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4352发布日期:2020-01-14 23:3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对拖把头或抹布等较脏物品进行清洗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8660672a)中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包括:内筒;波轮,波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内筒的底部;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和内筒配合,以使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内筒转动,第二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和波轮配合,以使驱动机构在带动内筒转动的同时带动波轮转动,其中,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和第二传动机构的传动比不同,以使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内筒和波轮分别以不同的转速转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波轮洗衣机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配合复杂的问题。

这种洗衣机中设置有清洗动力传动机构,通过双传动带分别带动波轮和内筒的转动,双传动带之间的传动比有差别,而使得波轮和内筒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但这种双传动带的设置模式,使得洗衣机中的清洗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性相对较差,内筒和波轮需要同时动作,使得清洗机的工作模式相对较为单一。另外,由于现有的拖把头上均设置有相对较硬的托板,拖把头不易利用这种洗衣机进行清洗。现有的拖把或抹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是手工进行清洗的,这会导致劳动强度高,作业效率低,这会影响到对饭店、商场、办公楼等大型场所的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洗机,该清洗机可以适用于对拖把头或抹布进行清洗作业,清洗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清洗机,包括:

外筒和清洗筒,清洗筒同轴地设置在外筒内;转套,自外筒底面的圆心位置转动地穿过,并联接固定在清洗筒底面的圆心位置处,该转套中空;联接结构,转动地联接在转套内,用以与拖把头或波轮式的清洗件相联接,以带动拖把头或清洗件在清洗筒内转动;下传动杆,与动力机构传动联接,下传动杆与联接结构之间设有离合结构;单向传动结构,设于下传动杆与转套之间,在一个状态下实现动力自下传动杆传递到转套上,在另一个状态下截断下传动杆与转套之间的动力传递;限定装置,与单向传动结构相作用,用以实现对单向传动结构状态的切换;切换装置,作用在下传动杆上,以促使下传动杆轴向运动,实现离合结构的配合或脱开。

本清洗机中,清洗动力是由动力机构经由下传动杆而分两路传递,其中的一路动力是带动联接结构转动,而使得联接结构上的拖把头或清洗件在清洗筒内转动,实现拖把头或抹布的清洗;另一路动力是通过单向传动结构被传递到转套上,转套带动清洗筒转动而实现脱水,此时与联接结构相联接的离合结构脱开,联接结构跟清洗筒一起转动。通常情况下,动力传递路径的改变是由切换装置来实现的。

进一步地,在外筒的底部设有罩形的安装座,所述的联接结构延伸到安装座内,下传动杆插接在安装座内,限定装置设置在安装座上,单向传动结构设置在安装座内。通过设置有安装座,便于实现对外筒底部的传动结构进行装配,使得结构紧凑性好,能够很好地适应清洗机的工作需求。

进一步地,安装座包括上座和下座,上座联接固定在外筒的底部,下座联接固定在上座的底部,所述的离合结构位于上座内,在上座内转套与下传动杆之间设有活动支撑装置;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位于下座内,下座上具有窗口,以供限定装置上的限位柄与单向传动结构相作用。安装座为分体式结构,能够很好地适应对外筒底部传动机构的装配,使得安装方便,能够借助于上座和下座的结构来对一些部件进行位置的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包括套接在下传动杆上的棘轮和螺旋簧,螺旋簧的一端联接在棘轮上,另一端与转套传动联接,棘轮位于所述窗口位置处,以供限位柄的外端对棘轮限定作用,使下传动杆相对于螺旋簧周向转动,或限位柄的外端解除对棘轮的限定,在下传动杆的带动下,螺旋簧抱紧在下传动杆上而实现下传动杆上的动力传递至转套上带动清洗筒转动。这种单向传动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适应动力自下传动杆上传递到转套上,特别是,该限定装置可以与切换装置联动,使得对清洗机清洗模式的切换控制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动支撑装置包括齿圈和若干齿轮,齿圈的上端与转套相联接,齿圈的下端与下罩相联接,联接在下传动杆上的齿轮转动地设置在下传动杆的外侧,并与齿圈相啮合。通过设置相啮合的齿轮和齿圈,能够很好地适应下传动杆与转套之间的活动支撑,能够很好地适应下传动杆与转套之间的配合要求。

