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3011发布日期:2018-12-18 20:49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基坑临边的爬梯使用次数多,是必不可少的设施,而原有的基坑爬梯只能够下到基坑底部,如果需要上到管廊顶部则要重新再制作一个简易爬梯。

现有基坑内上下人员通道设置简易上下钢爬梯,立杆钢管打入土体600mm。脚踏板采用木板,踏面设置两道防滑木条。钢管采用扣件连接。爬梯两侧设置钢管扶手栏杆,钢管刷黄黑相间油漆,两侧设置密目网,立杆间距1500mm。并无设置通向管廊上部爬梯,由工人自己搭设建议木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反复使用,安装方便,节省空间的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包括管廊楼梯,管廊楼梯包括:踏板和扶手;踏板包括两根槽钢构成的踏板支架,踏板支架上表面铺设花纹钢板,扶手由能够收缩的围栏构成,包括便携爬梯,便携爬梯包括便携爬梯踏板和便携爬梯扶手;

管廊楼梯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的前端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内设置有翻转轴;翻转轴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支撑座旋转;

翻转轴与旋转轴的下端相连接;

旋转轴设置在套筒内,套筒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旋转轴旋转;

旋转轴两端从套筒端部伸出;

套筒与便携爬梯踏板下端相连接;

便携爬梯踏板与管廊楼梯扶手相贴合;便携爬梯在收起时与管廊楼梯扶手表面相贴合。

管廊楼梯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便携爬梯的楼梯上部卡扣和下部卡扣;

便携爬梯翻转后旋转轴的前端设置在下部卡扣内;楼梯上部卡扣支撑便携爬梯上端。

所述上部卡扣和下部卡扣为U型支撑座;U型支撑座的开口向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反复使用,安装方便,节省空间,安全可靠,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A、旋转方向

B、翻转方向

1、踏板 2、扶手

3、支撑轴 4、支撑座

5、翻转轴 6、翻转轴

7、套筒 8、便携爬梯踏板

9、便携爬梯扶手 10、上部卡扣

11、下部卡扣。 12、梯角钩

13、管廊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7可知,一种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包括管廊楼梯,管廊楼梯包括:踏板1和扶手2;踏板包括两根槽钢构成的踏板支架,踏板支架上表面铺设花纹钢板,扶手由能够收缩的围栏构成,包括便携爬梯,便携爬梯包括便携爬梯踏板8和便携爬梯扶手9;

管廊楼梯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轴3,支撑轴3的前端设置有支撑座4,支撑座4内设置有翻转轴5;翻转轴5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支撑座4旋转;

翻转轴5与旋转轴6的下端相连接;

旋转轴6设置在套筒7内,套筒7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旋转轴6旋转;旋转轴6两端从套筒7端部伸出。

套筒7与便携爬梯踏板8下端相连接;

便携爬梯踏板8与管廊楼梯扶手2相贴合;便携爬梯在收起时与管廊楼梯扶手表面相贴合。

管廊楼梯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便携爬梯的楼梯上部卡扣10和下部卡扣11;

便携爬梯翻转后旋转轴的前端设置在下部卡扣内;楼梯上部卡扣支撑便携爬梯上端。

所述上部卡扣和下部卡扣为U型支撑座;U型支撑座的开口向上。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空间,安全可靠,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管廊基坑护坡成型之后,先将长度合适的梯子铺设在护坡上并焊接牢固,然后将便携爬梯安装在原有梯子的合适部位,便携梯子底部踏板由两根槽钢构成踏板支架,踏板由花纹钢板组成,扶手部位由不锈钢安全收缩围栏组成。便携爬梯与原楼梯的连接处采用轴承连接。便携爬梯收回后可将轴承部位连动杆撤出翻折至原楼梯扶手部位,翻折后宽度不影响原楼梯行走。

踏板支架由两根150*30*3600mm的槽钢构成,踏板为10片20*50mm的花纹钢板,扶手高度1200mm。便携爬梯与原楼梯的连接处采用609zz 9*24*7mm轴承连接。梯角钩可在翻折后与楼梯卡扣对应,加固翻折后的便携梯。便携爬梯收回后可将轴承部位连动杆撤出翻折至原楼梯扶手部位,翻折后宽度为300mm。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拆卸综合管廊爬梯的使用,在需要登上管廊顶部时可以避免先下到基坑底部再向管廊上爬的反复行为,节省时间且减小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