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可调试学习、休息多用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9395发布日期:2020-03-10 08:2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可调试学习、休息多用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学生学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可调试学习、休息多用凳。



背景技术:

现在学生书本多而杂,课桌已被书堆满,写作业的空间越来越小;学生中午休息趴在桌上会影响身体健康,申请号cn201320322081.8提供一种多功能学生凳,由右扶手、左扶手、主凳、弹簧销、铰链、主靠板、180度可固定铰链、辅靠板组成,其特征是:主凳设有两个空间可以用来放书本;两个扶手可以在主凳两侧上下抽动;主靠板插在主凳的后侧,可以向上抽动并向后摆动到一定的角度,辅靠板和主靠板通过180度可固定铰链连接,当辅靠板翻成和主靠板共面时,它们就形成了多功能学生凳的靠背。

但是上述的一种多功能学生凳在使用时采用主靠板、辅靠板的转动对人的后背进行支撑,但是存在主靠板、辅靠板没有稳固的支撑杆,无法保证主靠板、辅靠板的稳定倾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学生凳中可转动主靠板、辅靠板在使用不具备很好的稳固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简易可调试学习、休息多用凳,采用设置靠背支柱,并可沿着靠背支柱中设置的滑槽组对第一靠背、第二靠背进行拉出转动形成对人后背进行支撑的平面,由于靠背支柱、滑槽组的卡紧设置使得第一靠背、第二靠背稳固的对人体的后背进行支撑,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易可调试学习、休息多用凳,包括凳面、与凳面下方固定连接的凳腿,所述凳面上方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对靠背支柱,所述靠背支柱设置有滑槽组,所述滑槽组包括从靠背支柱上端依次设置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两个所述靠背支柱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靠背、第二靠背,所述第一靠背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一滑槽铰接,所述第二靠背通过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分别与第二滑槽、第三滑槽铰接,两个所述靠背支柱之间还设置有横拉固定条。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支柱上端为弯曲端,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弯曲端,所述第一滑槽包括设置在上方的曲线槽、设置在下方的直线槽,所述曲线槽靠近靠背支柱后侧的一端与直线槽连通设置,所述横拉固定条固定设置于弯曲端下方靠背支柱的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槽包括设置在上端的矩形槽、设置在矩形槽下端的第二直线槽,靠近靠背支柱前侧的一端与第二直线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滑槽置于第二直线槽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靠背、第二靠背均设置有记忆海绵。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当学生凳进行正常的坐立使用时,第一靠背中的第一连杆滑动至曲线槽靠近靠背支柱前侧的的一端,第一靠背的一侧面紧贴靠背支柱之间设置的横拉固定条,由于第一连杆在曲线槽中的支撑点和横拉固定条对第一靠背的一侧面的支撑,由此实现第一靠背在直立的人体后背的依靠下不会产生转动,稳定的对轻微倾斜的人体后背进行支撑,同时下方设置的第二靠背通过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分别与第二滑槽、第三滑槽铰接,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分别置于第二滑槽、第三滑槽的最下端,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分别对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进行稳定的限位,此时的第二靠背也无法进行转动,对人体的后背可以进行稳定的支撑;由此实现了在直立或有轻微倾斜的人体的后背进行稳定的支撑;当学生需要休息时,第一靠背绕第一连杆顺时针转动,第一靠背的上端旋转至下方,第一靠背的下端被翻转出,第一连杆滑动至直线槽的下端,此时转至下方的第一靠背的上端转动至横拉固定条的位置,横拉固定条对第一靠背进行支撑,由于横拉固定条对第一靠背进行支撑和第一连杆滑动至直线槽的下端进行对直线槽的下端限位的作用,使得进行翻转后的第一靠背进行稳定的限位,同时,第二靠背向上提,第二连杆滑动至第二滑槽的最下端,此时的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分别对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进行限位,使得进行一定角度转动后的第二靠背稳定支撑,在人体后仰的后背的压力下也不会产生转动,依次转动后的第一靠背、第二靠背对进