进一步地,限定装置包括上转体和下转体,所述的限位柄设在下转体上,下转体上与限位柄相对的一侧设有联动柄;在上罩内设置有用于抱接在齿圈外周面上的抱箍,抱箍与上转体相联接,上转体上设有拉柄,拉柄与联动柄相联接;通过拉动拉柄而使得抱箍与齿圈松开,拉柄推动联动柄使限位柄与单向传动结构相脱开。抱箍对齿圈的抱紧,使得在下传动杆与联接结构之间传动时,齿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联接结构为伸入到清洗筒内的清洗棒,所述的离合结构包括套接在清洗棒下端的卡头,卡头与清洗棒之间为花键结构配合,套接在清洗棒上的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清洗棒和卡头上;在下传动杆的上端侧设有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的齿轮转动地设置在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在上端板朝向卡头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和卡头相配合的卡口。把离合结构设置在用以固定齿轮的上端板上,结构紧凑性好,有利于离合结构的配合与脱开,便于离合结构工作状态的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拉杆,在外筒的底部设有支撑体,拉杆的中部铰接在支撑体上,拉杆的一端与下传动杆活动联接,另一端处设置有配重体,升降机构与拉杆传动联接,而使得拉杆带动下传动杆轴向运动,实现离合结构的配合与脱开。设置有配重体能够很好地适应在清洗机底部所设的驱动电机,通过配重体的设置来平衡驱动电机,使得外筒的稳定性好。而且,这种切换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好。

进一步地,在外筒的底部设有立板,所述的升降机构为固定在立板上的升降电机,升降电机通过拉索与拉杆相联接,在立板上设有用于和拉杆相作用的滑片,滑片通过拉线与限定装置相联接。这种切换装置通过结构简单的滑片与限定装置联动,在切换装置动作后,离合结构和单向传动结构能够作相适应的动作,而实现清洗机功能的切换。

进一步地,在外筒的底部设有放水开关,放水开关上的按钮由滑片相作用。再把放水开关的动作与切换装置的动作整合到一起,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机工作控制的简洁性,使得在清洗机工作过程中,各个机构能够有机地配合到一起,能够很好地满足清洗机的实际工作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把联接结构设置在转套内,并通过设置下传动杆,在下传动杆与联接结构之间设置离合结构,以及在下传动杆与转套之间设置单向传动结构,使得清洗机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好,便于设置。本清洗机中设置下传动杆,通过单向传动结构和离合结构的设置,实现动力机构中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的联接结构或清洗筒,也可以截断动力的传递。从而,可实现清洗机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能够有效满足清洗机的工作要求,使得清洗机清洗与脱水一体。通过设置单向传动结构和离合结构,能够实现下传动杆对联接结构或清洗筒的传动,使得结构紧凑性好,方便对传动机构的设置。在清洗筒的底面位置处设置有联接结构,用以实现对拖把头或波轮式清洗件的联接,使得清洗机在清洗拖把头时,拖把头上的硬质托板不会撞击到清洗筒的内壁,使得清洗机能够方便对拖把头的清洗;该联接结构上联接波轮式清洗件时,可以对清洗筒内放置的抹布等较脏物品进行夹持揉搓,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对所欲清洗的物品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清洗机的结构图,为清楚显示,外筒和清洗筒被剖开,且外筒底部的一些部件并未示出。

图2是本清洗机的结构图,外筒和清洗筒被剖开。

图3是传动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立板与滑片装配在一起的结构图。

图6是卡头的结构图。

图7是上端板的结构图。

图8是拖把头的结构图。

图中,100、外筒;200、清洗筒;300、清洗棒;301、活铃;302、下传动杆;303、弹簧;304、上端板;305、下端板;306、齿轮;307、卡头;308、卡口;400、转套;401、螺旋簧;402、棘轮;403、下罩;404、齿圈;500、驱动电机;501、传动带;502、带轮;600、上座;601、下座;602、支撑体;700、拉杆;701、升降电机;702、拉索;703、配重体;704、立板;705、放水开关;706、拉线;707、滑片;800、上转体;801、抱箍;802、拉柄;803、下转体;804、联动柄;805、限位柄;900、托板;901、布条。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示出,本清洗机的结构包括外筒100和清洗筒200,清洗筒200同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外筒100内,外筒100通过悬索被悬吊在清洗机的壳体内。在外筒100的底部固定有传动联接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动力机构产生的动力经由传动机构被传递到清洗机的相关部件上。

在外筒100底面的圆心位置处设有中空的转套400,转套400穿过外筒100的底面后联接固定在清洗筒200的底面圆心位置处。通常是清洗筒200底面处被向着上侧形变而形成套圈,套圈紧配合套接在转套400的外周面上。外筒100的底面与转套400之间液密封,且转套400可以在外筒100的底面上转动。

