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4722发布日期:2019-08-09 21:0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充电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式吸尘器的改进,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避免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电池包的温度过高而使其产生自动保护,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时间和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的充电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充电式吸尘器体型小巧,携带及使用非常方便,适合用来清洁较小的空间,主要用于车内的清洁,对键盘、电器等也有很好的清洁效果。常见的充电式吸尘器中电池包工作时由于工作放电而导致其温度持续上升,造成发热,影响电池包的工作寿命,使用成本高。

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能避免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电池包的温度过高而使其产生自动保护,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时间和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的充电式吸尘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电池包的温度过高而使其产生自动保护,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时间和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的充电式吸尘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式吸尘器,包含尘桶组件、电机和电池包;所述尘桶组件的一侧壁设置有进风管;所述尘桶组件设置在手持部上;所述进风管至少部分位于手持部的内部;所述尘桶组件内设置有灰尘过滤器;所述电机设置在尘桶组件内;所述电池包设置在手持部上的电池包容纳腔内;所述手持部设置有电池包进风口和电池包出风口;所述电池包进风口与进风管连通;所述电池包出风口与电池包容纳腔连通;所述电池包进风口也与电池包容纳腔连通;工作时,所述电机工作时产生负压,主气流通过进风管进入尘桶组件,然后经过灰尘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电机,随后从尘桶组件的出风部排出;与此同时,次气流经过电池包出风口进入电池包容纳腔内;再从电池包进风口进入进风管,随主气流一起流动;次气流能将电池包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走。

优选的,所述尘桶组件倾斜地设置在手持部上。

优选的,所述电池包容纳腔靠近进风管,且远离尘桶组件设置,以便次气流的流动顺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式吸尘器工作时气流能将电池包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使电池包的工作温度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解决了工作状态下电池包由于工作放电而导致其温度持续上升的问题,避免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电池包的温度过高而使其产生自动保护,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时间和电池包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式吸尘器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手持部;2、尘桶组件;3、电机;4、出风部;5、进风管;6、电池包;7、电池包出风口;8、电池包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充电式吸尘器,包含尘桶组件2、电机3和电池包6;所述尘桶组件2的一侧壁设置有进风管5;所述尘桶组件2设置在手持部1上;所述进风管5至少部分位于手持部1的内部;所述尘桶组件2内设置有灰尘过滤器(未标出);所述电机3设置在尘桶组件2内的后部;所述电机3工作时产生负压,气流通过进风管5进入尘桶组件2,然后经过灰尘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电机3,随后从尘桶组件的出风部4排出;所述电池包6设置在手持部1上的电池包容纳腔(未标出)内;所述手持部1设置有电池包进风口8和电池包出风口7;所述电池包进风口8与进风管5连通;所述电池包出风口7与电池包容纳腔连通;所述电池包进风口8也与电池包容纳腔连通。

工作时,所述电机3工作时产生负压,主主气流通过进风管5进入尘桶组件2,然后经过灰尘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电机3,随后从出风部4排出;与此同时,次气流经过电池包出风口7进入电池包容纳腔内;再从电池包进风口8进入进风管5,随主气流一起流动。

次气流能将电池包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保持电池包6的工作温度在正常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尘桶组件2倾斜地设置在手持部1上。

所述电池包容纳腔靠近进风管5,且远离尘桶组件2设置,以便次气流的流动顺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式吸尘器工作时气流能将电池包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使电池包的工作温度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解决了工作状态下电池包由于工作放电而导致其温度持续上升的问题,避免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电池包的温度过高而使其产生自动保护,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时间和电池包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