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652发布日期:2019-02-15 20:0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桌。



背景技术:

折叠桌具有方便折叠、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等特点,在家庭生活中都经常看到它的身影,其已成为现代社会常备的家具,但现有的很多折叠桌或是结构较复杂不易于组装,或是结构简单牢固性不够。现有技术中,一种折叠桌中相互拼接的两块桌面板之间并无任何辅助加强结构,在承载较大重量时,折叠桌的桌面板上的断口区域容易下陷,以致于不能稳定地使用;另一种折叠桌相互拼接的两块桌面板之间采用中间加强管来提高断口区域的强度,然而中间加强管容易滑动,且需要占用较大空间。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折叠桌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折叠桌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好的折叠桌。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桌,其包括可折叠的面板及与所述面板相连的支撑架,所述面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拼接的两块面板单元及形成于两块面板单元之间的断口,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面板底部且可折叠收纳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与两块面板单元均相连的加强件,每一面板单元靠近断口的一侧的底部具有向下突伸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于对应面板单元沿所述面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加强件固定于所述凸台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面板单元靠近所述断口的一侧的底部具有设置于所述凸台上的定位槽,且在折叠状态下,每一面板单元上的凸台朝向另一面板单元突伸,所述定位槽的凹陷方向与所述凸台的突伸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件具有转动轴及分置于转动轴两侧的一对定位片,所述一对定位片分别与对应侧的面板单元固定连接,且在对应面板单元的带动下以所述转动轴为轴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定位片收容并固定于对应凸台上的定位槽内,所述转动轴突露于所述凸台下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面板单元于所述断口一侧的底部交替形成有向另一面板单元突伸的突出部以及容纳另一面板单元的突出部的收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还具有一对固定于所述面板底部以供两面板单元相对转动折叠的铰链,一对所述铰链分别靠近面板沿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凸台的底面位于对应面板单元的底面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若干转动杆、连接杆及与所述转动杆相连的若干腿部,所述转动杆包括沿面板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两组,每组转动杆包括转动连接且沿所述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两根。每一转动杆均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贴靠于所述面板的背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铰链包括分别固定于两块面板单元上的第一、第二固定部,且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断口的一端收容于所述铰链上对应的第一/第二固定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还具有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杆相连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设于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断口的一端与连接杆的对应末端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桌于其面板断口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加强件,使得断口区域结构强度较强、能够承载较大的重量,且不妨碍两面板单元的收折,同时在厚度方向上不会增加产品尺寸,以利于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桌部分折叠后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折叠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折叠桌将面板移除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桌100的较佳实施方式,其包括可折叠的面板1及与所述面板1底部相连的支撑架2。

请参图1及图2所示,所述面板1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拼接的两块面板单元及形成于两块面板单元之间的断口13,两块面板单元分别为第一面板单元11和第二面板单元12,所述断口13沿面板1的厚度方向将其贯穿以将其分隔成第一面板单元11和第二面板单元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断口13的形成方向为所述面板1的宽度方向,两块面板单元11、12的背面可相互靠拢以实现收折。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面板单元11及第二面板单元12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

进一步地,每一面板单元11、12于断口13一侧的底部交替形成有向另一面板单元突伸的突出部101以及容纳另一面板单元的突出部101的收容槽102。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面板单元11与第二面板单元12靠近断口13的一侧具有互补的结构,第一面板单元11与第二面板单元12靠近断口13一侧的底部均交替形成有突出部101及收容槽102。参图2所示,第一面板单元11上的突出部101向第二面板单元12突伸形成,第一面板单元11上的收容槽102用于容纳第二面板单元12上的突出部101;第二面板单元12上突出部101及收容槽102的结构可参考第一面板单元11上相关结构。

每一面板单元11、12靠近断口13的一侧的底部还具有向下突伸的凸台103及设置于所述凸台103上的定位槽104,其中,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凸台103的底面位于对应面板单元11、12的底面的上侧,以避免两所述凸台103在折叠后产生干涉。在折叠状态下,每一面板单元11、12上的凸台103朝向另一面板单元突伸,所述凸台103设置于对应面板单元11、12沿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槽104的凹陷方向与所述凸台103的突伸方向相反。

请参图2及图4所示,所述支撑架2位于所述面板1底部且可折叠收纳设置,所述支撑架2包括若干转动杆21、连接杆22及与所述转动杆21相连的若干腿部23。

所述转动杆21包括沿面板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两组,每组转动杆21包括转动连接且沿所述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两根。每一转动杆21均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贴靠于所述面板1的背面设置,具体地,每一所述转动杆21靠近所述面板1的对应侧缘设置,如此,不仅可实现腿部23的可折叠设置,而且还可有效增加面板1于周边区域的强度,增加面板1的可承受重量。

所述连接杆22沿所述面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靠近所述面板1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缘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22呈管状,且其截面为方形,以更好地连接并定位所述转动杆21的端部。

所述支撑架2还具有一对固定于面板1底部以供第一面板单元11与第二面板单元12转动折叠的铰链24,在本实施例中,两铰链24分别靠近面板1沿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设置。

参考图4所示,每一铰链24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一面板单元11上的第一固定部241以及固定于第二面板单元12上的第二固定部242,第一固定部241与第二固定部242通过一转轴(未图示)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杆21靠近断口13的一端收容于所述铰链24上的对应第一固定部241或第二固定部242,且可在第一固定部241或第二固定部242内以其自身的中心轴为轴转动,以实现腿部23的旋转折叠。

所述支撑架2还具有将所述连接杆22与所述转动杆21相连的定位套25,所述定位套25套设于所述转动杆21远离断口13的一端与连接杆22的对应末端外,以实现三者之间的连接。所述定位套25具有供所述转动杆21穿过的限位孔251,所述转动杆21可在对应的限位孔251内以其自身的中心轴为轴转动。

所述支撑架2还具有与第一、第二面板单元11、12均相连的加强件26,所述加强件26设置于所述断口13沿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且具有转动轴261及分置于转动轴261两侧的一对定位片262,所述一对定位片262分别与对应侧的面板单元固定连接,且在对应面板单元的带动下以所述转动轴261为轴旋转,并且所述加强件26的转动轴261与所述铰链24的转轴共轴心设置。

具体地,所述加强件26固定于所述凸台103底部,每一所述定位片262收容并固定于对应凸台103上的定位槽104内,所述转动轴261突露于所述凸台103下侧。如此设置,折叠桌100的断口区域结构强度较强、能够承载较大的重量,且不妨碍面板单元的收折,同时在厚度方向上不会增加产品尺寸,以利于节省空间。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