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鞋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9813发布日期:2019-03-27 09:5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智能鞋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智能鞋柜,尤其是利用主控制器控制风扇形成循环风场以改善鞋柜的通风,同时将除菌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除菌离子带到每个鞋格,用以除菌、保持卫生,并能抑制臭味的发生,再由温湿度显示板显示鞋柜的温湿度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并且每个鞋格可转动而闭合或开启,方便使用者取用或存放鞋子,而鞋格上的触控屏幕能显示光源鞋子后由镜头所拍摄的相片,所以使用者在未开启鞋格时,即可直接看到其中的鞋子,相当具有便利性。



背景技术:

一般的鞋柜为密闭式而没有通风的功能,且由于气候潮湿,使得各种鞋类在保存时,很容易因鞋柜内的湿气过重而滋生细菌或发霉,进而产生异味或脏污鞋面。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鞋柜上设置适当的通气孔或透气板,以便与外部空气流通而达到通风目的,但是大部分的居家环境都很受限而且没有阳台下,会将鞋柜摆放在室内的玄关、楼梯间,很显然无法改善鞋柜的通风。另外,对于长筒靴,传统的鞋格高度不够让长筒靴直立摆放,而只能横放,容易造成长筒靴变形,严重影响外观。

因此,需要一种创新的智能鞋柜,利用主控制器控制风扇形成循环风场以改善鞋柜的通风,同时将除菌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除菌离子带到每个鞋格,用以除菌、保持卫生,并能抑制臭味的发生,再由温湿度显示板显示鞋柜的温湿度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并且每个鞋格可转动而闭合或开启,方便使用者取用或存放鞋子,而鞋格上的触控屏幕能显示光源鞋子后由镜头所拍摄的相片,所以使用者在未开启鞋格时,即可直接看到其中的鞋子,相当具有便利性,藉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智能鞋柜,包括顶部控制格、多个鞋格、转轴以及驱动装置。顶部控制格位于智能鞋柜的顶部,并包含红外线感应单元、温湿度感应芯片、温湿度显示板、除菌离子产生装置、风扇以及主控制器,其中红外线感应单元、温湿度感应芯片、除菌离子产生装置、风扇电气连接至主控制器,并由主控制器所控制。

所述鞋格是垂直堆栈而配置成连接至顶部控制格的底部,且每个鞋格是用以容置至少一鞋子,并具有贯穿部,可配置于鞋格的某一角落。进一步,每个鞋格可包含光源、镜头以及触控屏幕,都是电气连接至主控制器,其中光源及镜头是设置于鞋格的内部,触控屏幕是设置于鞋格的正面。光源是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照射鞋子,镜头是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拍摄而产生鞋子的相片,而触控屏幕是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显示鞋子的相片。此外,触控屏幕所显示的鞋格作动图示在经用户碰触后。可由触控屏幕产生并传送转动信号,并在触控屏幕所显示的鞋子显示图标被碰触后。可由触控屏幕显示鞋格内的鞋子。

转轴本质上是垂直贯穿每个鞋格的贯穿部,而驱动装置是接收触控屏幕的转动信号,让鞋格绕着转轴转动而开启或闭合。

具体而言,上述的红外线感应单元可为红外线热感应芯片,用以感应智能鞋柜前的使用者,进而产生红外线感应信号,而主控制器接收并依据红外线感应信号以驱动每个鞋格的触控屏幕,进而显示鞋格内的鞋子。

温湿度感应芯片可感测智能鞋柜的温湿度,并由主控制器接收后,驱动温湿度显示板以显示智能鞋柜的温湿度,方便使用者随时观看,达到提醒的目的。

除菌离子产生装置是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产生除菌离子,而风扇是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吹动智能鞋柜内的空气而形成风场,由风场带动除菌离子产生装置所产生的除菌离子,并经由智能鞋柜的背部的多个通风孔而流动到每个鞋格,实现对每个鞋格进行除菌的功能。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智能鞋柜,包括鞋柜本体、温湿度感应芯片、触摸屏、长筒靴支撑柱、制动器、光源、镜头、红外线感应芯片、多个鞋柜通气孔、通气管线、风扇、除菌离子产生器以及电源线,用以容置长筒靴,且电源线是由鞋柜本体的内部穿设至鞋柜本体的外部,用以连接外部电源装置而接收外部电力,进而供电给温湿度感应芯片、触摸屏、制动器、光源、镜头、红外线感应芯片、风扇以及除菌离子产生器而运作。