在转套400内联接有联接结构,联接结构可相对于转套400周向转动,联接结构朝向清洗筒200的内部。联接结构可以与拖把头或波轮式的清洗件相联接,联接结构可以带动拖把头或清洗件在清洗筒200内转动。拖把头上具有硬质的托板900,在托板900的一侧上设有布条901或弹性的海绵,托板900的另一侧设有联接口,联接口用于和拖把的手柄相联接。所述的联接结构可以是如下述的伸入到清洗筒200内的清洗棒300,也可以是凹面结构。若为清洗棒300时,清洗件或拖把头上设有套接孔,用以周向固定地套接在清洗棒300上。在清洗棒300的上端侧形成有台阶面,以为拖把头或清洗件在清洗棒300上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若为凹面结构时,在拖把头或清洗件上设置杆状的联接头,用以与凹面结构周向固定地联接配合。清洗件的作用是,在清洗筒200内放置抹布等所欲清洗的物品后,把波轮式的清洗件联接到联接结构上,清洗件上的凹凸结构朝向清洗筒200的底面,在联接结构的带动下,清洗件会对所欲清洗的物品自上侧进行揉搓,以保证清洗效果。

传动机构包括下传动杆302,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00,下传动杆302上周向固定地间隙地套接有带轮502,传动带501联接带轮502和驱动电机500。在下传动杆302与联接结构之间设有离合结构,通过下传动杆302的轴向运动而实现离合结构的配合与脱开。离合结构配合后,下传动杆302上的动力可通过离合结构被传递到联接结构上。离合结构脱开后,这种动力传递被切断。下传动杆302的轴向运动是由切换装置带动的,切换装置可以是齿条齿轮结构,也可以是偏心凸轮结构,本清洗机中的切换装置采用下述的杠杆式结构。切换装置可以是单独控制,也可以是与限定装置联动,切换装置的工作使得清洗机中各相应部件同步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上。

在下传动杆302与转套400之间设置有单向传动结构,单向传动结构在一个状态下实现动力自下传动杆302传递到转套400上,在另一个状态下截断下传动杆302与转套400之间的动力传递。在单向传动结构的外侧设有限定装置,限定装置与单向传动结构相作用,用以实现对单向传动结构状态的切换。

为方便传动机构的装配,在外筒100的底部设有罩形的安装座,传动机构中的相应结构在安装座内被轴向定位。清洗棒300的下端延伸到安装座内,下传动杆302插接在安装座内,下传动杆302的上端朝向清洗棒300的上端伸出,离合结构设置在清洗棒300的下端与下传动杆302的上端之间。单向传动结构设置在安装座内,限定装置设置在安装座上,并自安装座的外侧与单向传动结构相作用。

安装座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座600和下座601,上座600的直径要大于下座601的直径。上座600联接固定在外筒100的底部,下座601联接固定在上座600的底部。所述的离合结构位于上座600内,在上座600内转套400与下传动杆302之间设有活动支撑装置。所述的单向传动结构位于下座601内,下座601上具有窗口,以供限定装置上的限位柄805与单向传动结构相作用。

单向传动结构包括套接在下传动杆302上的棘轮402和螺旋簧401,螺旋簧401的一端联接在棘轮402上,另一端与转套400传动联接。棘轮402位于所述窗口位置处,以供限位柄805的外端对棘轮402限定作用。通过棘轮402与下传动杆302的直径关系,而使得棘轮402与下传动杆302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螺旋簧401的螺旋方向与下传动杆302的转动方向相同。在限位柄805的外端与棘轮402相脱开后,棘轮402跟随下传动杆302转动,由于转套400的跟随运动具有滞后性,棘轮402带动螺旋簧401沿其旋向动作,而使得螺旋簧401收紧,螺旋簧401抱紧在下传动杆302的外周面上,动力可以自下传动杆302上被传递至转套400上,进而带动清洗筒200转动,实现脱水。若限位柄805的外端卡接在棘轮402的齿之间,棘轮402静止,下传动杆302的转动不会使螺旋簧401的状态产生改变,下传动杆302相对于螺旋簧401周向转动,动力不会被传递到转套400上。

上述的活动支撑装置包括齿圈404和若干齿轮306,这些齿轮306设置在下传动杆302的外周,齿轮306与齿圈404内周面上的齿相啮合。在转套400的下端形成有罩形的联接部,齿圈404的上端部插接在该联接部内,并通过固定螺栓实现两者的联接。在齿圈404的下端处设有套接在下传动杆302上的下罩403,齿圈404的下端插接下罩403内,并通过固定螺栓而实现两者相联接固定。

限定装置还包括圆筒形的上转体800和下转体803,上转体800和下转体803同轴套接一根枢轴上,枢轴联接在安装座上伸向外侧的联接片上。所述的限位柄805设在下转体803上,下转体803上与限位柄805相对的一侧设有联动柄804。在上罩600内设置有用于抱接在齿圈404外周面上的抱箍801,抱箍801穿过上罩600壁体上的空口而与上转体800相联接,上转体800上设有拉柄802,拉柄802上联接有伸向联动柄804的螺栓,螺栓的内端顶触在联动柄804上。在该枢轴上对应于上转体800和下转体803分别套接有一只扭簧,两只扭簧的一端部作用在安装座上,另一端分别作用在上转体800和下转体803上,这其中一只扭簧使得抱箍801抱紧在齿圈404的外周面上,另一只扭簧使得限位柄805的外端卡接到棘轮402上的齿中。在拉动拉柄802的情况下,抱箍801与齿圈404松开,拉柄802推动联动柄804使限位柄805与棘轮402相脱开。

