连接部212313朝外水平延伸而成,其中所述钩接部212312位于所述连接部212313下方,自所述连接部212313朝下延伸而成。所述拨动部212311连接于所述按钮213,所述钩接部212312连接于所述接油盆22。所述拨动部212311通过所述连接部212313连接于所述钩接部212312。所述拨动部212311和所述钩接部212312之间呈一预设的夹角,优选地,是一钝角。

所述拨动部212311具有一内陷的按钮凹槽2123111,其中所述按钮213被设置于所述按钮凹槽2123111,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按钮213在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表面的凹槽来回移动时并不影响所述按钮213和所述按钮凹槽2123111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在所述按钮213相对于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移动时,所述拨动部212311跟随所述按钮213一同移动以使所述钩接部212312也一起移动进而使得所述钩接部212312和所述接油盆22分离,以使连接于所述把手212的所述炸篮21和所述接油盆22分离。

所述固定件21233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12313,所述阻止弹簧21234被设置在所述按钮213的朝内的一侧以使当所述按钮213朝内推进时,所述阻止弹簧21234遇到所述第一把手部2121能够给所述按钮213带去阻力以停止所述按钮213和所述活动件21231的移动。所述复位弹簧21232被设置在所述拨动部212311的底面,并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把手部2122,当所述按钮213带动所述活动件21231朝内移动时,所述复位弹簧21232产生形变,给所述活动件21231带去阻力,当使用者松开所述按钮213时,在所述复位弹簧21232的作用下,所述活动件21231能够回到原始状态,同时带动所述按钮213复位。

因此,当使用者需要单独取下所述炸篮21时,向内也就是所述炸篮21的方向推动所述按钮213,所述活动件21231随着所述按钮213向内滑动,使得所述活动件21231的所述钩接部212312和所述接油盆22相互分离,从而能够单独获得所述炸篮21;放开所述按钮213,所述活动件21231在所述复位弹簧21232和所述阻止弹簧21234的作用下回复到原始位置。

所述钩接部212312具有一钩状尖端,相应地,所述接油盆22提供了一固定结构220以使所述钩接部212312能够钩接于所述固定结构22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组件2123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盖体21235,其中所述盖体21235被设置在所述钩接部212312两侧以避免当所述炸篮21和所述接油盆22分离后,所述钩接部212312尖锐的端部被暴露在外误伤到使用者。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活动件21231的形状并不限制于上述的L型,所述按钮213的位置也并不限制于所述把手212的所述正面。所述活动件21231的所述拨动部212311跟所述按钮213可以根据需要被设置在所述把手212的其他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当中,当所述按钮213被朝内推动时,所述按钮213能够达到一锁定状态以使所述炸篮21跟所述接油盆22能够被锁定,当所述按钮213被朝外推动时,所述按钮213能够达到一打开状态以使所述炸篮21能够跟所述接油盆22分离。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按钮213的所述打开状态跟所述锁定状态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比如说扭簧控制所述炸篮21跟所述接油盆22的连接。

通过改变对所述按钮213的操作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空气炸锅减少了在使用者握持所述把手212过程中误触到所述按钮213的可能性,进而增强了所述空气炸锅的安全性,以避免在移动所述炸篮21跟所述接油盆22的过程中误触到所述按钮213,进而使得所述接油盆22脱落。

因为在传统的所述空气炸锅当中,所述按钮213被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把手212的所述正侧,使用者通过按压所述按钮213来控制所述按钮213的所述锁定状态跟所述打开状态,进而控制所述接油盆22跟所述炸篮21之间的连接。然而对于使用者来说,藉由握持所述把手212来移动所述炸篮21跟所述接油盆22时,使用者的大拇指被放置在所述把手212的正侧,在所述炸篮21内装有食物或者是苏搜狐炸篮跟所述接油盆22的重量本身就相当大的情况下,为了移动所述炸篮21跟所述接油盆22,使用者可能在紧握所述把手212的过程中对于位于所述把手212正侧的所述按钮213产生一朝下的压力,进而使得所述接油盆22跟所述炸篮21在这一过程当中分离。

所述按钮213也可以被设置在所述把手212的其他位置。具体地,所述把手212具有一正面,两侧面和一背面,其中所述正面是指使用者在操作所述炸篮21时面朝使用者的一面,其中所述侧面跟所述正面相对,其中所述侧面形成于所述正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按钮213也可以被设置在两所述侧面中的至少一侧,减少误触的可能性。

