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秋千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547发布日期:2019-03-27 09:57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秋千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秋千椅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秋千椅的支架和座椅均通过空心圆管的连接杆进行连接,该结构的连接杆容易折断,承重力差,并且该连接杆和座椅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生产较为复杂,并且固定效果不佳。同时,连接杆的内表面无法进行防锈、防腐蚀的处理,使用寿命短,容易损坏。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重力大,耐用性高的秋千椅。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秋千椅,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悬挂设有座椅,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座椅的连接杆为实心扁状。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至少一根。为了使座椅和连接杆连接牢固,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框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座椅框架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架铰接。为了具有更大的承重力,所述座椅框架也为实心扁状。为了延长使用寿命,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座椅框架表面包裹防锈层。优选地,所述座椅框架包括靠背和椅面,所述连接杆和所述靠背连接。为了保持平衡,所述连接杆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靠背两侧的两根。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两个所述底座通过悬挂杆相互连接,所述悬挂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底座远离地面的一端连接,所述悬挂杆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铰接件。为了遮阳,所述支架上方连接设有顶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空心圆管状的连接杆替换成实心扁状,使秋千椅能够在同等用料或者更加少的用料下提高1.5倍的承重。同时,通过座椅框架也采用和连接杆一样实心扁状结构,并且通过焊接连接连接杆和座椅,提高了秋千椅的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型秋千椅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秋千椅,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两个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11,两个底座11通过悬挂杆12相互连接,悬挂杆12分别与两个底座11远离地面的一端连接,悬挂杆12上悬挂设有座椅2,悬挂杆12和座椅2之间通过连接杆3连接。该连接杆3为实心扁状,一端与悬挂杆12上的铰接件121连接,另一端与座椅2上的座椅框架21焊接固定。座椅框架21包括靠背211和椅面212,靠背211和椅面212呈锐角设置,连接杆3和靠背211连接。当座椅2为单人椅时,连接杆3可以为设置在靠背211中部的一根,以节省材料。当座椅2为双人椅时,连接杆3为分别设置在靠背211两侧的两根,保持平衡,另外也可以设置两根以上,从而达到更好的承重力。悬挂杆12的上方还设有顶棚4,该顶棚4与悬挂杆12铰接,从而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转动顶棚4至合适角度。同时,顶棚4能够在水平上覆盖支架1和座椅2,从而达到良好的遮阴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圆管状连接杆,相同重量制成的实心扁状的连接杆3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制作成本更为低廉。并且圆管状连接杆通过螺丝与座椅2连接,实心扁状的连接杆3则直接焊接,更为轻便牢固,制作工艺也更为简单。同时如果需要弯曲的连接杆,圆管状连接杆需要通过弯折圆管才能得到,制作缓慢,容易损坏,而实心扁状的连接杆3则可以直接焊接形成,缩短生产流程,加快生产流程。为了延长连接杆3的使用寿命,连接杆3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防锈层,从而避免连接杆3生锈,而传统的圆管状连接杆即使在其外表面上包裹防锈层,但其圆管为空心结构,其内表面无法做出防锈处理,因此传统的圆管状连接杆依然会有生锈情况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承重力,节省制作成本,座椅框架21也采用和连接杆3结构相同的材质进行制作,即座椅框架21由多根连接杆3焊接而成。承重力实验取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秋千椅10台作为实验组,取传统秋千椅10台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传统秋千椅的连接杆和座椅框架21均采用空心圆管制成,并且实验组的改进型秋千椅和对照组的传统秋千椅的重量相等,造型一致,均如图1所示。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秋千椅的座椅2上增加重块,直至秋千椅的连接杆和支架1分离,测量此时各组座椅2上重块的重量,该重量即为秋千椅的最大承重力。表1各组秋千椅的最大承重力组别最大承重力(kg)组别最大承重力(kg)实验组1305对照组1187实验组2301对照组2192实验组3296对照组3194实验组4301对照组4197实验组5288对照组5182实验组6299对照组6212实验组7292对照组7186实验组8311对照组8205实验组9295对照组9199实验组10309对照组10207如表1所示,实验组的平均承重力为299.7kg,对照组的平均承重力为196.1kg,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秋千椅相比于传统秋千椅的最大承重力提高了1.53倍,更为耐用,并且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秋千椅的连接杆3和座椅2焊接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改进型秋千椅的承重力和耐用度。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