具体而言,鞋柜本体具有矩形外观,并在某一侧面包含活动侧门,而温湿度感应芯片是位于鞋柜本体的内部,用以感测鞋柜本体的内部温湿度,且触摸屏是位于鞋柜本体的正面侧,用以接收并显示来自温湿度感应芯片的内部温湿度。此外,当触摸屏被碰触时,会产生并传送开启信号到制动器,且而当触摸屏接着被再次碰触时,或当触摸屏经过一段预设时间而未被再次碰触时,会产生并传送关闭信号到制动器。

进一步,长筒靴支撑柱是位于鞋柜本体的内部,本质上可为中空状的可弯曲立柱,用以倒置、套设长筒靴,并且还设置有转动轴,可用以弯曲长筒靴支撑柱。

制动器是位于鞋柜本体的内部,并连结至转动轴,且藉接收来自电源线的电力,并依据触摸屏的开启信号而驱动转动轴,藉以推动长筒靴支撑柱由直立状态朝向活动侧门而弯曲倾斜或倾倒,同时打开活动侧门,或者,是依据关闭信号而将弯曲倾斜或倾倒的活动侧门拉动、回复成直立状态,同时关闭活动侧门。

上述的光源是位于鞋柜本体的内部,用以照明长筒靴,而镜头也是位于鞋柜本体的内部,用以拍摄长筒靴而获得并传送长筒靴影像。红外线感应芯片是设置于鞋柜本体的顶部,用以感应站立于智能鞋柜前面的使用者,并启动触摸屏接收、显示长筒靴影像。

所述鞋柜通气孔是设置于鞋柜本体的另一侧面,亦即相对面于活动侧门所在的侧面,而通气管线是位于鞋柜本体内,并连结至长筒靴支撑柱的底部,且风扇是位于鞋柜本体内,并连结至通气管线,用以产生气流,其中该气流是经由通气管线而导入长筒靴支撑柱中,并流到长筒靴内,再从长筒靴进一步流出到所述鞋柜通气孔而排放。因此,可改善整个智能鞋柜的通风状态。

除菌离子产生器是位于鞋柜本体的顶部,用以在活动侧门关闭时,产生除菌离子,而且除菌离子可随着气流而流动到长筒靴内以及整个智能鞋柜,提供除菌功能,避免异味产生。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可将长筒靴倒置于长筒靴支撑柱上,并由制动器驱动转动轴而使长筒靴支撑柱弯曲、倾斜,同时打开活动侧门,方便使用者取出长筒靴,而且触摸屏可显示长筒靴的影像,所以能在不打开智能鞋柜时,即可看到其中所容置的长筒靴。此外,利用风扇所产生的流动风场以及除菌离子而达到通风及除菌目的,能保持智能鞋柜内的清洁而避免产生异味,提供长筒靴优良的容置空间,能保持长筒靴的质地并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智能鞋柜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智能鞋柜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智能鞋柜在开启时的俯视图。

图4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智能鞋柜中风场的示意图。

图5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智能鞋柜中顶部控制格的功能方快图。

图6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智能鞋柜的正面示意图。

图7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智能鞋柜的正面透视图。

图8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智能鞋柜中风场的示意图。

图9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智能鞋柜在开启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顶部控制格

11红外线感应单元

12温湿度感应芯片

13温湿度显示板

14除菌离子产生装置

15风扇

16主控制器

20鞋格

22贯穿部

24光源

26镜头

28触控屏幕

30转轴

40驱动装置

100鞋柜本体

B背部

H通风孔

L光线

S鞋子

V格状空隙

W风场

100鞋柜本体

110温湿度感应芯片

120触摸屏

130长筒靴支撑柱

132转动轴

134通气孔

140制动器

150光源

160镜头

170红外线感应芯片

180鞋柜通气孔

190通气管线

192风扇

194除菌离子产生器

196电源线

BT长筒靴

D活动侧门

DW风场流向

PD外部电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标及组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鞋柜的示意图,其中图1为正面示意图,图2为侧面示意图,图4为开启时的俯视示意图,而图4为风场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鞋柜包括顶部控制格10、多个鞋格20、转轴30以及驱动装置40,其中所述鞋格20是配置成连接至顶部控制格10的底部,而每个鞋格20具有贯穿部22,用以供转轴30垂直贯穿,且每个鞋格20是由驱动装置40带动而绕着转轴30转动,进而开启或闭合。尤其,贯穿部22可配置成位于鞋格20的某一角落,比如鞋格20的背部B的左侧角落或背部B的右侧角落。较佳的,驱动装置40可为电动马达。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顶部控制显示格10包含红外线(IR)感应单元11、温湿度感应芯片12、温湿度显示板13、除菌离子产生装置14、风扇15以及主控制器16,其中红外线感应单元11、温湿度感应芯片12、温湿度显示板13、除菌离子产生装置14、风扇15是连接至主控制器16,并由主控制器16控制。