结合图3、4、6、7,离合结构包括套接在清洗棒300下端的卡头307,卡头307类似于风扇叶轮,卡头307与清洗棒300之间为花键结构配合,套接在清洗棒300上的弹簧303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清洗棒300和卡头307上。清洗棒300的下端内侧设有卡簧,用以限定卡头307在清洗棒300上的轴向位置。在下传动杆302的上端侧设有上端板304和下端板305,在上端板304和下端板305之间联接有联接轴,一只齿轮306间隙地套接在一根联接轴上,在上端板304朝向卡头307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和卡头307相配合的卡口308。前述的齿圈404轴向尺寸应足以保证齿轮306在下传动杆302的带动下能够具有轴向运动,下传动杆302的上端中空,以供卡头307与卡口308配合在一起时,下传动杆302能够套接到清洗棒300的下端部,以实现联接稳定。

结合图1、2,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拉杆700,在外筒100的底部设有支撑体602,拉杆700的中部铰接在支撑体602上。下传动杆302的下端周向转动地设置活铃301,活铃301在下传动杆302上轴向固定。拉杆700的一端与活铃301相铰接,另一端处设置有配重体703。外筒100的底部还设有驱动电机500,驱动电机500和配重体703分列在下传动杆302的相对两侧。升降机构与拉杆700传动联接,而使得在拉杆700的带动下传动杆302轴向运动,实现离合结构的配合与脱开。

结合图1、2、5,在外筒100的底部设有立板704,所述的升降机构为固定在立板704的升降电机701,升降电机701通过拉索702与拉杆700相联接。在立板704上设有用于和拉杆700相作用的滑片707,滑片707通过拉线706与上述限定装置中的拉柄802相联接。在外筒100的底部设有放水开关705,放水开关705上的按钮由滑片707相作用。

要实现清洗时,使拖把头中托板900上的联接孔套接在清洗棒300上,拖把头上的布条901朝向清洗筒200的底面。升降电机701松开拉索702,配重体703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下传动杆302在拉杆700的作用下向上轴向运动,卡头307卡接到上端板304上的卡口308内,实现离合结构的配合。下传动杆302上的动力通过离合结构被传递到清洗棒300上,清洗棒300带动拖把头在清洗筒200内转动,而实现对布条901的漂洗。与此同时,由于拉杆700不会压迫滑片707,滑片707处于自由状态,在扭簧的作用下,两个转体转动,而使得限位柄805的外端卡接到棘轮402上的齿中,抱箍801抱紧在齿圈404的外周面上,下传动杆302相对于螺旋簧401周向转动,下传动杆302上动力不会传递到转套400上。

要实现脱水时,升降电机701通过拉索702拉动拉杆700,使得配重体703抬升,而拉杆700使得下传动杆302轴向向下运动,卡头307与卡口308脱开,从而切断下传动杆302向清洗棒300传递动力。与此同时,拉杆700压迫滑片707,滑片707上升,滑片707通过拉线706拉动限定装置中的拉柄802,拉柄802使得上转体800转动,上转体800转动后会使抱箍801向着上罩600内部移动,抱箍801会松开对齿圈404的抱接,齿圈404可以自由转动。在上转体800转动时,拉柄802会同时对联动柄804作用,联动柄804会使下转体803转动,下转体803转动后,限位柄805的外端与棘轮402相脱开。在滑片707上升的过程中,滑片707会顶开放水开关705,而使外筒100内的水被放出,以便为接下来的脱水做准备。在下传动杆302转动时,由于棘轮402不受到限位柄805的束缚,棘轮402在下传动杆302的带动下顺着螺旋簧401的螺旋方向拉动螺旋簧401,使得螺旋簧401直径变小而抱紧在下传动杆302的外周面上,下传动杆302上的动力通过螺旋簧401、下罩403、齿圈404被传递到转套400上,转套400带动清洗筒200转动,所述的清洗棒300也可以跟随清洗筒200一起转动,而实现对拖把上布条901的脱水。

本清洗机在清洗时,驱动电机500的转速可以被控制得慢一些,也可以使驱动电机500实现正反转。对于升降电机701,升降电机701的动力输出轴每一次工作仅需要转动一个相对固定的角度。驱动电机500和升降电机701的工作可以由控制器进行控制,这种控制器可以商购或预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