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挂装置的电连接线限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0641发布日期:2019-09-29 16:3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卷挂装置的电连接线限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银幕、电动卷帘,具体即为卷挂装置的电连接线限位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动银幕、电动卷帘罩壳内,一端是搭载微电机及其输出力矩传递构造的动力架,另一端是搭载幕布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的副端架,动力架和副端架之间插接着负载幕布帘布的卷管,动力架、副端架的后板固定于铝合金主板,该主板即是组合罩壳的后侧面。

外部电连接线进入电动银幕、卷帘罩壳内的副端架,按电路图接入幕布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最终在罩壳面板遮蔽下连接于主板另一端的微电机,其具体走线方法是:三芯电源线的第1、第2芯线按左、右向分流分别连接副端架搭载的幕布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左、右微动开关的第1桩脚,自左、右微动开关第2桩脚出发的电连接线抵达产品另一端,并电连接微电机(上述的“电连接”一般为焊接),第三芯线直接穿过副端架、抵达产品另一端的微电机并连接。

在电动银幕、卷帘产品罩壳内部,小体积的副端架、动力架所搭载的部件密集,并有诸多金属件,多段搭接而成的运转件贯穿产品左右全程。产品罩壳内电连接线的段数多、接头多(尤其是双层卷帘内),目前的电连接线布设杂乱,如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银幕、卷帘内部电连接线的限位构造。

本设计技术方案:卷挂装置的电连接线限位构造,包括单通道和双通道的竖扣、若干平扣,副端架前板左右侧设有束口、罩壳面板内下侧全程设有横向U型槽,竖扣固定于副端架后板,至少一组平扣分别定位于副端架的左、右侧板,自外部进入卷挂装置罩壳内的三芯电源线下穿竖扣后,其第1、第2芯线按左、右导向依次穿过副端架平扣、电连接微动开关、穿过副端架前板束口、进入罩壳面板U型槽,第三芯线自副端架一侧穿过平扣、束口、进入罩壳面板的U型槽,此后U型槽中的三芯线延至罩壳面板另一端并电连接微电机。

双层电动卷帘的副端架左、右侧板上,第1组平扣与前板束口之间定位有约束电连接线的第2组平扣。

副端架的左、右侧板设有供平扣嵌入的立口。

显然,注塑件的平扣可免胶粘半嵌于副端架左、右侧板的立口。

对于电动银幕、单层卷帘,本设计电连接线被限位的流程是:进入电动银幕、卷帘罩壳内的三芯电源线下穿竖扣,后第1、第2芯线分左向和右向各自依次穿过平扣、电连接微动开关的第1桩脚,自同一微动开关第2桩脚引出的电连接线直穿副端架前板束口,再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同时第3芯线自副端架任一侧穿过平扣、直穿前板束口、也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此时U型槽内的三芯线依U型槽的导向,延伸至罩壳面板的另一端出U型槽,并电连接此端处的微电机(该微电机搭载于动力架、动力架固定于罩壳主板),完成电动银幕、单层卷帘的电路贯通。

对于电动双层卷帘,副端架中的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是近于罩壳主板及远于罩壳主板的两组平行结构,每组结构的左右端各有1只微动开关。电动双层卷帘中的本设计电连接线被限位的流程是:①近于墙面(即近于罩壳主板)的卷帘:进入卷帘罩壳内的第1束三芯电源线下穿竖扣的任一通道,第1、第2芯线分左向和右向各自依次穿过平扣、电连接近于主板的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中微动开关的第1桩脚,自该微动开关第2桩脚引出的电连接线穿过同侧的第2只平扣、穿过前板束口、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第3芯线自副端架的左右任一侧直穿第1平扣、第2平扣、副端架前板束口,亦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此时U型槽内的三芯线依U型槽导向抵达前面板另一端(微电机所在端)出U型槽,并电连接此端近于主板的微电机,完成双层卷帘中近于墙面卷帘的电路贯通。②远于墙面的卷帘:进入卷帘罩壳内的第2束三芯电源线下穿竖扣的第2个通道后,第1、第2芯线分左向和右向各自依次穿过第1平扣、第2平扣、电连接远于主板的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中微动开关的第1桩脚,自该微动开关第2桩脚引出的电连接线再穿过副端架前板束口、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此第2束三芯电源线的第3芯线自副端架的左右任一侧直穿第1平扣、第2平扣、副端架前板束口、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此后U型槽内的第2束三芯线依U型槽导向抵达前面板另一端(微电机所在端)出U型槽,并电连接远离主板的微电机,完成双层卷帘中远于墙面卷帘的电路贯通。

据上可见:无论是单层卷帘、银幕还是双层卷帘,其内部电连接线的走位被竖扣、平扣、束口、U型槽以节点式或段落式全程约束。

本设计的积极效果:依银幕、卷帘电连接线在产品罩壳内的走向布局,除电连接点外,本设计借助竖扣、平扣及束口、U型槽等,可靠隔离电连接线与运行运转件,电连接线全程走位规范,利于产品的车间组装及产品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a是电动银幕、卷帘组合罩壳中的主板直观图,图1b-c分别是单层卷帘、银幕的副端架和动力架直观图。