每个鞋格20是用以容置至少一鞋子S,尤其是包含光源24、镜头26以及触控屏幕28,都是电气连接至主控制器16,其中光源24及镜头26是设置于鞋格20的内部,而触控屏幕28是设置于鞋格20的正面。光源24是在主控制器16的控制下发射光线L而照射到鞋子S,而镜头26是在主控制器16的控制下拍摄鞋子S而产生鞋子S的相片,此外,触控屏幕28是在主控制器16的控制下显示鞋子S的相片,而且由触控屏幕28显示的鞋格作动图标(图中未显示)是在经用户藉碰触后,由触控屏幕28产生并传送转动信号,并在触控屏幕28所显示的鞋子显示图标(图中未显示)被碰触后。由触控屏幕28显示鞋格20内鞋子S的相片。

此外,每个鞋格20的底部具有格状空隙V,用以供空气流通。

进一步,红外线感应单元11可为红外线热感应芯片,用以感应在智能鞋柜前的使用者而产生红外线感应信号,并主控制器16接收,再依据红外线感应信号以驱动每个鞋格20的触控屏幕28,以显示鞋格20内的鞋子S。温湿度感应芯片12可感测智能鞋柜的温湿度,并在主控制器16接收后驱动温湿度显示板13以显示智能鞋柜的温湿度。

除菌离子产生装置14是在主控制器16的控制下产生除菌离子。风扇15是在主控制器16的控制下吹动智能鞋柜内的空气而形成风场W,并由风场W带动除菌离子产生装置14所产生的除菌离子,再经由鞋格20的格状空隙V而流动到每个鞋格20,此外,风场W在流过智能鞋柜的背部B时,会经由智能鞋柜的背部B的多个通风孔H而排出空气或吸入空气,达到通风循环的功能。一般而言,较靠近背部B的底部的通风孔H可排出智能鞋柜内的空气,而较靠近背部B的顶部的通风孔H可吸入外部空气到智能鞋柜内。

再者,主控制器16是在所有鞋格20都是闭合时,才启动除菌离子产生装置14及风扇15,并在任一鞋格20为开启时,停止除菌离子产生装置14及风扇15的运作,而且主控制器16可定期启动除菌离子产生装置14及风扇15。

更加具体而言,顶部控制格10还可进一步包含相片操控传输单元(图中未显示),是装设有蓝牙模块及USB插槽,并且都是电气连接至主控制器16,其中蓝牙模块可链接至智能手机,并在主控制器16的控制下传输智能鞋柜内鞋子S的相片到智能手机,而USB插槽是用以插设USB装置,供传输、选择鞋子S的相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要特点在于利用主控制器控制风扇形成循环风场以改善鞋柜的通风,同时将除菌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除菌离子带到每个鞋格,用以除菌、保持卫生,并能抑制臭味的发生,再由温湿度显示板显示鞋柜的温湿度,可提醒使用者注意。此外,每个鞋格可转动而闭合或开启,方便使用者取用或存放鞋子。尤其,鞋格上的触控屏幕能显示光源鞋子后由镜头所拍摄的相片,所以使用者在未开启鞋格时,即可直接看到其中的鞋子,相当便利。

进一步同时参考图6、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智能鞋柜的正面示意图、正面透视图。如第六图、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智能鞋柜包含鞋柜本体100、温湿度感应芯片110、触摸屏120、长筒靴支撑柱130、制动器140、光源150、镜头160、红外线感应芯片170、多个鞋柜通气孔180、通气管线190、风扇192、除菌离子产生器194以及电源线196,用以容置长筒靴BT,且电源线230是由鞋柜本体100的内部穿设至鞋柜本体100的外部,用以连接外部电源装置PD而接收外部电力,进而供电给温湿度感应芯片110、触摸屏120、制动器140、光源150、镜头160、红外线感应芯片170、风扇192以及除菌离子产生器194而运作。举例而言,外部电源装置PD可为电池单元或市电插座,而外部电力可为直流电或交流电。

