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9336发布日期:2019-08-23 22:3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在制作米饭时,为了蒸发凝结在上盖上的水滴,改善米饭口感,需要在上盖安装小功率发热管。为此,参见图1,还需要在连接上盖与锅体的结构件中安装导线,用于为发热管供电。但是,安装在上盖和锅体的结构件中的导线,受上盖打开闭合的机械动作,容易折断,造成电饭煲功能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饭煲。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包括:锅体、锅内胆以及与锅体连接的上盖;所述锅体上设置有无线发射线圈,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无线接收线圈和加热装置,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传递电能,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为所述加热装置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和所述上盖通过铰接结构件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锅体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位置为所述锅体远离所述铰接结构件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上盖;所述无线接收线圈设置在所述上盖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的位置为所述上盖远离所述铰接结构件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锅体。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上设置有两个无线发射线圈,分别为第一无线发射线圈和第二无线发射线圈;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两个无线接收线圈,分别为第一无线接收线圈和第二无线接收线圈;

所述锅体和所述上盖通过铰接结构件连接;所述第一无线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锅体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位置为所述锅体远离所述铰接结构件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上盖;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线圈设置在所述上盖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的位置为所述上盖远离所述铰接结构件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锅体;

所述第二无线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锅体的第三端面,所述第三端面的位置为所述锅体靠近所述铰接结构件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三端面朝向所述上盖;所述第二无线接收线圈设置在所述上盖的第四端面,所述第四端面的位置为所述上盖靠近所述铰接结构件一端的位置,所述第四端面朝向所述锅体。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为所述温度传感器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还设有处理器,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为所述处理器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上盖温度;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上盖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上盖温度控制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发射功率的增大或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无线发射线圈防护膜,用于保护所述无线发射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无线接收线圈防护膜,用于保护所述无线接收线圈。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包括:锅体、锅内胆以及与锅体连接的上盖;所述锅体上设置有无线发射线圈,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无线接收线圈和加热装置,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传递电能,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为所述加热装置供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由于通过无线线圈的方式对上盖进行供电,故不再需要在上盖和锅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件中安装导线,从而减少了因开合盖的原因而导致的导线易折断,进而导致的功能不良问题。此外,由于不再需要在上盖和锅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件中安装导线,故还可以减少产品组装中安装导线的环节,使得产品组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上面各图中标号的含义分别为:

1表示上盖;2表示锅体;3表示锅内胆;11和12表示无线接收线圈;21和22表示无线发射线圈;13表示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饭煲、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套具,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在其上设置了用于检测锅内液体溢出状态的红外对管传感器,因此可以有效检测锅内液体是否将要溢出,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锅内液体溢出。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包括:锅体2、锅内胆3以及与锅体2连接的上盖1;所述锅体2上设置有无线发射线圈21,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无线接收线圈11和加热装置13,所述无线发射线圈21向所述无线接收线圈11传递电能,所述无线接收线圈11为所述加热装置13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发射线圈21和所述无线接收线圈11的设置位置一般为相对的关系,以便于发射和接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电饭煲在制作米饭时,为了蒸发凝结在上盖上的水滴,改善米饭口感,需要在上盖安装加热装置(如可以为小功率发热管或发热片),以对上盖进行加热。而加热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供电源进行供电。现有技术中一般在连接上盖与锅体的结构件中安装导线来为上盖中的加热装置供电。但是,安装在上盖和锅体的结构件中的导线,受上盖打开闭合的机械动作,容易折断,造成电饭煲功能不良。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由于通过无线线圈传电的方式对上盖上的加热装置进行供电,故不再需要在上盖和锅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件中安装导线,从而减少了因开合盖的原因而导致的导线易折断,进而导致的功能不良问题。此外,由于不再需要在上盖和锅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件中安装导线,故还可以减少产品组装中安装导线的环节,使得产品组装更加方便。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述锅体2和所述上盖1通过铰接结构件A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21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位置为所述锅体2远离所述铰接结构件A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上盖1;所述无线接收线圈11设置在所述上盖1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的位置为所述上盖1远离所述铰接结构件A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锅体2,其中,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匹配。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远离所述铰接结构件A一端的位置,可以理解成与所述铰接结构件A相对的一端的位置(如图2所示)。

可见,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无线发射线圈21和无线接收线圈11设置在远离所述铰接结构件A一端的位置,从而使得无线发射线圈21和无线接收线圈11能够不受锅内胆的影响,充分完成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此外,由于该位置相对于锅体周边边缘位置来说,富余面积较大,故可以设置较大发射面的无线线圈或者设置无线线圈时操作较为方便。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饭煲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述锅体2上设置有两个无线发射线圈21和22,分别为第一无线发射线圈和第二无线发射线圈;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两个无线接收线圈11和12,分别为第一无线接收线圈和第二无线接收线圈;

所述锅体2和所述上盖1通过铰接结构件A连接;所述第一无线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位置为所述锅体2远离所述铰接结构件A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线圈设置在所述上盖1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的位置为所述上盖1远离所述铰接结构件A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锅体2;

所述第二无线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第三端面,所述第三端面的位置为所述锅体2靠近所述铰接结构件A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三端面朝向所述上盖1;所述第二无线接收线圈设置在所述上盖1的第四端面,所述第四端面的位置为所述上盖1靠近所述铰接结构件A一端的位置,所述第四端面朝向所述锅体2。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靠近所述铰接结构件A一端的位置,可以理解成位于所述铰接结构件A所在的一端的位置(如图3所示)或与所述设置铰接结构件A所在一端非常接近的位置。

可见,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锅体上设置了两个无线发射线圈,在所述上盖上设置了两个无线接收线圈,从而提高了锅体对上盖的供电能力。此外,将另一对线圈设置在靠近所述铰接结构件一端的位置,不但可以使得两个线圈毫无阻挡地充分完成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而且设置位置也比较隐蔽,不影响锅体整体美观结构,且该设置位置也能够较好地保护线圈免受电饭煲使用过程中的损坏。此外,该位置在电饭煲使用过程中也是溢出物较少的地方,所以还可以保证两个无线线圈之间通信的稳定性。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为所述温度传感器供电。

可见,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上盖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从而可以检测上盖的温度,以便于判断何时应该对上盖进行加热,何时不对上盖进行加热。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上还设有处理器,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为所述处理器供电,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上盖温度;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上盖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处理器可以采用单片机或其他具有处理能力的芯片实现。

可见,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上盖中的处理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上盖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是否需要加热,从而尽可能地实现节能。例如,当需要加热时,打开上盖上的发热管进行工作,当不需要加热时,关闭上盖上的发热管。当判断是否需要加热时,可以通过设定阈值的方式,当上盖温度低于阈值,则控制加热,当上盖温度高于或等于阈值,则控制不加热。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上盖温度控制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发射功率的增大或降低。

可见,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上盖中的处理器可通过接收线盘向无线发射线圈传递信号,例如,当不需要加热时,无线发射线圈接收到信号后,降低传送电量,以起到节能的作用。一般地,处理器与无线发射线圈之间的无线通讯信号的频率在1-3KHz之间。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无线发射线圈防护膜,用于保护所述无线发射线圈,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无线接收线圈防护膜,用于保护所述无线接收线圈。

可见,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了无线发射线圈防护膜和无线接收线圈防护膜,从而不但可以保护无线发射线圈和无线接收线圈免受外界损坏,而且还可以屏蔽无线发射线圈和无线接收线圈产生的电磁辐射,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