被设置在所述侧面的所述按钮213的所述打开状态跟所述锁定状态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推动,按压等方式来改变。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大拇指或者是其他手指来实现这一操作。

可选地,所述按钮213可以被同时设定在所述把手212的两侧,当使用者同时朝内按压两所述按钮213时,所述接油盆22才能够跟所述炸篮21分离,进一步提高所述空气炸锅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附图4至附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当中,所述炸篮主体211包括一所述炸篮围壁2111和一炸篮底座2112,其中所述炸篮底座2112被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底端,用于支撑食物。所述炸篮底座2112被设置为网状结构以使当食物被放置在所述炸篮底座2112烹饪时,食物产生的油分能够通过网状的所述炸篮底座2112流到所述接油盆22。所述炸篮底座2112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炸篮围壁2111以使所述炸篮底座2112能够跟所述炸篮围壁2111分离,进而在使用完所述炸篮21后,所述炸篮底座2112能够被单独拆卸,进而方便清洗。

具体地,所述炸篮2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弹性件214,其中所述弹性件214被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内壁,其中所述炸篮底座2112通过所述弹性件214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炸篮围壁2111。当所述炸篮底座2112被安装于所述炸篮围壁2111时,挤压所述弹性件214使得所述弹性件214产生变形进而留在空间供所述炸篮底座2112安装,同时所述弹性件214对所述炸篮底座2112产生一弹力以使所述炸篮底座2112保持在一固定位置。也就是说,所述炸篮底座2112被适配于所述弹性件214以使所述炸篮底座2112通过所述弹性件214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炸篮围壁2111。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214的数量是二,被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内侧以使更加平稳地固定所述炸篮底座2112。可选地,所述弹性件214的数量是三,被分别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内侧的三个位置以支持所述炸篮底座2112。可选地,所述弹性件214的数量是四,被分别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内侧的四个位置以支持所述炸篮底座2112。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上述弹性件214的数目并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限制。

所述弹性件214可以是一弹片,被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内侧,也可以是一朝外延伸的弹簧。所述弹性件214在横向方向也就是所述炸篮底座2112的安装方向长度可被改变进而产生弹力。

可选地,所述炸篮围壁2111形成了一炸篮腔215,其中所述炸篮腔215具有一第一开口2151和一第二开口2152,其中所述第一开口2151位于顶端,所述第二开口2152位于底端。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炸篮围壁2111被设置成上大下小的结构,也就是说,所述炸篮围壁2111被设置成自上到下并且朝内延伸而成,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2152,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横截面积越小。所述炸篮底座2112被设置为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开口2151但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2152,从而所述炸篮底座2112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2151进入到所述炸篮腔215,但是被卡在所述第二开口2152附近无法从所述第二开口2152离开所述炸篮围壁2111。也就是说,所述炸篮底座2112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卡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如果使用者想要分离所述炸篮围壁2111跟所述炸篮底座2112,可以将所述炸篮底座2112从所述第一开口2151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炸篮21包括至少一分隔栏216,其中所述分隔栏216被用于分隔位于所述炸篮21内的食物,以使不同食物在烹饪过程当中不相互混合或者是不同风味的食物不相互混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栏216被设置在所述炸篮主体211,以分隔所述炸篮腔215。

