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9928发布日期:2019-04-13 00:2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寝具,特别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占一整天的三分之一,因此舒适的睡眠环境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枕头一般为整体高度相同或一端设有凸起的长方体,内部填充柔性物质。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人体采用不同的睡姿时需要不同高度的枕头,例如仰卧时颈部所处的高度较低,需要低枕头;侧卧时颈部所处的高度较高,需要高枕头。而普通的枕头都无法适应不同睡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枕头无法适应不同睡姿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枕头,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的第一侧边设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仰卧时托住颈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第二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侧卧时托住颈部,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起高度。

其中,所述枕头主体的第一侧边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和一个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两个第二凸起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二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为斜面,以便于人体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滑动过渡。

其中,所述枕头主体的第二侧边还设有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二侧边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四凸起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宽度,所述第三凸起部具有第三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仰卧时托住颈部,所述第四凸起部具有第四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侧卧时托住颈部,其中所述第三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高度,且小于所述第四凸起高度。

其中,所述枕头主体的中部还设有凹陷部,用于容置人体的头部。

其中,所述枕头还包括第一增高垫,所述第一增高垫下侧设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上侧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结合以将所述第一增高垫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起部上。

其中,所述第一增高垫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长度和宽度。

其中,所述第一增高垫靠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为斜面,且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位于同一斜面,以便于人体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增高垫之间滑动过渡。

其中,所述枕头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夹垫,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增高垫之间,分别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增高垫结合。

其中,所述枕头还包括第一基垫,所述第一基垫固定设置于所述枕头主体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枕头主体的一侧边设置不同高度的凸起部,能够适应人体在不同睡姿时对枕头高度的不同需求,结构简单,利于人体头部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枕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枕头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枕头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枕头一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另一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另一实施例中增高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另一实施例中夹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枕头一实施例包括枕头主体10,枕头主体10的第一侧边设有第一凸起部101和第二凸起部102,第一凸起部 101具有第一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仰卧时托住颈部,第二凸起部102具有第一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侧卧时托住颈部,其中第一凸起高度小于第二凸起高度。

具体的,枕头主体10的第一侧边设有两个第二凸起部102和一个第一凸起部101,两个第二凸起部102分别设置于第一凸起部101的两端。第二凸起部102靠近第一凸起部101的一端1021为斜面,以便于人体在第一凸起部101和第二凸起部102之间滑动过渡,例如当人体从仰卧换为侧卧时,无需人体本身用力将颈部抬起,放置于第二凸起部102 上,而可以直接从第一凸起部101沿着斜面移动至第二凸起部102;当人体从侧卧换为仰卧时,不会直接从第二凸起部102下落至第一凸起部101,而是通过斜面从第二凸起部102向第一凸起部101平缓下移,对颈部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凸起部102远离第一凸起部101的一端1022 也可以为斜面,以使得第二凸起部102不易产生形变,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斜面为弧形斜面,以减小第一凸起部101和第二凸起部102之间的过渡角度,使得用户在第一凸起部101和第二凸起部102 之间过渡时更加方便舒适。在其他实施例中,斜面也可以为直线形斜面等。

枕头主体10的第二侧边还设有第三凸起部103和第四凸起部104,第二侧边的高度大于第一侧边的高度,以使得枕头主体10形成一倾斜角度,更符合人体睡眠时的姿势;第四凸起部104的宽度大于第二凸起部102的宽度,第三凸起部103具有第三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仰卧时托住颈部,第四凸起部104具有第四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侧卧时托住颈部,其中第三凸起高度大于第一凸起高度,且小于第四凸起高度。枕头主体 10的第二侧边设有两个第四凸起部104和第三凸起部103,两个第四凸起部104分别设置于第三凸起部103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凸起部103、第四凸起部104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第一凸起部101、第二凸起部102的高度和宽度,可以在人体卧于第一凸起部101或第二凸起部102时,起到支撑人体头部的作用;也可以用于第二个用户(即头颈部长度、高度不同于适用第一凸起部101 和第二凸起部102的第一个用户)在仰卧、侧卧时托住颈部。

与第二凸起部102类似的,第四凸起部104靠近第三凸起部103的一端1041为斜面,以便于人体在第三凸起部103和第四凸起部104之间滑动过渡。第四凸起部104远离第三凸起部103的一端1042也可以为斜面,以使得第四凸起部104的结构更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枕头主体10的中部还设有凹陷部105,设置于第一凸起部101和第三凸起部103之间,用于容置人体的头部,参见图5,凹陷部105在垂直于枕头的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偏心圆弧,以分别适应第一凸起部101和第三凸起部103的宽度和高度。用户分别位于第一凸起部101和第三凸起部103时,头部都稍往后仰,以贴合人体头颈部的轮廓,使得用户睡眠时更加舒适。

在其他实施例中,枕头主体10上,第二凸起部102和第四凸起部 104之间也可以设置凹陷部,用于在人体侧卧时容置头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枕头主体的一侧边设置不同高度的凸起部,能够适应人体在不同睡姿时对枕头高度的不同需求,结构简单,利于人体头部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参见图5至图8,本实用新型枕头另一实施例包括枕头主体20,枕头主体20的第一侧边设有第一凸起部201和第二凸起部202,第一凸起部201具有第一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仰卧时托住颈部,第二凸起部202 具有第二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侧卧时托住颈部,其中第一凸起高度小于第二凸起高度。枕头主体20的第二侧边还设有第三凸起部203和第四凸起部204,第二侧边的高度大于第一侧边的高度,第四凸起部204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第二凸起部202的高度和宽度,第三凸起部203具有第三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仰卧时托住颈部,第四凸起部204具有第四凸起高度以用于人体侧卧时托住颈部,其中第三凸起高度大于第一凸起高度,且小于第四凸起高度。第二凸起部202靠近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2021、远离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2023都为斜面,第四凸起部204 靠近第三凸起部203的一端2041、远离第三凸起部203的一端2043都为斜面。

