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婴儿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6486发布日期:2019-09-20 21: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婴儿垫,包括垫体,该垫体边缘包裹一包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的上表面通过至少一连接件与一降温层相连接,形成可拆卸结构,该垫体的其中一端内布设有发热层,该发热层与一微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该发热层中设有若干微振动按摩器,各该微振动按摩器与振动频率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该垫体另一端内设有至少一胎音发生器,该胎音发生器、振动频率控制模块亦与微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该微控制模块通过一音频模块与至少一扬声器相连接,该微控制模块还分别与接口模块、按键模块、电池、蓝牙模块和/或APP模块电性连接,该接口模块分别嵌设于垫体或包边部的其中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由保护基层、连接于保护基层上的第一弹性层,设于第一弹性层上的透气防潮层、设于透气防潮层上的第二弹性层、通过一间隔层与第二弹性层相连接的记忆层、连接于记忆层上的第三弹性层以及覆盖于第三弹性层上的防水面层组成,所述发热层、各微振动按摩器、胎音发生器和扬声器均分别设置于第三弹性层和防水面层之间,所述微控制模块、振动频率控制模块、电池、蓝牙模块和/或APP模块分别设于垫体的其中二结构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基层的底面设有防滑纹,该保护基层为耐磨的环保材料制成的层状结构,该保护基层厚度为3~5.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和第三弹性层均分别为3D直立棉或弹力棉材料制成的层状结构,该第一弹性层的厚度为5.45~11.8mm,该第二弹性层的厚度为3~7mm,该第三弹性层的厚度为2.55~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防潮层由第一纤维层以及通过一介质层与第一纤维层相连接的第二纤维层组成,该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的厚度均分别为2.45~4.8mm,该介质层的厚度为1.85~2.9mm,其中,该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均分别为竹炭纤维构成的层状结构,该介质层为硬质棉制成的层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为无纺布制成的层状结构,该间隔层的厚度为0.25~1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层为采用记忆绵材料制成的层状结构,该记忆层的厚度为8~15.5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面层为防水透气面料或皮质材料制成的层状结构,该防水面层的厚度为1~2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采用碳纤维发热线布设而成,该发热层呈网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层由防水套体以及填充于防水套体内的冰砂组成的层状结构,该降温层至少铺设于发热层对应的布设区域上,所述连接件环设于防水套体边缘和/或垫体与降温层连接处的对应位置,其中,该连接件为魔术贴、纽扣或拉链。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