具体而言,鞋柜本体100具矩形的外观,并在某一侧面包含活动侧门D,比如图中的右侧面,而温湿度感应芯片110是位于鞋柜本体100的内部,用以感测鞋柜本体100的内部温湿度,且触摸屏120是位于鞋柜本体100的正面侧,用以接收并显示内部温湿度。此外,触摸屏120可在被碰触时,产生并传送开启信号到制动器140,而且当触摸屏120接着被再碰触时,或当触摸屏120经过一段预设时间而未被再碰触时,比如一分钟,可产生并传送关闭信号到制动器140。

长筒靴支撑柱130是位于鞋柜本体100的内部,本质上为中空状的可弯曲立柱,用以倒置、套设长筒靴BT,亦即长筒靴BT的开口朝下,并由长筒靴支撑柱130的顶部抵住长筒靴BT而撑住。此外,长筒靴支撑柱130设置有转动轴132,可用以弯曲长筒靴支撑柱130,而制动器140是位于鞋柜本体100的内部,较佳的可为电动马达,且连结至转动轴132。具体而言,制动器140可藉接收来自电源线196的电力,并依据来自触摸屏120的开启信号而驱动转动轴132,进而推动长筒靴支撑柱130由直立状态朝向活动侧门D而弯曲倾斜或倾倒,同时打开活动侧门D,如图8所示,或者,依据关闭信号而将弯曲倾斜或倾倒的长筒靴支撑柱130拉动回复到直立状态,同时关闭活动侧门D,即图7所示。因此,活动侧门D可在触摸屏120被碰触时开启,并在触摸屏120被再次碰触时关闭,而等待一段时间后立即关闭。为进一步改善使用的安全性,当活动侧门D在开启或是关闭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将活动侧门D及长筒靴支撑柱130回复到上一次的动作。此外,活动侧门D可设置防夹伤的装置,以避免受伤。

光源150及镜头160都是位于鞋柜本体100的内部,且由光源150照明长筒靴BT,并由镜头160拍摄长筒靴BT而获得并传送长筒靴影像。红外线感应芯片170是设置于鞋柜本体100的顶部,用以感应站立于智能鞋柜前面的使用者,并启动光源150以照明长筒靴BT,同时启动触摸屏120以接收并显示来自镜头160的长筒靴影像。较佳的,光源150可在活动侧门D开启时,打开照明,并在活动侧门D关闭时,关闭照明。

所述鞋柜通气孔180是设置于鞋柜本体100的另一侧面,且该另一侧面是相对面于活动侧门D所在的侧面,比如图中的左侧面,而通气管线190是位于鞋柜本体100内,并连结至长筒靴支撑柱130的底部,再者,风扇192是位于鞋柜本体100内,并连结至通气管线190,用以产生气流,而且气流是经过通气管线192而导入长筒靴支撑柱130中,并流到长筒靴BT内,再从长筒靴BT进一步流出到所述鞋柜通气孔180而排放。举例而言,由风扇192吹动的气流在整个智能鞋柜中流动所造成的风场流向DW可如第九图所示,而为清楚显示风场流向DW,图中只显示部分组件。

此外,除菌离子产生器194是位于鞋柜本体100的顶部,用以在活动侧门D关闭时产生除菌离子,并随着气流而流动到整个智能鞋柜,尤其是可到达长筒靴BT的内部,藉以实现除菌功能,保持智能鞋柜内的清洁,避免产生异味。为进一步改善气流的流动效率,长筒靴支撑柱130的顶部侧面包含多个通气孔134,用以供气流通过而进入长筒靴BT内。

另外,智能鞋柜可再进一步包含干燥装置、蓝牙模块及USB插槽(图中未显示),都是位于该鞋柜本体内,其中干燥装置是在电源线196的供电下提供干燥功能,用以降低鞋柜本体内的湿度,而蓝牙模块用以链接智能手机(图中未显示),接收来自智能手机的影像数据而由触摸屏120显示,且USB插槽是在触摸屏120的控制下传送、接收或显示影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要特点在于长筒靴可倒置于长筒靴支撑柱上,并由制动器驱动转动轴而使长筒靴支撑柱弯曲、倾斜,同时打开活动侧门,所以使用者可很方便的取出长筒靴,而且触摸屏可显示长筒靴的影像,因此,用户可在不打开智能鞋柜时,即可看到其中所容置的长筒靴。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特点在于利用流动风场以及除菌离子以达到通风及除菌目的,能保持智能鞋柜内的清洁而避免产生异味,提供长筒靴优良的容置空间。尤其,长筒靴支撑柱本身为中空状,可引入气流而流到长筒靴的内部,再从长筒靴的开口流出,能有效维持长筒靴内部的通风及除菌的环境,保持长筒靴的原有质地并延长使用寿限。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