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生成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7035发布日期:2018-11-09 21:1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生成容器。



背景技术:

有机合成反应中,会存在需要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常压常温时为气体的化合物作为反应原料,对于沸点较高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来说,可以将气体冷却至液态定量添加,但是这对于操作者要求较高,且需要反应体系也为低温反应;而对于沸点较高的气体如磷化氢来说,一方面可直接购买这种气体的液态压缩气,使用时泄压转化为气体通入反应体系中,但是成本一般较高,另一方面可在线生成这种反应气体并通入反应体系中,目前在线生成装置是需要在实验室利用多种实验器具自行搭建,对装置的气密性要求高,还需要进行惰性气体的置换,操作十分复杂。目前还缺少专门用于在线生成另一反应体系的反应气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存储容器,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体生成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上端部设置有第一开口,下端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硅橡胶隔膜;塞子,封堵于所述第一开口上;第一气路管,所述第一气路管的一端穿过塞子伸入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主体之外;以及第二气路管,所述第二气路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塞子后位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主体之外。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高度的1/4至1/6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路管和第二气路管在塞子以上部分均经二次折角延伸,使第一气路管和第二气路管在第一折角处能够形成50°~70°夹角,并使第一气路管和第二气路管分别在第二折角处形成一固定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路管和第二气路管的固定位处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固第一气路管和第二气路管的槽位。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由刚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路管下方设置用于对第二气路管进行加热的加热设备。

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第一气路管和第二气路管均由玻璃材质制成,所述塞子为橡胶塞。

优选地,所述气体生成容器为用于制备磷化氢气体的容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气体生成容器,结构简单,通过硅橡胶隔膜向容器主体内的溶液中直接注入用于生成气体的一反应物进行反应,可方便地控制气体生成反应的开始时间;

(2)将硅橡胶隔膜设置于容器主体靠近下端位置处,可使通过硅橡胶隔膜注射的注射位置位于容器主体内反应液液面下方,使注射的反应物与反应液充分混合;

(3)可通过第一气路管向容器主体底部通入惰性气体,一方面可在加入反应物前将容器内的空气排出,实现惰性气体置换,另一方面还可在加入反应物后,利用惰性气体将生成的气体带出并通入另一反应体系中,尤其当另一反应体系需要惰性气体保护时,本实用新型的气体生成容器的优势尤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气体生成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第一气路管;2-第二气路管;3-支撑架;

4-加热设备;5-橡胶塞;6-硅橡胶隔膜;

7-容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气体生成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气体生成容器,包括容器主体7,其上端部设置第一开口,下端部设置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上设置硅橡胶隔膜6;橡胶塞5,与第一开口紧密连接;第一气路管1,其一端穿过橡胶塞伸入容器主体7的底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主体之外,可作为惰性气体入口;以及第二气路管8,其一端穿过橡胶塞5后位于容器主体7的上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容器主体之外,作为气体出口。

其中,第二开口设置于容器主体7高度的1/6处,以使通过硅橡胶隔膜6进行反应物注射的注射位位于容器主体7内反应液的液面以下,保证反应物与反应液的充分混合。

第一气路管1和第二气路管2在橡胶塞5以上部分经二次折角延伸,使第一气路管1和第二气路管2在第一折角处能够形成60°夹角,并使第一气路管1和第二气路管2分别在第二折角处形成一固定位,在该固定位处设置支撑架3,该支撑架3的两端分别设置卡固第一气路管1和第二气路管2的槽位,第一气路管1、第二气路管2和支撑架3之间形成稳固的三角形支撑结构。该支撑架3由刚性材料制成,例如玻璃、不锈钢等。

在第二气路管2下方设置用于对第二气路管进行加热的加热设备4,以减小生成的气体在第二气路管内的冷凝液中的溶解度,避免生成的气体保留在第二气路管内的冷凝水或其他冷凝液中。

容器主体7、第一气路管1和第二气路管2均由玻璃材质制成。

以下结合磷化氢的生成过程已对上述装置的使用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磷化氢的生成过程包括:

首先,将碘化鏻储液通过硅橡胶隔膜6注入到容器主体7内的KOH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磷化氢气体。

其次,将惰性气体从第一气路管1通入反应液中,将生成的磷化氢从容器主体通过第二气路管2输送到另一反应系统中,为了防止冷凝水蒸气中的磷化氢残留,在出口第二气路管2处使用加热设备4温和地加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