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2779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电饭煲,例如专利文件CN201958602U中公开的电饭煲底座92和外壳91有一条装配缝93露在外面,如图8所示。尤其对于球形外壳的饭煲,往往要将外壳分成两件,腰身处有一条装配缝,外观感觉不精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消除外壳上的接缝、提升外观美感的电饭煲。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装配的电饭煲。
[0005]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饭煲热效率的电饭煲。
[000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包括:外壳、支撑环、内支架、底盘;其中,所述外壳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内支架设置在于所述支撑环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撑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和所述内支架的内部共同形成锅安装空间;所述内支架和所述支撑环的主体通过所述外壳的所述上开口进入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支撑环上端由所述外壳支撑;所述底盘设置在所述下开口处用于封闭所述下开口,所述底盘与所述内支架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在前述的电饭煲中,所述外壳的所述上开口包括外壳内凸缘,所述支撑环上设有支撑环外凸缘,所述支撑环外凸缘与所述外壳内凸缘相抵接以使得所述支撑环由所述外壳所支撑。
[0009]优选的,在前述的电饭煲中,所述外壳内凸缘和所述支撑环外凸缘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支撑环的第一方向移动。
[0010]优选的,在前述的电饭煲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凸缘和所述支撑环外凸缘中一个上的竖筋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凸缘和所述支撑环外凸缘中另一个上的限位槽,所述竖筋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以使所述支撑环不能相对所述外壳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0011]优选的,所述竖筋在所述外壳内凸缘和所述支撑环外凸缘中一个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相互之间间隔设置,整体排列形成环形;所述限位槽在所述外壳内凸缘和所述支撑环外凸缘中另一个上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竖筋相匹配。
[0012]优选的,在前述的电饭煲中,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环之间设有第二限位结构以使所述支撑环在第二方向上不能从所述外壳的上开口处脱离。
[0013]优选的,在前述的电饭煲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撑环中的一个上的卡勾和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撑环中的另一个上的卡合部,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合部相卡合使得所述支撑环不能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外壳的上开口处脱离。
[0014]优选的,在前述的电饭煲中,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凸缘上,所述卡勾设置在所述支撑环外凸缘的下方,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合部相卡接。
[0015]优选的,在前述的电饭煲中,所述卡勾设有倾斜的导向部,所述卡合部上设有用于所述导向部定位的缺口。
[0016]优选的,在前述的电饭煲中,所述外壳内凸缘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竖筋,所述卡合部形成在相邻的所述竖筋之间的所述外壳内凸缘上。
[0017]优选的,在前述的电饭煲中,所述内支架上部通过第一连接机构与所述支撑环相连接。
[0018]优选的,在前述的电饭煲中,所述底盘的边缘与所述外壳的下开口边缘相抵接,所述底盘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内支架的底部相连接。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设置支撑环、内支架和底盘,从外壳内部用内支架连接支撑环和底盘,使得可以取消传统的底座结构,外壳上可以不再出现接缝,使得电饭煲的外观更加美观。
[0021]2、支撑环与外壳之间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均设置限位结构,可防止支撑环随意移动。
[0022]3、外壳、支撑环、内支架、底盘相互之间连接牢固,装配可靠。
[0023]4、通过增加内支架,使得电饭煲内部增加了一层保温的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电饭煲的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
【附图说明】
[002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整体剖视图。
[0026]图2a、2b是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的支撑环的结构图。
[0027]图3a、3b是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的外壳的结构图和局部放大图。
[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内支架的结构图。
[00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底盘的结构图。