图2a-b分别是单通道竖扣和双通道竖扣的直观图,图2c-d是不同视角下的平扣直观图,图2e-f是不同视角下的配载有单通道竖扣、平扣、前板左右侧均开设有束口的副端架示意图,图2g是幕布、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2e的副端架与卷管、动力架、微电机在主板上的装配直观图,图3b是左、右底折板插接于图3a构造的示意图,图3c是放大的图3b左端主板(局部段落)与底折板插接状态示意图。

图4a-b是不同视角下的罩壳面板直观图,图4c是图4a的m视向平面图,图4d是图4a局部A的放大图。

图5a是配置有图4b所示罩壳面板的银幕(单层卷帘)结构简化图,图5b-c分别是图5a中罩壳结构左、右端的平面图。

图6a是配置有图4b所示罩壳面板的双层卷帘罩壳的简化示意图,图6b是配载有双通道竖扣、2组平扣的双层卷帘副端架直观图,图6c是图6a双层卷帘罩壳结构左端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例所述产品是电动银幕,单层帘和银幕结构可以相同。

参见图4a-b、图1a、图3a-c及图5a-c:银幕产品的罩壳可以是铝合金主板(11)、挤塑而成的面板(12)、冲压件的若干平撑条(131)和左右底折板(141/142)构成的组合式罩壳。罩壳主板(11)一端固定有动力架(81),动力架(81)上搭载微电机(82)及其输出力矩的传递构造,主板(11)另一端固定有副端架(2),副端架(2)内搭载着幕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副端架(2)与动力架(81)之间插接着负载幕布帘布的卷管(83)。

图2a是竖扣(4)直观图,图2c-d是不同视角下的平扣直观图,图1b是银幕副端架(2)的直观图,图2e-f是不同视角下的竖扣(4)、平扣在副端架(2)上的装配图,显然竖扣(4)与后板(21)之间已预留通道(41),平扣与副端架(2)左右侧板(22/23)之间也预留了可供电连接线穿过的空隙,将图2f的副端架、图1c的动力架(81)及微电机(82)等装配于图1a所示的主板(11),获得图3a所示结构体。

对照图2f和图2g:幕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具有3支底杆(71/72/73),3支底杆的两端均插接固定于副端架(2)的左右侧板(22/23),2只完全相同的微动开关(74/75)正面相对搭载于3支底杆(71/72/73)上,微动开关(74/75)正面含有开关按钮、背面含有2个供电连接的桩脚(751/752)。

对照图3a(及图3c)与图2e-f、图4a-c、图5a-c,进入罩壳内的三芯电源线,经主板(11)上方缺口(111)下穿竖扣(4)通道(41)后的情形是:

其一芯线向左穿平扣(61)、电连接微动开关(74)背面指定的第1桩脚,自第2桩脚引出的电连接线穿副端架前板(24)左侧束口(241),通过垛口(122)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121);

其第2芯线向右穿平扣(62)、电连接微动开关(75)背面指定的第1桩脚(751),自另一桩脚(752)引出的电连接线穿过副端架前板(24)右侧束口(242),通过垛口(123)也进入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121)内;

第3芯线(图中未示出)自副端架(2)的左右任一侧穿过平扣(61或62)、直接穿出副端架前板束口(241或242),通过垛口(122或123)再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121)内;

此后,U型槽(121)内的三芯线依U型槽(121)导向,延伸至罩壳面板(12)另一端,通过垛口(124)出U型槽(121)(参见图4a左端及图4b),并电连接此端的微电机(82)(该微电机(82)搭载于动力架(81)、动力架(81)固定于主板(11)),至此完成电动银幕、单层卷帘的电路贯通。

此后在图5a所示状态下,还可以自尚洞开的上顶面向罩壳面板(12)内下侧U型槽(121)的开口散点式地加贴胶封带,以可靠预防物流过程、客户安装过程中三芯电连接线自U型槽(121)脱出。

据上可见:自电源线进入罩壳开始,至其连接微动开关(74/75)前后,至其落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121)直至到达微电机(82)一端止,银幕内电连接线的走位被全程约束。

实施例2,本例所述的是双层卷帘中的电连接线被限位。

双层卷帘的内部结构实际是平行的单层卷帘双组份,尤其是两层卷帘在副端架中的控制系统相互独立没有关联。

参见图2g、图6b并对比图2f:本例中的竖扣(5)设有双通道(参见图2b),近于墙面(即近于罩壳主板(11))的第1面卷帘,其对应的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即第1组的3支底杆(71/72/73)所在)近于副端架后板(21);远于罩壳主板(11)的第2面卷帘,其对应的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即第2组的3支底杆(71/72/73)所在)远离副端架后板(21)或者说是近于罩壳面板(12)。

