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新型拉手的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9307发布日期:2019-01-04 23:1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新型拉手的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新型拉手的门板。



背景技术:

门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是分割有限空间的一种实体,它的作用是可以连接和关闭两个或多个空间的出入口。例如橱柜门、防盗门等,在门上通常会设置有把手,用于启闭门体。

目前的橱柜门上的把手通常为明装拉手,明装拉手为大众产品,使用广泛,采用明装拉手的方式其在安装时,安装较为方便,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在使用明装拉手时,容易影响柜门的整体效果及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新型拉手的门板,具有整体美观度较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新型拉手的门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边缘且位于板体边缘的中部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供手指伸入的伸入部和拉动整个板体移动的拉动部,所述伸入部和拉动部呈“L”形设置,所述槽体内与槽体内壁贴合设置有贴边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拉动板体移动时,直接将手伸入槽体的伸入部内,拉动拉动部即可带动整个板体移动,将拉动板体移动的位置设置在板体的边缘,使得整个板体的平整度较好,提高了整个板体的美观度;贴边条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板体边缘槽体所在位置的平整度,当使用人员拉动时,贴边条可对使用人员的手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板体为木质板,防止板体对人体造成损害,并且采用不同材料的贴边条可进一步提高板体边缘位置的美观度。

进一步,所述贴边条包括与槽体内壁贴合设置的第一贴合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与槽体内壁贴合的第一贴合板的设置可使得伸入部和拉动部具有较好的平整性,防止使用人员将手指伸入至伸入部内和拉动部内对手部造成伤害;采用第一贴合板的设置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实施。

进一步,所述拉动部上与拉动部贴合设置有第二贴合板,所述第二贴合板的横截面呈“L”形且与所述第一贴合板一体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贴合板的设置可使得第二贴合板进一步将板体的边缘保护,提高了板体边缘的平整性和美观度;将第二贴合板设置为“L”形可使得当使用人员在拉动拉动部时,使得第二贴合板和第一贴合板卡接在板体上于拉动部所在的边缘位置,防止第二贴合板于板体的边缘掉落,提高了第二贴合板和第一贴合板在与板体的边缘连接时的牢固性,提高了第一贴合板和第二贴合板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贴合板上远离拉动部的边缘垂直于第一贴合板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朝向远离板体的方向设置,所述密封板与所述第一贴合板一体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板体连接至某个橱柜上时,因槽体的设置板体的边缘与柜体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降低了橱柜对食品或其他物品的储存效果;密封板的设置可将板体和柜体之间的边缘封闭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板体的平整性,并且在对板体加工时,如直接将密封板加工至板体上,加工过程较为繁琐,将密封板连接至第一贴合板上,当将第一贴合板安装至板体上时,直接带动密封板将板体和橱柜之间的缝隙密封,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并且密封板的设置可使得当使用人员将手部伸入至伸入部内时,对手部的移动起到阻止作用,防止手部伸入至橱柜内,对手部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密封板上朝向拉动部的面上设置有插板,所述密封板远离第一贴合板的边缘和第一贴合板上相对设置有用于供插板插接的插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和橱柜同一材料的插板可提高密封板的美观性,从而提高了整个板体的美观性;因密封板较薄,设置插板可提高了整个密封板的坚硬程度,防止板体在启闭橱柜时,密封板造成损坏,并且插板的设置可提高密封板对橱柜的密封效果;当需要将插板安装至密封板上时,将插板直接插入至插槽内即可,方便安装和拆卸,并且安装牢固性较好。

进一步,所述第一贴合板上于密封板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板体抵接的抵接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人员手部伸入至伸入部内拉动拉动部时,抵接板和第一贴合板与板体的一边抵接,从而防止在拉动板体移动时,带动第一贴合板与板体之间产生脱离,提高了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和密封板与板体连接时的连接强度,提高了门板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槽体的伸入部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第一贴合板上设置有用于插入至连接槽内使得板体和第一贴合板连接的连接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的设置可提高第一贴合板与槽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防止第一贴合板与槽体之间产生脱离,因第二贴合板与第一贴合板一体设置、密封板与第一贴合板一体设置,当第一贴合板带动连接件插入至槽体上的连接槽内时,提高了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和密封板与板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在拉动拉动部时,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和密封板与板体之间产生脱离。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贴合板上且插入至连接槽内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第一贴合板的端部的横截面设置为“V”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第一贴合板连接至槽体上时,将第一贴合板上的连接板插入至槽体上的连接槽内,从而防止第一贴合板于槽体上产生移动,使得第一贴合板与槽体之间连接,间接使得第二贴合板和密封板与板体之间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和密封板与槽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在拉动拉动部时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和密封板于槽体上产生移动;将连接板远离第一贴合板的端部的横截面设置为“V”形,方便带动连接板插入至连接槽内,使得连接板和槽体之间连接。