枕头还包括第一增高垫301和第二增高垫302,第一增高垫301靠近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3011为斜面,且与第二凸起部202靠近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2021位于同一斜面,以便于人体在第一凸起部201 和第一增高垫301之间滑动过渡。第一增高垫301远离第一凸起部201 的一端3012为斜面,且与第二凸起部202远离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 2023位于同一斜面,以增强第一增高垫301的稳定性。类似的,第二增高垫302靠近第三凸起部203的一端3021、远离第三凸起部203的一端 3022也为斜面。

其中,第一增高垫301下侧设有第一结合部3012,第二凸起部202 上侧设有对应第一结合部3012的第二结合部2022,第一结合部3012与第二结合部2022结合以将第一增高垫301固定于第二凸起部202上;第二增高垫302下侧设有第三结合部(图中未示出),第四凸起部204 上侧设有对应第三结合部的第四结合部2042,第三结合部与第四结合部 2042结合以将第二增高垫302固定于第四凸起部204上。第一增高垫 301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或等于第二凸起部202的长度和宽度;第二增高垫302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或等于第四凸起部204的长度和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3012、第三结合部为椭圆形凸起,第二结合部2022、第四结合部2042分别为对应第一结合部3012、第三结合部的椭圆形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3012、第三结合部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凸起,例如圆形凸起、圆锥形凸起、多边形凸起、沿第一结合部3012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梯形的凸起等,第二结合部2022、第四结合部2042则分别为对应凸起形状的凹槽。还可以为第一结合部 3012、第三结合部为凹槽、第二结合部2022、第四结合部2042分别为对应第一结合部3012、第三结合部的凸起。第一结合部3012和第二结合部2022、第三结合部和第四结合部2042还可以为粘胶、魔术贴等固定结构。第一增高垫301、第二增高垫302分别与第一凸起部201、第二凸起部202的接触面或整体还可以为橡胶等摩擦力较大的材料制成,即无需设置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结合部,直接通过摩擦力将第一增高垫301和第二增高垫302吸附固定。

枕头还包括第一基垫303,第一基垫303固定设置于枕头主体20的下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垫303可以为橡胶制成,直接通过摩擦力与枕头主体20吸附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第一基垫303的上侧设有第五结合部(图中未示出),枕头主体20的下侧设有对应第五结合部的第六结合部,第五结合部与第六结合部结合以将第一基垫303 固定于枕头下。第五结合部和第六结合部可以为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也可以为粘胶、魔术贴等结合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枕头还包括第一夹垫304、第二夹垫305和第二基垫306,其中,第一夹垫304设置于第二凸起部202和第一增高垫301 之间,第二夹垫305设置于第四凸起部204和第二增高垫302之间,第二基垫306设置于第一基垫303下侧。第一夹垫304靠近第一凸起部201 的一端3041为斜面,且与第二凸起部202靠近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 2021位于同一斜面,以便于人体在第一凸起部201和第一增高垫301之间滑动过渡。第一夹垫304远离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3044为斜面,且与第二凸起部202远离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2023位于同一斜面,以增强第一夹垫304的稳定性。类似的,第二夹垫305靠近第三凸起部 203的一端3051、远离第三凸起部203的一端3054也为斜面。

其中,第一夹垫304下侧设有与第一结合部3012类似的结合部 3043,用于与第二结合部2022结合,且第一夹垫304的上侧也设有与第二结合部2022类似的结合部3042,用于与第一结合部3012结合。类似的,第二夹垫305的上下侧设有分别用于与第四结合部2042、第三结合部结合的结合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垫304、第二夹垫305还可以通过粘胶、魔术贴等其他方式固定。第二基垫306的厚度大于第一基垫303的厚度。

第一夹垫304远离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还设有第一贴合部3045,由第一夹垫304远离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向靠近枕头主体20的方向延伸而成,用于与第二凸起部202的远离第一凸起部201的一端贴合,以增强第一夹垫304与第二凸起部202的结合力,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类似的,第二夹垫305还设有第二贴合部3055。

在其他实施例中,枕头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夹垫304、第二夹垫305 和第二基垫306,其中,夹垫与增高垫的位置还可以互换,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高度调整,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枕头还可以包括监测仪,设置于枕头内,用于监测人体的心率、呼吸、体温、鼻鼾、排卵期或外部环境情况,为人体的健康监测提供数据基础。枕头还可以包括播放器,设置于枕头内,用于作为闹钟,通过声音、光或震动的形式叫醒用户,或者作为音乐播放器。枕头还可以包括药包,设置于枕头内,药包内可以填充药物或熏香花草,用于散发药味或香味,为用户提供保健或治疗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枕头主体的一侧边设置不同高度的凸起部,能够适应人体在不同睡姿时对枕头高度的不同需求,结构简单,利于人体头部放松,提高睡眠质量;通过在枕头主体的两个侧边设置不同高度和/或宽度的凸起部,并设置增高垫和基垫,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头部、颈部形状,针对不同人群方便地调整枕头的尺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