行后仰后的人体进行稳定支撑,实现对学生仰做休息时的稳定支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学生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学生凳正常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学生凳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凳面、2-凳腿、3-靠背支柱、4-滑槽组、5-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第三滑槽、8-第一靠背、9-第二靠背、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横拉固定条、14-曲线槽、15-直线槽、16-矩形槽、17-第二直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简易可调试学习、休息多用凳,包括凳面1、与凳面1下方固定连接的凳腿2,所述凳面1上方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对靠背支柱3,所述靠背支柱3设置有滑槽组4,所述滑槽组4包括从靠背支柱3上端往下端依次设置的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两个所述靠背支柱3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靠背8、第二靠背9,所述第一靠背8通过第一连杆10与第一滑槽5铰接,所述第二靠背9通过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分别与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铰接,两个所述靠背支柱3之间还设置有横拉固定条13;当学生凳进行正常的坐立使用时,第一靠背8中的第一连杆10滑动至曲线槽14靠近靠背支柱3前侧的的一端,第一靠背8的一侧面紧贴靠背支柱3之间设置的横拉固定条13,由于第一连杆10在曲线槽14中的支撑点和横拉固定条13对第一靠背8的一侧面的支撑,由此实现第一靠背8在直立的人体后背的依靠下不会产生转动,稳定的对轻微倾斜的人体后背进行支撑,同时下方设置的第二靠背9通过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分别与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铰接,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分别置于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的最下端,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分别对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进行稳定的限位,此时的第二靠背9也无法进行转动,对人体的后背可以进行稳定的支撑;由此实现了在直立或有轻微倾斜的人体的后背进行稳定的支撑;当学生需要休息时,第一靠背8绕第一连杆顺时针转动,第一靠背8的上端旋转至下方,第一靠背8的下端被翻转出,第一连杆10滑动至直线槽10的下端,此时转至下方的第一靠背8的上端转动至横拉固定条13的位置,横拉固定条13对第一靠背8进行支撑,由于横拉固定条13对第一靠背8进行支撑和第一连杆10滑动至直线槽的下端进行对直线槽的下端限位的作用,使得进行翻转后的第一靠背8进行稳定的限位,同时,第二靠背9向上提,第二连杆11滑动至第二滑槽6的最下端,此时的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分别对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进行限位,使得进行一定角度转动后的第二靠背9稳定支撑,在人体后仰的后背的压力下也不会产生转动,依次转动后的第一靠背8、第二靠背9对进行后仰后的人体进行稳定支撑,实现对学生仰做休息时的稳定支撑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支柱3上端为弯曲端,所述第一滑槽5设置在所述弯曲端,所述第一滑槽5包括设置在上方的曲线槽14、设置在下方的直线槽15,所述曲线槽14靠近靠背支柱3后侧的一端与直线槽15连通设置,所述横拉固定条13固定设置于弯曲端下方靠背支柱3的后侧;由于第一滑槽5设置的曲线槽14、直线槽15,并且曲线槽14、直线槽15之间连通,使得第一连杆10可以在曲线槽14、直线槽15中可以滑动,由于在靠背支柱3的后侧设置有横拉固定条13,当第一靠背8进行翻转后由于第一连杆10在直线槽15中被限位和横拉固定条13对第一靠背8转动后的一底边进行受力,使得第一靠背8在翻转后不会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滑槽6包括设置在上端的矩形槽16、设置在矩形槽16下端的第二直线槽17,靠近靠背支柱3前侧的一端与第二直线槽17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滑槽7置于第二直线槽17正下方;由于设置有矩形槽16、第二直线槽17,并使得矩形槽16、第二直线槽17连通,第二连杆11可以在矩形槽16、第二直线槽17中滑动,同时第三滑槽7的设置,实现当第二靠背9往上移动,同时将第二连杆11滑动至矩形槽16靠近第二靠背9的末端进行限位,由于矩形槽16、第二直线槽17和第三滑槽7的配合,使得进行倾斜后的第二靠背9能够稳定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靠背8、第二靠背9均设置有记忆海绵。

