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存储计量米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5371发布日期:2019-09-13 22:27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多存储计量米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米桶,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存储计量米桶。



背景技术:

大米是储藏稳定性较差的粮种,由于温度、水分等的影响,大米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会发生各种变化,温度越高,储藏时间越久,陈化越严重,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下降,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黄曲霉毒素。但目前,大部分家庭贮米主要是利用一些独立式的木质、金属或者塑料容器,功能都比较简单,容易出现上述缺陷,市场上出现一种密封性较好的贮米柜,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当用户需要取米时,无法实现定量取米,多余的米只能倒回贮米柜内,这样容易重复出现上述问题。

目前一般家庭使用的储米桶是不含计量功能的,煮饭时采用目测或者长期累积的经验来判断,或者使用带有计量显示的勺子将米舀出,非常不方便,大多数家用储米桶通常是上开盖的方式,从顶部放入食物,亦从顶部取出食物,容易导致储藏的陈旧食物积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存储计量米桶,其能实现定量取米,在取米的时候不需要打开盖子,储存容腔内密封性较好,同时可以单独存储和取出多种杂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存储计量米桶,包括储米容器和底座,所述储米容器位于底座上方且两者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储米容器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可横向抽出的抽屉式接米盒,所述储米容器内部通过隔板隔离出主储存腔、第一副存储腔和第二副存储腔,所述主储存腔、第一副存储腔和第二副存储腔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主出口、第一副出口和第二副出口,所述底座内对应设置有主控制计量装置、第一副控制计量装置和第二副控制计量装置,所述主存储腔、第一副存储腔和第二副存储腔内的存储物分别通过主控制计量装置、第一副控制计量装置和第二副控制计量装置定量进入抽屉式接米盒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底部具有出口的主控制容腔、第一副控制容腔和第二副控制容腔,所述主控制计量装置包括主存米槽、主连杆和主旋钮,所述主存米槽位于主控制容腔内,所述主旋钮位于底座前端面外侧;所述第一副控制容腔包括第一存米槽、第一连杆和第一旋钮,所述第一存米槽位于第一副控制容腔内,所述第一旋钮位于底座前端面外侧;所述第二副控制容腔包括第二存米槽、第二连杆和第二旋钮,所述第二存米槽位于第二副控制容腔内,所述第一旋钮位于底座前端面外侧。

优选的,所述主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呈倒三角形分布,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主连杆上方,且长度大于主连杆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通过弹性卡扣扣合有装饰盖,所述装饰盖覆盖住主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装饰盖对应主控制容腔、第一副控制容腔和第二副控制容腔处设置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主旋钮、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内设置有扭力弹簧,在主旋钮、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旋转倒出米时扭力弹簧形变蓄力,松开手后主旋钮、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复位。

优选的,所述储米容器底部卡合扣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顶端两侧设置有翻扣,通过翻扣翻转扣合在储米容器底部两侧的扣接槽内实现紧固连接,所述密封盖直接卡扣在储米容器顶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用以放置菜板的凹陷区。

所述密封盖与储米容器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能实现定量取米,在取米的时候不需要打开盖子,直接通过底座上的旋钮旋转,即可实现取米的过程,可以根据需要存储一至三种杂粮,另外储存容腔内密封性较好,有利于杂粮的完好保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密封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处的爆炸图;

其中:1—储米容器;2—底座;3—密封盖;4—抽屉式接米盒;5—隔板;6—主储存腔;7—第一副存储腔;8—第二副存储腔;9—主出口;10—第一副出口;11—第二副出口;12—主控制计量装置;13—第一副控制计量装置;14—第二副控制计量装置;15—主控制容腔;16—第一副控制容腔;17—第二副控制容腔;18—主存米槽;19—主连杆;20—主旋钮;21—第一存米槽;22—第一连杆;23—第一旋钮;24—第二存米槽;25—第二连杆;26—第二旋钮;27—装饰盖;28—翻扣;29—扣接槽;30—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存储计量米桶,包括储米容器1和底座2,所述储米容器1位于底座2上方且两者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储米容器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底座2底部设置有可横向抽出的抽屉式接米盒4,所述储米容器1内部通过隔板5隔离出主储存腔6、第一副存储腔7和第二副存储腔8,所述主储存腔6、第一副存储腔7和第二副存储腔8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主出口9、第一副出口10和第二副出口11,所述底座2内对应设置有主控制计量装置12、第一副控制计量装置13和第二副控制计量装置14,所述主存储腔6、第一副存储腔7和第二副存储腔8内的存储物分别通过主控制计量装置12、第一副控制计量装置13和第二副控制计量装置14定量进入抽屉式接米盒4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底部具有出口的主控制容腔15、第一副控制容腔16和第二副控制容腔17,所述主控制计量装置12包括主存米槽18、主连杆19和主旋钮20,所述主存米槽18位于主控制容腔15内,所述主旋钮20位于底座2前端面外侧;所述第一副控制容腔16包括第一存米槽21、第一连杆22和第一旋钮23,所述第一存米槽21位于第一副控制容腔16内,所述第一旋钮23位于底座2前端面外侧;所述第二副控制容腔17包括第二存米槽24、第二连杆25和第二旋钮26,所述第二存米槽24位于第二副控制容腔17内,所述第一旋钮23位于底座2前端面外侧。其中主存米槽18与主控制容腔15、第一存米槽21与第一副控制容腔16、第二存米槽24与第二副控制容腔17之间均为圆柱面配合,彼此一一对应且相互之间的间隙小于小米的外径,在存米槽18、第一存米槽21和第二存米槽24翻转时,确保主控制容腔15、第一副控制容腔16和第二副控制容腔17内的杂粮不会渗漏下来,确保了取米的稳定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主连杆19、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5呈倒三角形分布,所述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5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5位于主连杆19上方,且长度大于主连杆19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底座2上表面通过弹性卡扣扣合有装饰盖27,所述装饰盖27覆盖住主连杆19、第一连杆22和第二连杆25,所述装饰盖27对应主控制容腔15、第一副控制容腔16和第二副控制容腔17处设置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主旋钮20、第一旋钮23和第二旋钮26内设置有扭力弹簧,在主旋钮20、第一旋钮23和第二旋钮26旋转倒出米时扭力弹簧形变蓄力,松开手后主旋钮20、第一旋钮23和第二旋钮26复位。

优选的,所述储米容器1底部卡合扣接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顶端两侧设置有翻扣28,通过翻扣28翻转扣合在储米容器1底部两侧的扣接槽29内实现紧固连接,所述密封盖3直接卡扣在储米容器1顶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3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用以放置菜板30的凹陷区30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3与储米容器1)之间设置有硅胶密封圈。

另外,主存储腔6内左右两端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可供中空的横杆放置,横杆表面设置有小孔,横杆内可放置干燥剂的,用以保持主存储腔6内的干燥环境。

使用时,在主储存腔6内存放平时吃的大米,在第一副存储腔7和第二副存储腔8内根据个人需要可以存放绿豆、小米等常食用的五谷杂粮,盖上密封盖3后,每次取食的时候,只需要选择相应的旋钮进行旋转,即可定量取出对应的杂粮,并且各个杂粮的存放空间密闭,有利于粮食的长久放置,取米时操作简单,干净卫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