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731发布日期:2019-09-12 09:31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作为现代流行的厨具,可制作出可口的食品。相关技术的空气炸锅包括锅体、盖设于锅体的上盖、固定于所述上盖内侧的电机、风叶和发热管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锅体底部的油盆。在使用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叶转动吸入空气炸锅顶部的空气并吹向锅体内部,该风经过所述发热管组件加热处理,从而形成持续的热风流;同时风叶转动将热风流输送到锅体内的炸锅篮,炸锅篮内部特制的纹路形成旋涡热流,全方位360度接触食材表面,从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金黄酥脆的表层,达到煎炸的外观和口感。

然而,相关技术的空气炸锅中,所述油盆为固定于所述空气炸锅底部,其盛积的油不方便洗理,甚至影响食物卫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用方便且卫生的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包括锅体、盖设于所述锅体顶端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锅盖以及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炸篮和油盆;所述油盆插设于所述锅体的底部并与所述锅体呈抽插式可拆卸连接,所述炸篮位于所述锅盖与所述油盆之间,且使所述油盆沿所述锅体的高度方向向所述炸篮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炸篮。

优选的,所述锅体包括底壁、由所述底壁周缘弯折延伸的侧壁、由所述侧壁内侧凸出延伸的支撑壁以及开设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底壁一端的插口,所述支撑壁正对所述插口设置;所述锅盖盖设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所述油盆经所述插口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并支撑于所述支撑壁上。

优选的,所述油盆包括盆底、由所述盆底周缘分别弯折延伸的盆壁和外壁以及由所述盆壁的远离所述盆底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的承靠壁;所述盆壁与所述外壁抵接形成环状且共围与所述盆底围成容油空间,所述承靠壁承靠于所述支撑壁并使所述容油空间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外壁卡设于所述插口并外露。

优选的,所述外壁的外侧凹陷表成拉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将所述油盆插设于所述锅体的底部并与所述锅体呈抽插式可拆卸连接,即所述油盆与所述锅体为可拆卸式连接,使得所述油盆可拆取,更容易清理容积的油渍,干净卫生;所述炸篮位于所述锅盖与所述油盆之间,且使所述油盆沿所述锅体的高度方向向所述炸篮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炸篮,从而使得所述油盆的积油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100,包括锅体1、锅盖2、油盆3和炸篮(图未示)。所述锅盖2盖设于所述锅体1顶端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所述炸篮和油盆3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油盆3插设于所述锅体1的底部并与所述锅体1呈抽插式可拆卸连接。方便所述油盆3的拆取和清理。

具体的,所述锅体1包括底壁11、由所述底壁11周缘弯折延伸的侧壁12、由所述侧壁12内侧凸出延伸的支撑壁13以及开设于所述侧壁12靠近所述底壁11一端的插口14;所述支撑壁13正对所述插口14设置。

所述锅盖2盖设于所述侧壁12远离所述底壁11的一端,所述油盆3经所述插口14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并支撑于所述支撑壁13上。即所述油盆3与所述锅体1形成一抽插式结构,拆取安装更便捷。

所述炸篮位于所述锅盖2与所述油盆3之间,且使所述油盆3沿所述锅体1的高度方向向所述炸篮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炸篮。即该结构可使所述油盆3的积油性能更可靠。

具体的,所述油盆3包括盆底31、由所述盆底31周缘分别弯折延伸的盆壁32和外壁33以及由所述盆壁32的远离所述盆底31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的承靠壁34。所述盆壁32与所述外壁33抵接形成环状且共围与所述盆底31围成容油空间10。所述承靠壁34承靠于所述支撑壁13并使所述容油空间1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外壁33卡设于所述插口14并外露,用于抽取出所述油盆3。

更优的,所述外壁33的外侧凹陷表成拉槽331,方便抽取出所述油盆3时更便捷。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分拆式油盆空气炸锅将所述油盆插设于所述锅体的底部并与所述锅体呈抽插式可拆卸连接,即所述油盆与所述锅体为可拆卸式连接,使得所述油盆可拆取,更容易清理容积的油渍,干净卫生;所述炸篮位于所述锅盖与所述油盆之间,且使所述油盆沿所述锅体的高度方向向所述炸篮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炸篮,从而使得所述油盆的积油可靠性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