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式窗帘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7036发布日期:2018-11-09 21:1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系为一种横式窗帘改良结构,特别系指一种结构简单、快速装设及遮阳效果佳的窗帘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横式窗帘结构设计,系在一个U型的窗帘轨道内部安装有叶片控制装置和拉绳控制装置,其中叶片控制装置必须先在轨道内部安装一个固定架,之后再架设一控制角筒,该控制角筒并以一方形杆穿设,且连接到一珠炼控制座,由珠炼绳的拉动来控制方形杆旋转,进而连动控制角筒旋动,而控制叶片呈水平开放或垂直封闭遮阳;而该拉绳控制装置则以一拉绳连接叶片最底端的下摆,且穿设过各叶片后连接至轨道内部的滚轮组,由滚轮组变换方向后,连接到剎车装置,利用剎车装置控制叶片拉升至定位或垂放至定位,从剎车装置一侧再垂放一拉绳,供使用者可以拉动拉绳来控制叶片的升降。

一般横式窗帘由于零件相当多,除成本较高外,安装程序更为繁杂,尤其所有的零件皆放在U型的窗帘轨道内部,狭小的空间使得一般横式窗帘在组装上相当复杂且费时;此外,传统横式窗帘控制叶片升降的动力装置通常系以珠炼绳加以控制,因零件皆安装在U型的窗帘轨道内,动力装置的运用仅能以拉绳控制叶片升降,并无法以其他动力装置加以取代,造成用户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式窗帘改良结构,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配简单快捷,针对传统横式窗帘得装设及操作问题所设计,让传统横式窗帘得遮阳效果更为提升,装设步骤更为简化快速,且可供不同动力装置装设,达到成本降低及快速安装的功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横式窗帘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窗帘轨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供叶片控制装置经螺丝螺固结合;一组以上叶片控制装置,包含一结合在窗帘轨道容置空间的固定座和一结合在固定座内部空间的控制角筒及一经定位座锁定在窗帘轨道下缘的限绳座;

一个以上的卷绳装置,包含一穿过限绳座的卷绳管和套置在卷绳管上呈可移动的活动锥形管;

一组以上的导引轮以导引环绕在活动锥形管的拉绳,该活动锥形管穿套在由动力装置连动旋转的卷绳管上,且该活动锥形管为管身直径逐渐缩小的锥形管结构从而锥形管结构导引拉绳能平整环绕在活动锥形管上且拉绳绳端顺着限绳座而受导引轮引导位于限绳座中央再依序穿设各叶片直至下摆来控制叶片上下迭合。

其中,该定位座包括两供螺固于窗帘轨道下端的螺孔座及数个与限绳座结合的螺孔。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结构简单,各部件相互配合,操作和装配更加方便快捷,适用性更好;

2、透过活动锥形管卷收或释放拉绳,并以锥形管的锥状限位,令拉绳的环绕形成平整,且经由限绳座中央下缘的滚筒,导引拉绳定位于叶片中央,使叶片的收放得以平衡、减少倾斜的情形,并防止拉绳缠绕及提升窗帘遮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叶片控制装置的结构组合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叶片控制装置的限绳座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叶片控制装置的限绳座组合图。

图5:本实用新型叶片控制装置的组合图。

图6:本实用新型卷绳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7:本实用新型卷绳装置的结构组合图。

图8:本实用新型卷绳装置与叶片控制装置的组合图。

图9:本实用新型卷绳装置动作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组合完成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叶片装设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叶片遮阳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卷绳装置动力组件实施例。

图15:本实用新型卷绳装置动力组件另一实施例。

图16:本实用新型卷绳装置动力组件又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横式窗帘改良结构(参阅图1所示),主要包含一窗帘轨道1、一个以上的叶片控制装置2及一个以上的卷绳装置3;其中:

该窗帘轨道1设为U形结构(如图1所示),可结合固定架将窗帘轨道1固定在天花板或窗户上方边缘,而窗帘轨道1具有一容置空间10,以该容置空间10供叶片控制装置2容设。

该叶片控制装置2(参阅图2、3所示),包含一结合在窗帘轨道1容置空间10的固定座20和一结合在固定座20内部空间的控制角筒21及一经定位座22锁定在窗帘轨道1下缘的限绳座23。

其中该固定座20的主体两侧设有架板200(参阅图1、2所示),用以架设固定座20于窗帘轨道1内,且架板200上开设有弧形槽201,另固定座20底部形成两贯通孔,供控制角筒21连接的梯带穿出顺着限绳座23向下连接各叶片。

而该控制角筒21系由一方形管25穿设且容置于固定座两侧的弧形槽201上并连接其动力提供装置而可连动控制角筒21产生旋转,该控制角筒21的本体为六角体结构,以六面平面210衔接而成,于其中两相对面,并开设有穿绳孔211,以穿绳孔211供梯带卡固带动。

该限绳座23主体为U型体结构(参阅图3、4所示),顶端两侧设有螺孔230、231、232、233可经由螺丝24穿过限绳座23壁面开设的透孔234将限绳座23锁固在定位座22底部结合为一体,再固置于窗帘轨道1下端(参阅图5所示),又限绳座23底部形成一出绳孔26,该出绳孔26可安装一组以上的导引轮27,以轴杆270穿设导引轮27,使导引轮27得以旋转而导引活动锥形管管身环绕的拉绳,向下延伸穿设过各叶片,再连接至下摆,使控制叶片的收放。

该卷绳装置3(参阅图6、7所示),包含一穿过限绳座23的卷绳管30和套置在卷绳管30上呈可移动的活动锥形管31;其中该活动锥形管31系套置在一卷绳管30上,且于管身两侧凸伸两墙面300、301,限制拉绳仅能环绕在限定管身,又活动锥形管31的管身为呈一定角度之锥状管体310,经由锥状的导引,可使拉绳311的环绕更为平整,不致有缠绕的情形(如图8、9)。

请参阅图10、11、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说明,主要将叶片控制装置2锁固在窗帘轨道1下缘,并使控制角筒21的两梯带4向下连接各叶片5的两侧端,而卷绳装置3利用活动锥形管31环绕的拉绳顺着限绳座23的内面向下穿出,受导引轮27的导引,使拉绳311位于中央,再依序穿过各别叶片5的穿孔50,连接至底部的下摆51,控制叶片5上下的迭收或释放。该窗帘轨道1再利用固定架将整组的横式窗帘固置在天花板或窗户上缘,即完成横式窗帘的组装(如图11、12)。

若欲遮阳时(如图13),则利用叶片控制装置2的控制角筒21,经动力提供装置连动方形管25旋动,带动控制角筒21旋转,即使梯带4一侧拉起、一侧下降,梯带4受限绳座23的圆弧导引,可使叶片5转为垂直遮阳时,最上端的叶片5会顶在限绳座23底端,使各叶片5更为贴合,提升遮阳效果。

参阅图14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卷绳装置3旋转动力的动力装置实施例,主要于卷绳装置3的卷绳管30一侧装设珠炼控制器6,及无拉绳控制器7和自动卷动器8,以提供旋转动力使卷绳管得以旋转,而带动拉绳将叶片收合或释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