进一步,每个所述连接板上朝向第一贴合板的方向倾斜设置有多排倒刺,所述倒刺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倒刺的设置可使得当第一贴合板带动连接板插入至槽体上的连接槽内时,防止连接板朝向远离连接槽的方向产生移动,从而防止第一贴合板朝向远离板体的方向移动,倒刺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连接板与连接槽连接时,第一贴合板与板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防止第一贴合板带动第二贴合板和密封板于板体上产生移动,提高了第一贴合板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贴合板上于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第一贴合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减少了第一贴合板材料的使用;当板体设置为木板时,木材的边缘位置有许多木渣,当将第一贴合板与板体连接时,因具有木渣,第一贴合板与板体之间的连接较为不平整,凹槽的设置可使得板体上的木渣伸入至第一贴合板上的凹槽内,减小了与板体连接时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了与板体连接时的连接平整度;当第一贴合板于板体上移动时,凹槽的设置可增大与板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防止第一贴合板于板体上产生移动;当板体设置为木板时,凹槽的设置可使得板体减小与第一贴合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板体内部之间的内应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第一贴合板、第二贴合板和密封板的设置可使的板体的凹槽被覆盖,提高了整个板体的平整性和美观度;

二、连接板和倒刺的设置可使得第一贴合板带动第二贴合板和密封板连接至板体上,防止第一贴合板和板体之间产生脱离,提高了连接板与板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三、凹槽的设置可减小板体之间的内应力,防止板体内部产生变形,并且凹槽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第一贴合板与板体之间的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板体;11、槽体;12、伸入部;13、拉动部;14、连接槽;2、贴边条;21、第一贴合板;211、抵接板;212、连接板;213、倒刺;214、凹槽;22、第二贴合板;23、密封板;231、插板;232、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新型拉手的门板,包括板体1,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为木材制成的,板体1可用于安装至任意橱柜上当做启闭门使用。

结合图2和图3,板体1的边缘且位于板体1边缘的中部设置有槽体11,槽体11包括供手指伸入的伸入部12和拉动整个板体1移动的拉动部13,伸入部12和拉动部13呈“L”形设置,槽体11内与槽体11内壁贴合设置有贴边条2。贴边条2的设置可使得整个板体1的边缘于槽体11所在的位置具有较好的平整性和美观度。

结合图2和图3,贴边条2包括与槽体11内壁贴合设置的第一贴合板21。第一贴合板21可提高伸入部12所在位置的平整性和美观度;第一贴合板2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于拉动部13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贴合板22,第二贴合板22的横截面呈“L”形设置,第二贴合板22的设置可提高拉动部13所在位置的平整性和美观度;第一贴合板21远离第二贴合板2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23,密封板23与第一贴合板21垂直且朝向远离板体1的方向设置,密封板23的设置可使得减小板体1与橱柜之间的缝隙,从而提高板体1在使用至某橱柜上时的平整性和美观性;第一贴合板21、第二贴合板22和密封板23为一体设置,方便对整个贴边条2安装。

如图3所示,第一贴合板21上于密封板23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板体1抵接的抵接板211,抵接板211的设置可使得当拉动拉动部13移动板体1时,防止操作人员拉动第一贴合板21和密封板23于板体1上移动,提高了第一贴合板21和密封板23与板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3所示,密封板23上朝向拉动部13的面上设置有插板231,密封板23远离第一贴合板21的边缘和第一贴合板21上相对设置有用于供插板231插接的插槽232。在本实施例中,两侧插槽232的横截面设置为“U”形且凹口相对设置,插板231的将密封板23插接至插槽232内,防止插板231于密封板23上产生移动,提高了插板231与密封板23的连接效果;插板231的设置可提高整个密封板23的强度,并且当使用不同材料的插板231时,可提高整个密封板23的使用效果。

如图3所示,槽体11的伸入部12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槽14,第一贴合板21上设置有插入至连接槽14内的连接板212,连接板212远离第一贴合板21的端部的横截面设置为“V”形。连接板212上朝向第一贴合板21的方向倾斜设置有多排倒刺213,倒刺213沿连接板212的长度方向设置。当需要将第一贴合板21与板体1连接时,带动第一贴合板21上的连接板212远离第一贴合板21的端部插入至板体1上的连接槽14内,使得连接板212上的倒刺213与连接槽14内部相钩,防止连接板212朝向远离连接槽14的方向产生移动,提高了第一贴合板21与板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3所示,第一贴合板21上于连接板212的两侧设置有凹槽214,凹槽214沿第一贴合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凹槽214的横截面设置为半圆形;凹槽214的设置可增大第一贴合板21与板体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第一贴合板21于板体1上产生移动;并且凹槽214的设置可减小板体1内的内应力,防止板体1内部产生变形,从而提高了第一贴合板21与板体1之间的连接效果。

安装过程:当需要对门板上的贴边条2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插板231插接至密封板23的插槽232内,安装完成后,安装第一贴合板21,带动第一贴合板21上的多个连接板212插入至板体1上的连接槽14内,使得连接板212上的倒刺213与连接槽14内部相钩,防止第一贴合板21于板体1上产生脱离,当对第一贴合板21安装时,第一贴合板21带动第二贴合板22抵接于板体1的拉动部13上,第一贴合板21带动密封板23和抵接板211抵接至板体1的伸入部12上,完成对整个贴边条2的安装,使得整个板体1具有较好的平整性和美观性;当需要使用时,将板体1安装至任意橱柜上,操作人员手部伸入至伸入部12内拉动拉动部13即可完成板体1的启闭。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