具体地,所述炸篮围壁2111包括一第一围壁21111,一第二围壁21112,一第三围壁21113和一第四围壁21114,其中所述第二围壁21112被设置自所述第一围壁21111的一侧朝外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三围壁21113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围壁21112的自由侧朝外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四围壁21114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三围壁21113的自由侧朝所述第一围壁21111的另一侧延伸而成。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围壁21111跟所述第三围壁21113相对,所述第二围壁21112跟所述第四围壁21114相对。当所述分隔栏216的数目是一时,可以是,所述分隔栏216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一围壁21111,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三围壁21113,也可以是,所述分隔栏216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围壁21112,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四围壁21114。当所述分隔栏216的数目是二时,可以是,一所述分隔栏216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一围壁21111,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三围壁21113,另一所述分隔栏216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围壁21112,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四围壁21114。也就是说,一所述分隔栏216跟另一分隔栏216交叉设置,以组成一“X”型结构,将所述炸篮腔215分成了四个空间。也可以是,一所述分隔栏216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一围壁21111,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三围壁21113,另一所述分隔栏216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一围壁21111的另一位置,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三围壁21113的另一位置,根据两所述分隔栏216位置的不同,所述炸篮21的所述炸篮腔215能够被分隔成三个空间或者是四个空间。也可以是,一所述分隔栏216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围壁21112,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四围壁21114,另一所述分隔栏216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围壁21112的另一位置,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三围壁21113的另一位置,根据两所述分隔栏216位置的不同,所述炸篮腔215能够被分隔成三个空间或者是四个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当中,所述分隔栏216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炸篮围壁2111。具体地,所述炸篮围壁2111具有至少一凹槽,其中所述凹槽的长度被设置为略大于所述分隔栏216边缘的长度以使所述分隔栏216能够插入所述凹槽以使所述分隔栏216能够相对于所述炸篮围壁2111被固定。比如说所述分隔栏216的数目是一时,所述凹槽的数目是二,并且所述凹槽被分别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内侧以分别连接所述分隔栏216的两侧。所述分隔栏216的长度被设置为略大于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从而,所述分隔栏216受到重力作用弯折之后能够分别插入所述凹槽进而在所述分隔栏216恢复原状之后能够被卡在所述凹槽,进而加强所述凹槽跟所述分隔栏216之间的固定作用。换句话说,所述分隔栏216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在外力作用消失时,恢复原状。所述分隔栏216可以是薄金属片以使所述分隔栏216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弯折并且在弯折后能够恢复原状。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凹槽朝内凹陷地形成于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内侧,因此需要所述分隔栏216的长度略大于对应的所述炸篮围壁2111内侧的长度以使所述分隔栏216被插接于所述凹槽时所述分隔栏216不从所述凹槽处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当中,所述炸篮21包括一安装部217,其中所述安装部217包括二侧翼2171和一凹槽2172,其中所述侧翼2171被设置为自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内侧的两个预设的位置朝外延伸一定的距离形成,其中两所述侧翼2171形成了所述凹槽2172,也就是说,所述侧翼2171相较于周围所述炸篮围壁2111内侧的高度就是所述凹槽2172的深度。所述分隔栏216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17,也就是说,所述分隔栏216通过被插接于所述凹槽2172并且通过位于两侧的所述侧翼2171的作用达到一固定效果。

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将所述分隔栏216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安装部217,在取出时自下二而上自所述安装部217拉出所述分隔栏216,操作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当中,当所述分隔栏216的数目大于一时,所述分隔栏216可以不连接于所述炸篮围壁2111,比如当所述分隔栏216的数目是二时,所述分隔栏216被设置成相互交叉的“X”型,被直接放置在所述炸篮腔215。所述分隔栏216的长度被设置为略小于所述炸篮腔215的长度以使所述分隔栏216能够被直接放置到所述炸篮腔21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所述分隔栏216的数目并不限制于上述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置所述分隔栏216的数目跟位置以将所述炸篮腔215分成不同大小跟形状的空间。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连接方式将所述分隔栏216设置于所述炸篮21。

进一步地,所述炸篮21具有至少一通孔218,其中所述通孔218被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以促进所述炸篮21周围以及内部的空气流通。所述通孔218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围壁21111,所述第二围壁21112,所述第三围壁21113或所述第四围壁21114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通孔218的数目是多个,被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以使所述炸篮21的各个位置的温度均匀,受热时间一致,进而使得食物经过所述空气炸锅烹饪之后更加美味。

可选地,所述通孔218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配合控制所述炸篮21不同位置所需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218被设置为5mm-12mm直径范围的圆孔,优选地,所述圆孔的直径是8mm。

可选地,所述通孔218被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的上端以在所述第一开口2151附近更好地控制所述炸篮21空气流通。