[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8是现有电饭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0034]在本实施例中,对方向的描述均指的是电饭煲在实际使用状态下的实际方向,如图1中所示,其中上下方向为:上盖1所述的方向为上方,底盘8所处的方向为下方;内外方向为:靠近内锅5的中心方向为内侧,远离内锅5的中心的方向为外侧。
[0035]作为整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涉及一种电饭煲,其包括:外壳3、支撑环2、内支架4、底盘8和锅组件;其中,所述外壳3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开口38和下开口39;所述内支架4设置在于所述支撑环2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撑环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2和所述内支架4的内部共同形成锅安装空间;所述锅组件包括内锅5,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锅组件包括内锅5、外锅6和加热装置7,内锅5设置在外锅6内,内锅5的下部设有用于加热内锅5的加热装置7,所述加热装置优选为发热盘,所述锅组件被收纳在所述锅安装空间内;所述内支架4和支撑环2通过所述外壳3的上开口 38进入所述外壳3的内部;所述支撑环2上端由所述外壳3支撑;所述底盘8设置在所述下开口 39处用于封闭所述下开口 39,所述底盘8与所述内支架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内支架4与支撑环2组成锅安装空间,锅组件放置在锅安装空间内并由支撑环2和内支架4进行支撑,并将外壳3设置在支撑环2和底盘8之间,使得不需要将外壳3设置成分体的结构,可以制作成外表无接缝的一体结构,尤其是对于球状外壳的电饭煲,可以极大的增加产品的美观程度。
[0036]下面通过图2-7对各个部件的详细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37]如图2a所示,支撑环2整体呈环形结构,其环形的侧壁25的开口上端外侧设有支撑环外凸缘22,所述支撑环外凸缘22的外边沿上设有向下方凸出的支撑环竖筋220,优选的,支撑环竖筋220沿支撑环外凸缘22的外边沿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相互之间间隔设置,整体排列形成环形。此外,为了提高支撑环竖筋220的强度,优选的还可以在支撑环竖筋220上设置有加强肋。支撑环竖筋220与支撑环侧壁25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支撑环限位槽221。
[0038]在所述支撑环外凸缘22的下方设有卡勾21,优选的,卡勾21设置在支撑环外凸缘22上没有设置支撑环竖筋220的位置,如图2b所示,卡勾21设置在两支撑环竖筋220之间的支撑环外凸缘22下方,卡勾210和支撑环外凸缘22之间形成一^Nf 24。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卡勾21包括一凸出的止挡部210,止挡部210的下方设有具有倾斜导向面的导向筋2101。卡勾21可在支撑环2上设置至少两个,作为一种较优的方式,可在支撑环2上间隔设置6个卡勾21。
[0039]支撑环2上还设有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连接柱23,优选的,其可以设置在支撑环竖筋220的下方并位于支撑环侧壁25的外壁上,连接柱23的下方开设有用于连接螺柱的螺纹孔。作为一种较优的方式,如图2b中所示,卡勾21可以与连接柱23设置成一体结构,设置在连接柱23的外侧上,这样连接柱23可以提升卡勾21附近的结构强度,使得卡勾21的连接更加牢固不容易损坏。连接柱23可在支撑环2的侧壁25设置多个,柱形的连接柱23结构也可提升支撑环整体的结构强度。优选的设置6个连接柱23。
[°04°]图3a是外壳3的结构不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具有大体球状的外形,但外壳3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3a中的形状,还可以采用椭球形、圆柱形等各种形状。外壳3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开口 38和下开口 39,其中上开口 38用于与支撑环2配合,下开口 39用于与底盘8配合。外壳3内部形成空腔,所述内支架4和支撑环2通过所述外壳3的开口进入所述外壳3的空腔内部,所述开口优选为上开口 38。如图3b所示,外壳3的上开口 38的内周设有外壳内凸缘32,外壳内凸缘32从上开口 38的内壁向内侧延伸,外壳内凸缘32上设有向上方凸出的外壳竖筋322,外壳竖筋322的位置与支撑环竖筋210的位置相匹配,优选的,外壳竖筋322沿外壳内凸缘32的内边沿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相互之间间隔设置,整体排列形成环形。外壳竖筋322与外壳上开口边沿33之间形成上开口限位槽321。其中,上开口限位槽321的数量和位置与支撑环竖筋220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支撑环限位槽221的数量和位置与外壳竖筋322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当支撑环2被安装到外壳3上时,如图6所示,支撑环外凸缘22与外壳内凸缘32之间相抵接,支撑环竖筋220进入到上开口限位槽321内,外壳竖筋322进入到支撑环限位槽221内,支撑环竖筋220和外壳竖筋322互相限位,整体形成第一限位结构,由于支撑环竖筋220和外壳竖筋322均呈环形布置,因此第一限位结构对支撑环2形成第一方向的限位。所述第一方向优选为水平方向,其包括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此时支撑环2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均不能相对于外壳3移动。其中,左右方向与图1中的内外方向一致,前后方向为垂直于图1中的纸面的方向。第一限位结构并不局限于图6中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如在外壳内凸缘32和支撑环外凸缘22中的一个上设置竖筋和在外壳内凸缘32和支撑环外凸缘22中另一个上设置限位槽的方式,均能使得所述支撑环2不能相对所述外壳3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
[0041 ]同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