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接的吸音屏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6721发布日期:2020-01-07 08:1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拼接的吸音屏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拼接的吸音屏风。



背景技术:

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

在现有的办公或生活环境中,通常采用大型屏风于将室内分隔成多个区域,而大型的屏风是由若干屏风单元连接而成的,屏风单元之间相互连接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相邻两个屏风单元的顶部之间和底部之间用配件连接;二是屏风单元之间用塑料连接条连接;三是屏风单元之间通过屏风柱子用钩式配件连接。此三种结构均在拆卸组装不方便且影响屏风的外观等缺点。

另外,目前为了安装后的稳定度,屏风一般比较重,这样导致搬运屏风不便。屏风的外观一般为平面,结构呆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拼接的吸音屏风,其具拼接拆除简单方便、质轻但安装后结构稳定、外形美观等特点,同时,吸音屏风由吸音体制作而成,使得屏风具有良好的吸音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拼接的吸音屏风,包括屏风本体,复数个所述屏风本体能够拼接在一起,所述屏风本体由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制作而成,且所述屏风本体带有一定弧度;

所述屏风本体在竖直方向包括有复数个纵向空腔,所述复数个纵向空腔设置在所述屏风本体两侧,所述纵向空腔中包括有吸铁石,相邻两个屏风本体之间能够通过设置在纵向空腔中的磁铁进行拼接;

所述屏风本体的底部包括有凹槽和可旋转的稳定部件,所述稳定部件呈长条状,且通过螺丝安装在所述屏风本体的底部的凹槽内,所述稳定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屏风本体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稳定部件能够旋转到垂直所述屏风本体的底部的位置,此时所述屏风本体具有最稳定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屏风本体的两侧为l型结构,所述包括有吸铁石的纵向空腔设置在l型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屏风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屏风本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自上而下依次由面料层、聚酯纤维层、碳颗粒层和纤维混合层组成,所述聚酯纤维层的厚度为1mm~3mm,所述碳颗粒层的厚度为1mm~3mm,所述纤维混合层的厚度为25mm~50mm。

优选的,所述纤维混合层的上下表面均匀分布有针刺孔,所述针刺孔的密度为1.3~1.6个/c㎡,所述针刺孔的孔径为0.25mm~0.40mm,所述针刺孔的深度为3mm~13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可拼接的吸音屏风,屏风本体之间使用吸铁石进行拼接,因此拼接拆除简单方便。吸铁石设置在屏风内部,因此不会影响屏风的外观。另外,屏风本体由吸音体制作而成,使得屏风质量很轻,方便搬运,同时具有良好的吸音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可拼接的吸音屏风,屏风本体带有一定的弧度,有利于屏风的稳定性,另外带有弧度的屏风,外观也更生动,拼接也能够更灵活。同时,屏风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稳定结构,使得屏风本体即使质轻,也具有结构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屏风的屏风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屏风的屏风本体的爆炸图。

图5是图4的c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音屏风的一个优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1、屏风本体;2、纵向空腔;3、凹槽;4、稳定部件;5、工作台;6、固定支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拼接的吸音屏风,包括屏风本体1,复数个所述屏风本体1能够拼接在一起。所述屏风本体1由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制作而成,且所述屏风本体1带有一定弧度,请参考图1所示。

所述屏风本体1在竖直方向包括有复数个纵向空腔2,所述复数个纵向空腔2设置在所述屏风本体两侧,所述纵向空腔中包括有吸铁石,相邻两个屏风本体之间能够通过设置在纵向空腔中的磁铁进行拼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屏风本体1的两侧为l型结构,请参考图2,所述包括有吸铁石的纵向空腔2设置在l型结构上。请参考图1和图6所示,相邻两个屏风本体1通过互为倒置的l型结构拼接在一起,并通过吸铁石之间的磁力作用,固定在一起。这样相邻的两个屏风本体1之间拼接方便、自然,几乎看不出来拼接的痕迹,如图6所示,将复数个屏风本体拼接成复数个首尾相连的s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风本体1的两个侧面是平面结构,然后两个侧面通过不干胶粘贴吸铁石,相邻两个屏风本体1之间通过侧面的吸铁石拼接固定在一起。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屏风本体1的两个侧面为l型结构,在l型结构的表面通过不干胶粘贴吸铁石,相邻两个屏风本体1通过互为倒置的l型结构拼接在一起(可以参考图6),并通过吸铁石之间的磁力作用,固定在一起。

所述屏风本体1的底部包括有凹槽3和可旋转的稳定部件4,请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稳定部件4呈长条状,且通过螺丝安装在所述屏风本体的底部的凹槽3内,所述稳定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屏风本体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请参考图6所示,所述稳定部件能够旋转到垂直所述屏风本体的底部的位置,此时所述屏风本体具有最稳定的结构。当然稳定部件也能够旋转到平行于所述屏风本体1的底部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多个屏风本体能够叠放在一起,方便搬运和储藏。

如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屏风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通过固定支架6安装在屏风本体的内侧。工作台5能够用来放置一些质量比较轻的杂物,方便收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屏风本体1由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的吸音体制作而成,所述吸音体的吸音效果好且重量很轻,易于搬运。所述吸音体由面料层、聚酯纤维层、碳颗粒层和纤维混合层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叠加而成。在聚酯纤维层和纤维混合层之间设置炭颗粒层,使得吸音体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炭颗粒通过纤维间的孔隙或炭颗粒与纤维间的空隙可以更多的接触空气,提高了吸音体的吸附效率。该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所用材料环保、易回收、吸声效果好,尤其是对低频音的吸声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吸音体的表面覆盖一层面料,还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聚酯纤维层的厚度为1mm~3mm,所述碳颗粒层的厚度为1mm~3mm,所述纤维混合层的厚度为25mm~50mm。所述纤维混合层的上下表面均匀分布有针刺孔,所述针刺孔的密度为1.3~1.6个/c㎡,所述针刺孔的孔径为0.25mm~0.40mm,所述针刺孔的深度为3mm~13mm。更加具体的关于吸音体的信息,可以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320350856.2。关于此吸音体的制备方法,可以参考中国发明专利zl201310242352.3。

本实用新型的可拼接的吸音屏风,屏风本体之间使用吸铁石进行拼接,因此拼接拆除简单方便。吸铁石设置在屏风内部,因此不会影响屏风的外观。另外,屏风本体由吸音体制作而成,使得屏风质量很轻,方便搬运,同时具有良好的吸音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可拼接的吸音屏风,屏风本体带有一定的弧度,有利于屏风的稳定性,另外带有弧度的屏风,外观也更生动,拼接也能够更灵活。同时,屏风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稳定结构,使得屏风本体即使质轻,也具有结构稳定的特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