图6b中的平扣有近于副端架后板(21)的第1组平扣(61/62),还有远于副端架后板(21)的第2组平扣(63/64),第2组平扣(63/64)具体位于第1组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和第2组帘布运行极限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中间。

一、近于墙面(即近于罩壳主板(11))的第1面帘其三芯电源线自主板(11)缺口(111)降下,选择竖扣(5)的任一通道(51或52)下穿,进入图6b所示的双层卷帘副端架(3)内,后参照图2g、图6b和图4a-c、图6a、图6c及实施例1:

令三芯电源线的第1芯线向左穿过平扣(61),后电连接(第1组的3支底杆(71/72/73)上方的)微动开关(74)背面指定的第1桩脚,自微动开关(74)另一桩脚引出的电连接线穿平扣(63)、直穿副端架前板(24)左侧的束口(241),通过垛口(122)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121)内;

其第2芯线向右穿平扣(62),后电连接(第1组的3支底杆(511/512/513)上方的)微动开关(75)背面指定的第1桩脚(751),自微动开关(75)另一桩脚(752)引出的电连接线穿平扣(64)、直穿副端架前板(24)右侧的束口(242),通过垛口(123)也进入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121)内;

第3芯线(图中未示出)自副端架(3)的左右任一侧穿过平扣(61或62)、穿平扣(63或64)、直穿副端架前板(24)束口(241或242),通过垛口(122或123)再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121)内;

此后,U型槽(121)内的三芯线依U型槽(121)导向,延伸至罩壳面板(12)另一端,通过垛口(124)出U型槽(121)(参见图4a左端及图4b),并电连接此端的微电机(该微电机搭载于动力架、动力架固定于主板),至此完成电动银幕、单层卷帘的电路贯通。

二、远于墙面(即远于罩壳主板(11))的帘布称为第2面帘,其独立的三芯电源线自主板(11)缺口(111)降下,选择尚空置的竖扣(5)第2通道(51或52)通过,进入图6b所示的双层卷帘副端架(3)内,其后情形类近于上述的第1面帘,参照图2g、图6b和图4a-c、图6a、图6c:

令第2面帘三芯电源线的第1芯线向左穿平扣(61)、继续穿平扣(63),后电连接第2组的3支底杆(71/72/73)上方的微动开关(74)背面指定的第1桩脚,自微动开关(74)另一桩脚引出的电连接线穿副端架前板(24)左侧的束口(241),通过垛口(122)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121)内;

其第2芯线向右穿平扣(62),继续穿平扣(64),后电连接(第2组的3支底杆(71/72/73)上方的)微动开关(75)背面指定的第1桩脚(751),自微动开关(75)另一桩脚(752)引出的电连接线穿副端架前板(24)右侧的束口(242),通过垛口(123)也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121)内;

第3芯线(图中未示出)自副端架(3)的左右任一侧穿过平扣(61或62)、续穿平扣(63或64)、直穿副端架前板束口(241或242),通过垛口(122或123)再进入罩壳面板内下侧的U型槽(121)内;

此后,U型槽(121)内的三芯线亦依U型槽(121)导向,延伸至罩壳面板(12)另一端,通过垛口(124)出U型槽(121)(参见图4a左端及图4b),并电连接此端的微电机,至此完成电动银幕、单层卷帘的电路贯通。

还值得说明的是:

在图2e-f和图6b中,左右分流的自后板(21)向前板(24)延展的虚线为实施例中第1、第2芯线的基本走向的示意。

参见图1b并对照图2f:借助胶粘剂可实现平扣(61/62)在左右侧板(22/23)的定位。在电动银幕副端架(2)的左右侧板(22/23)开具有立口(221/231),平扣(61/62)半嵌入立口(221/231)后无需胶粘合即定位,如此装配则更为简便。双层卷帘副端架(3)中平扣定位情形与上类同。

参见图6a和图5a:图1a的主板(11)、图4a-c所示的面板(12)是银幕(单层卷帘)与双层卷帘的组合罩壳共用件,但构成银幕(单层卷帘)组合罩壳一部分的左右底折板(141/142)与构成双层卷帘组合罩壳一部分的左右底折板(143/144),在垂直主板(11)的方向上有宽窄之分;构成银幕(单层卷帘)组合罩壳一部分的顶面平撑条(131)与构成双层卷帘组合罩壳一部分的顶面平撑条(132),在垂直主板(11)的方向上有长短之分。

银幕(单层卷帘)副端架、双层卷帘副端架均为两组平行板(后板和前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焊接而成,它们的共用部件是后板(21)和前板(24),参见图1b、图2d-e和对图6b。

出U型槽(121)的三芯线,一般需先行连接电容,再以接线端子为中介连接4线头的同步可逆微电机,但与本设计并不关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