实施例1

一种简易可调试学习、休息多用凳,包括凳面1、与凳面1下方固定连接的凳腿2,所述凳面1上方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对靠背支柱3,所述靠背支柱3设置有滑槽组4,所述滑槽组4包括从靠背支柱3上端往下端依次设置的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两个所述靠背支柱3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靠背8、第二靠背9,所述第一靠背8通过第一连杆10与第一滑槽5铰接,所述第二靠背9通过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分别与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铰接,两个所述靠背支柱3之间还设置有横拉固定条13;当学生凳进行正常的坐立使用时,第一靠背8中的第一连杆10滑动至曲线槽14靠近靠背支柱3前侧的的一端,第一靠背8的一侧面紧贴靠背支柱3之间设置的横拉固定条13,由于第一连杆10在曲线槽14中的支撑点和横拉固定条13对第一靠背8的一侧面的支撑,由此实现第一靠背8在直立的人体后背的依靠下不会产生转动,稳定的对轻微倾斜的人体后背进行支撑,同时下方设置的第二靠背9通过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分别与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铰接,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分别置于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的最下端,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分别对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进行稳定的限位,此时的第二靠背9也无法进行转动,对人体的后背可以进行稳定的支撑;由此实现了在直立或有轻微倾斜的人体的后背进行稳定的支撑;当学生需要休息时,第一靠背8绕第一连杆顺时针转动,第一靠背8的上端旋转至下方,第一靠背8的下端被翻转出,第一连杆10滑动至直线槽10的下端,此时转至下方的第一靠背8的上端转动至横拉固定条13的位置,横拉固定条13对第一靠背8进行支撑,由于横拉固定条13对第一靠背8进行支撑和第一连杆10滑动至直线槽的下端进行对直线槽的下端限位的作用,使得进行翻转后的第一靠背8进行稳定的限位,同时,第二靠背9向上提,第二连杆11滑动至第二滑槽6的最下端,此时的第二滑槽6、第三滑槽7分别对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进行限位,使得进行一定角度转动后的第二靠背9稳定支撑,在人体后仰的后背的压力下也不会产生转动,依次转动后的第一靠背8、第二靠背9对进行后仰后的人体进行稳定支撑,实现对学生仰做休息时的稳定支撑的效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靠背支柱3上端为弯曲端,所述第一滑槽5设置在所述弯曲端,所述第一滑槽5包括设置在上方的曲线槽14、设置在下方的直线槽15,所述曲线槽14靠近靠背支柱3后侧的一端与直线槽15连通设置,所述横拉固定条13固定设置于弯曲端下方靠背支柱3的后侧;由于第一滑槽5设置的曲线槽14、直线槽15,并且曲线槽14、直线槽15之间连通,使得第一连杆10可以在曲线槽14、直线槽15中可以滑动,由于在靠背支柱3的后侧设置有横拉固定条13,当第一靠背8进行翻转后由于第一连杆10在直线槽15中被限位和横拉固定条13对第一靠背8转动后的一底边进行受力,使得第一靠背8在翻转后不会转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滑槽6包括设置在上端的矩形槽16、设置在矩形槽16下端的第二直线槽17,靠近靠背支柱3前侧的一端与第二直线槽17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滑槽7置于第二直线槽17正下方;由于设置有矩形槽16、第二直线槽17,并使得矩形槽16、第二直线槽17连通,第二连杆11可以在矩形槽16、第二直线槽17中滑动,同时第三滑槽7的设置,实现当第二靠背9往上移动,同时将第二连杆11滑动至矩形槽16靠近第二靠背9的末端进行限位,由于矩形槽16、第二直线槽17和第三滑槽7的配合,使得进行倾斜后的第二靠背9能够稳定的固定。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靠背8、第二靠背9均设置有记忆海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