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4075发布日期:2019-07-03 03:16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智能升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



背景技术:

办公台是指单人使用的、尺寸大小超过一定范围的办公桌家具。办公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尺寸大、材质高档、昂贵,起目的其实是在于体现使用者的身份,彰显非同凡响的办公生活以及尊荣的地位。办公台一般都是配套的,会加入的配置有文件柜、线槽、办公椅等。由于办公台重量较重,为了方便使用,很多办公台内都安装有智能控制高度调节的装置,方便不同身高的用户使用。目前市面上升降柱,在断电情况下,内部螺杆与塑胶件螺母有负载和重力产生下滑,由于升降柱产品的特性要求螺母与螺杆导向角度大于自锁角度,不能实现自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包括铝管、电动机、轴套,所述铝管尾部设置有铝管连接件,所述铝管前端设置有碰件,所述碰件边缘设置有缓冲器,所述碰件中央设置有梯形螺杆,所述梯形螺杆端部设置有电机减速器,所述电机减速器侧面设置有所述电动机,所述梯形螺杆外端部设置有防松螺母,所述电机减速器靠近所述碰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轴套,所述轴套外侧设置有自锁轮,所述自锁轮上设置有自锁弹簧。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使用效果,所述碰件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套管,所述碰件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铝管一端,所述铝管连接件镶嵌在所述铝管另一端。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使用效果,所述梯形螺杆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碰件内,所述梯形螺杆的螺纹段伸入所述铝管内部。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使用效果,所述梯形螺杆端部为两侧铣平的轴头,所述电机减速器通过嵌套在所述梯形螺杆端部并利用所述防松螺母固定。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使用效果,所述自锁轮嵌套在所述梯形螺杆端部的轴头上,所述自锁弹簧嵌套在所述自锁轮外部,所述自锁弹簧与所述电机减速器接触。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使用效果,所述碰件边缘设置有便于安装所述缓冲器的轴孔,所述缓冲器一端插接在所述碰件内部,所述缓冲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机减速器内。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使用效果,所述电动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电机减速器侧面,所述电动机为可正反转的伺服电机。

上述结构中,当升降柱下滑时必定带动内部的所述梯形螺杆转动,所述梯形螺杆转动时所述自锁弹簧产生夹紧力,阻止所述自锁轮转动从而使所述梯形螺杆停止转动,进而阻止升降柱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避免断电情况下办公台下滑现象的发生,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碰件空间立体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自锁轮空间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铝管连接件;2、铝管;3、碰件;4、缓冲器;5、自锁弹簧;6、电动机;7、防松螺母;8、电机减速器;9、轴套;10、自锁轮;11、梯形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包括铝管2、电动机6、轴套9,铝管2尾部设置有铝管连接件1,铝管2前端设置有碰件3,碰件3边缘设置有缓冲器4,碰件3中央设置有梯形螺杆11,梯形螺杆11端部设置有电机减速器8,电机减速器8侧面设置有电动机6,梯形螺杆11外端部设置有防松螺母7,电机减速器8靠近碰件3的一侧设置有轴套9,轴套9外侧设置有自锁轮10,自锁轮10上设置有自锁弹簧5。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办公台电动升降柱自锁结构的使用效果,碰件3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套管,碰件3通过螺纹安装在铝管2一端,铝管连接件1镶嵌在铝管2另一端,梯形螺杆11通过螺纹安装在碰件3内,梯形螺杆11的螺纹段伸入铝管2内部,梯形螺杆11端部为两侧铣平的轴头,电机减速器8通过嵌套在梯形螺杆11端部并利用防松螺母7固定,自锁轮10嵌套在梯形螺杆11端部的轴头上,自锁弹簧5嵌套在自锁轮10外部,自锁弹簧5与电机减速器8接触,碰件3边缘设置有便于安装缓冲器4的轴孔,缓冲器4一端插接在碰件3内部,缓冲器4另一端固定在电机减速器8内,电动机6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减速器8 侧面,电动机6为可正反转的伺服电机。

上述结构中,当升降柱下滑时必定带动内部的梯形螺杆11转动,梯形螺杆 11转动时自锁弹簧5产生夹紧力,阻止自锁轮10转动从而使梯形螺杆11停止转动,进而阻止升降柱下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