可选地,所述通孔218不仅被设置在所述炸篮围壁2111,也被设置在所述分隔栏216,以促进所述炸篮21内部的空气流通。

可选地,位于所述炸篮围壁2111跟所述分隔栏216的所述通孔218被设置在同一高度以更好地控制所述炸篮21各个位置的温度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炸锅利用电能工作,当所述空气炸锅被通电以及被开启后,才能够进行作业。也就是说,所述电路单元13被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供热单元12以使所述供热单元12能够供热,其中所述电路单元13包括多个电路131和至少一连接件132,其中至少二所述电路131通过一所述连接件132相互连通。每一所述电路单元13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空气炸锅才能够开始工作。所述电路131可以包括多根电线或者是一根电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32是印刷电路板(PCB)式连接件132,一所述电路131被连接到所述连接件132,另一所述电路131被连接到所述连接件132,进而实现所述电路131跟所述电路131之间的导通。比如说,在所述空气炸锅的内部电路跟外部电路需要连通时,可以先将内部所述电路整理连接到所述连接件132,然后将外部所述电路131整理连接到所述连接件132,进而实现外部所述电路跟内部所述电路之间的导通。进一步地,也方便了后续在所述连接件132的位置检查电路故障,维修等事宜。

具体地说,如附图6所示,所述连接件132包括一印刷电路板1321和至少一端子1322,其中所述端子1322被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1321用于分别连接位于一所述电路131跟另一所述电路131对应的导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32包括至少一端子套1323,其中所述端子套1323被连接在所述端子1322起到保护作用以及防灰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端子套1323的制作材料可以用防火等级的材料,以对电路安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32包括一外壳1324,其中所述外壳被覆盖在所述印刷电路板1321和所述端子套1323外侧起到保护作用以及防灰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外壳的制作材料也可以是防火等级的材料,进而对电路安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炸锅包括一控制器30,其中所述控制器30被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电路单元13起到控制所述电路131功率大小的作用,进而控制所述空气炸锅内部加热温度。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30是可控硅控制器30,其通过对于所述电路单元13的精确控制,比如说电压,电流和功率,从而实现精密控温。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了所述可控硅控制器30的空气炸锅的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在1℃之内,从而所述空气炸锅能够对于食物烹饪达到一个相对准确的控制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空气炸锅来制作面包,酸奶等相对于炸制食物较低温度下制作的食物。本示例提供的所述空气炸锅控温准确,能够在较低温度下也拥有精确的温度,以帮助用户制作温度较低或者制作温度条件较为苛刻的食物。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本示例提供的所述空气炸锅,在烹饪过程当中不需要对于食物进行翻转,因为所述空气炸锅对食物加热较为均匀,在不需要翻转的情况下就能保证烹制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炸篮组件,其中所述炸篮组件包括一炸篮21和一接油盆22,其中炸篮21包括一炸篮主体211,一把手212,一按钮213,以及一控制组件2123,其中所述把手212被连接于所述炸篮主体211,其中所述按钮213通过控制所述控制组件2123的方式控制所述把手212在一锁定状态和一打开状态切换,其中所述按钮213沿着所述把手212表面方向被移动以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锁定状态切换。所述炸篮21被可拆卸地所述接油盆22。当所述把手212位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接油盆22连接于所述炸篮21,当所述把手212位于所述锁定状态,所述接油盆22和所述炸篮21分离。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空气炸锅具有以下的优点:

一是所述空气炸锅采用了陶瓷涂层,二是所述空气炸锅能够被预热以节约食物的烹饪时间,三是所述空气炸锅还可以采用红外线加热技术对食物进行烹饪。

具体地,所述空气炸锅被设置有一预热按钮,通过操作所述预热按钮所述空气炸锅能够达到一预热温度,一旦所述空气炸锅达到了预热温度之后,通常需要3-5min的时间,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等到预热过程完成后再回到所述空气炸锅附近来烹制食物。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炸锅被设置有一暂停按钮,对于传统的空气炸锅来说,假如用户在所述空气炸锅工作的过程中想要打开所述空气炸锅以观察里面烹饪食物的烹饪状态,仍然处在工作状态的所述空气炸锅将会继续工作不断地产生热量。通过所述暂停按钮能够使得所述空气炸锅在所述置物部20被取出后就停止工作。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中,所述供热部10包括一热源和一风扇,其中所述风扇能够将所述热源产生的热源分散到所述置物部2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炸篮21和所述接油盆22是可以通过洗碗机清洗的。

所述接油盆22朝外的一侧被设置为略高于所述炸篮21以使减少所述炸篮21被取出时热量接触到用户手部的几率。用户可以自行设定所述空气炸锅的时间和温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